本
文
摘
要
谢邀。 《模仿游戏》获得的是“最佳改编剧本”金像奖。先要从和这个说起,而不是从电影表达的意义以及产生的社会作用等角度。“就事论事”,才能看出《模仿游戏》在改编剧本上的出色。 一是关于奥斯卡。一直以来,都有一种误解,似乎奥斯卡并不是特别“艺术”的奖项,与欧洲一些电影奖项相比,更多是一种工业化。我个人倒是觉得这是一种习惯性思维,因为奥斯卡是美国奖项,而世界电影最完善和发达的工业体系—好莱坞在美国,就认为奥斯开是工业化的奖项是不对的。奥斯卡金像奖的英文全称是“The Academy Award of Merit”,中文译名为“学院奖”,提名及评选过程也是由学院成员来完成,所以从骨子上来说,奥斯卡还是具有丰厚的学院派背景的。所以,《模仿游戏》获得最佳改编剧本奖,应该是因为其在“改编”上的出色,而不是电影整体。 二是关于改编剧本。《模仿游戏》改编自安杜鲁霍伊斯的《艾伦图灵传》,从剧本创作角度来说,改编的难度其实不亚于原创。因为没有读过《艾伦图灵传》,不敢妄言,但从读人物传记经验和电影观感来看,《模仿游戏》无疑是出色的。 第一:人物传记作为一种文学作品,本质来说是对一个人物一声的讲述,这个电影故事有很大不同。一个人的一生也有跌宕起伏的戏剧冲突,但电影故事要求更高,需要将人物传记中较为平缓的叙述改编为一个符合电影叙事原理的曲折故事,要将传记中本来分散的故事节奏进行重组,并将之分为主情节、次情节进行编排,这需要高超的剧作水平,很明显,《模仿游戏》做到了,如电影一直突出的主情节:图灵的数学天赋。整个电影故事从求学一直到破译成功都在突出整个情节,大部分戏剧冲突也都是为之服务,如图灵与上司的矛盾、图灵破译密码后的表现等。之于副情节:图灵的性取向,从求学时期的同性暧昧、成年后的异性婚姻以及晚年时期那台叫做克里斯多夫的电脑,都体现了时代对于他性取向的压迫和苛责。 第二:用一部电影来反映一个人的一生是非常困难的,难以做到面面俱到,因此就需要做减法。确定出一部电影的主题之后,在将传记中能够支撑主题的内容摘出来,并将之线性化。很多电影其实是失败在这一点上,一些图大而全,因此显得好像流水账,恨不得从出生到死都呈现出来;有些呢,又做的过于精简,显得过于单薄,连基本信息透漏的都不齐全。《模仿游戏》之所以出色,就是因为选取了图灵三个具有代表性的时期:求学时期;破译密码时期;人生晚期。求学时期为破译密码时期埋下伏笔,而破译密码时期的伟大又与晚年的不幸形成鲜明对比,这三个时期,很好突出了电影主题,让人会有一种“窥斑见豹”的观影满足感。另外,又如《铁娘子》,大量篇幅着重于撒切尔夫人执政前后与老年的对比,也会让观众觉得自己能够完整了解了她的一生;再如《社交网络》,选取了扎克伯格创建facebook过程和后期的诉讼,也让观众了解到了扎克伯格最传奇的一面。当然,这也有例外,如索德伯格的《切格瓦拉》,几乎选取了切所有战斗经历,但因为对故事节奏和叙事技巧的出色把握,不单避免了流水账,还让观众最大化了解了切。 第三:剧本刻画了人物的精髓。人物传记,可以用直白的语言表示,可以直接描述人的思维,也可以换角度、变方式,来刻画人物,但电影人物的描述,依赖于电影叙事,即:情节塑造人物。作为现代计算机科学之父,要让熟悉或不熟悉他的观众建立起对他的认识,就需要借助电影情节。《模仿游戏》的剧本,用戏剧冲突塑造了一个活灵活现的图灵。如,求学时期因为欺负后受到朋友的关怀而产生的同性倾向,与妻子克拉克感情的辗转,都在强化一个有血有肉的图灵。在剧作技术里,一个刻画人物基本的形式是:将主人公逼到绝境,那么他的动作即是他的性格。在电影里,这些我们是可以感受到的,如,在图灵的计算机面对军队强行停止的时候,图灵奋起反抗,誓死保卫,甚至用锁门这样幼稚的方式来抵挡来势汹汹的军人。仅仅从这一个小细节里,我们就能感觉出来图灵对于计算机的执着,以及他处事的幼稚。但下一个场景中,以前与他相对的同事却反过来帮助他,情节出现反转,此时我们又不自觉的感受到:图灵并不是不近人情的高傲,他只是不懂人际而已。 因此,我认为《模仿游戏》获得奥斯卡金像奖,完全在于它在改编剧本上的成功以及出色,在《艾伦图灵传》的基础上,为观众讲了一个好的故事,也讲述了一个伟大的人物:艾伦图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