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巴赫教堂康塔塔代表作(巴赫康塔塔欣赏),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巴赫教堂康塔塔代表作(巴赫康塔塔欣赏)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巴赫教堂康塔塔代表作(巴赫康塔塔欣赏)

拍子是音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采用不同的拍子会让音乐产生不同的风格,例如三拍子的圆舞曲、四拍子的进行曲等等。而在指挥中,拍子也影响着指挥家的动作,如二拍、三拍一般都会采用分拍的指挥手法,拍数更多的作品就要视音乐作品的风格而定了,如四拍的进行曲由于节奏明快、拍点明显,通常可以处理成二拍的合拍,拍数更多的六拍、九拍和十二拍采用合拍指挥手法就更为频繁了。而我们今天要介绍的,则是巴赫教堂音乐作品中的12/8拍。

《马太受难曲》第一分曲

我第一次接触12/8拍就是《马太受难曲》的第一分曲,从谱面上看实在是令我为难,音符数量多而且速度还不慢,稍微分神就跟不上了。于是我有了一个疑问:为什么巴赫不用其他的拍子?或者说:为什么巴赫要这么写?后来看了好些《马太受难曲》的视频,又在16年在香港看了莱比锡布商大厦乐团和圣多马大教堂(对,就是巴赫服务了27年的那个圣多马大教堂)合唱团的演绎,加上对基督教神学的一些粗浅理解,我大概明白了巴赫的用意。

12/8拍是一种不太常用,同时又不怎么可能使用分拍指挥的拍子,它的基本形态是每个小节有12个八分音符,这样的拍子使用合拍和比较妥当的,那如何合拍呢?我们知道,合拍指挥常用的有一代二、一代三,重点在于每一拍合拍应该着落在原来分拍的重拍上,所以当我们将12拍的重拍标识出来,就会知道12拍的重拍落在1、4、7和10这四拍上,如此,合拍就可以打成四拍,每一个合拍包含了三个分拍。这样的设置会让音乐听起来更像一堆三连音,这种结构在羽管键琴的数字低音声部尤为明显(请看下图)。

看完乐谱,回到最初的问题:为什么巴赫不用其他的拍子?或者说:为什么巴赫要这么写?答案在于神学。3和4是基督教信仰了非常重要的两个数字,3就不用说了,上帝的数字,三位一体,而4则是人的数字,如旧约里大卫王说偷别人家羊的人要赔偿4倍,新约里税吏撒该对耶稣说如果自己讹诈了谁就赔偿4倍。所以这种3对4的关系就很明显是巴赫在表达上帝运行在人中间。

《马太受难曲》的第一分曲的歌词描述的是信徒面对耶稣受难的情景:

1.(合唱) 锡安的众女子(下简称锡安,合唱1)、信徒(合唱2) 及众赞歌(童声)

锡安:来吧,女儿们,与我一起哀悼……看啊!

信徒:看谁?

锡安:……新郎。看他……

信徒:他怎么了?

锡安:……祂像一只羔羊。

(众赞歌) 啊,神的圣洁羔羊 被宰杀在十字架上。

锡安:看啊!

信徒:看什么?

锡安:看祂的忍耐。 (

众赞歌) 纵然饱受轻蔑, 却见你一直忍耐。

锡安:看……

信徒:看哪里?

锡安:……我们的罪;

(众赞歌) 你背负了所有的罪恶, 不然我们就只能绝望。

锡安:看祂,因爱与恩慈,祂自己背上制作十架的木头。

(众赞歌) 求你怜悯我们,哦耶稣。

这一段歌词很好地表现了上帝和人之间的关系,祂不因为人类犯罪而放弃人类,同时也不以轻飘飘的一句话就赦免了人类,而是用代价替换的方式,以耶稣的受难来救赎每一个愿意相信的人,这样才同时成全了公义和怜悯。所以每一个三拍分拍代表的就是上帝,而四个合拍则代表了人类。那这种例子是不是《马太受难曲》的特例呢?或者说这种表达方式是不是也出现在巴赫的其他作品中呢?答案是:是的。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个例子。

《圣诞清唱剧(第二康塔塔)》第一分曲

这是《圣诞清唱剧(第二康塔塔)》的第一分曲,这首曲子描写的是耶稣降生当夜的伯利恒旷野,这首交响曲是描写环境的交响曲,但是当我们联系前后音乐一起欣赏的时候,就会知道这不单是一首描写环境的交响曲,也是一块幕布,当幕布拉开的时候,也是上帝和人类直接面对面的时候。《圣诞清唱剧》的第一康塔塔描写的是耶稣降生的情景,但是除了耶稣的父母,没人知道耶稣的身份,也没有其他人知道耶稣已经降生了,而第二康塔塔所描写的正是天使向牧羊人报佳音、牧羊人前去看望耶稣的情景,从这一情景开始,耶稣降生的喜讯正式向外传播了,所以这个交响曲正好处于两者中间,采用12/8拍正好表达了上帝来到人间的信息。

或者你会说,这也是特例,或者说这只是一首器乐曲,没有歌词怎么解释都可以,那我们还可以再看一个例子:

BWV21《我心中多有忧愁》第三分曲

这是巴赫的教堂康塔塔,这是一首女高音的咏叹调,歌词如下:

叹息,眼泪,悲伤,痛苦,

焦急,渴望,恐惧,死亡。

它们撕碎忧郁的心,

我感觉到思虑愁苦。

从歌词看来,这首作品是在表述一种内心的困境,负面的情绪似乎无从宣泄,可以说这是每个人都会在某一个时刻经历这种内心状态,即使是基督徒也不能例外,在某个时刻甚至会觉得上帝已经抛弃了自己,但是即使上帝向信徒隐藏了自己,但祂并没有离开,所以12/8拍再次体现出它的意义,表达出了上帝运行在人中间的内核。

通过以上三个范例,巴赫为我们呈现了三种不同的音乐表达,《马太受难曲》的例子让我们看见了旋律和歌词文本同时为同一个主题服务,《圣诞清唱剧》让我们窥见了巴赫戏剧般的小心思,而BWV27则让我们看见了旋律和歌词在表达上的对立,无论哪一种方式,巴赫都是在用12/8拍的方式向我们表达着他所认定的神学理念:上帝运行在人中间、

在文章的最后,我们再来看一个不是巴赫的例子,亨德尔的《弥赛亚》,在1741版的《弥赛亚》乐谱里,第18分曲《锡安的民哪,应当大大喜乐》里用的也是12/8拍,内容也是表达上帝来到了人间,只是后来的版本都被改成了4/4拍,花腔部分也被改成了一连串的十六分音符,在神学意义上总是少了一点内涵。

更多巴赫教堂康塔塔代表作(巴赫康塔塔欣赏)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