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几点想法:
1. 学活是主办方,就算评委水平再差,也是他们委托单元内阁选出来的,他们也会尊重评委的打分,补救措施最好的可能是复活赛,但如果是评委方出了问题的话,再请评委也很难保证都是正常审美,请老师几乎是不用考虑的,因为除了决赛外,大多数老师其实不太愿意在半决时花自己的时间来打分,在这样的基础上办复活赛没有太大的意义。赛制确实制定时考虑不周,如果可以的话,应当像综评那样,限定评委可以在不同分数段打分的比例。(个人想法)
2. 多数评委的打分问题很大,分数段太集中,导致第一轮比赛几乎没有意义。半决的39号和40号选手结果出来后让我很震惊。39号好像是去年的十大第四名,《阴天快乐》的A对于男生来说很困难,他的高音区很干净很漂亮没有任何翻车。结果判定却是40号选手获胜,其中某位评委跟朋友说的理由竟然是“40号选手的技巧好”,我实在是不知道说什么了。如果人们能分清什么是技巧就好了。(事实上40号选手天赋真的不错,但转音真的有很大音准问题,单论battle,歌曲的亮点也没有39号高)
39号选手在看到决赛名单后,有些话我想贴在这里。
他问他的朋友第一句话是“抛开个人情感,你觉得那天我唱的真的很差吗”
“不,40号选手很棒我也很欣赏他,但至少从声音上来说你真的很不错,你比去年有进步。”
说完后,他的眼泪哗地涌出来了
“我半决赛看到现场有很多我的朋友,你们高二这届来了一半以上我认识的人支持我。我赛后一个个地问,我唱的怎么样,你们的答案都是一样的,我觉得结果无论与否,我真的很感谢你们,我真的谢谢你们!我觉得我给我的这些朋友唱歌值了。我不追求能得到所有评委的肯定,谁知道他们的审美呢?但能得到你们的肯定是我莫大的荣幸。”
来b203,听歌声沉浮。我们唱歌的初衷是享受,音乐是给我们带来快乐的。审美确实有高低,但我们没有必要强行贴合他人的审美,我们只把歌为自己歌唱,为愿意倾听的知音歌唱。至于进不进决赛,那是世间的事,不是我圈子的事了,进决赛也只是可以让更多人听到你的歌声。只要不违背我唱歌的初衷,那一切就都好。
3. 朋友圈里骂评委骂主办方的人,无论是观众还是选手,这让我很难为他们发声。
从客观角度上来讲,赛制有问题,评委打分更有问题。但在pyq里不吝啬一切最难听的话骂主办方,这是否已经忘记了比赛的初心呢?
在第三点上是我有经历的,我也是其中一名选手,身边有很多其他选手朋友在比赛失利后在pyq骂天骂地,实则大可不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