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稀土是重要的战略物资,争夺格陵兰是中美稀土政治博弈的关键。格陵兰岛的稀土开发,事关全球稀土市场供应,对大国具有深远的地缘战略意义。中美在格陵兰岛展开 “稀土争夺战”,这场政治较量不仅是为了抢夺稀土矿产资源的优先使用权,还暗含着中美对扩大各自在北极圈地缘影响力的深层考量。
2021年4月7日,在丹麦格陵兰岛举行的自治议会选举中,左翼环保主义政党因纽特党(Inuit Ataqatigiit)以36.6%的支持率胜出。本次议会选举的核心议题是“是否应允许在格陵兰岛南部的宽纳斯特山(Kuannersuit)进行稀土矿床开采”。因考虑到稀土开采会导致大量放射性污染并进而给当地渔业、畜牧业和旅游业等支柱性产业带来严重影响,因纽特党对该议题持坚决反对的态度。过去十余年间,澳大利亚的格陵兰矿业公司一直在进行宽纳斯特山稀土开采项目的筹划,而该矿业公司的大股东——中国“稀土巨头”盛和资源公司也是这个项目的重要参与者。因纽特党的胜出意味着这个中澳企业合作多年、投入巨大人财物力的稀土开采项目将面临巨大阻碍。格陵兰岛的稀土开发,事关全球稀土市场供应,对大国具有深远的地缘战略意义。此次议会选举引发全球关注,其背后的地缘政治博弈和后续影响值得观察。
一、稀土: 新能源、科技与国防的必需品
“稀土”的“土”实际上是指金属氧化物,而稀土的价值则来源于其中的稀土元素(Rare Earth Elements,稀土元素是元素周期表第III族中镧系元素、钪和钇等17种稀有金属元素的总称)。作为“工业的维生素”,稀土是一种不可再生的重要战略资源。既是新能源电池、高新科技产品生产的关键元素,同时又是众多军工、武器制造的必需品,与国防安全有密切关联。
然而,由于稀土元素难以形成大规模矿区,因此必须开采大量矿石后进行层层过滤并进行精炼才能获取稀土。稀土的生产过程不仅工艺繁复、成本高昂,还易产生极强的放射性污染,严重影响生态安全和人体健康。因此,稀土的供应生产往往由掌握了高技术的国家主导。
二、全球稀土供应市场与中美稀土博弈
目前,中国主导着全球稀土供应市场。据统计,中国稀土出口量自2013年起逐年增长,近年最高出口量达95,586吨,2020年中国稀土生产约占全球份额的60%。早在2011年,中国就将稀土资源的重要性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并对国内稀土企业进行整合和集中。
中国的 “稀土战略”主要覆盖两个方面。一方面,中国在扩大稀土战略储备。虽然稀土矿藏在全世界都有分布,但因为在中国进行稀土开发和加工提炼的成本要远低于其他国家,所以世界的稀土供应主要依靠中国。可是中国长期以36%的储量承担着世界90%以上的市场供应,已造成国内稀土的相对稀缺。为此中国提出了建立稀土原料战略储备制度的设想。近年来,中国不断扩大稀土原料进口。2018年,中国共进口稀土70,000吨,成为稀土精矿的净进口国。据美国地质调查局2019年资料显示,中国稀土储量占全球总储量的37%,为世界第一。
另一方面,中国加紧了对稀土技术开发和保护。尽管中国是稀土大国,但早期稀土科技研究落后、应用技术开发不足,美欧等进口国在低价收购中国稀土初级加工品回国进行深加工,之后又高价反销中国。缺乏稀土高端应用技术,导致产品的附加价值严重“外流”,使中国意识到了技术重要性,加强自主研发以及专利技术的保护。
中国在全球稀土供应市场的主导地位,使得中国在中美稀土博弈中拥有了强大的话语权。2014年至2017年,美国有超过80%的进口稀土源自中国,同时有研究显示,美国相关企业若失去中国稀土的进口支持,将面临超过两万亿美元的损失。为防止中国利用稀土进行反制而对供应造成影响,美国开始设法寻找替代品。2019年,美国曾尝试与澳大利亚企业合作进行稀土生产,但由于缺乏集成产业链,开采的原料必须运往中国进行分离精炼加工,因此美澳合作建立替代性稀土生产线的努力失败了。
与此同时,美国决定重启国内稀土生产业。2020年,拥有忙廷山稀土矿的美国MP材料公司计划开设加工厂,同时得克萨斯矿产资源公司和怀俄明州稀有元素资源公司也开始筹备稀土矿项目。不过对美国而言,在国内建设完整的生产线成本代价高昂,而且产能的恢复、提升也需要很长的时间周期。国内重启生产,不足以满足未来短时间内巨大的稀土需求,美国将继续寻找中国以外的稀土供应替代渠道,格陵兰便是其中之一。
三、身处大国博弈漩涡的格陵兰
格陵兰岛是目前全球稀土储量最大的地区,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格陵兰岛冰层逐渐融化,降低了格陵兰岛稀土开采的难度。同时,由于地处北极圈,格陵兰岛也具有极高的地缘价值,是未来在北冰洋开辟新航线的重要战略地点。所以格陵兰岛的稀土开发,不仅事关全球稀土市场供应,对大国而言还具有深远的地缘战略意义。
格陵兰早已深陷中美博弈的政治漩涡中。早在1941年,美国根据与丹麦签订的《格陵兰防务协议》,在格陵兰岛图勒建设了军事基地、雷达站及导弹预警系统,在格陵兰岛享有军事实权。而近年来,中国也不断在格陵兰岛布局。2016年,某中国国企曾尝试收购格陵兰一座废弃的海军基地;2017年,中国一所公立大学也试图在格陵兰岛建造基地研究天线。
同时,尽管受丹麦管辖,但自1979年《格陵兰内部自治法案》生效以来,格陵兰从未放弃寻找独立自决的机会。然而因格陵兰气候环境恶劣、基础设施匮乏、产业结构单一导致经济发展滞后,格陵兰多年来对丹麦有严重的经济依赖。在2010年获得对自然资源的绝对管辖权后,吸引外资开发并对外输出原材料,成为了格陵兰寻求经济独立最重要的突破口。
2017年,格陵兰 *** 高官曾与某中国国有银行高管会谈,希望中方能在其首府努克建立新机场,开发当地旅游业。会谈结束后,时任美国防部长马蒂斯(Jim Mattis)游说丹麦 *** 出面干预,并牵头财团为格陵兰打造替代性方案。2019年,特朗普 *** 曾向丹麦 *** 提出购买该地的要求,遭到丹麦首相弗雷德里克森 (Mette Frederiksen)的拒绝。现如今,中国参与、投入巨大人财物力的宽纳斯特山稀土开采项目,又因美方阻力和格陵兰议会变革陷入停滞。身处中美政治漩涡的格陵兰,似乎已成为大国博弈的前沿阵地。
四、总结与余论
中美的“格陵兰争夺战”,既是为了抢夺该地区稀土矿产资源的优先使用权,同时也是为了扩大自身在北极地区的地缘影响力。对格陵兰人而言,尽管中国有能力帮助其获得一定程度上的经济独立,但稀土矿床开采对当地环境和赖以生存的渔牧业也会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目前,尽管左翼环保主义政党因纽特党在议会选举中大胜,但在格陵兰岛上开采稀土的可能性并未排除,中美在格陵兰岛的政治博弈还将继续。未来,格陵兰岛的政治局势将牵动全球稀土供应市场的变化,乃至中美大国博弈的脉搏,当地的选举态势、政经发展值得持续关注。
参考文献
[1] Per Kalving & Hans Lucht, Greenland’s minerals to consolidate China’s rarrth-dominance
[2] Steve Dobransky, Rare Earth Elements and U.S. Foreign Policy: The Critical Ascension of REEs in Global Politics and U.S. National Security, https://papers.ssrn.com/sol3/papers.cfm?abstract_id=2106716
[3] NATO, Energy Security: Operational Highlights, https://enseccoe.org/data/public/uploads/2020/03/nato-ensec-coe-operational-highlights-no13.pdf
[4]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丹麦专家: 格陵兰需要中国投资》, http://sputniknews.cn/economics/202104071033434870/
[5] Antonia Noori Farzan, How an election in Greenlandworld/2021/04/08/greenland-election-rare-earth-minerals/
[6] Sam Dunning, 56,000 Greenlanders Could Shape the Future of Rare Earths, https://foreignpolicy.com/2021/03/10/greenland-election-rare-earth-elements-china-us-europe/
[7] Jacob Gronholt-Pedersen & Eric Onstad, Mining magnets: Arctic island finigh/mining-magnets-arctic-island-finds-green-power-can-be-a-curse-idUSKBN2AU0FM
[8] Brookings Instituy-mineral-resources-boer *** a-foley-pdf-2.pdf
作者信息:罗嘉俪
文章信息:原文摘自《人工智能资讯周报》总第127期
刊物信息:《人工智能资讯周报》探讨人工智能对公共政策、治理和政策建议的影响,探索人工智能对商业、政治和社会的影响,以确定潜在的研究领域,探讨可能的合作研究和机构伙伴关系。本刊着重提供中国人工智能发展动态和对人工智能的思考,同时关注全球范围内人工智能相关研究动态。本刊旨在通过可靠的研究,来帮助企业、研究机构和公民预测和适应技术引领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