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为什么要网红打卡(何谓网红打卡),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为什么要网红打卡(何谓网红打卡)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为什么要网红打卡(何谓网红打卡)

2019年5月3日,重庆,游客在洪崖洞景区拍照打卡。视觉中国供图

本文约1750字

预计阅读时间5分钟

作者 | 吴碧影

编辑 | 张国

微信安全中心发布关于利诱分享朋友圈打卡的处理公告,常见的打卡平台都被点名

当然,返现、赚取奖品是很多广告主诱导分享的措施。学员为了获取奖励而主动分享也是一大原因。微信朋友圈的分享是一种几乎零成本、效率却极高的传播手段。但主动帮商家“达成营销行为”和初始纯粹的“呈现自我”行为产生了新的矛盾,毕竟,很少有人真的愿意在朋友圈树立“为了100元,我做什么都可以”的人设。“打卡文化”背后究竟隐藏了什么?

狭义来讲,微信朋友圈出现的“学习类打卡”主要包括英语单词打卡、阅读打卡、口语打卡等。但广义来说,网红景点打卡、展览馆打卡、健身房打卡等“地点类打卡”,以群内签到为主的“签到类打卡”,都属打卡文化的范畴。利用打卡督促自身、构建形象、记录成就逐渐成为年轻人打卡的重要动力。

美国传播学家戈夫曼认为,人际传播的实质是人们利用符号进行自我表演的过程。在人际交互中,我们每一个人都按照一定的角色要求在舞台上表演,呈现出我们想让观众看到的舞台形象。如若把微信朋友圈看作一个舞台,每一条状态的设计、地点、内容其实都可以被看作是精心设计的表演形态。我们通过“打卡地点”让观众知晓我们想让他们知道的行程,“打卡学习”显示我们想让人看到的学习状态,“打卡签到”表明我们的群体状态。在这个自我呈现过程中,观众看到的形象其实是我们想让他们看到的样子。当呈现结束,演员回到后台,或者我们离开手机屏幕,演员才恢复到“本我”的状态。而后台是观众看不到的地方,在手机屏幕之外,我们可能并没有在度假,只是在厕所修好了图片;并没有在认真学习,只是为了打卡而点进去囫囵吞枣看了3分钟;并没有合群,只是出于拿回押金等从众心理签到。用通俗的文字描述,可以被理解成现在偶像圈的流行用语“人设”,即人通过一系列设计好的特定行为给自己塑造一种公众性格和形象。

偶像的公众人设一般都是“正能量”的,但现实生活中的普通人却可能在不同社交平台呈现不同人设。不同的舞台需要不同的角色转换,甚至在不同微信群,我们的说话方式、呈现状态也会有差别。

戈夫曼的“拟剧理论”把人的表演特质描绘了出来,但他同时也提出,“无论在何种舞台表演,在大多数情况下,表演者并非有意,而观众也并不觉得自己在观看。”于是在实际人际交往过程中,很少出现纯粹的表演者和观看者,而是不断地变换出现,完成表演-观看-表演的交替过程。

当然,有人会提出,“我确实只是在认真学习,打卡分享”,并未设计表演,也不在乎观众。这里就提到第二个传播学的观点:仪式感。

美国传播学者罗森布尔指出,仪式传播指的就是“作为仪式现象的传播”。他认为,“仪式是适当的规范行为的自愿表演,以象征性地影响和参与严肃生活。”在社交媒体时代,“打卡”通过一定的规范设置,强化了分享人或者观众对某一事物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加强个体与个体之间、个体与社会组织之间的联系。

90后逐渐脱离规范化的教育,走上工作岗位,但对学习的渴求却丝毫未减,于是“打卡”,这种类似于学生时代“家长签字”“交作业”的方式起到了很好的督促作用。尤其是在泛娱乐、信息爆炸和碎片化的时代,自发地营造仪式带来了一种使命感和自我满足感,从而促进了学习或者健身这样的初心。

但仪式若使用得不好,也会导致另一种程度的 *** 。虽说平台要求分享,群内要求打卡,但只需要简单的几个函数,就可以用编码实现机器人自主打卡。一种不用分享到朋友圈的“程序内打卡”也应运而生。根据阿拉丁小程序2018年10月排行榜,微信小程序“小打卡”在工具类小程序中排名第五。这是一种程序内的分享和打卡,并不会影响到真实生活的朋友圈,但也正因不能分享到朋友圈,而被更少人知道。

归根到底,仪式感只能在主动学习的基础上进行激励和补充。如若没有真心读书、分享的念头,打卡的“仪式感”也只能沦为 *** 。过度沉迷人设而忽略现实生活中的“真我”,反而会对个体的真实形象产生认知偏差。如果你真的认真学习的话,为何还需要“打卡”让别人知道呢?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出品

微信编辑 | 实习生 李和风

觉得好看请点这里

更多为什么要网红打卡(何谓网红打卡)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