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通常来讲,评价一位歌手是否重要,得从多个维度去分析。
——专业评价,即获奖情况;唱片销量,或者歌曲传唱度;歌手后续影响,包括对大众以及后世的歌手。
华语乐坛和欧美、日韩乐坛有些许不同,奖项和销量并非唯一的标准。
比如,台湾金曲奖作为华语音乐重要奖项之一,内地歌手获奖者寥寥无几,倒不是水平问题,地域之隔也有很大的关系;
再比如唱片销量,港台一直有系统的销量统计,内地则缺乏权威的数据,在加上盗版横行,所以内地销量一直很迷。
所以,我个人认为应该从三方面去评价。
——专业评价、歌曲传唱、后续影响。
我选了以下五位歌手。
第一位、邓丽君
邓丽君对于华语流行音乐的影响可以说是前无古人,甚至可以这样讲,邓丽君出现之后后才有了所谓的华语流行音乐。
对于大陆的那一代人来讲,“白天听老邓,晚上听小邓”,这是每天的“必修课”。
这种影响力早已是超越歌手的存在,说她是那个年代的文化符号,一点都不为过。
一首《甜蜜蜜》几乎无人不晓,以至于每次韩国综艺里出现中国元素,都是这首千篇一律的《甜蜜蜜》。
邓丽君的影响力很持久,足足征服了几代华人。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邓丽君的歌声。
有次,我在《天天向上》里看到何勇,一个摇滚歌手,讲述着他和邓丽君“不得不说”的故事,唱着邓丽君的歌曲。
这种影响力,个人认为华语乐坛无人能出其右。
第二位、罗大佑
罗大佑对于华语乐坛的影响,犹如鲍勃·迪伦对于欧美乐坛的影响,他不仅拓宽了流行音乐的广度,更给华语流行音乐注入了灵魂,赋予了人文思想。
在华语流行音乐中,罗大佑是第一个把文化反思、社会问题放在歌词里面的歌手,这种做法影响了后面无数有担当、有思想的年轻歌手。
1982年,罗大佑发行他的第一张专辑《之乎者也》,2009年02月,该专辑入选台湾流行音乐新百大专辑(1975~1993)第1位。
《之乎者也》里罗大佑的歌曲超越了流行音乐的范畴,承载了很多思想内涵和文化使命, 对后世的音乐以及社会造成了难以估量的影响。
虽然罗大佑有着音乐教父的头衔,可在很多年轻人眼里只不过是一个过气的老年歌手。
2019年,罗大佑北京开唱,座位席上零零星星地坐着一些人。
如果鲍勃·迪伦在欧美等国开演唱会,百分百座无虚席。
不知道该心疼罗大佑还是为这个时代惋惜。
希望“明天会更好”吧!
第三位,崔健
如果选一位音乐人和罗大佑相提并论,非崔健莫属。
一个台湾,一个大陆。
在罗大佑《之乎者也》发行后的第四个年头,北京的群星演唱会上,一位其貌不扬的小伙子卷着裤腿,拿着吉他唱出了《一无所有》。
这就是崔健。
崔健有一个响当当的头衔——中国摇滚教父。
这还需要再讲他有多了不起吗?
在那个思想解冻的80年代,崔健用自己的音乐和文字引领着时代,并且超越着时代。
1986年,人们“一无所有”,今天呢?一无所有的人依旧很多。
1993年,崔健和张元合作拍摄了实验性影片《北京杂种》;
2002年,崔健发起真唱运动;
2014年10月17日,崔健导演的首部作品《蓝色骨头》上映。
崔健一直在为华语音乐努力,一直在为中国摇滚发声。
第四位、周杰伦
在一定意义上讲,周杰伦也算是创造时代的人。
在他之前,从来没有人那么唱歌;在他之后,也没人能做到像他这样唱歌。
周杰伦有点像周星驰,一直被模仿,但大多模仿的都很烂。
今天的很多喜剧烂片,其实都可以看到周星驰的影子;
正如今天的很多烂歌,多多少少都受周杰伦的影响。
但你能说这是双周的错吗?
如果东施效颦吓死了人,难道西施要负法律责任?
周杰伦的厉害之处就在于他创造了一个时代,从2000年一直到今天,这20年间,有的人一炮而红,有的人昙花一现,一直在线的只有周杰伦一人。
他创造了一个时代,自然在这个时代中成长的人或多或少受到了他的影响。
周杰伦无论是歌曲传唱度还是知名度都不亚于前面三人,但可惜的是,他对后面成功音乐人的影响很有限。
第五位、空缺
私心想把这个名额送给新时期的歌手,也不知道是他们不努力,还是才华不够,反正现在2020年,并没有谁能够扛起“华语音乐”的大旗!
不过,我倒没有像其他人那么悲观,肯定会有这么一个人的,迟早的事。
写完上面人物之后,我发现其实可以扩大一下,做个十大。
后面这五位,比上面稍逊半筹,但依旧是华语乐坛中不可或缺的“狠角色”。
第六位,李宗盛
高晓松说,华语影坛的大哥是成龙,华语乐坛的大哥是李宗盛,前面不用说是什么大哥哪个大哥,这是江湖的规矩,人们都懂。
这不是说你拿几个奖,唱几首歌能够做到的,这是一种资历和辈分。
李宗盛以情歌见长。
他前后捧红了周华健、林忆莲、陈淑桦、张信哲、赵传、梁静茹等。
他人生感悟的歌曲也很棒。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年少不听李宗盛,听懂已是不惑年”。
为什么他只排第二梯队?
李宗盛更像是一个音乐制作人,而并非一个思想启蒙者。
如果仅以音乐来衡量,那么大哥绝对能位居第一。
第七位、李谷一
崔健的《一无所有》降临80年代,犹如平地一声惊雷,让整个中国人都沸腾了。
在《一无所有》之前,有这么一位歌手,唱了这么一首歌,当时的“地震”级别绝对不亚于《一无所有》。
那就是李谷一演唱的《乡恋》。
1983年,第一届春节联欢晚会和观众见面。
那一届,李谷一唱了足足9首歌,有的是独唱,有的是串烧,有的是合唱。
其中,最主要的就是那首《乡恋》。
在那个年代,这类歌曲被定义为靡靡之音,是被禁止的那一种。
可春晚总导演最后还是拍板决定让李谷一演出。
在《乡恋》之前,没有哪一个内地歌手那样用气声唱歌;
在《乡恋》之前,没有哪首歌敢那么直白地写“你”和“我”,都是“你们”和“我们”。
如果,要评选内地第一首金曲,《乡恋》当仁不让。
第八位、张学友
张学友是香港乐坛集大成者,他是华语乐坛商业化最成功的歌手,他也是专辑销量最高的华语歌手。
此前有一个传闻:张学友的专辑销量仅次于迈克尔·杰克逊,位居世界第二。
这个就有些过了。
张学友的专辑销量在华语乐坛确实能算得上第一。
在演唱会方面,张学友也一枝独秀,位居首位。
另外,张学友还有一个牛哄闪闪的头衔——“歌神”。
四大天王里,单论音乐水平,张学友应该另起一行。
君不见,当年魔岩三杰前往红磡演出,何勇口出狂言:“‘四大天王’里就张学友还算是个唱歌的,其他几个都是小丑。”
今天的学友哥成了警察叔叔的好朋友,为我国的治安环境又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第九位、刘欢
刘欢在华语乐坛绝对算得上一个独一无二的存在。
他没有拿过多少专业奖项,他的唱片销量也排不上榜,可他的地位犹如他的身形一样,敦实厚重;
他不是体制内歌手,更没有职称勋衔在肩,但凡有大事活动,他都是不二人选;
他是通俗流行歌手,但你绝不会把他当做一个普通明星看待。
这就是欢哥,一个让人敬重的音乐人。
《中国好歌曲》上,刘欢和周华健都是业界大佬,可不管在观众心中,还是参演选手心中,刘欢的分量是要高过周华健的。
这从很多资深选手的导师选择上就可以看出来。
蔡健雅在《金星秀》的采访中评价刘欢为“音乐推动者”。
近些年来,他也一直为华语音乐奔走呼告,《中国好声音》的成功,《中国好歌曲》的诞生都离不开刘欢。
今天有很多新生代歌手都出自这两档节目。
第十位、汪峰
你没看错,是汪峰。
汪峰应该是被无良媒体“带坏”的一位歌手。
当年他工作室申明的“半壁江山”,是内地乐坛的半壁江山,不包括整个个华语乐坛。
内地乐坛比起港台确实有一定的差距。
摇滚乐一直处于地下,大佬刘欢基本处于半隐退状态,偶尔出来做做导师,一哥孙楠后继乏力,天后那英毁声颇多。
汪峰确实是担得起内地乐坛的半壁江山,大陆歌手里没有几个能像汪峰那样在全国各地开演唱会的歌手;大陆歌手没有几个能像汪峰的歌曲一样有着极高的传唱度,大陆歌手里更没有几个歌手有汪峰那样的音乐性和人文性。
可惜,在媒体的大肆渲染下,汪峰成了一个没有自知之明的狂徒。
试问,很多人普通听众难道不是听了汪峰的歌后才接触摇滚乐的吗?虽然这些人现在可能时常对汪峰冷嘲热讽。
对于中国摇滚乐影响最深的人,除了崔健,就属汪峰了。
一直到今天,汪峰一直还在坚持发专辑。
他在微博上写到:“今天,音乐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重要了!”
这种无奈和罗大佑演唱会未满的坐席一样,令人唏嘘。
此外,还有五位提名者。
谭咏麟、张国荣,王菲,Beyond,陶喆。
谭张二人其实可以放在一起,两人在音乐上的造诣不分伯仲。他们不像邓丽君一样,有开宗立派的天时,更没有罗大佑和崔健式的人文情怀,最主要的是,当年他们的很多歌曲都是日韩翻唱。
王菲和张学友有点撞型。
Beyond虽然是摇滚乐队,可在摇滚圈里并不受待见。
陶喆作为R&B教父,知名度又不及其他大佬。
总而言之,这份榜单尽量做到主观中客观。
毕竟音乐这种东西,一百个人心中有一百个TO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