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表面冷漠内心爱你的表现(高冷的人心理),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表面冷漠内心爱你的表现(高冷的人心理)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表面冷漠内心爱你的表现(高冷的人心理)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不少人都有过暗恋的经历,小时候,当我们暗恋一个女生,我们不会对她好,不会关心她,恰恰相反,我们要么不理她,要么激怒她。

长大后,我们如果喜欢上了某个人,往往会陷入非常矛盾的境地。

一方面,我们迫切地想和他说话,想要了解他的生活,想要分享自己的快乐,可另一方面,我们又远远地观望着他,看着他和其他异性谈天说地,自己心里很不是滋味。

就算微信或者QQ收到了他发来的信息,狂喜之后,却又不会立马回复,要先晾他一会儿再回复,以免“秒回”显得自己很在乎他。

明明很爱你,却显得很高冷,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观察一些婴儿可以发现,有些婴儿特别依 *** 亲,母亲短暂地离开都会导致他们大哭大闹,而有些婴儿则比较安静,喜欢自己玩自己的。

安斯沃斯等通过陌生情境研究法,根据婴儿在陌生情境中的不同反应,将婴儿的依恋类型分为三种。

安全型依恋

这类婴儿不需要与母亲时时刻刻在一起,只是偶尔需要接触母亲,其余的时间则是一边玩玩具,一边时不时地看看母亲,观察他们是否还在附近。

对于这类婴儿来说,母亲在场就意味着安全感,他们没有后顾之忧,因此才能够在陌生的环境中愉快地玩耍。

比如在小型游乐园中,母亲站在入口外,隔着一段距离看着孩子在里面玩耍,而孩子也不害怕,因为他们看到母亲就在那里。

如果母亲离开了他们的视野,婴儿的行为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明显表现出焦虑和不安,并且希望母亲马上能够回到自己的身边。

而当母亲回来时,他们会立即扑向母亲,焦虑的情绪很快就会平复从而继续自己的活动,这类婴儿占绝大部分。

这类婴儿在成长的过程中,能够充分地社会化。

因此他们长大之后心智比较健全,体现在恋爱中,则会勇敢地、大方地表露自己的感情,而且比较能够耐挫折。

回避型依恋

这类婴儿对于母亲在不在场都无所谓,母亲离开他们之后,他们并不会激烈地反抗,很少有紧张焦虑的表现,而当母亲回来后,他们也不会表示欢迎,而是自己玩自己的。

有时候他们也会欢迎母亲的回来,但是时间非常短暂,而且这种情况出现没有规律性,无法预测。

实际上,这类婴儿与母亲并没有形成特别密切的情感联结,所以有人把这类婴儿称为无依恋婴儿,这类婴儿占一小部分。

这类婴儿之所以与母亲之间比较疏远,可能是因为母亲经常用凶狠的语气和暴力的动作阻止婴儿的哭闹或者其他行为,母亲不能耐心地教导他们。

婴儿受到了惩罚,潜意识里面的趋利避害本能发挥了作用,因此他们不对母亲表现出依恋。

或者是因为母亲忙于工作,疏远、冷落了自己的孩子,导致孩子的需求不能及时得到满足,因此他们之间的联系比较薄弱。

这类婴儿长大成人之后,往往会遇到很多感情上的挫折,他们会问自己“我是喜欢他吗?”“这是爱吗?”“为什么我不能像别人一样?”

他们从小缺乏父母的关爱,因此对爱的理解比较匮乏,常常对自己的感情产生疑惑。

反抗型依恋

这类婴儿在母亲离开前就显得非常警惕,当母亲离开时表现得非常苦恼,并且手脚并用、大哭大闹,就算是短暂的分离,都会引起他们极其强烈的情绪反应。

但是当母亲回来时,他们对母亲的态度又是矛盾的,既寻求与母亲的接触,但同时又反抗与母亲的接触。当母亲亲近他,比如拥抱、亲吻的时候,他们会不耐烦地推开或是拒绝。

但是要他重新去做之前正在做的游戏他好像又不情愿,不时地朝着母亲这里看,这类依恋类型又被称为矛盾型依恋,只占最少数的部分。

文章开头所说的类型,或许是因为婴儿时期与母亲之间的这种矛盾的依恋关系导致的。

其实,童年时期的很多经历都会对我们长大后造成影响,这些经历要么变成潜意识隐藏在我们脑海深处,要么转化为内隐社会认知对我们现在的行为和判断产生影响。

而我们在婴儿期对母亲的态度迁移到现在,就形成了我们对喜欢的人的态度,因此我们才会对喜欢的人装高冷。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Cognitive Psychology》

更多表面冷漠内心爱你的表现(高冷的人心理)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