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本文目录一览:
江苏民歌孟江女送寒衣歌词
正月里来是新春,家家户户点红灯;人家丈夫团圆聚,孟姜女的丈夫造长城。
二月里来暖洋洋,燕子双双到南方;燕巢造的端端正,对对成双歇画梁。
三月里来是清明,桃红柳绿百草青;家家坟上飘白纸,喜良家的坟上冷清清。
四月里来养蚕忙,姑娘双双去采桑;桑篮挂在桑枝上,揩把眼泪采把桑。
五月里来是黄梅,黄梅发水泪满腮;家家田里黄秧插,孟姜女的田里草成堆。
六月里来热难当,蚊子飞来嘴逢长;宁可叮我千口血,莫叮我夫万喜良。
七月里来七秋凉,家家防冷做衣裳;皮棉单夹都做到,孟姜女的家中是空箱。
八月里来雁门开,北地先凉冷信来;喜良身上衣单薄,并无雁足带书来。
九月里来是重阳,家家饮酒菊花香;满满筛来我不饮,毫无心绪赏重阳。
十月里来稻上场,牵笼打米纳官粮;家家都把官粮纳,孟姜女家里身抵挡。
冬月里来雪花飞,孟姜女千里送寒衣;前面乌鸦来领路,走到长城冷凄凄。
腊月里来过年忙,家家户户祭祖先;人家都有猪羊杀,孟姜女家中空荡荡。
[img]十月一送寒衣是 *** 还是汉民的节日烧纸不?
十月一送寒衣是 *** 还是汉民的节日烧纸不?
宗教祭祀祖先。人们认为今日之后天气渐渐寒冷,怕在冥间的亲人缺衣少穿,因此,祭祀时除了一般供礼外,还有一种不可缺少的供礼“寒衣”。祭祀时,人们将“寒衣”焚化给亡人的过程被称为"送寒衣"。寒衣节与清明节、上巳节及中元节,并称为一年之中的四大“鬼节”。
十月初一,送寒衣,
虽然阴阳两隔,
但是我们更愿意相信,
那些我们思念却不能再见的亲人,
他们依然在某个空间存在,
他们依然能够可以以某种形式和我们相聚。
所以,在这特定的日子里,
我们送上“食品 ”、“钱财”与“衣物”,
既希望他们能在另外一个空间里丰衣足食,
又希望能保佑我们在这个世界里平安无恙,
一如在生之时,对我们的呵护。

寒衣节,自古有之
寒衣节自古有之,早在周朝时,农历十月初一是腊祭日,这天要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
《礼记.月令》中描述了周代腊祭的情形:以猎物为祭品,天子在社坛上祭祀日月星辰众神,在门闾内祭祀五代祖先,同时慰劳农人,颁布新的作息制度。《诗经.豳风.七月》曾提到“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意思是说从九月开始天逐渐要冷了。人们该添置御寒的衣裳了,因此十月初一又俗称授衣节。
唐代时,唐玄宗天宝二年,发布诏令:“自今以后,每至九月一日,荐衣于寝陵,贻范千载,庶展孝思。”这一诏令直接影响到民间拜墓送衣的习俗。
幽明隔两界,冷暖总凄凄谁写的
清代诗人席佩兰写的《寒衣节》。原文如下:
幽明隔两界,冷暖总凄凄。
处处焚火纸,家家送寒衣。
青烟升浩渺,别绪入云霓。
旧貌应难忘,慿谁问老衢?
相传明初朱元璋在南京称帝,为了显示顺应天时,在十月初一这天早朝,行“授衣”之礼,并把刚收获的赤豆、糯米做成热羹赐给群臣尝新。南京民谚说:“十月朝、穿棉袄,吃豆羹、御寒冷。”“寒衣节”由此而来。
孟姜女千里送寒衣
相传,秦时江南松江府孟、姜两家,种葫芦而得女,取名孟姜女,配夫范杞良。
后来,杞良被抓去修筑北疆长城,孟姜女千里寻夫送寒衣,寻到长城脚下,不想丈夫已死,被埋筑城墙里。
孟姜女悲愤交加、昼夜痛哭,终于感天动地,哭倒长城,露出丈夫尸骨。
孟姜女哭倒长城八百里后,与秦始皇面对面地抗争,为夫报仇、替己出气,最后怀抱丈夫遗骨,纵身跳海殉夫。
孟姜女千里寻夫送寒衣,哭倒八百里长城的故事广为流传。
孟江儿送寒衣
“孟姜女送寒衣”是中国古代民间四大传说之一,中国古代民间四大爱情传说之一,我国流布最广的民间传说之一。它一直以来被人们喜爱并口耳相授、著之典籍、被之管弦、演于戏剧,直至今天搬上屏幕,以多种样式的媒体传布,几乎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相传在秦朝的时候,有一户姓孟的人家,种了一棵瓜,瓜秧顺着墙爬到姜家结了瓜。瓜熟了,一瓜跨两院得分啊!打开一看,里面有个又白又胖的小姑娘,于是就给她起了个名字叫孟姜女。孟姜女长大成人,方圆十里、八里的老乡亲,谁都知道她是个聪明伶俐,又能弹琴、作诗、写文章的好闺女。老俩口更是把她当成掌上明珠。转眼间十多年过去了,老人为现已长大成人的孟姜女选了个女婿叫范杞梁,选定良辰吉日,准备成亲。天有不测风云,成亲之日,新郎、新娘正要拜堂,突然从门外闯进几个衙役,一拥而上把新郎范杞梁当民夫抓走了。原来,当时由于秦始皇在全国各地抽调大批民夫修筑长城,日日夜夜拼命干,民夫们被累死、饿死的不计其数,为了加快工程速度,他们又到处抓民夫补充,范杞梁也被发配去充当修长城的民夫了。这一去明明是凶多吉少,孟姜女成天哭啊,盼啊!可是眼巴巴地盼了一年,不光人没有盼到,信儿也没有盼来。孟姜女实实地放心不下,就一连几夜为丈夫赶做寒衣,要亲自去长城寻找丈夫。她爹妈看她那执拗的样子,拦也拦不住,就答应了。孟姜女打整了行装,辞别了二老,踏上了行程,发誓找不到丈夫绝不回家。等到了长城,得知丈夫已死,便大哭不止,哭断八百里长城。此外,还有“后园配夫郎”、“秦始皇戏孟”、“孟姜游海”等传说。
其实,孟姜女确有其人。现知孟姜女最早的庙建于北宋,河北徐水和陕西铜川都发现北宋年间重修姜女庙的碑刻。许多方志都把孟姜女说成是本地人,临淄、同官(铜川)、安肃(徐水)、山海关和潼关都有孟姜女的墓冢。
孟姜女的故事发生在齐国。齐为姜太公的封国,读过《东周列国志》的人都会知道,孟姜者,姜氏之长女也。她的故事最早见之于《左传》。孟姜为齐将杞梁之妻,梁于公元前549年在莒战死,齐庄公在郊外见到孟姜,对她表示吊慰。孟姜认为郊野不是吊丧之处,拒绝接受,于是庄公专门到她家里进行了吊唁。孟姜除了知礼外还有善哭的记载,淳于髡曰:“杞梁之妻善哭其夫而变国俗。”在齐地产生了孟姜哭调。西汉时已有了孟姜女“夫死后向城而哭,城为之崩”的记载(刘向《说苑》及《列女传》)。至于哭崩的城墙在何处,虽然有莒城说、杞梁说和梁山说不一,但均在齐地,而非秦之万里长城。郦道元《水经注》认为孟姜女哭崩的是莒城。大约到了唐代,这一题材演变成了孟姜女千里寻夫、哭崩万里长城的故事,具备了今天的刍形。《周贤记》把故事搬到了燕国,孟姜名孟仲姿,杞梁变成杞良。杞良为逃筑城之役,误入孟超后园。孟女仲姿正在洗澡,古人贞操观念极重,信守女儿之体只能为丈夫所见,故二人乃结为夫妻。后来杞良回到长城工地后被处死,埋尸长城之下,于是仲姿千里寻夫,哭崩长城,又于累累白骨中滴血验骨,终得丈夫遗骸云。古代战争频仍,徭役繁重,征夫离妇之怨,乃为传统主题。汉末陈琳即有《饮马长城窟行》:“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往谓长城吏,慎莫稽留太原卒……君独不见长城下,死人骸骨相撑拄?”其后历代诗人皆有咏其事者。唐代诗僧贯休,则有《杞梁妻》,竟咏孟姜女哭长城之事。其后这一题材乃进入许多诗人笔下,为这一故事的广为流布,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从元代起,孟姜女的故事开始搬上舞台。陶宗仪《南村辍耕录》、钟嗣成《录鬼簿》等对此均有记载。在这些戏曲中,孟姜转化成孟姜女,杞梁衍生出杞良、范杞良、万杞良、范希郎、范喜郎、万喜良、万熙良等名。
有幸,随舒城县文化馆的同志一起抢救性采集舒城民歌。舒城县春秋乡文冲村69岁的郭兴存老人演唱的一首民间小调《孟姜女》引起了我的注意。原词是这样的:
正月梅花绽喧喧,家家户户过新年。人家夫妻团圆聚,我为明月缺半边。二月兰草满山香,青草发芽好春光。蜜蜂嗡嗡把花采,哭得孟姜泪汪汪。三月桃花是清明,双双燕子把窝悬。双来双去多欢喜,孟姜孤单只一人。四月葫花白如霜,长城最苦我夫郎。一去不见回家转,没有书信纸一张。五月榴花是端阳,站在门前望夫郎。来来往往人多少,不见夫主范杞梁。六月荷花生池塘,洪水泛泛朝东淌。姑妹陪我找夫主,可怜死在半路上。七月菱花映水乡,蚊虫轰轰如雷响。蚊虫宁吸奴身血,莫到长城咬夫郎。八月桂花满园开,孤雁足下带霜来。奴同孤雁一样苦,棒打鸳鸯两分开。九月菊花满院黄,菊花雕酒满缸香。厢房夫主来吃酒,恩爱夫妻未成双。十月芦花甩蓬飘,霜打藤菜枯又老。长城天气多寒冷,奴夫无衣冷难熬。冬月雪花漫天飞,丈夫一去没回归。奴家亲把寒衣送,不见丈夫死不回。
腊月腊梅好鲜香,想起家中二(老)爹娘。去年过年人四口,今少姑妹小孟姜。
想起爹娘泪汪汪,眼水汪汪顺腮淌。屈死姑妹多寒苦,二(老)爹娘百老终生,何人来担当?
老人在演唱完后,又给我们细细讲解了一番:“我觉得这首《孟姜女》和人家唱的不一样,有十三段,而且故事情节有变化。”这首小调给了我几个惊奇:第一,孟姜女千里送寒衣,不是自己一人去的,而是有姑妹陪同的。路途间,风吹雨淋、日晒月寒、饥冷交迫,步履艰难倒也罢了,一场洪水泛泛而来,淹死了年幼的小姑妹,加重了整个故事的悲情。最后一段的“二(老)爹娘百老终生,何人来担当?”点出的二(老)爹娘并非是孟姜女的父母,而是范杞梁的父母,有倒数第二段的“去年过年人四口,今少姑妹小孟姜”佐证,说明孟姜女自嫁与范杞梁后就与公婆、姑妹生活在一起,这与流传的“孟姜女辞别孟家爹娘送寒衣”也是不一样的。第三,有梦幻情境的出现。在第九段里,写到“厢房夫主来吃酒”,范杞梁已累饿死于长城,无法有闲情来家吃菊花酒,这里是孟姜的幻觉,她整日里期待着和丈夫团聚,焦虑着丈夫的安危。大家知道“菊花”的出现,不只是秋凉肃杀的氛围渲染,在传统寓意里菊花也象征着“长寿”,我想孟姜女此刻想起“菊花”雕酒既是时令的原因,也是美好心愿的寄托。第四,有地方特色,如第二段的“二月兰草满山香”道出了舒城兰花遍山,有特产名茶“小兰花”誉于世。第三段的“明”、“悬”、“人”皆为方言发音,故能押韵。第十段“芦花甩蓬飘,霜打藤菜枯又老”之句中的“甩蓬飘”、“藤菜(指扁豆)”皆是地方俗语。第五,设景中景,写悲外悲。最后一段,提到了对公婆的赡养,不仅起到了归纳总结的作用,也由爱情悲剧拓展到亲情悲剧,筑成了:“伤之骨,哭泪见血,天地共鸣,山水齐哀”的大悲、奇悲、惊悲之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