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2023年1月12日,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布了“中国地质调查局 中国地质科学院2022年度地质调查十大进展、地质科技十大进展”,详情如下:
中国地质调查局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22年度地质调查十大进展
1.支撑五部委联合印发《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十四五”实施方案》
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实施思路
主要完成单位
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地质调查局自然资源综合调查指挥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地质调查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郑州综合利用研究所、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
牵头完成人
李永胜、吕志成、王宗起、包书景
主要完成人
于晓飞、庞振山、颜廷杰、孙海瑞、程志中、薛建玲、易继宁、甄世民、周新桂、杜轶伦、陈辉、马一行、杜泽忠、郭天旭、徐劲驰、宓奎峰、杨育振、王春女、公凡影、隗含涛、林成贵、张晓飞、周士旭、林燕华、袁慧香、邱长凯
成果简介
一是明确基础调查区、重点调查区、重点勘查区、重要矿山深部“十四五”“四区”找矿行动部署。
二是系统梳理了过去十年我国地质找矿工作进展和制约找矿突破的关键科学问题,有针对性提出地质解决方案和矿政管理改革措施。
01
2.首次编发年度《国家水资源调查报告》
《国家水资源调查报告》
主要完成单位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部,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地质调查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中国地质科学院探矿工艺研究所等
牵头完成人
李文鹏、吴爱民
主要完成人
郑跃军、王璜、李春燕、赵伟、周平、李亚松、杨会峰、韩双宝、黎清华、邹胜章、朱阁、刘强、张俊、龚建师、刘文波、邓国仕、魏良帅、柳富田、李长青、薛跃明
成果简介
一是首次研究划定38个国家级地下水战略储备重点区,纳入《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纲要》。
二是首次编制形成《国家地下水资源年度调查评价报告(2021)》,全面阐述了我国年度的地下水量、质及变化。
三是首次形成《国家水资源调查报告》。
02
3.发布《国家土地地球化学质量报告(2022)》
国家及重点区域级土地地球化学监测网络
主要完成单位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地质调查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
牵头完成人
成杭新、彭敏、赵奕然
主要完成人
刘飞、杨柯、周亚龙、赵传冬、刘国栋、王东辉、刘琨、陈国光、周国华、刘拓、戴慧敏、张素荣、雷天赐、王永华、赵禹、严明疆、罗为群、白金峰
成果简介
一是系统总结了266.5万平方千米1∶25万土地地球化学调查成果,构建有3657个国家级监测点位和6374个区域级监测监测点位组成的监测网络。
二是首次全面评价了覆盖我国83%耕地土地地球化学质量状况。
三是形成了“富硒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等6个专题报告,为国家保障粮食安全提供了科学依据。四是为我国土地保护与开发利用提出了重要建议。
03
4.塔里木盆地和四川盆地新区新层系油气调查获工业气流
川沐地2井测试求产获工业气流
主要完成单位
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
牵头完成人
高永进、余谦
主要完成人
刘伟、张远银、汪正江、王胜建、康建威、杨有星、赵瞻、周新桂、王晓飞、白忠凯、陆俊泽、刘亚雷、刘家洪、韩淼、杨平、马培领、张海全、姜鹍鹏、何利、程明华、梁薇、苗苗青、曹俊峰、李清瑶、郑博、薛宗安、杨贵来、李大勇
成果简介
一是在塔里木盆地新区新层系实施3口井均获成功,实现了该区勘探60年来重要突破,证实了含气砂体规模。
二是四川盆地西南缘川沐地2井三叠系雷口坡组获得日产1.68万立方米工业气流。
三是首次提出塔里木盆地志留纪潮控海湾复合沉积体系新认识,建立“断裂主控、多期充注、晚期为主”成藏模式。
04
5.我国海域二氧化碳地质封存潜力基本查明
中国海域盆地级二氧化碳封存潜力与适宜性评价图
主要完成单位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基础调查部
牵头完成人
陈建文、王嘹亮、王平康
主要完成人
袁勇、付玉通、张涛、曹珂、路东宇、李慧君、郭丽华、杨长清、郭旭东、王燕、林曦、李霞、李梅娜、张银国、孙晶、龚建明、肖国林、李双林、王先庆、余韵、吴林强
成果简介
一是创建了符合我国海域地质条件的二氧化碳地质封存潜力与适宜性评价技术方法体系,实现盆地级和区带级适宜性定量表征。
二是系统完成我国海域二氧化碳地质封存潜力评价,其中盆地级预测潜力2.58万亿吨,区带级推定潜力1.21万亿吨,首批目标级控制潜力33.87亿吨。
三是揭示了“盆地裂后期控层、沉积相带控储、层序凝缩层封盖”的地质规律和咸水层封存地质体。
05
6.云南红河州发现大型离子吸附型稀土矿
红河地区稀土矿岩心柱状图及样品照片
主要完成单位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
牵头完成人
王学求、周建
主要完成人
张必敏、杨红霞、刘东盛、徐善法、王玮、刘昱恒、王强、严桃桃、胡庆海、迟清华、田密、刘汉粮、乔宇、谢明君
成果简介
一是在云南红河州蒙自-中越边境地区发现重稀土元素超常富集区,圈定4处稀土找矿靶区。
二是圈定6处异常中心,其中以红河I号、红河II号和红河III号异常最具成矿潜力。
三是圈定了马鞍底超大型、贾沙大型、大寨中型、勐桥大型4个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初步推断稀土潜在矿石量约9.46亿吨、稀土氧化物潜在资源约100万吨,重稀土氧化物潜在资源约13.7万吨。
06
7.中国-巴基斯坦印度洋联合科考圆满完成
北印度洋重点海域盆地中生代地层发现
主要完成单位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
牵头完成人
王宏斌、梁杰、陆凯、廖晶
主要完成人
石显耀、杨源、陈建文、龚建明、张银国、杨传胜、李森、王建强、孙晶、杨艳秋、雷宝华、袁勇、赵青芳、吕文超、尉佳、田中法、曹厚臻、柏玮、徐华宁、刘鸿、王聪、葛茂卉、张立勤
成果简介
一是首次系统揭示海域中生界广泛分布,提出白垩系为重要烃源岩层系。
二是新圈定了3个油气有利区带。
三是精确锁定油气招标建议区块,促进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助力缓解能源短缺局面。
四是成功打造了中巴联合印度洋海洋地质调查的范例。
07
8.松潘—甘孜成矿带锂等稀有金属找矿新发现
四川马尔康矿区外围锂辉石照片
主要完成单位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四川省核工业地质局二八二大队,新疆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三地质大队,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地质矿产科学研究所,四川省地质调查院,四川华地勘探股份有限公司
牵头完成人
刘善宝
主要完成人
王登红、王成辉、于扬、代鸿章、赵芝、孙艳、朱海洋、张朋、王伟、郝雪峰、吕秉廷、彭宇、潘蒙、张洪果
成果简介
一是在马尔康地区稀有金属找矿发现伟晶岩脉77条,估算新增氧化锂潜在矿产资源22万吨。
二是甲基卡矿田探获潜在资源量氧化锂90360吨,氧化铍5952吨,进一步扩大了甲基卡大型锂矿资源基地的资源储量。
三是在九龙地区圈定靶区4处。四是在义敦地区取得了铍、铌钽等稀有金属矿重要的找矿发现,均有望达到中型以上矿床规模。
08
9.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框架体系初步形成
自然资源要素综合观测一体化平台
主要完成单位
中国地质调查局自然资源综合调查指挥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廊坊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哈尔滨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应用地质调查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地质调查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牡丹江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宁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乌鲁木齐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
牵头完成人
郝爱兵、葛良胜
主要完成人
殷志强、刘晓煌、侯红星、李明、杨伟龙、彭令、刘玖芬、鲁敏、邵海、杨斌、秦天、郭常来、高天盛、杨柯、王威、李福杰、孔繁鹏
成果简介
一是构建了自然资源综合调查的技术体系和组织体系。
二是厘定了地表基质的概念内涵与分级分层,构建了地表基质调查技术方法体系。
三是编制完成全国自然资源要素综合观测研究体系建设总体方案,建立了10个一级站、18个二级站和20个三级站的自然资源观测站点。
四是完成全国14880个地块国土变更调查国家级外业核查、694个县地类变化信息提取与建(构)筑物更新等自然资源监测任务和2497个森林草原湿地并行样地调查。
09
10.全国重要岩心数字化累计完成200万延米
北羌塘盆地钻井岩心多参数综合柱状图
主要完成单位
自然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安徽省自然资源信息中心, *** 自治区土地矿权交易和资源 储量评审中心,河北省自然资源档案馆,山东省自然资源资料档案馆,河南自然博物馆,广东省国土资源档案馆,甘肃省自然资源信息中心等
牵头完成人
史维鑫、高鹏鑫
主要完成人
李杰、姚聿涛、修连存、张弘、回广骥、滕超、朱桂繁、张博、刘晓、高卿楠、张聪、张启燕、郭东旭、杨兵、孙华峰、杨欣杰、史晓晓等
成果简介
一是引领全国累计完成超200万延米岩心数字化。
二是构建了“1+6”岩心数字化标准体系并纳入行标规划。
三是研发便携式野外图像采集仪并在20家单位推广利用。
四是数字岩心系统汇聚了115万个钻孔目录数据及80万米Ⅰ类岩心数据并上线服务,实现了31个省馆在线化数据采集与上报,全年用户访问量达2.8万人次。
10
中国地质调查局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22年度地质科技十大进展
1.我国首套三轴稳定平台航空重力测量系统成功研发并应用
三轴稳定平台式航空重力仪
主要完成单位
中国自然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北京自动化控制设备研究所
牵头完成人
周锡华、周道卿、 *** 华
主要完成人
罗锋、姜作喜、杨海、王冠鑫、何敬梓、赵明、张迪硕、陈晓华、屈进红、李行素、王志博、邓茂盛
成果简介
一是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轴稳定平台式航空重力仪,实现了“角秒级”极高平台稳定精度,领先于国外同类产品。
二是攻克航空重力测量微弱信号提取方法等核心技术,成为国内三轴稳定平台式航空重力数据处理技术“领跑者”。
三是解决了宽频减振、质量控制等技术难题。
四是基于直升机等平台成功集成了航空重力/重磁勘查系统,成功应用于重大工程,成为继俄罗斯、加拿大之后世界上第3家突破0.6mGal精度的系统。
01
2.首次揭示深海稀土成矿物质循环和超常富集机制
太平洋深海稀土成矿地质模型
主要完成单位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
牵头完成人
何高文、邓义楠
主要完成人
任江波、王汾连、杨永、许振强、郭庆军、邱海峻、邓希光、曹珺、刘琰、陈道华、王海峰、姚会强、赵斌、朱孟浩
成果简介
一是首次提出深海稀土成矿物质循环模式,揭示深海稀土成矿物质来源。
二是明确了深海稀土资源赋存物相,定量揭示磷酸盐组分对稀土元素的超常富集机制,证实稀土元素富集层位。
三是率先建立深海稀土成矿地质模型,首次揭示了海底地形对稀土富集的控制作用。研究成果发表在《Science Advances》等期刊。
02
3.阿勒泰伟晶岩型高纯石英实现4N8级提纯技术
含钙矿物精细浮选分离除杂技术
主要完成单位
中国地质科学院郑州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
牵头完成人
张海啟
主要完成人
刘磊、朱黎宽、刘广学、马亚梦、张宏丽、郭理想、郭峰、王红杰、张飞
成果简介
一是研发白云母伟晶型高纯石英“酸浸-煅烧-酸浸”化学除杂技术,实现高纯石英Ca杂质元素定向除杂,4N8级高纯石英提纯技术得以重大突破。
二是新发现多处伟晶岩型高纯石英资源,新增高纯石英资源量121.08万吨,通过伟晶岩型高纯石英调查工作,进一步验证了北秦岭、阿尔泰等地区高纯石英的找矿潜力。
03
4.青藏高原强震破裂与传播机制
青藏高原最近20多年来大地震分布图
主要完成单位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牵头完成人
李海兵
主要完成人
潘家伟、王焕、马晓丽、孙知明、刘栋梁、司家亮、卢海建、赵中宝、张蕾、郑勇、马绪宣、曹勇、陈鹏、焦利青、杨少华
成果简介
一是发现在浅部富流体的条件下发生摩擦熔融形成假玄武玻璃,挑战了假玄武玻璃产生于4千米深度以下干环境传统观念。
二是提出新生地震断裂在裁弯取直作用下形成宽泛的块体边界带的发震模式。
三是确定了青海省门源6.9级强震浅表为缓倾角走滑逆冲断裂,提出浅表重力负荷变化可造成断裂结构面急剧变化的全新认识。
四是准确评估了鲜水河断裂带未来强震危险区并得到验证。成果发表于《Geology》《EPSL》等刊物上。
04
5.深海近海底高精度探测系统成功研发应用
首创高分辨率原位孔隙水保压取样装置,最大可贯入海底以下0.53 米,分辨率高达0.02 米
主要完成单位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浙江大学,上海海洋大学
牵头完成人
陈道华、邓义楠
主要完成人
陈家旺、王平康、梁前勇、吕文超、曹珺、章春芳、温明明、陈春亮、胡钰、张旭冉、蒋雪筱、黄豪彩、李柯良
成果简介
一是自主研发移动探测系统。国产化率超90%,工作水深超3000米,移动速度达1.2米/秒,可在多数海域作业,实现我国深海探测设备自立自强。
二是首次攻克多目标保真取样技术。研发沉积物、孔隙水、底层海水保真取样器,实现高稳姿态、高分辨率、低扰动、无污染取样,填补海底原位探测和保真采样关键技术空白。
三是成功在南海完成功能验证和规范应用两轮海试。
四是测试结果验证保真取样优势,高度还原海底原始信息,为建立海底实验室提供前提条件,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05
6.南 *** 地体新生地壳增生与大规模成矿深部机制
*** 地体巨厚新生地壳净增生过程示意图
主要完成单位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山大学,桂林理工大学
牵头完成人
卢占武
主要完成人
郭晓玉、高锐、李文辉、黄兴富、徐啸
成果简介
一是深地震反射剖面揭示了 *** 地体地壳精细结构。
二是揭示了 *** 地体深部构造地壳物性差异,中南 *** 地体为新生地壳,而中 *** 地体为古老结晶基底。
三是构建了南 *** 新生地壳形成及大陆地壳净增生过程。
四是揭示了冈底斯成矿带形成的深源机制。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子刊。
06
7.超微细粒级(小于19微米)钛铁矿高效回收关键技术成功研发并应用
超微细粒级钛铁矿全流程源头高效回收示意图
主要完成单位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龙佰四川矿冶有限公司,攀钢集团有限公司,四川省川威集团有限公司
牵头完成人
杨耀辉
主要完成人
严伟平、宋军、刘长淼、惠博、王洪彬、曾小波、林玉明、邓建、陈俊、邓冰、李维斯、徐妍博、何浩
成果简介
一是创新开发了超微细物料“精细分级”粒度控制技术、超微细粒钛铁矿梯级强磁选预富集技术及装备、超微细粒钛铁矿的高紊流矿化-低紊流浮选回收技术及细粒浮选装备等三项关键核心技术装备。
二是首次突破了氧化矿浮选的粒度下限(由38微米降低至19微米,甚至10微米),构建了超微细粒钛铁矿高效回收成套技术理论体系。
三是率先实现了超微细粒钛铁矿选矿工业回收应用,研究成果实现了科技增储,盘活了钛资源近8700万吨,降低钛精矿对外依存度10%以上,保障了国家战略资源安全。
07
8.喜马拉雅东构造结地质安全风险评价方法
东构造结开展音频大地电磁野外观测
主要完成单位
中国地质调查局国家重大工程地质安全风险指挥部,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中国自然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中国地质调查局地球物理调查中心
牵头完成人
殷跃平、邢树文
主要完成人
李滨、曹黎、谭成轩、贺凯、高杨、张鹏、孙尧、刘健、秦雅东、王刚、张翔、周道卿、于新兵、王冬兵、方慧、杜星星、范正国、王保弟、蔡茂堂
成果简介
一是创新发展了强烈活动构造区重大工程选址安全岛理论与方法,构建了喜马拉雅东构造结重大工程区域-地区-场地多尺度精细动态的地壳稳定性评价方法体系。
二是研发了深部地质结构、地球物理、地应力、微震探测等深层地质信息获取新技术,揭示了雅鲁藏布江缝合带深部地质结构空间特征与断裂活动性,阐明了现今构造地应力状态、构造错断与工程建设面临的重大地质安全风险。
三是构建了基于高分遥感、InSAR和高原无人机综合探测的超高位超远程地质灾害风险源识别技术与垂直分区分段监测新方法,提出了雅江大峡谷巨型堰塞带淹没与溃决洪水的流域性地质灾害链重大地质安全风险。
四是应用于东构造结重大工程地质安全风险评价与工程选址,为国家进行决策提供了重要地质科技支撑。
08
9.晚前寒武纪表生环境演化及其资源效应
首次完整重建7 亿年前冰期海洋的氧化还原状态演化
主要完成单位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南通大学
牵头完成人
朱祥坤
主要完成人
沈卫兵、闫斌、高兆富、 *** 、张衎、孙剑、李芳兵
成果简介
一是首次发现中元古代早期(15.7亿年前)的氧化事件,揭示了最早大型真核生物演化与地球增氧事件的因果关系。
二是首次完整重建了新元古代雪球地球事件期间海洋的氧化还原状态,揭开了真核生物穿越雪球地球的迷雾。
三是依据氮同位素与碳同位素耦合波动关系,揭示了新元古代晚期表生环境-营养元素循环-生物演化的内在联系,提出了地球动物的“寒武纪大爆发”的新机制。
四是提出了铁锰建造形成的新机制及其与地球表生环境演化的关系,明确了热液供给对含铁建造形成的重要性,建立锰碳酸盐矿床直接沉淀和早期成岩转化两种成矿模型。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 Geoscience》等期刊。
09
10.中亚造山带南缘晚古生代-早中生代大型韧性剪切系统确定
中亚造山带南缘晚古生代末-早中生代韧性剪切系统与亚洲金腰带
主要完成单位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河北地质大学,合肥工业大学
牵头完成人
张进
主要完成人
曲军峰、刘建峰、李英杰、贺振宇、徐备、石玉若、张颖慧、林寿发、赵硕、赵双丰、张帅、张北航、赵衡
成果简介
一是在中亚造山带的南缘识别出并确认晚古生代末-早中生代近东西向右行韧性剪切系统。
二是认为中亚造山带南缘剪切系统的确定,揭示了中亚造山带形成之后,发生重要的陆内调整过程。
三是确定古亚洲洋、古太平洋两大构造域的转换时间为晚古生代末期-三叠纪早期,进一步指示古亚洲洋此时已经全线封闭。
四是中亚造山带南缘发育一系列同时代的剪切带型金矿,为“亚洲金腰带”提供理论支撑。
五是提出大型的韧性剪切系统是增生型造山带的重要特征之一的认识。研究成果发表在《American Journal of Science》等期刊。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