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东莞市非遗项目名录查询(东莞市非遗项目名录表),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东莞市非遗项目名录查询(东莞市非遗项目名录表)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东莞市非遗项目名录查询(东莞市非遗项目名录表)

5月20日,广东省人民 *** 公布广东省第八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来自东莞的南社九大簋、古琴音乐(岭南派)、木偶戏(大朗杖头木偶戏)、粤曲、龙形拳(东莞)、月饼传统制作技艺(广式月饼制作技艺)、糕点制作技艺(东莞茶点制作技艺)、针灸(刘氏毫火针疗法)、中医正骨疗法(中医清宫正骨)、麒麟舞(竹塘麒麟舞)等10个项目入选。至此,东莞省级以上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达到54项。

目前,东莞全市共有国家级非遗项目10项,省级以上非遗项目54项,市级以上非遗项目167项,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5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29人。接下来,一起了解东莞非遗大家庭中的10位省级“新成员”。

南社九大簋

南社九大簋盛行于广东省东莞市茶山镇南社村。“簋”原是古代祭祀时盛载黍稷的圆形器皿,广东人所说的“簋”,是一种可装五六斤米饭的“大碗”。“九大簋”的一般寓意即九子登科、长长久久。尽管时代变迁,南社村至今仍保留着南社九大簋的传统礼俗宴席,村民依然用老锅旧灶,依然用柴火烹饪的传统方法制作,依然用南社九大簋表达传统礼俗。

过去,村民受家中条件所限,鸡鸭鱼肉荤菜不足,加之簋深,村民则以素菜垫底,目的将簋中菜装满,从而获得“盆满钵满”的好意头。至清末民国时期,村民开始用“钵”作为盛佳肴的器皿,从而替代了“簋”,并且一直沿用到现代。

古琴音乐(岭南派)

岭南派的创始人是清道光年间的广东新会人黄景星(字煟南,生年不详,卒于1842年),1836年编辑的《悟雪山房琴谱》共收集琴曲有五十首,大多出自《古冈遗谱》。

岭南派一路流传下来,经过一个世纪的完善,形成这个地区的独特风格。古谱流传下来的大约有3000多首曲子,但能广泛演奏的也就几百首。1975年,在杨新伦先生的指导下,重新编写整理《古冈遗谱》,整理出的有《碧涧流泉》、《渔樵问答》等。岭南派的演奏风格是刚健、爽朗、明快。

木偶戏

木偶戏是由演员操纵木偶以表演故事的戏剧,大朗木偶戏始于清光绪年间。杖头木偶在古代称“杖头傀儡”,是以木杖来操纵动作完成,它内部虚空,眼、嘴可以活动,装有3根操纵杆,一根支持头和身躯,两根牵动双手,表演者一手掌握两根操纵杆进行表演,因而又称“举偶”。

大朗镇巷头木偶剧团,木偶头雕刻细腻,形象逼真,动作传神,形神兼备,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表演时后台由3-4人操纵木偶,每人操纵1-2尊,后面伴唱、伴乐者9-12人;表演过程根据人物行当和剧情需要表演飞天、入地、点火、射箭、骑马、张扇、划船、武打等动作,呈现独特的操纵技艺。

粤曲

东莞人对粤曲情有独钟,人们不仅爱看爱听,还会弹唱编演,无论是在祠堂里、凉棚,或是码头边,都可以听到悠扬动听的粤曲之声。有着积淀百年的粤剧曲艺文化底蕴的东莞,源远流长,实乃孕育和发展“南国红豆”的沃土。

粤曲源于戏曲声腔,从清道光初年开始,经历了几个不同形态的发展时期,形成广东省的最大曲种。道滘镇和麻涌镇被广东省文化厅命名为“广东省民族民间艺术(粤剧、曲艺)之乡”,同年11月,被中国曲艺家协会授予“中国曲艺之乡”称号,2005年5月道滘镇还被国家文化部社会文化图书司授予“中国民间艺术之乡”。道滘镇成立了“青少年粤曲培育中心”和粤曲创作基地,推动东莞粤曲艺术的发展。

龙形拳

龙形拳是南国精武,龙形拳展史是一部中国功夫的辛酸悲壮史,它经历了继承、实践、改革、提高的多个阶段,它从南北各个门派中取长补短,融会了中华武学精华,不断吸纳其它门派精华,大胆改革功夫招式。

龙形拳主要特征是共有264种不重复的招数,分为三盘、上盘、中盘、下盘、由龙、虎、豹、蛇、鹤、衍化成五形合一马步,塘厦龙形拳传承了林耀桂一代宗师武术技能,拳脚刚柔并济,一气呵成、又结合了当地麒麟武术套路招式,延续了塘厦龙形拳武术精神。

广式月饼制作技艺

广式月饼,又叫广东月饼,是指发源东汉末年,流行于三国时期,繁盛于明清两代,流传至今,以小麦、糖、鸭蛋、莲蓉等为原材料,经制作造型、烘烤而成的汉饼之一种,经数百年发展而形成的独特的月饼种类。

华美广式月饼制作技艺,是指以小麦、糖、鸭蛋、莲蓉、豆沙、枣泥、五仁甜肉、五仁咸肉等为原材料,通过选料、制料、配料、塑形等系列环节后,再通过系统的烘焙方法,由半成品变为成品的技艺。华美月饼制作技艺是广式月饼制作技艺中重要流派之一,起源于东莞茶山的“袁氏饼店”,至第三代传承人袁旭培,师承广式月饼制作大师罗宝鉴,将家族技艺与大师经典技艺融合一致,形成了它在选料、面皮制作、馅料煮制、包馅、烘饼等工序中独树一帜的制作技艺。至第五代传承人袁瀚钊,华美月饼逐渐形成皮薄馅丰,滋润柔软,图案花纹,玲珑浮凸,油润光亮,色泽金黄的特点。

东莞茶点制作技艺

中式茶点是指发源东汉末年,三国时期,以小麦为原材料,经烘烤而成的汉饼系列,经两千年发展而形成的一种宫廷小吃。明清两代,岭南地区茶馆兴盛,饮茶成为本地风俗,中式茶点自然成为饮茶不可或缺的辅食。东莞中式茶点,最早出现在清末民国初年,经近百年融合,逐步形成了中式、西式相结合的广式茶点。

东莞茶点制作技艺,源于东莞本地的茶点文化,是一种将面粉、油、馅料通过热加工烘烤成型的茶点制作技艺。东莞茶点制作技艺主要为热加工,热加工的工序主要为选料、配料、白饼制作、包装。成品主要有状元饼、龙舟饼、帝王酥、贵妃酥、荔枝饼等。

东莞茶点制作技艺对于考察中国传统点心制作、宫廷礼制与民间饮食礼仪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对研究民间文学和人们的民俗生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刘氏毫火针疗法

毫火针疗法起源于我国传统医药中的针灸疗法,属中医的“火针”,用烧红的毫针尖芒,迅速对人体表面的腧穴或病变部位施行针刺法,以火热激发经络气血运行,调整经络脏腑,治疗疾病。毫火针疗法适应症范围广,能治多种疾病,在民间相传100多年。

刘氏毫火针疗法形成“学术思想、毫火针具、辨病找穴患、施针聚神、针刺手法、出针引气”六大门法。辨病找穴患和针刺手法为技术核心。辨病找穴患:阿是穴与经穴相配合,病灶取穴与邻近取穴相扶携,近道取穴与远道取穴相呼应。针刺手法:有刺穴与刺灶两种刺法。刺穴法:即在经穴上针刺,包括留刺、顿刺、速刺、一穴双刺、双针并刺、接力刺。刺灶法:在病灶上针刺,包括点刺、三针点刺、围刺、散刺、密刺。目前,刘氏毫火针疗法形成中医针灸理论、实践教育与实际疗效相结合的完整医疗体系,成为现今针灸学术的重要流派。

中医清宫正骨

中医清宫正骨是中医正骨的一个重要流派,发源于蒙医正骨,后流入清朝宫廷,并逐渐形成自己特有的流派。2008年,第四代传承人郭石磊将此正骨方法,传至东莞。

清宫正骨擅长于脱位的治疗,且手法轻柔、脆快,对治疗现在常见的颈椎病、腰腿疼痛、腰膝酸软、肩周炎、肩胛骨半脱位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各种疾病,有非常显著的疗效。

清宫正骨主要是以手法为主,辅以药物,其在“摸、接、端、提、按、摩、推、拿”的基础之上,更为讲究轻、柔、透、巧,而定点复位法是其主要手法,第四代传承郭石磊在原定点复位法基础上,经过实践摸索,又创立了自己新的定点复位法。

竹塘麒麟舞

据民国版宣统辛亥年陈伯陶重修的《东莞县志》卷九中记载:“邑尚技击,秋冬闲,延师教习。元旦至晦,结队鸣征鼓,以纸糊麒麟头,画五采。缝绵被为麟身,两人舞之,舞罢,各演拳棒,曰舞麒麟。”

竹塘麒麟舞是以舞麒麟、武术表演、音乐打击乐组成。传统风俗上,麒麟要经过开光仪式才能表演,具有灵性。在小鼓、中鼓、锣、大钹、唢呐喜庆气氛的音乐声进行,由一人舞动麒麟头部,一人牵动麒麟尾,随着锣鼓乐队奏出轻、重、缓、急的各种节奏,表现麒麟活动过程及喜怒哀乐情绪。竹塘麒麟以凤岗西北部三联、黄洞、竹塘一带客家麒麟舞为主。

【记者】李玲玉

【通讯员】罗晓君

【作者】 李玲玉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更多东莞市非遗项目名录查询(东莞市非遗项目名录表)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