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01
有一次和读者聊天,我问他人生的愿景和目标是什么。
他说自己想当知识网红,像薛兆丰那样的。
在这全民娱乐的时代,想要当网红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了,但是从他的话语中我读出的一种想要快速成功,快速致富的味道。
我并不是说做网红不好,而是想提醒他做一个长久的网红并不容易,也不是这么简单。
就拿薛兆丰老师在知识界的大红,这不是一次信手拈来的运气使然。他头顶上可有着你我都没有的华丽丽的光环:毕业于美国乔治梅森大学经济系,并在2006年被《南方人物周刊》评为中国十大青年领袖,前北京大学法律经济学研究中心联席主任,曾任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研究员,院聘教授。
其实早在走红之前,他已经在自己擅长的经济领域耕耘了很多很多年,并且成为了专家。而他在知识界的走红,只是他作为经济领域的专精人才从幕后走到了台前,而让他抓住机会的更大缘由,来自于他本身知识渊博和专业。成为网红肯定不是他人生的追求,这只是在他人生里的一次顺水推舟。
而把网红作为人生诉求的背后,其实反映的是一种欲望——期望在短时间内实现财富的暴涨和人生的逆袭。想要往上爬,追求名利,这无可厚非,毕竟人类本性中就有一股趋向于上的张力。
其实,想要快速成功的背后,反映出来的是一种「穷人心态」——
对当下的资源过度焦虑,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倍感不安,所以总是以匮乏的心理在生活中不断做着选择,并且更容易期望通过某种不切实际的方式实现人生跃迁。
这种穷人的心态,让一个人试图以最小的成本,最低的风险,瞬间获得大到难以置信的回报。可现实是,低成本低风险赢得高回报永远是极小概率的事件。
那些成功的人不会告诉你:
为了今天看起来的毫不费力,他在成长期付出了多少低品质的努力;
走上如今迅速增值的捷径,他在自己的迷茫期走了多少弯路;
获得了知识网红的头衔,他曾在自己的领域了付出了多少精力。所有的急功近利都是有代价的,你有多快达到成功的顶峰,就有多快落到失败的谷底。相反,那些真正有耐心去积累人生资本的人,才有可能厚积薄发,抓住时代机遇,获得对等于你自己坚持和努力的回报。
02
时间是人生的放大器。
如果你坚持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深耕,它就会让你成为就业市场的抢手货;
如果你坚持跟着有价值的企业一起成长,它就会让你在价值投资的路上获得丰厚回报;
如果你坚持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它就会让你在未来实现自我的价值。
那些真正愿意与时间做朋友的人,他们都具有一个如今非常稀缺的品质——「耐心」。
现代的快捷生活,让我们在大部分事情的体验上,都能够得到快速的反馈。
你手指一触及屏幕,手机就会立马给你想要的消息;
你只要在美团下个单,外卖就能很快送到你家;
你只要点开视频通话,对面就能够浮现你想要见到的人。
但大部分有价值的事物都不是这样运作的。
没有一棵树能够突然拔地而起,也没有一个调皮捣蛋的小孩能够忽然间成长为意气风发的少年,没有哪件事能随着你的想法即刻生根发芽。人生中大多数有价值的事情,都需要我们抱持耐心,等待时间的沉淀。
所以,对处于互联网时代的我们来说,耐心才是稀缺的,耐心才是最难做到的。
心理学家安吉拉·李·达科沃斯通过大量的研究和调查,发现了决定一个人是否成功的最重要的因素:
不是普罗大众所认为的智商,人脉,天赋,而是坚毅(Grit),坚毅才是最可靠的预示成功的指标。
她说:“向着长期的目标,坚持自己的 *** ,即便经历失败,依然能够坚持不懈地努力下去,这种品质就叫做坚毅。”
而坚毅之中必然包含耐心这个指标,如果缺乏耐心,一个人就很难真正地把自己沉浸于所要坚持下去的事情中。
03
读书是一件很多人喜欢的事,如果闲来无事,大可以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对着窗台,就着手边的咖啡和书,消磨掉一下午的时光。
跟有的人每周读两本书,一年下来要读近百本书相比,我几乎可以算是不爱读书的人了。
过去在读《思考,快与慢》这本书时,我每天早上需要花近40分钟左右才读完一个章节,而整本书有38章,也就是我需要花费25个小时,才能把这本书读完。
如果你不太了解我的读书方式,你肯定会嘲讽我说,你这速度实在是太慢了,人家有些人速读,一天就能看完一本书呢!
我承认我读书速度慢,但是我在读书这个过程中获得的价值一点都不比别人少。
在我眼里,读书这件事情,不仅仅在于数量,还在于我们读完之后,能否找到整本书的脉络,理解书中的观点,辨别出哪些知识是有利于我们的生活,而我们又该如何把它们运用到生活中去。
正是这种读书的慢节奏,让我在读完每一章节的内容之后,都会把对书的理解用自己的话表述出来,而且对于文中的一些精彩例子,也会随着读书笔记一并记录下来,读完之后还要根据学到的知识,想一想,我能够在生活中如何运用实践。
整个读书过程,在别人眼里很慢,在我自己心里却非常高效。
因为这个过程不仅仅有「看」这个动作,还有听,说,写,想等多个感官参与其中,印象自然更加深刻,而收获也自然会比只读只看的人多得多。我甚至以后不再需要这本书,因为所有的知识都整理在笔记里和装在脑子里了。
读书,就像建一座城邦,你得先慢慢地,专注地把城邦的根基打牢,打造好一个知识架构,之后才能更高效地建立固若金汤的城堡。
生活中,不仅仅是读书,还有我们工作上的学习,认知上的提升,兴趣上的培养,家人间的沟通,这些都需要慢工出细活的耐心。
否则,看起来的高效,实际上不堪一击。
04
许多人将耐心误认为等待某事的能力。
但事实并非如此,耐心不是说简单地有能力去等待一个奖励,它是一种我们看待时间的态度。
比如,我要等待一个半小时前订购的披萨,但是我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之一来等待:
耐心地等——认真地看书,只是在我的披萨到货之前,独自享受闲暇的时光
不耐烦地等——在房间里走来走去,不断打电话催促餐厅,内心焦躁不安,情绪无处安放
显然,「耐心地等」这个选择优于另一个,对我来说更好,对送餐大哥也更好。
可现实是,我们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变得越来越急躁,越来越不耐心。
心理学研究有一个场景叫做「斯金纳盒子」。
斯金纳盒子的工作方式是这样的——
将小白鼠放在装有杠杆和喂食碗的盒子中。老鼠在盒子周围嗅着,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它最终会偶然地推动杠杆。然后将含糖的小点心放入碗中。
老鼠很快就发现「推动杠杆 = 获得美味的点心」,所以它们继续这样做,一遍一遍又一遍。
斯金纳盒子展示了一些动物行为的基本原理:如果感觉良好,我们会一次又一次地重复同样的行为,最终我们会依赖于那种令人愉悦的事物。
今天,生活中充满了斯金纳盒子——你的手机是斯金纳盒子,你的电视是斯金纳盒子,美团,滴滴也是斯金纳盒子…...
现代社会已经变成了一个稍微复杂的斯金纳盒子,我们按下按钮,就会有海量的信息,娱乐和便利供我们选择。
以便利的名义,市场给了我们一个不再需要耐心等待的世界,无论我们想要什么,都应尽快实现。
但当事情进展不顺利时,我们就不会那么耐心,反而更烦躁。
因为我们不再适应等待这件事情,所以对于等待,我们的态度是厌恶的,决绝的。
就像滴滴司机在周一早上走错了弯道,美团外卖推迟了10分钟才送到,网购商家没有及时发货,甚至网页加载时间超过3秒钟,这些都将触发我们内心焦躁的按钮。
对于等待,我们的态度必须得是耐心,如此才会让自己平静下来,不依附于周遭匆忙便利的世界。
耐心是一种人生态度,愿意等待更长的时间,敢于延迟满足感,着眼于长期的结果,而不是短期的回报。
而只有耐心,我们才能从容地对抗人生里的焦虑。
05
耐心者,才是当下这个世界的赢家,因为他不会有焦虑有内耗,更容易将精力放在那些重要的事情上。
富兰克林在很小的时候就到印刷厂当学徒工,当他看到报纸印出来的时候,他想的是,未来是否能够看到自己的文字印刷在报纸上。
当他有这个想法的时候,他没有去报一个写作班,而是从杂志报纸上选那些喜欢的好文章来读。他读的时候会抄下一段话,写在一个卡片上,然后接着往下读,又把一段话抄在卡片上。
等他读完之后,把卡片收集起来,打散,然后过几天之后,他会让自己把卡片里的话按顺序排列出来,这样他就能够了解文章的结构了,然后自己再根据这个结构把文章复述一遍。
这个过程并不容易,甚至有时候他写不出来,效率可以说是很低了。
等他把文章写好之后,再拿来跟原文对比,发现自己的理解跟原文是有
而他就是用这样一种奇特的方法,让自己在一年的时间里,从印刷厂的学徒工变成了一个专栏作家。
富兰克林的方法看起来很笨很土,但是,他的方法似乎又有一种神奇的力量,让他于起点很低的情况下,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做到了很多人无法企及的事情。
整个学习写作的过程很慢,甚至在刚开始的时候,看不多太多激励人心的变化,这时候,富兰克林却愿意耐心地下笨功夫,并最终深入到写作的本质,成就了自己。
这个世界的大多数人总是希望快速提升,陷入一种心理上的自满激进情绪,认为一切美好的事物都应该轻松便捷。
相反,只有少数人愿意耐心去做那些并不舒服甚至令人不悦的事情,他们很清楚地知道,真正有价值的回报,都需要一个人耐心地等。
愿意耐心等待长期奖励的人越少,长期奖励就变得越好。
有的人愿意耐心与家人相处,所以收获了和谐的关系;
有的人愿意耐心解决工作上的难题,所以收获了职位的升迁;
有的人愿意耐心地自我成长,所以收获了财富和精神上的自由。
正因为这个世界上真正能够抱持耐心态度的人越来越少,所以,当一个人为人处事越耐心,他就越容易脱颖而出,达成目标。
努力永远不会白费,即使它会导致令人失望的结果,但它依然会让你变得更强更有经验。
所以当事情变得艰难时,要有耐心并继续前进。因为秉持耐心,会让你在泥潭挣扎中依然保持淡定,并让你相信事情总会有结果。
请记住,耐心不是等待,耐心是在努力工作以取得日常进步的同时保持良好态度的能力。
06
在这个焦虑的世界里,如何变得更耐心呢?
第一个建议:学会独处
有本书叫做《寂静是关键》,讲述了发展与自己的思想 *** 的能力,可以收获意想不到的和显而易见的好处。
除了减轻压力和焦虑,生活中的静止时刻可以增加创造力,使我们更富有生产力,还可以帮助我们丰富内心的情感。
法国哲学家布莱斯·帕斯卡尔曾说过:“人类的所有问题都源于人类无法独自安静地坐在一个房间里。”
保持静止的秘诀是,愿意消磨时间以保持静止。
对我来说,最好的时间是早上第一件事或睡觉前的最后一件事。
尝试一下,在没有手机,没有电视的地方呆上10-15分钟,只有你和你的想法,也许还可以有一本书。
散步也可以做到这一点。安排下午步行15分钟。同样,没有电话,没有微信,没有微博。
周国平老师曾说:“怎么判断一个人究竟有没有他的自我呢?我可以提出一个检验的方法,就是看他能不能独处。当你一个人待着时,你是感到百无聊赖,难以忍受呢,还是感到一种宁静、充实和满足?”
真正的独处,是你能够在一大段空闲的时间里,自洽地跟自己相处。你不需要借由外界的 *** 来娱乐自己,不需要无休止地用事务和交际麻痹自己,你更愿意让自己安静下来,聆听内在的声音,思考一些更深层次的东西。
对于拥有独立自我的个体来说,独处是人生中的美好体验,虽然有些寂寞,但是这种寂寞中又会有一种充实。只有在独处的时候,你可以完全成为你自己,不再去迎合别人,迁就别人,不受外界干扰,真切地感受到内心自我的掌控感。
独处所带来的内心能量,会让你在面对这个世界的时候,变得更耐心,更坚定。
07
第二个建议:重塑对时间的感知
现在的生活节奏 *** ,我们不自觉地被世界推着往起走。
世界开始以一种急切的方式来塑造我们对于时间的感知和体验,可是,对于现实来说,这种时间感知却并不真实。
我们需要放慢自己的脚步,慢下来的,不是做事的效率,也不是时间,而是人对时间的感知。
而当一件事情,一分一秒完成,过去的时候,我们的焦点在哪里?我们是否能够感知到时间的流逝呢?
只有当我们慢下来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我们才有机会沉浸其中,感受自己是怎样一分一秒地专注其中,怎样一步一步地把这件事情完成。
就像有的人坚持跑步训练,不是那种100米冲刺式的快跑,而是马拉松式的慢跑。
在这个跑步的过程中,他会感知到自己的节奏,心跳,还有那些纷至沓来的念头,思绪,随着时间流过的每一分每一秒,他能够感受到完成之后的那点成就感,感受到跑步背后的意义。
他会渐渐明白,时间是如何流逝的,耐心是如何在时间的流逝中日积月累起来的,而在时间里一步一步的坚持是如何赋予我们一点一滴的成就感。
这种持续可见的成就感,会去除我们内心的焦躁不安,提升自我的认可度,形成一个积极的人生模式,而这种模式是一个螺旋向上的正面循环,效率也会越来越快。
我们在追求快节奏的时候,常常是心浮气躁,其实也是对时间的怠慢,而结果往往也并不会太好。
没有对时间的正确感知,我们就很难有坚持下去的耐心,而完成一件事情,往往最需要的就是一个人的耐心。
所以,很多时候,我们需要慢下来,重塑对于时间的正确体验,这样才能有足够的耐心,高效地把人生的一件件事情做好。
08
耐心的力量,相当于交易中的复利效应,并且一定会通过复利效应展现出来。
大多数人只会看到增长曲线后面的猛涨,但却从来没有注意到在拐点到来之前,有着漫长而近乎于直线的平坦,所以很少有人愿意耐心笃定地走过那些看起来毫无起色的暗淡时光。
没有耐心的人,更容易选择「终点式思维」,他们希望快一点完事儿,快一点看到结果,然后就能去到他们臆想出来的那个世界。
没有耐心的人,不愿意去积累,他们不会把每件事都当作自己的事来做,他们能想到的,只是短期的效益。
没有耐心的人,甚至都不愿意真正地去思考和反省自己的生活,他们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想这么多不烦么?”
当我们面对人生的态度里多了一份耐心,我们就更容易利用好时间的真正价值,在日复一日的平凡生活里积蓄能量,并最终实现自己的内心的渴望,获得丰厚的回报。
而在人生这场修行里,越有耐心的人,才能越自洽越从容,在时间的加持之下实现自我的价值。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