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原文链接:中西部GDP10强城市8城为省会,副中心城市多在区域30强之列
山川网:关于中国广阔的中西部地区城市发展格局,未来会朝着什么方向发展呢?
在2020年年尾,《求是》杂志此前曾刊发高层重要文章《国家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若干重大问题》。
在“完善城市化战略”一章中,文章指出:
东部等人口密集地区,要优化城市群内部空间结构,合理控制大城市规模,不能盲目“摊大饼”。要推动城市组团式发展,形成多中心、多层级、多节点的网络型城市群结构。
中西部有条件的省区,要有意识地培育多个中心城市,避免“一市独大”的弊端。
我国现有1881个县市,农民到县城买房子、向县城集聚的现象很普遍,要选择一批条件好的县城重点发展,加强政策引导,使之成为扩大内需的重要支撑点。
东部城市不能盲目“摊大饼”,中西部省区要避免“一市独大”,选择一批条件好的县城重点发展……
这一定位可谓高屋建瓴,为下个十到二十年,我国不同层级的城市发展指明方向。
而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我们陆续推出了几篇关于未来中国区域经济均衡型发展路线的思考。不过在这些推文中,我们主要以全国范围内当下均衡型发展表现最为突出的长三角或江苏省为例进行解读。
而关于中西部地区省份的均衡型发展该如何定位,此前我们较少提及。今天,我们就来通过整理和对比中西部地区的GDP十强城市、三十强城市经济发展情况,来和大家进一步讨论下这一话题。
2020前三季度中西部地区GDP十强城市
在此前的2020年前三季度全国城市三十强相关推文中,我们已经简要介绍过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中西部城市情况。
那么具体到单独讨论中西部地区,2020年前三季度区域GDP十强城市依序为:重庆、成都、武汉、长沙、郑州、合肥、西安、昆明、南昌、洛阳。对比2019年排序,区域内部仅长沙、郑州二市排名互换,其余未有变动。
从2020年前三季度中国中西部地区的GDP十强城市来看,可以比较鲜明地发现,十座城市被划分成为三个梯队(阵营)——
第一梯队:重庆、成都、武汉。
如果回顾2019年的全年GDP总量,以上三市均已超过了1.6万亿元,与后面二三梯队城市拉开了至少5000亿元左右的体量。在一般的中国城市等级划分标准中,这差不多正好是拉开了一个级别的差距。
而从同期全国的城市排名中也可以得到相应体现,重庆、成都、武汉是目前中西部地区唯三进入全国GDP十强的城市。其余城市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还基本没有可能进入全国十强的名单之中。
虽然武汉市在2020年经济发展遭受了重大挫折,但仍旧稳住了全国十强的席位,且2021年回归应有发展速度与水平是大概率事件,并不影响中西部地区的头部城市格局情况。
第二梯队:长沙、郑州、合肥、西安。
这个梯队的四座城市是中西部地区城市的中坚力量,是未来最有可能影响中西部地区区域经济和城市生态格局的关键因素。这其中,长沙、郑州晋级万亿GDP城市不久,合肥、西安则有望在今年迈入城市发展历程的新阶段,这无疑是中国中西部地区的高光时刻。从排名上看,未来中西部地区十强城市将有望全面杀入同期全国二十强的阵营中。
这里我想多插一句嘴,在中国的这片独特的文化氛围下,任何行业任何领域的“第二”,似乎都是不被人所记得的。所以有时候我们在讨论城市时,如果身处被划分在第二梯队里的城市,即使嘴上不说,心里也往往希望自己所在的城市能够再进一步,离舞台中央更近一些。
但如果我们综合如不同的人出身完全不同这一点思路,不同的城市间起点也大有不同。在许多排名中身处第二梯队的成员,往往都是拼搏进取心最强烈的一个群体。和他们的起点相比,他们已经取得了非常大的跃进。而在他们的面前,也有非常清楚的追逐目标和对象,这无疑是十分难得的一件事。
第三梯队:昆明、南昌、洛阳。
中西部地区十强城市中的第三梯队,仍处于城市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快速发展期。从经济总量来看,它们普遍应该被列入三线城市中头部的位置。
在此前我们的相关推文中我们有提到,近些年中国二线城市关于经济体量的门槛一直都在持续升高,它是个动态标准而非静态标准。从2019年的最新数据来看,这一门槛至少已经达到了8000亿元左右的位置。而昆明、南昌、洛阳三市距离这一门槛普遍还有一两千亿元的差距。未来想要突破,还需要非常大的努力才有可能实现。
中西部十强城市中,有9座城市都属于高行政级别城市。包括8座省会城市和1座直辖市,仅有河南洛阳一市为普通地级市,其排名也正好在十强榜单的尾部。
关于当下阶段中国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十强城市,我们有理由进行更加深入一些的了解与对比。而以下的一些数据,也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发现,虽然十城同处在中西部十强城市的范围内,但是内部的差异性依旧是十分显著的。
2019年中西部地区GDP十强城市经济数据
关于中西部地区的区域经济十强城市,相较于东部沿海的经济强市而言,十分显著的一个特点就是对于人口规模的依赖度相对要更高些。
在过去我们关于进出口贸易总额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相关数据的统计中,中西部城市消费驱动经济增长的情况更为突出。所以,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大市与常住人口规模之间的关系自然也就是更加的密切。
中西部十强城市中,常住人口超千万的城市就有一半:重庆、成都、武汉、郑州、西安均在此列。这其中,西安之外的其余四城正好也是中西部地区经济总量前四的城市。人口规模最为突出的重庆、成都两市,不仅是目前中西部地区经济总量最大的两座城市,同时也共同组成了中国区域经济“第四极”成渝城市群。
和东部沿海经济强市相比,中西部城市的城镇化进程仍处于发展期。所以和全市常住人口相比,主城区人口往往对于城市发展所处阶段有更好的反映。前三的重庆、成都、武汉三市,主城区人口均已达到了800~900万的超高水平。
从城市的汇聚资金能量来看,十强城市的阶梯分布情况也较为明显。重庆、成都、武汉三市平均达到了3~4万亿的规模。之后各梯队基本均匀分布在2万亿左右、1万亿左右的规模。
在高新企业数量上,武汉市凭借突出的科教资源优势斩获头筹,超过了4400家。紧随其后的是西南地区科教大市成都的4100多家和西北地区科教大市西安的3600多家。
除此之外,拥有中南大学、湖南大学的长沙市和拥有中国科技大学的合肥市,在高新企业数量上都有与之相匹配的规模。在这一维度上,我们可以看到作为普通地级市上榜的洛阳市的明显短板。
而在进出口贸易规模上,上榜的西部城市相较于中部城市有较为明显的优势。重庆、成都、西安三市的进出口贸易额整体较高,而中部地市中仅郑州市相对较高,其余武汉、长沙、合肥未来均还有不小的成长空间。
而对人均收入有较为明显影响力的人均GDP数据上,中西部地区GDP十强市基本情况相近,除普通地级市洛阳之外,其余城市普遍都在10万元左右的区间(重庆市面积较大,相关数据一般会采用主城区部分,2019年约为9.5万元)。
在人均GDP数据值上,武汉市和长沙市的表现最为突出,已经达到了14万元左右。这一水平,大体上已经和东部地区的主流城市并不太大区别。
2019年中西部GDP三十强城市经济数据
在上述关于中西部地区区域经济格局的描述中,我们发现过去十多年间,中部省份普遍采取了汇聚全省资源发展单一区域经济核心的道路。呈现出的结果,也就是上文中我们已经讲到的,GDP十强城市中有8座均为省会城市。在特定的历史时期,这一路线有其必然性与正确性。
这里大家可以试着想一想,在一个区域当中,如果地方 *** 采取聚集型单一核心发展路线,受到影响最大的应该是谁?肯定不会是区域内经济发展最为落后的地市,因为它们本身基础就十分薄弱,经济发展动能也很薄弱。
显而易见,区域内排名与第一最为接近的,第二、第三位的城市,受到的影响是最为显著的。因为它们的基础和资源情况,在区域内是比较突出的,所以在聚焦区域资源的过程中,它们需要付出的自然也是最大的,从而自身发展受到的影响也就是最为显著的。
而伴随着时间即将迈入2021年,无论是从上层的发展定位预期,还是从民间普通百姓的生活期许,都迫切期望在接下来的十年,中国中西部地区区域经济格局能够逐渐发力培养多中心模式,让更多百姓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受益。
如何发掘和设立区域副中心城市呢?要素自然不止一个,但经济基础无疑是最首当其冲的硬门槛。于是,我们重新整理了如下的“2019年中西部GDP三十强城市(10-30名)经济数据”。
正巧,这些排名在中西部地区经济总量前30位的城市,最低GDP数值也超过了3000亿元,全部都能够坐稳三四线城市的阵营,符合成为区域副中心城市或区域多中心发展的基本经济体量入围门槛。
在上文中的中西部地区GDP十强城市中,共有多达9个省级行政区上榜。这其中,如果排除直辖市重庆没有下辖地级市以外,其余的8个均为设市省份(四川、湖北、河南、湖南、安徽、陕西、云南、江西)。
而从2019年的中西部地区GDP三十强城市分布来看,各省份的均衡性表现也是差别巨大。情况相对较好的,是河南、湖南和湖北三省。
其中,河南省共有5座城市入围了中西部地区GDP三十强,除了省会郑州之外,洛阳是中西部地区GDP排名第10位,南阳是第17位,许昌是第25位,周口是第27位。
而得益于河南省自身庞大的人口规模,所以即使在省会郑州常住人口人口已超千万的背景下,以上四市的人口规模均保持了不低的水平。特别是南阳,2019年常住人口高达1003万,在普通地级市中十分突出。
而从省内的地市区位分布上,洛阳、南阳、周口分别归属于豫西、豫南、豫东三个不同的方向。所以未来河南省在谋划区域经济多中心驱动发展时,具有相对明显的候选名单优势。这其中,古城洛阳和南阳的先天优势,十分突出。
湖南的情况和河南有相似之处,在中西部地区GDP三十强的名单中,湖南省上榜城市也达到了5席之多。除了省会长沙之外,岳阳、常德、衡阳、株洲分别排在中西部地区GDP排行榜上的第18位、第19位、第26位、第30位。
而从省内区位分布来看,除了株洲属于长株潭一体化范围之内,其余三城基本上是与省会长沙等距离分布的:岳阳在长沙之北,衡阳在长沙之南,常德则在长沙西北。
但整体来看,湖南省经济发展基础较好的几座城市,比较高度集中在湖南省的东北向,在全省的西部和南部广阔地域内,缺乏优质候选成员,这对于未来湖南省的均衡发展之路提出了更高的挑战。
和上述两市对比,湖北省的上榜城市数量虽然只有3城,其中再除去省会武汉后就只剩下了襄阳和宜昌2座城市。但是,二城的经济基础条件在整个中西部地区省会之外城市中优势极为突出。在中西部地区城市GDP排名中,分别排在了第11位和第13位。
而好巧不巧的是,武汉、襄阳、宜昌的分布位置连线后正好呈现出一个三角形,这与湖北省本身的地形结构高度匹配。而且,襄阳和宜昌又分别处在武汉上游的汉江、长江之上,通过航道与下游的武汉形成密切的关联。在选择区域副中心这件事上,湖北省是最不需要浪费时间和精力的。未来,只需要将资源更多合理地分配到襄阳和宜昌二市身上,湖北省的区域经济三角就可以逐步走向正循环。
以上三省之外,陕西省此前已经公布未来要走“西安+榆林”双核驱动之路;江西省则宣布同时支持赣州、九江成为江西省区域副中心城市。通过上述的表格资料,我们也能够发现这是当下二省实际的区域格局下,未来发展必然的选择。
不过,目前以上三城的发展都存在不小的压力。榆林市虽然目前拥有尚可的经济基量(4000亿元+),但在全国范围内区位优势并不明显,与人口相对稠密的经济腹地距离较远,交通便捷性远逊色于省会西安,在贸易物流方面仍存在不小的短板。
而赣州和九江方面,未来最难还在于如何平衡与省会南昌之间的关系。不同于四川、湖北、湖南、河南、陕西等省份现阶段各自省会城市经济优势地位均已显著确立,未来区域均衡发展工作重点更多在于如何合理分配区域资源。南昌市目前自身尚处于发展资源捉襟见肘的阶段,短期内无力于调拨更多省内资源支持赣州、九江二城发展。
而这一情况,参考其他中西部代表性省会城市的发展经验,至少也要等待南昌市自身经济规模达到8000亿元左右的规模时,才能够得到有效的缓解。而结合南昌市当下的经济基量和经济增速,这显然不可能在近两三年内得以迅速实现。
而比江西省更难的,则是省会表现极为突出的四川省。因为成都之外,四川省目前尚无一城经济体量能够进入中西部地区的三十强名单(排名最高的绵阳市2019年为中西部地区第34位)。也就说,单就经济基础而言,四川省目前尚无一城真正符合成为区域副中心的最基本条件。这也是为什么,相比其他多个省份均已明确表态支持哪些城市成为省份副中心城市,而四川省此前则一直宽泛地表示支持省内各地市公平角逐省域副中心城市的根源所在。
如果我们认同中国区域经济的下个阶段将是均衡型发展定位逐渐成为主流的时代,那么当下的中国中西部地区,为数不少的省份应该说都还没能做好相应的准备。只不过一些省份是已经意识到这点,一些省份则尚未意识到;一些省份是已经有了十分合适的候选成员,一些省份则还处于艰难的抉择之中。
如果说经济活跃、宜居幸福的城市是分布在中国版图上的点点星光的话,我们希望在十年之后,中国广袤的中西部地区,能够在当下的一众省会城市之外,看到更加均衡、更加多彩的满卷星光,就像今日的东部沿海省份,特别是长三角城市群那样。
2019全年: 江苏篇 丨 浙江篇 丨 广东篇 丨 山东篇 丨 安徽篇 丨 重庆篇 丨 江西篇 丨 各大区GDP对比 丨 城市三十强 丨 城市二十强 丨长江经济带 丨 各省人均收入 丨 各省GDP增速 丨 各省GDP总量 丨 各省GDP实现情况 丨 29省市GDP增速目标
新一线城市圈:济南都市圈 丨 青岛都市圈 丨 徐州都市圈 丨 沈阳都市圈 丨 合肥都市圈 丨 郑州都市圈 丨 成都都市圈 丨 武汉都市圈 丨 杭州都市圈 丨 南京都市圈
城市:北方城市房价 丨 各省市人均GDP 丨 GDP50强城市 丨 北方十强城市 丨 中国百强医院 丨 十大消费城市 丨 2020十强城市 丨 31省市前三季度经济回顾 丨 前三季度27省GDP 丨 人口是一把双刃剑 丨 2020富豪榜 丨 各省房价前三城 丨 城市群与经济带 丨 长三角机场格局 丨 2019百强镇 丨 GaWC 2020 丨 上半年GDP百强 丨 就业结构 丨 社消大数据 丨 外贸依存度 丨 头部24城新格局 丨 上半年GDP20强 丨 安徽16地市 丨 上半年27省GDP 丨 上半年各省市收入 丨 成渝双城经济圈 丨 通沪铁路 丨 商合杭高铁 丨 魔幻2020 丨 新型城镇化县城 丨 儿童人口占比 丨 西部大开发20年
人文:私人美术馆分布 丨 山东沿海县镇乡 丨 流民与犯罪 丨 地区媒体分布 丨 隐秘的角落 丨 齐鲁区域与山东艺术 丨 南方车站的聚会 丨 广州站 丨 天下九州 丨 最宠游客城市 丨 瑞丽缉毒门户 丨 城镇化犯罪 丨 易错地名 丨 国人离婚率 丨 长江断流 丨 长安十二时辰 丨 宏颜获水 丨 广州红专厂 丨 中国啃老族 丨 大洋怪重地名背后 丨 中学地理课 丨 罪案片石家庄 丨 破冰行动 丨 白鹿原 丨 低调的宝藏城市 丨 渤海湾跨海通道 丨 城中村拆迁往事 丨 区域阅读大数据 丨 燕大南迁往事 丨历史文化名城 丨 “妖都”广州 丨 城市建筑设计 丨 离结比 丨 城市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