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2022年8月签署的美国《通货膨胀削减法案》延长并扩大了对低碳能源的税收抵免和补贴,导致全球企业重新考虑投资决策。该法案中的关键措施,包括对风能和太阳能、电池存储、碳捕集和低碳氢的支持,远远超过其他国家的现有政策框架。为了维持竞争力,其他国家将不得不推出价值接近美国现有措施的激励措施。这将是世界的净收益,而不是零和游戏,政策支持升级将为全球释放新的商业机会。
全球石油需求将出现反弹
2022年,全球石油需求萎缩,其中四季度全球石油日需求增幅同比下降120万桶。但这种下降趋势将是短暂的,2023年全球石油需求将恢复增长,日增230万桶。需求恢复上升的趋势可能使石油市场摆脱目前的低迷,并支撑油价上行。
LNG合同签署进程将放缓
2022年是全球签署液化天然气(LNG)合同相当繁忙的一年,共签署了8000万吨LNG购销协议,其中75%来自美国的LNG出口商。预计2023年签署天然气合同的进程将放缓。与此同时,欧洲买家不太可能加大LNG购买承诺量,因为他们仍担心需求持续时间和未来的定价动态。
阿联酋将加大对低碳能源的投资力度
2022年11月,阿布扎比国家石油公司宣布,将在2050年前实现净零排放目标,并建立一个低碳能源部门。阿联酋已开始采取行动朝这一目标迈进。阿联酋两家能源公司近期与bp一起收购了英国H2Teeside氢气项目。
阿联酋和阿布扎比国油将继续加大低碳能源投资力度,这将带动中东其他产油国。他们在低碳能源方面的投资也将增加,还可能在氢气,以及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和太阳能方面进行进一步的国际收购,这可能像英国和欧洲在第2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6)前夕看到的收购热潮一样。
欧洲油气巨头将引领CCUS发展
在最近发布了一系列公告后,油气公司2023年将启动CCUS领域的重大项目,并特别关注枢纽项目,即那些为多个碳排放方提供基础设施,以大规模运输和封存二氧化碳的项目。全球30个CCUS中心将在2023年做出最终投资决定,其中约一半的最终投资决定可能实现。欧洲油气巨头将引领CCUS发展,因为他们有雄心勃勃的能源转型目标。
美国电动汽车销量将翻番
多年来,在电动汽车销量方面,美国一直远远落后于中国和欧洲,排在全球第三位。但现在美国电动汽车销售情况有所好转。《通货膨胀削减法案》意味着通用汽车和特斯拉都有资格再次获得电动汽车税收抵免,而其他原本将在2023年前达到补贴上限的主要汽车制造商现在可以享受额外10年的补贴。
美国环保署2023年的新规定将迫使汽车制造商将排放量减少10%,而实现这一目标成本最低的方法是销售更多电动汽车。2023年,福特、现代、通用、斯巴鲁、丰田和大众都将推出袖珍运动型多功能汽车,起价在4万~4.5万美元。政策支持、监管压力和价格合理的车型,将推动美国电动汽车销量从2022年的100万辆增至2023年的200万辆。
金属价格将呈下跌趋势
供需平衡表明,2023年金属均价与2022年相比将下降。需求走软、供应增加、市场情绪走弱将加剧价格下行压力。作为铁矿石、钢铁和基本金属的关键领域,建筑行业将拖累全球需求。与此同时,铜、铝、铅、锌、铁矿石和钢铁的供应增速都将高于2022年。汽车行业和低碳能源行业的复苏可能有助于抵消其他消费行业的需求疲软。但总体而言,金属价格的主流趋势将是下行。
部分页岩油公司将脱颖而出
页岩油公司再次准备2023年采取一致行动。有迹象表明,2022年的情况将重演:个位数的产量增长,而支出增长很大程度上只能覆盖成本通胀。油服的限制、项目执行的挑战和股东回报优先仍是产量增长的障碍。但在已上市的勘探开发行业,竞争环境并不完全公平。一些公司拥有更稳健的资产负债表、更好的资产,以及更成熟的资本回报框架。2023年很可能是精英中的精英脱颖而出的一年,他们将超越许多利益相关方的预期,以更积极的方式实现增长。
美国太阳能产业将复苏
钢铁和多晶硅价格高企,以及美国商务部发起反倾销调查,2022年对美国太阳能产业造成了严重破坏。2022年美国有18.6吉瓦的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投产,与2021年相比下降23%。
但所有迹象都表明,美国太阳能产业将在2023年开始复苏。随着全球多晶硅产能增加70%,组件价格将保持稳定。
由于电价持续上涨,以及实现碳减排目标的压力增加,企业和公用事业公司的需求将达到历史最高水平。综上所述,这些因素可能在2023年推动太阳能电池板安装量增长50%。
财富将垂青“冒险者”
2020年以来,做出最终投资决定的大型油气项目数量是获得批准项目数量的逾两倍。控制支出、日益上涨的成本和执行方面的担忧,使得企业评估重大项目的决策变得更复杂。油服公司和运营商之间持续的紧张关系将继续阻碍做出最终投资决定的进程。运营商担忧成本的不确定性,油服公司则在寻求提高利润率。在60个准备开工的大型油气项目中,只有30个会在2023年做出最终投资决定。但运营商不能拖延太久,供应链增加产能的速度不够快,无法避免进一步的成本通胀,而现在可能是最好的时机。(李劳君 资料来源:伍德麦肯兹)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