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对“高冷”有一种错误认知。
在有些人眼里,“高冷”是拒人于千里之外,这样的人大多不善言谈,人缘不好。
然而,比起热情的人,可能“高冷”的人更受欢迎。
如同《西西里的美丽传说》中的玛丽莲,当她与外界环境格格不入时,她只好用“高冷”伪装和保护自己。
原本以为“高冷”能同他人拉开距离,没想要她越是“高冷”,越能引起他人关注。
对于那些男人而言,“高冷”的玛丽莲如同难啃的骨头,接近对方得到的满足感,也因此强得多。
生活中,道理也是如此。
“高冷”的人,不一定会被他人排斥,可能还会成为自己的加分项,所以才有那么多性格高冷的人,朋友从来都不少。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结果,真实原因其实很好理解。
01.
自身价值高
很同意亦舒在《随心》中写到的一个观点:
“人不会同没有利用价值的人来往。即使纯是谈得来,也已经利用了对方的时间、经历、换取欢笑的一场闲聊。”
人际关系,都是现实的,因为越是有利用价值的关系,越能长久维持。
只不过所谓的“利用价值”,不是单纯的物质、名气、地位等等,还包括和一个人的相处感受,与一个人的来往状态。
那些“高冷”的人会受欢迎的原因,也是因为他们自身的价值,往往要高于常人。
试想,什么样的人会被称为“高冷”?
要么长相标志,却不热情;要么身材出众,却不喜与人打成一片;要么能力非凡,却不够平易近人。
无论是哪一种,只有当有较高价值与冷淡结合在一起,才能称之为“高冷”,反而是那些价值太低却很冷漠的人,往往只会被称为“孤僻”。
就像学生时代的“男神”、“女神”,能被“神化”的重要原因,是她们足够优秀,这才能遇到追捧者。
之后,无论这样的人如何“高冷”,又如何不愿与人接触,也不乏追求者,因为他们具有高价值。
同样的道理,现实生活中,很多性格高冷却不乏朋友的人,除了应该看到对方身上的“高冷”气质外,也应该关注对方的优势。
可能正是那些自己忽略了的优势,才能成为他们“高冷”的加分项。
02.
更有边界感
前段时间,
这句话违背了很多人一贯的认知,似乎冷漠和温柔无关,热忱和刻薄无关。
但仔细想想,人际交往中的道理,真的如此,因为热忱是热情的表现,同时也是缺乏“边界感”的表现。
什么是“边界感”呢?
简单来说,便是任何一段关系,都有应该遵循的来往尺度,不越过这个尺度,不触碰关系的边界,一段关系才能长久维持。
用“高冷”的人举例,其中的道理更容易理解。
“高冷”的人,不喜欢经常与人作伴,很多事都可以一个人去做,正是因为能照顾好自己,这才不需要别人为自己付出。
反而是那些过分热情的人,热情是一件好事,但过度的热情也许会给别人制造不少麻烦。
到了最后,和“高冷”的人相处,自己有随时抽身的自由,对方保全他们的同时,自己也能保全自己。
而那些热忱的人,过度付出的目的是为了换得同样的付出,一味对人好的结果,可能是让别人逐渐厌烦,因为付出得好,不该成为交换对方好的条件。
也是因为如此,高冷的人总会因为具有“边界感”,成为很多人想要来往的对象。
03.
具有神秘感
还记得《来自星星的你》中的金秀贤吗?
他将“高冷男神”诠释得淋漓尽致,可哪怕他总是避免与人接触,常年冰山脸,却还是有不少迷妹。
有人单纯将这种魅力归结为长相,但其实与长相有关,更与对方的性格有关。
可以说,“高冷”本身,就能提升一个人的吸引力,因为往往是他们,更具神秘感,让人想要探究。
就像两款礼物,一款用透明包装纸包装,人们一眼就能看到是什么东西。另一款用礼品袋包装,人们需要拆开包装才能看到里面的礼物时,往往是后者,更让人好奇。
对一个人产生好奇,等同于有兴趣的开始,后期也会因为投入越多,越是对那个人上心,被吸引就成了迟早的事。
但关键的是,既然引起了人们的好奇,总该有所内涵让人探究。
当一个人的“高冷”只是伪装,内在无任何闪光点时,别人探究到最后,会产生一种被欺骗感,这样的人很难被喜欢。
所以,要不要“高冷”,主要取决于自己的价值。
一个人越是有价值时,自己的“高冷”,越容易成为自己的加分项,这是制造神秘感的方式之一。
04.
曾看过一个话题:为什么高冷的人,总有一种莫名其妙的吸引力。
记得当时有一条回答是这样说的:因为真正的高冷,是敢于坚持自己的选择,敢拥抱孤独,这样的人注定是一个有能力,有魅力的人。
想来道理的确如此。
放下“高冷”,其实很容易做到,但真正坚持想要的“高冷”,并且不在乎别人眼光,才是真正的难。
一个人能做到这一步,必定会因为有价值,形成一定的神秘感,加之自身具有的边界感,朋友自然不会太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