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燕山山脉形成,燕山山脉东西向延伸,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燕山山脉形成,燕山山脉东西向延伸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燕山山脉形成,燕山山脉东西向延伸

燕山山脉是华北平原北部最重要的一道屏障,从地理位置来看,它分割的是东北平原与华北平原,而分割内蒙古高原的则是阴山山脉,因此对于蒙古高原上的草原势力来说,他们想要进入内地,最佳的路线选择不是翻越燕山,而是阴山与燕山接壤处的张家口,这是上下蒙古高原的常规路线,而真正需要翻越燕山的则是东北方向的渔猎民族。

有的人这个时候可能就要说了,从东北进入华北也不用翻越燕山呀,可以走辽西走廊的滨海大道呀,

这当然没有问题,辽西走廊无疑是沟通东北与华北最主要也是最知名的一条通道,但这已经是元明之后的事情了,在这之前辽西走廊的很多地方还都没有成陆,还只是一片滩涂,山海关也只是到了明朝的时候才有的。

总之在辽西走廊还未开发之前,东北平原的势力想要进入中原内地是一定要翻越燕山的。

在之前的节目中我也说过,东北平原有两个地方最为紧要,第一就是位于辽河中下游的辽河平原,这里民族聚集,人口集中,是中原王朝在东北统治的核心区域,第二就是大兴安岭与燕山山脉接壤处的那个缺口,几千年来,这里一直都是沟通东北平原与蒙古高原最重要的交通枢纽,因此在燕山山脉之中找到连接这两个地方的道路才是至为重要的。

可是大山里的路从何而来呢?自然就是山谷了,那山谷又是怎么来的呢?当然就是河流长年累月冲刷出来的,因此想要在燕山之中找到沟通东北与华北的通道,河流是关键。

对于辽河平原来说,毫无疑问就是大凌河了,因为大凌河的绝大部分都是穿行于燕山山脉的,但有一个问题是,大凌河是一条发源于燕山山脉腹地并最终流入渤海的河流,并没有贯穿整个燕山,因此我们还得找到另一条流入华北平原的河流来与大凌河对接,这就是滦河的一级支流青龙河,长城脚下的冷口、刘家口、扼守的就是这条青龙河谷,当年满清三番五次的深入华北腹地,走的也是这条道路,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至于大兴安岭南部的那个缺口处,西拉木伦河沟通了蒙古高原与东北平原两大文明,而老哈河则深入燕山腹地并且与滦河的另一条支流相连接并且同样在谷口设置关隘叫卢龙塞,后改名喜峰口,关于喜峰口,了解过抗日战争的朋友们应该都不会感到陌生,当东北平原与蒙古高原达成战略攻守同盟的时候,蒙古方向的盟友们往往都是通过这条道路,进入华北平原的腹地大肆劫掠,并且每次都是满载而归。

更多燕山山脉形成,燕山山脉东西向延伸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