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流浪原唱者(流浪歌手原唱),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流浪原唱者(流浪歌手原唱)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流浪原唱者(流浪歌手原唱)

《流浪者》拉兹之歌到底是谁唱的啊?是不是拉兹·卡普尔?

印度老电影《流浪者》"拉兹之歌"是由拉杰.卡普尔演唱的。

电影《流浪者》拉兹之歌到底是谁唱的?一个流传了整整七十年的谬误是时候澄清了。

前段时间我写电影《奴里》幕后花絮,文中有提到《奴里之歌》和《丽达之歌》演唱者同为一人,引发一些争议。

许多朋友坚持说,《丽达之歌》是丽达唱的,《拉兹之歌》是拉兹唱的。

还有一些朋友表示,想找《拉兹之歌》的演唱者,结果找出七八个人的照片来,鱼目混珠、难辨真伪,十分困惑。

事实上人们看到的许多照片、人名是词曲作者。

今天笔者给大家深入讲解一下——这首歌是如何诞生的?词曲作者是谁?《拉兹之歌》到底是谁唱的?《丽达之歌》又是谁唱的?

掰开饽饽说馅儿,一次性说全!说透!



一、冷知识:《拉兹之歌》词曲作者是个小木匠

1948年春,二十四岁的拉兹·卡普尔成立了自己的电影公司R·K FILM,成功拍摄了《火》与《雨》。

我们在《流浪者》片头看到的这个R·K FILM标志,拉兹一手搂着丽达一手拎着一把小提琴,即源自《雨》电影海报。

获得初步成功后,拉兹打算趁热打铁、再下一城,集结所有资源拍摄《流浪者》。

他说服父亲普利特维拉加入,还带上了从未拍过电影的爷爷德万·卡普尔

最后就连小弟弟沙希·卡普尔也加入进来,卡普尔家族几乎全员出动。

一切工作准备就绪,唯有一件事令拉兹头疼不已,那就是《流浪者》全片音乐一个音符都没有诞生。

这是相当致命的,要知道,歌舞片看的就是声画对位,没有音乐,皮之不存,一切工作无法展开。

先前拉兹手下有个音乐人叫罗姆·甘古利,二人已经合作了《火》和《雨》,拉兹有感此人创作水平十分不稳定,尤其这次《流浪者》,没有一首曲子是他想要的,拉兹心急如焚。

细心的拉兹还发现一件事,罗姆·甘古利并没有乖乖坐在他的办公室里加班,总是半夜偷偷溜出去。

罗姆是去哪了呢?

跑去花街柳巷找灵感去了?

很快拉兹发现,罗姆是深更半夜偷偷跑去一家剧院找人,这个剧院不是别人家的,正是自己父亲老卡普尔名下的——普利特维拉剧院。

大家都知道老卡普尔英俊潇洒,是天竺默片时代的电影皇帝,随随便便演部电影都能日进斗金。

然而老爷子还有更高的追求——致力本土舞台剧的发展壮大。1944年,老爷子投资创建了这家剧院,他是第一个将西洋话剧引入天竺的先行者。在老爷子掌权的十六年里,剧院总共上演了大约2662场演出,老爷子几乎场场登台。

每年166场,几乎是两天一场,老爷子付出了辛勤汗水,为印度舞台剧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同时也为卡普尔家族积累了巨大的财富。

话说回来,《流浪者》的作曲罗姆跑到这家剧院干嘛呢?他要找人——剧院乐队琴师杰基山

杰基山在未进入剧院前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小木匠,尽管有着过人的天分,但生性憨厚的他不显山不露水也懒得争功,基本泯然众人。

事实上,《火》与《雨》两部电影的音乐,罗姆都要暗地里向杰基山求助才能成谱。

聪明绝顶的拉兹很快弄明个中蹊跷,他想都没想就对罗姆说了声“你回家吧”。然后将杰基山毕恭毕敬请到他的办公室里,对他说——“今后你就是我的音乐总监!”

杰基山说不行,您得带上剧院乐队负责人香卡,香卡是自己的伯乐和知音。

香卡在面试杰基山的时候,十分欣赏他的作曲才华和演奏技能。出于爱才之心,在没有向老板汇报的情况下,拍板留下了小木匠杰基山,其人大公无私、情操高尚。

拉兹闻听后马上做出了决定,由杰基山和香卡二人一起肩负起《流浪者》音乐创作。

很快,二人谱写出《帆船之歌》、《拉兹之歌》、《海风之歌》、《丽达之歌》等九首电影音乐,拉兹极为满意——“这正是我想要的!”

拉兹·不仅是个艺术天才,还具有一流的商业头脑,他马上第一时间与杰基山和香卡签约,买下二人今后所有音乐的版权。

此举完全改变了杰基山的个人命运,他的社会地位和个人财富得到了根本性的转变,步步生莲、步步生金,由一个不起眼的小木匠摇身一变成为社会名流,日后成为蜚声国际的音乐家。

当您看到Shankar-Jaikishan这个名字的时候,不要以为这是一个歌手,这是香卡与杰基山的名字组合,类似于我们的“优客李林”。

这对好兄弟成了拉兹·卡普尔的御用音乐制作人,三人之间的亲密合作一直持续到1971年杰基山去世。

那么,《拉兹之歌》到底是谁唱的?《丽达之歌》又是谁唱的?


二、《拉兹之歌》到底是谁唱的?

这里可能要给大家一个比较令人失落的答案——《拉兹之歌》并非拉兹·卡普尔所唱。

《流浪者》上世纪五十年代曾在我国上映,之前由于讯息不发达,这个误传持续了将近七十年之久。

事实上《拉兹之歌》的演唱者叫穆科什(Mukesh),是天竺国宝级歌星,演艺地位并不亚于拉兹·卡普尔。

甚至由于相貌英俊,穆科什还当过一段时间演员。

穆科什还有一个儿子大名鼎鼎,那就是尼汀·穆科什,《奴里之歌》那个歌喉婉转的男声部“阿加里……”就是这小伙子唱的。

老穆科什1923年7月9日出生于首都德里一个小康之家,十岁那年,他在姐姐的婚礼上献歌一曲,引起在座一位演艺人士的注意,在说服其家人之后将他带到孟买,从而走向乐坛。

二十一岁那年穆科什曾尝试演过几部电影,后均告失败。但作为歌手,他在电影《运动》中获得了成功。

穆科什从1949年《雨》开始与拉兹·卡普尔正式展开合作,1951年《流浪者》套曲是穆科什的代表作。非常无奈的是,其间穆科什心痒难耐,离开演唱行业又跑去演电影、做他的明星梦。

1953年、1956年,在一口气连演了两部票房惨败的作品之后,他的财务状况出现了严重问题。甚至没钱为孩子交学费,他的一双儿女被赶出学校。

眼前无路想回头,此时还是老伙计拉兹惦记着他,拉了他一把,给了他许多工作,穆科什动人的歌声又重新回荡在大街小巷的电影院里。

穆科什深受社会民众喜爱,他有一个绰号叫“九号金嗓子”,至于为什么叫“九号”笔者一直没搞懂,有懂音乐的朋友可在下方科普一下。

人们盛赞他——“穆科什是酒吧里为你倒饮料、为友谊而唱歌的人。他的声音带着一种萦绕心头、忧郁的气质,能触及你的灵魂,让你感动得流泪……”

不过穆科什逝去得十分突然,1976年8月27日,穆科什在美国巡回演出时在底特律心脏病突发离世,而且当时是死在舞台上。年仅五十三岁。

他的最后一首电影插曲是拉兹·卡普尔的《虔诚之美》(上映于1978年)。

穆科什死后留下一个空白,其后天竺每位男歌手都有一个野心,想填补这个空白。然而无一称愿,包括他富有才华的儿子尼汀·穆科什。



三、《丽达之歌》又是谁唱的?

纳尔吉丝是深受中国观众喜爱的女演员,经她诠释的丽达,美丽、温婉、兼备智慧与勇气,将丽达悲欢离合的经历和内在矛盾的情感丝丝入扣富有层次地表现出来。

而拍摄《流浪者》这一年她也不过二十二岁的年纪。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影片结尾,丽达俏皮地冲着拉兹挤了挤眼,“我还会叫你野人。”多么可爱的女孩儿,几乎满足了男人对一个女性的所有幻想。

纳尔吉丝正如她的名字“水仙花”一样在我们记忆里淡淡吐露着芬芳。

纳尔吉丝深爱着拉兹·卡普尔,只是拉兹已有妻室,拍摄《流浪者》时他已结婚四年,是一个男孩一个女孩的父亲。

拉兹的妻子克里希娜是老卡普尔的表妹、拉兹的表姑,对,你没看错,就是这样亲上加亲!有庞大家族做后盾,正宫地位自然是牢不可摧!

纳尔吉丝这段苦恋,也只能是此恨绵绵无绝期。

1957年,在拍摄《印度母亲》时片场起火烧着了她的衣服,扮演她儿子的苏尼尔·杜特奋不顾身将她救出,后来她嫁给了他。

许多中国观众在喜爱《流浪者》的同时产生了移情心理,一是真心希望拉兹和丽达现实生活中走到一起;二是真心认为《丽达之歌》就是纳尔吉丝演唱的。

其实亦并非如此。

让我们来认识一下《丽达之歌》、同时也是《奴里之歌》的演唱者——绰号“宝莱坞夜莺”的拉塔·买盖世卡(Lata Mangeshkar),也是一位神级女歌手,演唱作品有四万首之多。

她二十二岁时录制了《流浪者》,五十岁那年演唱了《奴里之歌》。

出生于1929年9月28日的拉塔至今仍健在,算来已有九十二岁高龄。

中国许多年轻人倒是对她十分熟悉,这并不奇怪,前些年非常流行的那首十分魔性的《新娘嫁人了,新郎不是我》娇俏可人的女声部也是拉塔。

对,别怀疑,那一年她七十一岁!

综上所述,电影《流浪者》九首插曲由穆科什拉塔两位歌手演唱。

拉兹·卡普尔和纳尔吉丝没有参与演唱录制工作。“拉兹”、“丽达”的演技是如此优秀,带给我们跨世纪的感动,已无需赘墨增姿添彩。

正如那句老话——谁还会给金子镀金呢?




(全文完)

更多流浪原唱者(流浪歌手原唱)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