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女人泪原唱(歌女泪原唱),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女人泪原唱(歌女泪原唱)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女人泪原唱(歌女泪原唱)

本文目录一览:

邓丽君一共原唱了多少首歌?

上面那个人是复制的鉴定完毕选我(年份 歌手名称 专辑名称)

白金唱片:

1976 邓丽君 今夜想起你

1977 邓丽君 香港之夜

1977 邓丽君 邓丽君怀念金曲

1978 邓丽君 爱情更美丽

1978 邓丽君 一封情书(台湾)

1979 邓丽君 邓丽君金唱片

1979 邓丽君 岛国情歌第二集

1979 邓丽君 岛国情歌第四集

1979 邓丽君 小城故事

1979 邓丽君 甜蜜蜜(台湾)

1980 邓丽君 岛国情歌第六集

1980 邓丽君 邓丽君 *** 第一集

1980 邓丽君 甜蜜蜜 (香港)

1980 邓丽君 原乡情浓(台湾)

1981 邓丽君 假如我是真的

1981 邓丽君 在水一方

1981 邓丽君 原乡情浓

1981 邓丽君 势不两立

1981 邓丽君 一封情书

1981 邓丽君 邓丽君 *** 第一集

1981 邓丽君 爱像一首歌

1981 邓丽君 邓丽君福建名曲专辑

1981 邓丽君 难忘的眼睛

1982 邓丽君 香港演唱会现场录音

1982 邓丽君 金曲 *** 三

1982 邓丽君 岛国情歌第五集

1983 邓丽君 漫步人生路

1983 邓丽君 淡淡幽情

1983 邓丽君 邓丽君十五周年

1984 邓丽君 往事如昨

1984 邓丽君 偿还

金唱片:

1977 邓丽君 丝丝小雨

1978 邓丽君 ***

1978 邓丽君 金曲 *** 二

1978 邓丽君 岛国情歌第三集

1979 邓丽君 一封情书

1979 邓丽君 岛国情歌第五集

1982 邓丽君 爱像一首歌

1982 邓丽君 岛国情歌第七集

1982 邓丽君 水上人

1987 邓丽君 我只在乎你

天涯歌女原唱 天涯歌女完整歌词

1、天涯歌女是1937年中国电影《马路天使》的主题歌之一,由贺绿汀作曲,田汉作词,周璇原唱。周璇以此曲红遍天下,后来甚至以此曲为名演出一部同名电影《天涯歌女》。

2、天涯歌女歌词如下:

《天涯歌女》——周璇

天涯呀海角 觅呀觅知音

小妹妹唱歌郎奏琴

郎呀咱们俩是一条心

爱呀爱呀 郎呀咱们俩是一条心

家山呀北望 泪呀泪沾襟

小妹妹想郎直到今

郎呀患难之交恩爱深

爱呀爱呀 郎呀患难之交恩爱深

人生呀谁不 惜呀惜青春

小妹妹似线郎似针

郎呀穿在一起不离分

爱呀爱呀 郎呀穿在一起不离分

[img]

解读《天涯歌女》原唱周旋鲜为人知的传奇人生

周旋一首《天涯歌女》70年前的珍贵影音,值得珍藏 。点击试听

 天涯呀海角

觅呀觅知音

小妹妹唱歌郎奏琴

郎呀 咱们俩是一条心

哎呀哎呀

郎呀 咱们俩是一条心

家山呀北望

泪呀泪沾襟

小妹妹想郎直到今

郎呀 患难之交恩爱深

哎呀哎呀

郎呀 患难之交恩爱深

人生呀谁不

惜呀惜青春

小妹妹似线郎似针

郎呀 穿在一起不离分

哎呀哎呀

郎呀穿在一起不离分

《 天涯歌女》是1937年中国电影《马路天使》的主题歌之一,由贺绿汀作曲,田汉作词,周璇原唱。周璇以此曲红遍天下。

《天涯歌女》是1937年上海国泰影片公司拍摄的《马路天使》中的插曲,词曲作者分别是鼎鼎大名的田汉(1898-1968,国歌的词作者)和贺绿汀(1903-1999,曾任上海音乐学院院长),由30、40年代著名的歌星“金嗓子”周璇(1920-1957)演唱。曲调采用了江南民歌的音乐素材。而周璇也凭借在此片中的出色表演,一举奠定了她在当时上海电影界以及后来中国电影史中不可动摇的地位。

周璇,三四十年代上海滩五大歌后之首。因为饰演《马路天使》中的歌女小红而一举成名,然后在短短的一生中,一共拍摄了60多部电影,录制了200多首歌曲。尤以《四季歌》、《何日君再来》、《花好月圆》、《采红菱》等流传最广。

三十年代的电影和三十年代的上海滩一样,留在人们的记忆中总是那种略带潮湿的小资气息,但在周璇主演的电影中,有很大一部分却反映了她救国爱民、积极向上的爱国情怀。

在影片《马路天使》中,她饰演女主角小红,成功地塑造了受尽侮辱和损害,但对前途抱有美好理想的歌女形象,为其表演艺术的代表作,也是整个三十年代中国电影的代表作。

在那部影片中,歌女小红受尽侮辱、历尽苦难,作为一个弱女子,她却拼命地从让人窒息的命运中浮出来,用不灭的向往和甜美的歌声,把“花样的年华”那一面展示给人,用理想铺展开了生命微弱但又充满希望的追求,也试图唤醒那个时代慢慢被麻木了的民众冷漠的心灵。

影片之外,周璇自己也是这样的身世与这样的性格,有时候,“小红”简直就是她自己的写照。事业上,周璇大红大紫,名列上海滩五大歌女之首,人称“金嗓子周璇”。如果你看见了周璇,在纸醉金迷的十里洋场婉转而歌,如柳的体态,旗袍的细致,还带着十里洋场特有的奢糜繁荣和高傲不可亲近,你根本想不出,她的人生会充满凄凉哀怨之声。

周旋的身世凄凉,在她3岁时就被抽大烟的舅舅,从江苏拐卖给上海的一户人家,随着这户人家家道中落,养父又想把她卖到妓院,庆幸地是被养母救下。得益于天生对声音的感觉而被音乐家黎锦辉发掘,从此走上唱歌和演戏的道路。

童年周璇生活在一个小资产阶级家庭里,对自己的不幸身世一直都不知晓。虽然被养父母当作婢女一样使唤着,但精神上完整的家仍旧给了她一段花样年华,这也是她一生最美好的时光。只是一个偶然的机会,她明白了自己的身世,使她有生以来受到从未有过的惊讶和震动。

她从小到大,一直像所有孩子对待自己亲生父母那样对待她的养父养母,亲近他们、信从他们、孝顺他们,多么希望从他们身上得到温柔的慈爱和无私的庇护,可是她却始终没有得到。

对自己受到的欺骗,她一下子感到从未有过的茫然、孤独和空虚。同时也就明白了为什么阿爸竟忍心要把她推入火坑让她去做妓,姆妈对她就像对婢女一般冷酷和无情的真正原因了。

十几年来,她受尽生活的熬煎和折磨,现在又徒然增添抑悒的情绪和难以磨灭的内心创伤,也为她后来的精神崩溃埋下了祸根。

从周璇知道自己的身世那一刻开始,她差不多花了一生的时间,来寻找自己的生身父母。养父是周璇寻找母亲的惟一线索。为了寻亲,周璇将赚来的钱多数交给养父,请他帮自己找母亲。

狠心的养父榨干了周璇身上的每一颗铜子,在临死时,仍然伸手要钱,却没有留下任何的有关她父母的消息交待给养女。因此,周璇寻亲的愿望至死都未能完成,以至于弥留之际,仍含恨感慨:“我是苦命……一直见不到……亲生……父母!”

(周璇:1920年8月1日-1957年9月22日,出生于江苏常州,中国电影演员、歌手。1946年赴香港发展。1950年从香港返回上海。1951年因突发精神病而被送入医院治疗。1957年9月22日,在上海病逝,享年三十七岁。)

花香歌曲原唱

《花香》歌曲原唱许绍洋。

歌曲《花香》,由美籍华人男歌手许绍洋演唱,陈信荣作词,周传雄作曲,于2002年作为电视剧薰衣草主题曲,收录于电视剧《薰衣草》的原声带中。许绍洋被誉为偶像剧王子。他的长相和才华都让人很是惊艳,歌曲的传唱度很高。

生于香港,10岁移民美国,大学毕业后回国发展,2001年因出演台湾偶像剧《薰衣草》并演唱该剧原声带而一举成名。影视代表作还有《海豚湾恋人》、《爱情经纪约》、《天涯歌女》等。

歌曲歌词

风没有方向的吹来,雨也跟着悲伤起来。没有人能告诉我,爱是在什么时候悄悄走开。风伴着花谢了又开,雨把眼泪落向大海。现在的我才明白你抱着紫色的梦选择等待。记忆是阵阵花香,我们说好谁都不能忘,守着黑夜的阳光,难过却假装坚强,等待的日子里你比我勇敢。

记忆是阵阵花香,一起走过永远不能忘。你的温柔是阳光,把我的未来填满。提醒我花香常在 就像我的爱。风伴着花谢了又开,雨把眼泪落向大海。现在的我才明白,你抱着紫色的梦选择等待。

记忆是阵阵花香,我们说好谁都不能忘。守着黑夜的阳光,难过却假装坚强。等待的日子里你比我勇敢。记忆是阵阵花香,一起走过永远不能忘。你的温柔是阳光,把我的未来填满,提醒我花香常在 就像我的爱。

记忆是阵阵花香,我们说好谁都不能忘。守着黑夜的阳光,难过却假装坚强。等待的日子里 你比我勇敢,记忆是阵阵花香,一起走过永远不能忘。你的温柔是阳光,把我的未来填满。风起花的香味就像你的爱。

诗歌. 唐朝

小时候就听过那句老话 “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  可见,对唐诗的推崇。千百年来,人们把一个朝代和一种文学体裁联系在一起称呼,说明历朝历代对唐诗的认可。

中国古代的诗歌历史非常悠久,从《诗经》《楚辞》开始,一直到元,明,清。在这么长的一部诗歌史中,哪一个阶段的诗最好呢?唐诗!可以说,唐诗是诗中之诗。

历代诗歌成就,最接近唐诗的是宋诗。宋代诗人对唐诗有相当高的评价。

北宋三大诗人之一的王安石,他说:

老杜是指杜甫,世界上的好句子,被杜甫都写完了。他又说:世间俗语言,通俗的好句子,已被乐天道尽,乐天就是白居易。

王安石认为,典雅优美的好诗句,被杜甫都写光了,而通俗一点的好诗句都被白居易写光了。作为一代大诗人,他有这样一种感受,觉得唐朝的诗人,真的很了不起,几乎把所有的好句子都写光了。

北宋初年有一个诗人,叫王禹偁(cheng),比较有名,但还比不上王安石。那一年,王禹偁从开封被贬官到陕西商州,一个比较偏僻的地方,做了个副使闲官。他家有一个小院子,种了一棵桃树、一棵杏树。春天到了,桃李花开之时,有天早晨起来,刮了一夜的大风,把桃树,杏树的树枝都刮断了,树枝上依然是繁花怒放,上面还有小鸟在歌唱。

王禹偁触景生情写了一首诗:

两株桃杏映篱斜,妆点商州副使家。

何事春风容不得,和莺吹折树枝花。

(有两棵桃树和杏树在篱笆旁边斜斜地长着,我是商州的一个副使,一个小官,家里本来就很寒碜,有了这桃树杏树妆点一番,就多了一点春光。为什么春风不容我,故意把桃花,杏花吹断,树枝都吹折了?!)

应该说,这是一首好诗。第一,他写的景比较少见,树枝被风刮断了,花依然在树枝上怒放。第二,这首诗歌的构思比较奇特,风本来是无意的,而他说春风是有意欺负我,容不得我,故意把它们刮断。

过了几天,王禹偁的儿子王嘉祐说:父亲,你前几天写的这首诗,好像是从杜甫诗里偷来的。王说,这怎么可能呢?我完全是自己独立创作的。

儿子拿出一本杜甫诗集,给父亲看。果然,杜甫在成都草堂的时候,写过一首《绝句漫兴》:

手种桃李非无主,野老墙低还是家。

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树枝花。

(我家里的桃树,李树是我亲手种的,这不是没有主人。野老是指老百姓,我家的围墙很低,很矮,这毕竟是我的家,别人不能随意来侵犯。春风欺负我,晚上刮了一夜的大风,把我树上的树枝都吹折了,上面还开着花。)

我们来看这两首诗,它们的题材,内容,句子,都非常接近,问题是王禹偁并没有抄杜甫的,是他亲睹的景色,自己创作的。儿子说他是抄杜甫的,王禹偁不但没有生气,反而非常高兴,大喜。他说,想不到我的诗写得这么好,跟杜甫写的差不多。

这个故事说明什么呢?王安石说的,世间好语言,已被老杜道尽。唐朝诗人不仅仅是一个杜甫,一个白居易,还有李白,王维,李商隐……等等等等。那么多好的诗人,他们写了那么多的好诗,可以说,把古人生活中所能看到的景象,所能感受到的喜怒哀乐,差不多都写遍了,而且写得都非常好。所以,王安石才会发这样的感叹。

鲁迅先生说过类似的话,他给朋友杨霁云写的一封信中,说到唐诗:我以为一切好诗,到唐已被做完,假如你没有齐天大圣那样的本领,你就大可不必再写诗了。闻一多说过,人家都说是唐诗,我要倒过来说,是诗唐,就是诗的唐朝。唐朝时代的特点就是诗歌,它是一个诗歌的时代。

这是为什么呢?

概括起来,就是唐朝全社会都重视诗歌,喜欢诗歌,崇尚诗歌。在唐代,社会地位最高的人,就是诗人。

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看这个问题。

先看上层统治阶级。唐朝有科举制度,应该说,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一个非常高明的政治设计。当英国人知道中国有科举制度,一千年以前中国就有文官考试制度,选拔人才通过考试方式,他们非常惊讶。

唐代的科举有几种,最多的一类叫明经科,还有一类叫进士科。当时人们最重视的,朝廷最重视的,首先是进士科,而不是明经科。那个时候流传着这么一句话: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

假如一个人参加明经科的考试,不停地考,考到三十岁终于考上了,人家会说,这个人没出息,三十岁才考上明经,所以叫三十老明经。

考进士很难,不停地考,考到五十岁终于考上进士了,人家就说他了不起,才五十岁,这么年轻就考上进士了,所以叫五十少进士。

唐朝考进士,主要考诗赋,写一首诗,写一篇赋,其中诗尤为重要。在唐朝,一个人能不能考上进士,关键在于你的诗写得怎么样。可想而知,当时,全社会的读书人,只要想参加考试,就一定要非常努力地去学习写诗,练习写诗。全社会重视诗歌,形成这个风气。

除此以外,还有一个原因。唐朝有一个名词,叫行卷。古人写的作品,古人写的书,不是像我们现在是一张一张纸订起来的,古人是把纸卷起来,中间用一个带子一系,这就叫卷。现在我们所说的几卷几卷,实际上是延用古人的说法。

什么叫行卷呢?行就是送,行卷就是去送这个卷。唐朝进士考试,跟宋以后的不一样。从宋朝开始,进士考试是一张试卷定终身,考卷送上去以后,有专人负责重抄一遍,然后再进行批阅。所以批阅卷子的人,不知道是谁写的。唐朝不是,试卷上就写着,是谁的考卷。考生能不能考上,跟考生在考前有没有名声有关,或有没有人推荐他。假如有宰相,公主等有地位的人向考官推荐,录取的可能性就大。

这样一来,考生除了在考场上要好好写诗外,平时还要做一系列工作,这就是行卷。把自己写的作品卷好后,到处去送给有关人员,让他们先看看,帮着推荐推荐。唐朝的行卷之风,对诗歌的写作起到一个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传说王维在考进士以前,先到一个公主家去弹琵琶,王维擅长音乐,公主一听弹得好,其他人又说,他的诗写得也好。公主再看他写的诗,觉得不错,于是就马上推荐。公主发话,这个小伙子今年一定要录取,果然当年就录取了。

唐朝考进士要考诗文才华,一个人不会写诗,就很难在仕途上有所作为。这样的科举制度,促进了诗歌的繁荣。

在唐朝,上至最高统治者,帝王将相都很喜欢诗歌。朝廷里,经常举行诗歌大奖赛。

有一年,唐中宗在长安昆明池前,举行诗歌大奖赛,搭了一个彩楼,皇帝,皇后,评委坐在彩楼上,百官在楼下,每个人写一首诗来参赛。写完后交上去,过了一会,凡是没有被评上的,就把你写的诗,从彩楼上扔下去。

只见那纸片,像雪片一样,从彩楼上飘下来。下面的人都去捡,一看这张是李四的,收起来,说明你落榜了;那张是张三的,也收起来。不一会时间,大部人都拿到自己写的诗。

最后,只有两个人没有拿到,一个叫沈佺期,一个叫宋之问,这两个人的作品还在彩楼上,进入最后一轮的PK。这二位就是当时齐名的诗人:沈宋。又过了一会,一张纸片飞下来,大家跑过去一看,是沈佺期的,说明宋之问获奖了,第一名。

总评委是上官婉儿,一个很有才气的女士,武则天非常欣赏她。选完以后,上官婉儿就出来进行点评,为什么这两个人的诗,最后选上宋之问的。

上官婉儿说,这二位的诗,前面部分写得都差不多,水平不分上下,但是两首诗的结尾,沈佺期的是:微臣衰朽质,羞睹豫章材。这两句,句子完了,意思也完了。宋之问的结尾是:不愁明月尽,自有夜珠来。诗歌虽然完了,它的意思没有完,尚有余味,让你自己去联想回味,所以高人一畴。沈佺期听了心服口服。

还有一次,武则天带领文武百官,到洛阳去。在洛阳龙门,举行了一场诗歌大奖赛。大家写诗,由武则天亲自评选。武则天性子急,卷子还没有收齐,把第一名就评出来了。有一个叫东方虬的诗人,诗写得非常好,武则天一看大喜,马上命令左右赏给他一领锦袍。一领锦袍未必值多少钱,但这是皇帝赏的。东方虬当众把锦袍披在身上,无尚荣耀。

没想到过了一会儿,宋之问的作品交了上去,武则天一看,写得更好。武则天下令东方虬,“请把你的锦袍脱下来,让宋之问披上”。你能在这种场合得到最高奖赏,是非常光荣的。社会风气,乃至整个社会,对诗人的写作,是一个极大的推动和促进。

离开帝王将相,再去看看民间的情况,又是如何呢?也是一样。

有一个旗亭画壁的故事,所谓旗亭,就是酒店,酒亭。古代酒店外面不是挂一个木头招牌,就是挂一面旗,上面写几个字,某某酒家。画壁就是在墙壁上面画一个记号,就叫画壁。

盛唐时期,有三个有名的诗人,一个叫王昌龄,一个叫高适,一个叫王涣之。有一天,他们在长安相遇,一起来到一家酒店喝酒。一边喝,一边就谈谈诗。过了一会,来了一群歌女,她们坐在酒店的那一头。三个诗人就说,平时我们都觉得自己的诗写得不错,我不服你,你不服我。今天正好来了一群歌女,唐代的歌女,她们唱的流行歌曲,都是有名的唐诗。

三个诗人说,今天,我们来听一听,这些歌女唱谁的作品多,就说明他的诗歌写得更好,更有名。果然,歌女们开始唱歌了。

第一个歌女站起来唱: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这是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一听非常高兴,就伸手在他背后的墙上划一个记号,一边画,一边说,唱我的绝句一首。

过了一会,第二个歌女站起来唱了一首五言:

开箧泪沾衣,见君前日书,

夜台何寂寞,犹似子云居。

这是高适一首五言古诗中的开头四句,可独立成篇。高适一听也很高兴,也在他后面的墙上划一道,绝句一首。

第三个歌女,站起来唱了一首七言绝句:

奉帚平明金殿开,暂将团扇共徘徊,

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又是王昌龄的一首,叫《长信秋词》,王昌龄更加高兴,回过头去,又画了一道,绝句两首。

这时,王昌齿和高适就朝着王涣之笑,王涣之脸上挂不住了,就说:你们不要高兴得太早了,刚才唱歌的三位歌女,长得都不怎么样,她们唱的诗也一般。你们看,那个长得最漂亮的还没唱,等一会她唱,如果还是你们的诗,我甘拜下风。

过了一会,第四个歌女站起来唱: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渡玉门关。

果然是王之涣的《凉州词》,这下王涣之非常高兴,真的给他说中了,三个人哈哈大笑。

那边的歌女听到这笑声,有一个就跑过来问:三位先生,你们为什么这么高兴?你们刚才唱的诗,都是我们三个人写的。那歌女说:真是有眼不识泰山,原来神仙就在身边。于是,歌女们就都过来,向三位诗人行礼,并邀请他们一起过去喝酒。

这个故事说明,在盛唐时期,社会上最流行的歌曲,普遍受老百姓欢迎的就是诗。

白居易是伟大的诗人,又是一个通俗的诗人。他的诗连不识字的老太太都能听懂,所以,白居易的诗,在社会上被接受的程度非常高,雅俗共赏。

有一年,白居易从长安被贬官到江西九江,当时叫江州。到了江州以后,他才写出了《琵琶行》,看来,被贬官对他来讲成了一件好事。

到江州后,白居易写过一封信,给他的一个好朋友元稹,他说:我这一次从长安贬至江州,一路上走了三四千里路,路过许多乡间的小学校,和一些寺庙,在墙壁上,柱子上,到处都可以看到题着我写过的诗。一路上,碰到一些男男女女,有的是种地人,有的是出家人,他们往往能背诵我写的诗。我很高兴。

白居易的诗,还有一个最热衷的读者,有个非常崇拜他的人。此人姓葛,名字已无法查证。葛某人喜欢纹身,他身上纹的不是青龙,不是白虎。他全身,从前胸到后背,从手臂到大腿,刺满了白居易的诗,共三十余首。你问他一句白居易的诗,他马上可以告诉你在他身上的什么部位。他这样走来走去,人人都能看到白居易的诗,活像一块流动的诗板。

同样在中唐,还有个故事。有位诗人叫李涉,名气当然没有白居易的大,在当时也是位有名的诗人。有一次,他去旅游,路过一个叫井阑沙地方,这个地方在今天安徽省安庆市的西南方,是皖口镇周边的一个小村庄,在长江边上。他在井阑沙写了一首诗,前两句是:

暮雨潇潇江上村,绿林豪客夜知闻。

黄昏时分下起了细雨,走到江边一个村庄,突然来了一帮人,挡住了他们的去路,绿林好汉。当时李涉带了一个书僮,正想投宿,船还没有靠岸,被一伙强盗挡住,让他留下买路钱。书僮就说:这是李涉先生。强盗一听他是李涉,是诗人。问了一句:你真是写诗的李涉吗?久闻大名。既然你是李涉,我就不抢你的东西了,你写一首送给我吧。于是,李涉就写了一首诗,后两句是:

他时不用逃名姓,世上如今半是君。

他年我也不用隐姓埋名了,因为现在世界上,有一半的人跟你一样,走到哪里都会遇到像你这样的人。还有一种解释是,到了将来,你也不用隐姓藏名了,世界上的强盗多的是,但你没事。

强盗拿到李涉写的诗后非常高兴,不但没抢他的东西和钱,反而送了很多东西给李涉。你是大诗人,这是我送给你的一点礼物,请收下留作纪念吧!

在唐代,整个社会上上下下都崇尚诗歌,都懂得诗歌的价值,都尊敬诗人。所以,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大家都爱写诗,唐诗要不好也难。

( 未完 )

莫砺锋,男,1949年4月出生于江苏省无锡市 ,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文科院士)。1984年10月在南京大学获得文学博士学位,是新中国的第一位文学博士。

更多女人泪原唱(歌女泪原唱)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