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27岁民警牺牲(33岁民警牺牲),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27岁民警牺牲(33岁民警牺牲)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27岁民警牺牲(33岁民警牺牲)

2019年“感动巫溪”人物候选人出炉的时候,大家看到了一个叫“向永召”的名字。

而他让人感动的事情,竟是“欺骗母亲”,而且“欺骗”了几十年的时间。

多年来,向永召一直保留着一个神秘的白色包袱,这里面,是他满满的回忆,也是他“欺骗”母亲的内容。

这一藏,便是半个世纪,而藏不住的,是赤忱的家国情怀和浓浓的孝心。

向永召25岁的弟弟长眠于四川50年,最后78岁的哥哥含泪拿出弟弟的军帽,表示自己瞒了母亲一辈子。

一腔热血的弟弟,最终没能回来

向永召的弟弟,名叫向永高。

兄弟两人年龄相差不大,自然而言也是相伴长大的,两个人的感情非常好,和农村中的众多兄弟一样。

不过,那会的农村条件相当艰苦,上不起学的孩子一抓一大把。

遗憾的是,向家也是这种情况,家族祖祖辈辈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农作物长得不好,家里都要闹饥荒。

想让向家掏出钱来供孩子上学是非常艰难的,还好两兄弟也比较懂事,小小年纪便主动承担起家庭的重任,一半的农活落在他们身上。

此外,家中还有其他弟弟妹妹需要照顾,两兄弟经常忙得不可开交。

似乎,在这样的家庭中,弟弟也更加会照顾人,在十几岁的年纪时,弟弟向永高长得更高更壮。

那个年代,农村的孩子也有对外面世界的渴望,想走出大山,对他们而言无非只有两个途径:读书或参军。

第一条路,放在向家是走不通的。

时间来到1969年,部队征兵的消息下放到了重庆巫溪,向永高听闻后,便有些急不可耐了。

可那会家中已经帮他张罗好了合适的对象,大婚之日即将来临,此时要去,多少有点不合适。

父母之命是孝顺的向永高考虑的重点,一番沟通下来,二老果然都不同意。

可向永召也不甘心自家人永远蜗居在小山村中,他对弟弟说:

“你想要出去闯一闯,哥哥支持你,如果我不是家中的长子,我也要去报名参军。”

这番话打动了向永高,他也知道,家中一定要留个男孩当壮丁,不然生计都是问题。

在和哥哥商量好后,他还是毅然决然报了名,凭借着农活中锻炼出来的体魄,向永高顺利通过了所有选拔,顺利入了伍,被分到了7811部队。

此时的向永高已经25岁了,却是他第一次走出村子,拥抱外面的世界。

部队的目的地,距离家乡600多公里,位于四川广元。

这次7811部队招来了不少新兵,向永高也有一些老乡,几个人凑在一起,让最初的部队生活没有那么枯燥。

同乡回忆道:“向永高刚刚来到部队,就表现出勤奋好学的特点。”

那会的部队已经非常重视士兵的素质教育了,新兵刚刚来到部队,会发放《毛主席语录》,让他们通过主席语录来学习战争本质。

向永高没读过几年书,对知识的渴望一下便展露了出来,他也会经常把不懂的地方做上标记,然后找读过书的战友请教。

读书人觉得种田苦,种田人觉得读书难。

多重的锄头和镰刀,向永高都能轻松驾驭,可让他握着一支钢笔写字,实在是太难为他了。

为了能写出一份家书寄给远方的亲人,向永高每天都在坚持练字,一张白纸上正反两面歪七扭八的字,也诉说着向永高的坚持。

部队的训练非常辛苦,向永高总是冲在最前面,读书不行,他也希望从其他方面证明自己。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

1969年9月21日,部队在训练的过程中,有一枚出膛的炮弹没有爆炸成功,可是附近还有老百姓活动,这枚炸弹不知何时会突然爆炸,情况万分危急。

上级决定,派出一支爆破小组去排爆。

平日里表现优异的向永高也在这支小组中,他们前去排爆,可惜的是,在一行人接近后没多久,炸弹发生了爆炸,战士向永高当场牺牲。

根据征兵记录,部队将他的遗物寄送回了巫溪县革委会,委托那边的同志转交给家属。

当年9月27日,向永召结束了一天的忙碌,收拾好东西返回家中,却发现往日里悄无声息的家中如今已经挤满了各式各样的人,父亲的目光已经显得呆滞,怀里抱着个白色包袱,不过当时母亲并不在家。

那天,是向永召最不愿回忆的一天,包袱里面,是弟弟的遗物。

*** 的工作人员悲痛地念着遗物的内容:“棉衣一套,棉帽一顶,棉鞋一双……”

父子两人精神都渐渐恍惚,直到对方说出了最后一句:“向永高遗物,15项东西已经查清,请查收。”

这句话出来,父子俩才如梦初醒。

父亲习惯了沉默,并没有再说什么,而此时的向永召却是万般的自责,此前父母都不同意弟弟去当兵,可自己还是劝弟弟去了,这么快就牺牲了,是他没有想到的。

到了夜里,父亲还是找来了大儿子,对他说:“我只有两个要求,你弟弟的遗物交给你来保管,这件事也不能让你母亲知道。”

向永召知道,若这件事被身体本就不好的母亲知道,她自然是不能承受的。

而且,母亲前前后后一共诞下了十几个孩子,到头来,仅仅只活下来四个,母亲本就为此痛哭过无数次。

一家人也渐渐“串通”起来,从不主动提“老二”。

这一瞒,就是半个世纪

几乎每一天,向永召都备受煎熬。

母亲时常都担心着“远在部队”的儿子,有事没事就会问上一嘴:“你弟弟咋还不写信回来?他怎么不想家呢?”

向永召只好连忙搪塞道:“弟弟不识字,部队现在训练的任务也比较重,所以没法回来,也没写信。”

由于向永高牺牲于爆炸现场,大部分遗骸被当地部队处置了,当时随着遗物寄来的,只有一小块骨头。

向永召忍着巨大的悲痛,将弟弟几件生前穿过的衣服和那块骨头一起埋进了山坡上,明明是英雄,向家连一块墓碑都没敢立起来。

而塞满弟弟遗物的那个白布包袱,也成为了向家最神秘的物件,只要母亲快发现了,他就会换一个地方藏。

就这样,向永召瞒了很多年,自己的女儿渐渐长大了,她都不知道白色包袱里是什么,只知道,那是父亲的“底线”。

1975年,巫溪县需要修公路,公社要投劳动力,向永召本身就是生产队长,更是义不容辞。

修公路是个危险的活,当时很多人都不愿掺合进去,向永召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决定从自家做起,自己的弟弟都是为国捐躯的。

原本,他是打算让三弟来帮忙的,可父亲却主动站了出来:“老三照顾家里,我去修!”

没过多久,父亲便因为一块滑下山坡的石头砸中了腿,落下了终身残疾。

这下,老三更是坐不住了,他决定接替父亲的重任,跟大哥二哥和父亲一样为国家作贡献。

可仅仅一个月后,工地传来了一则噩耗:向家老三被一块石头砸中,送医途中去世了。

年迈的母亲对于老三的事情同样不知情,两个弟弟相继离去,父亲又落下残疾,全家人的顶梁柱,只剩下一个人了。

即便这样,向永召还要瞒着母亲,每当年迈的母亲提及自己的两个弟弟,他还是会说:“去给国家做事了,都没空回家。”

母亲的身体情况越来越差,向永召也知道,这也就意味着母亲更不能知道结果。

1978年,向母病危,还在床前提到了两个小儿子的情况,向永召在母亲生命的最后关头还在说:

“妈,您放心,他们两都是好样的,还在给国家作贡献呢,说不定很快就回来了。”

母亲听完这些话,才安详的离开了。

接下来近20年时间里,向永召还要一直照顾自己的父亲,一直到1997年父亲离世。

父亲是知道一切的,可这么多年来,他从来没有说过一句抱怨的话。

按理说,当年的生产队长,也是村里数一数二的人物,他带领着村民们修了路,还通了水电,可自家的日子似乎并没有什么改善。

这一生,向永召始终住在老屋子里,那是一处被修补了无数次的土坯房。

距离向永高牺牲已经快半个世纪的时间了,村民们几乎都忘记了向家人当年的壮举,也没有多少人还记得向永高。

不是村民们忘恩,而是向永召实在太过于低调。

他的女婿胡涛说:“我只知道二爹出去当过兵,现在已经去世了,其他什么事情,我都不知道,我此前甚至不知道二爹是烈士。”

之前为了瞒着母亲,所以向永召和父亲任何人都没说,最终形成了一种习惯,现在父母都过世了,可他依旧守口如瓶。

向永召的女儿回忆道:“每年过年的时候,父亲都会拿着那个白布包袱掉眼泪,还会摆上二爹的照片。”

自家的日子再贫困,向家人都没有向外提过向永高的事情,也没有向 *** 说过自家出过烈士。

这件事之所以会在这些年被透露出来,并不是向永召发生了改变,而是他想知道,自己的弟弟到底埋在哪里。

在一家公益机构的帮助下,向永召终于在2019年11月6日找到了弟弟的安葬之地,那一年,向永召已经78岁了。

他也知道,再不去找,或许就来不及了。

那天,是巫溪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和凤凰镇镇 *** 通力合作,把最终的消息告诉了向家女婿胡涛。

胡涛本就常听岳父提起过这个名字,再三确认后,他立即跑回家,分享了这个好消息。

岳父也上了年纪,耳朵背得厉害,同样确认了好几遍。

“爹,二叔的墓地真的找到了,就在四川广元烈士陵园里!“

向永召听说是“四川”后,一时间有点说不出话,他没有想到,自己在有生之年,还能收到关于弟弟的消息。

可他还是有点不敢相信,再次询问女婿:“真的找到了吗?”

“真的找到了,已经确认了!”

他拿出了那个珍藏半个世纪的箱子,取出了二弟的遗物。

面对镜头,他原本想露出个微笑,可眼泪却猛然在眼角打转。

这两年,一批又一批的记者来到了向家,年近80岁的向永召耳朵不太好使,偶尔也会犯糊涂,可当他讲述两个弟弟的故事时,语句通顺,耳清目明。

讲述到向永高时,老人在油布画装饰和床架之间摸索了好一阵时间,终于费力地掏出了一个白色土布包裹。

白布上的字写得很清晰:交巫溪县革命委员会收,广元7811部队,向永高遗物。

这么多年过去了,向永召老人依旧不识字,可“向永高”这三个字,他认得非常清楚。

遗物中,除了日常用品外,几本《毛主席选集》和《毛主席语录》被整整齐齐地叠成一摞,当年向永高抄的语录,字歪七扭八得停在纸上,可是泛黄的纸却被保存得非常好,几乎一点残缺都没有。

老人年事已高,记者走后,他依旧过着和往常一样的生活。

12月5日,重庆日报刊发的文章在社会上迅速引起了广大关注,无数网友在社交平台上表达了自己的敬意。

老二牺牲在部队,老三牺牲于建设,正是由于这家人负重前行,也正是由于中国有无数个向家,才最终换来了如今的岁月静好。

在面临家和国之间的选择时,这个朴素的农民家庭有过“私心”,可他们一个接着一个的承担起了“有国才有家”的责任和担当。

因为向永召从来没有提及过自家的经历,所以他还是凤凰镇双玉村的贫困户,此前并没有领取过任何补助。

2020年1月2日,县政协主席熊莉一行人专程赶往双玉村探望向永召,了解了老人的身体情况和生活情况。

探望完成后,熊莉主席当场表示:“要通过多种形式,大力宣传烈士家庭的感人事迹,号召全县人民发扬家国精神。”

如今,向永召老人得到了 *** 的帮助,可他更习惯于那种清贫的生活,这些感人的故事依旧在向家延续着。

对于向永召老人的后辈们来说,自家的亲人不是都在双玉村,还有一位伟大的家人葬在广元,也需要经常去探望。

参考

1 烈士长眠异乡50年后“回家”,78岁哥哥:瞒了母亲一辈子 《中国退役军人》杂志

2 县政协熊莉主席一行到双玉村看望慰问贫困户向永召 巫溪县凤凰镇人民 ***

更多27岁民警牺牲(33岁民警牺牲)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