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近期在查五四运动相关资料时,发现网上关于五四运动学生领袖的排名问题不小。把一些重要的学生领袖隐去,然后再把顺序颠倒过来,而且平生简介只说一半话,还塞进些当时还起不到多少作用的后来的名人。严重影响对这一重大历史事实的理解。在这里纠正一下吧。为什么这么排放到最后说。
易克嶷,湖南长沙人,1894年生,长郡中学,与罗章龙共同发起辅仁学社。1917年考入北京大学化学系。1918年5月21日,与许德珩段锡朋等发起北京学生 *** *** 。少年中国学会会员。发起成立学生救国会,并在暑假期间与许德珩到全国各地串联,使学生救国会成为全国性组织。创办《国民》杂志作为学生救国会的会刊,出任国民社总干事长。国民社秉持爱国主义,但热衷于政治这点,与蔡校长建校方针不符。
五四运动前,易克嶷同匡互生等策划特别行动,五四当日参与火烧赵家楼,当日被捕入狱,5月6日获释。当选第二任北大学生干事会总务股主任,代行北京学联主席事,同年7月再次入狱。公开审理后获释。1920年,又是湖南驱张运动领袖之一。之后情况不详。许德珩,江西德化人,1890∽1990。九江中学,参加过同盟会,两次投笔从戎,参与辛亥革命和讨袁二次革命。1915年考入北大。1918年5月21日参与发起北京学生 *** *** 。经李大钊介绍加入少年中国学会。参与发起学生救国会,并在暑期同易克嶷全国串联,为五四运动全国性发展奠定基础。参与创办《国民》杂志,国民社骨干之一。参与邓中夏发起的北大平民演讲团,五四运动学生领袖之一,起草《北京学界宣言》。5月4日被捕入狱,5月6日获释。同黄日葵南下上海,参与成立全国学联。为五四运动在上海的发展作出了贡献。1920年赴法勤工俭学,1927年回国到武汉,任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秘书长,代主任。大革命失败后,在上海从事翻译工作。1931年赴北大任教。 抗战爆发后任江西抗敌后援会主任。1946年发起成立九三学社,任理事长。建国后任水产部长,政协副主席,人大副委员长。1989年加入中国 *** 。
匡互生,湖南邵东人,1891~1933,幼年习武。1910年入长沙邵阳驻省中学。1911年参加过辛亥革命。196年考入北京高等师范,读天文学。参加了1918年5月21日北京学生 *** *** 。改组工学会,起草章程,创办《工学》杂志。五四运动期间同罗章龙易克嶷等成立行动小组。是五四 *** 的领导人之一,排除了傅斯年段锡朋的退缩行为,带头火烧赵家楼,把五四运动引向深化发展。1919年毕业后回长沙,在楚怡小学任教。1920年参与湖南驱张运动。任湖南第一师范教务主任,加入新民学会。参与 *** 发起的文化书社。1922年赴上海任教。与夏丐尊丰子恺创办立达学社。1933年在上海病逝。
段锡朋,江西永新人,1896~1948。江西省高等师范毕业,1916年入北大商科,后转政法科。1918年5月21日参加北大学生 *** *** 。学生救国会主要成员。《国民》杂志发起人之一,任国民社评议部部长,不参与编辑发行具体事务,只负责同校方联系,与《新潮》社关系密切。
五四前夜,一向不参与政治的新潮社负责人傅斯年罗家伦等被蔡元培指派加入五四 *** 的领导层,作为国民社领导成员的段锡朋是国民社联合新潮社的关键人物,以傅斯年为 *** 总指挥,段锡朋为大会主席。曾阻止火烧赵家楼,被匡互生反驳退下。次日北大学生干事会成立,因易克嶷许德珩在押,得任总务股主任,代行北京学联主席事。在五四运动重心转向上海时,在许德珩黄日葵之后全国学联成立前到达上海,得任全国学联第一任主席。1920年,获北大五大臣留洋机会。
1924年归国,任教武汉大学,1926年依附 *** 右派,被派到江西省党部夺权,创立AB团,极端 *** ,被方志敏逐出。1927年投靠蒋介石,任 *** 清党委员,屠杀 *** 和 *** 左派,再回江西夺权,被仅剩 *** 右派分子的江西省党部再次逐回。历任 *** 中央执委,教育部政务次长,1932年兼任中央大学代校长,被抗日学生殴打逐出校园,仍 *** 育部任职,1948年在上海病逝。张国焘,江西萍乡人,1897~1979年,1916年进入北大,参加1918年5月21日北京学生 *** *** 。参加学生救国会,国民社骨干之一。参加邓中夏发起的北大学生演讲团。五四运动中当选北京学联演讲部主任,上街演讲是五四 *** 后的重头戏。6月2日被捕入狱,很快获释,即赶赴上海,晚了几天没赶上全国学联大会开幕,有些失落。7月初听闻陈独秀,鲁士毅江绍源等先后在北京被捕,易克嶷自首入狱。北大学生会及北京学联群龙无首,张国焘赶回北京就任北大学生干事会总务股主任,即北京学联第三任代主席。暑假期间运动进入低潮,又同罗家伦一道南下迎蔡校长复职,蔡不允,又迎蒋梦麟代校长回北大,至十月开学后辞任北大学生会和北京学联职务。
方豪,浙江金华人,1894~1955。1913年考入北大法学院。五四运动中,北大学生会负责人之一,6月3日被捕入狱,1920年2月才获释。继张国焘之后为第四任北大学生干事会总务股主任,并正式当选北京学联第一任主席。之后一直从事教育事业,担任多个中学的校长。1955年在杭州病逝。
邓中夏,湖南宜章人。1894~1933。1915年。考入湖南高等师范,与蔡和森同班,同是杨昌济的学生,因此结识 *** 。参加了1918年的学术运动。少年中国学会成员。国民社骨干。五四当天北大学生集结出门时,教育部及警察厅派代表阻拦。邓中夏黄日葵据理力争,两代表无言以对。队伍才得以出门。当晚,北大学生干事会成立。邓中夏,黄日葵等在文书股负责《五七》小报。
罗家伦,浙江绍兴人,1897~1969。1914年入上海复旦公学,1917年肄业,同年被胡适破格录入北大文科。多次投稿《晨报》。1919年初,在胡适支持下与傅斯年、徐彦之等成立新潮社,《新潮》月刊在北大校园很是流行。五四运动中,在蔡元培的支持下,参与领导五四 *** ,起草白话文传单《北京学界全体宣言》,之后淡出学运,在傅斯年出洋后,接任《新潮》主编。在胡适影响下,刊物改良主色彩日浓,多次发文否定新文化运动,悔恨参与其事。1920年秋,终于获得五大臣留洋资格,月资高于公费生数倍。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留学,后又去英国伦敦大学、德国柏林大学、法国巴黎。1926年归国后参加北伐,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参议、编辑委员会委员长等职。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多次发文支持蒋介石的政策。1928年,任蒋介石的总司令部政务委员会教育处处长。同年8月,任清华大学校长。1969年在台湾逝世。
傅斯年,山东聊城人,1896~1950。1909年考入天津府立中学堂。1913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16年升入本科国文门,曾是黄侃的得意门生,1917年胡适入北大,提倡白话文,傅深以为然,改投胡适门下。1919年在胡适的支持下同罗家伦等组织新潮社,任编辑《新潮》月刊主编。《新潮》在北大学生中的影响力不小,得到蔡校长的重视。而且《新潮》基本上不谈政治,这点也得到蔡校长的赞许。国民社与新潮社的积怨不仅是因为竞争关系,还因为1918年5月的学生 *** *** 遭到蔡校长的阻拦,国民社认为是傅斯年告发。五四前夜,在蔡元培的支持下,通过段锡朋,新潮社同国民社摒弃前嫌,联合起来共同领导五四 *** 。以傅为 *** 总指挥,以段锡朋为五四大会主席,目的就是为了防止过激行为,结果由于工学社的特别行动,赵家楼还是被烧了,傅的退缩行为受到学生们的指责,傅愤而退出运动。 1919年底在胡适的活动下,顶了山东省的庚子款赴欧洲留学。
1926年回国,在中山大学任教。1928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 曾代理过北大校长, 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49年任台湾大学校长。1950年在台湾病逝。为什么这么排呢?
首先五四运动的学生领袖必须是社团的领袖。没有社团支撑的,或是在社团里排不进前三的,最多称为骨干。
五四运动相关的社团里面,影响力最大的就是国民社。首先国民社是高举爱国主义大旗的,是1918年爱国学生运动的继承者。其次国民社经过全国串联,其影响力是全国性的,同北京其他高校联系也非常紧密。有能力迅速召集北京各校学生代表,也有办法将学运迅速扩展到全国。
工学会主导的特别行动使处处碰壁的五四 *** 形成一个突破,打破铁屋子把运动推向 *** 。经历过1918年和平 *** ,没有结果之后。激进的学生认识到,为能使国家为之一变,更进一步是值得尝试的。在学生冲入赵家楼的前一刻,赵家楼内的人还安坐在茶桌边,认定学生绝不敢入内。
平民演讲团的作用也很重要。五四之后,学生主要的活动就是上街演讲。
在平时新潮社在学生中影响是最大的,但在运动中其保守色彩使其影响力远不如前面三个社团,新潮社领袖早早退出了学运,还时不时反思五四,最终领了大奖留洋去了。
综上,推易克嶷为第一,国民社当之无愧的魁首,全国串联两人之一,特别行动的参与者。火烧赵家楼后,断后被捕,不图名,不投机。五四运动期间二次入狱,这就是两个大大的勋章。这勇气,这担当,令人叹服。
许德珩第二,参加过辛亥革命和讨袁革命,这资历无人可比。五四运动前前后后贯穿始终,五四之前全国串联,五四之后又到上海参与全国学联筹备,虽然没有担任过主席,但每一次都是二号人物。
匡互生第三,攻打过湖南巡抚衙门。正是赵家楼这把火才让五四运动继续下去,没有不了了之,最终变得伟大。
段锡朋第四。五四运动中的职位,他算是最高的。但看细节,似乎没有起多少作用。基本就是一个混官场的投机者。运气确实也不错。两次关键时刻易克嶷都不在场,才让他拔得头筹。最后在全国学联大会召开之前赶到上海,没做什么工作,却轻松捞到学联主席的位置。没进过监狱,真不好意思说是学生领袖。
张国焘第五。演讲团的工作还是很卖力的,这个成绩是实实在在的。也坐过几天班房,掌过一阵北京学联的大印。虽然有些小投机 ,但也没有捞到什么了不起的好处。
邓中夏第六。北大演讲团基本上是邓中夏的平民演讲团为班底的。工作是做了不少,可惜没有担任过一把手。他的精彩还在后面。
罗家伦第七,起草了传单,印刷几万份。最起码在五四当天还是有些影响力的。
傅斯年第八,这个 *** 总指挥到底起了什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