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香港音乐专业的大学排名情况如何?(香港音乐学院排行),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香港音乐专业的大学排名情况如何?(香港音乐学院排行)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香港音乐专业的大学排名情况如何?(香港音乐学院排行)

如果没有张学友「幡然醒悟」,及时告别酒精卷土重来;如果没有「辉黄」组合非常有职业精神地为烂片《古今大战秦俑情》打造了超级好歌《焚心以火》;如果没有《光辉岁月》在题材和风格上的别开生面;如果没有梅艳芳在退出领奖的情况下,依然与好朋友伦永亮以串烧金曲合作的方式撑住台面……仅靠李克勤、林忆莲带着一大堆唱歌跑调的「新人」,1990 年的「香港十大劲歌金曲」简直就没法看了。这一届获奖的竟然有草蜢的《失恋》这样不知所谓的歌曲,刘德华的《再会了》更是将那几年稍见起色的词作水准直接拉到 1984 年之前。

对这一年的「金曲」,得奖人自己的评价恐怕是最直观的。如今已被奉为经典的《相逢何必曾相识》,是「潮流兴夹 Band」浪潮中「风云乐队」的成员蒋志光的作品。他说,卖钱的音乐不代表就是自己满意的音乐,「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一组音符,其实填得太夹生、太难听了,可因为歌词是白居易的名句,大家听了就叫好。其实得「金曲」奖的时候不能说心中有愧,但整个人都是「空」的。

接着,蒋志光不无讽刺地说了一句——敢情,这就叫「金曲」呀!

之后,蒋志光当演员去了,再之后,我们在电视里看到了《法证先锋 Ⅲ》里的游建保。当然,他的才华是不会被埋没的,1994 年李乐诗获奖的「金曲」《终有一天感动你》就是他填词的。

1990 年的「香港十大劲歌金曲」如此平庸,平庸到很多歌曲如今完全难以想起旋律,歌曲难说经典,歌星也大多不在巅峰状态,「星」味不足。

这不能不说到谭咏麟、张国荣、梅艳芳的退出。1988 年年初,谭咏麟宣布不再领取有比赛性质的音乐奖项,1989 年张国荣宣布退出歌坛,搞得 1991 年梅艳芳也意兴阑珊,宣布不再领奖,接着开了「告别舞台」演唱会。

谭、张、梅无心恋战,从个人追求的角度其实不难理解。

一个正常人,一项工作干了十多年,多少有点儿疲惫甚至厌烦。干得一般的人慢慢地没了进取心,后面的日子无非就是重复而已;干得好的人,人在高峰,上升空间也没多大,该有的都有了,想要的也得到了,再拼命就是跟自己过不去,尤其是在娱乐圈这种表面风光无限、背后是非不断的行业里更是如此,名利场哪是那么好混的。

先看谭咏麟,1990 年,「宝丽金」宣布他的唱片销量达到了 1000 万张,再「奋斗」下去也无非就是一串数字而已,难不成要达到 1 亿张才叫笑傲江湖?况且,不得不承认的是,谭咏麟在 1989 年、1990 年推出的几张唱片,水准与质量已经在下降。

再看张国荣,其实在 1989 年他翻唱《Salute》时,就能看出他告别歌坛的意味了。以往在「华星」期间,他唱了那么多不知所谓的歌,甚至有歌迷评价说,如果《无心睡眠》不是落到张国荣的手里,无疑是一首超级烂歌。但这就是工作,人总得先吃饱饭再谈精神追求。张国荣在 1989 年也曾坦言,以前非常渴望拿奖——这种心态对于任何一位年轻人都非常正常,谁不希望获得事业上的认可呢?——但是,只有在你有了地位、有了影响的时候才有自己决定事业走向的权利。任何在名利场里讨生活的人都要经历这个阶段。比如影星可以拒绝床戏,新人别说拒绝,连床戏清场的要求都没资格提。对歌星来说也是如此,新人有烂歌唱就谢天谢地了,哪里有选歌的权利?

《Salute》让张国荣过了一把唱好歌的瘾,这次翻唱也足以让整个乐坛认识到他是什么水准,在这样的情况下,难道还不退出歌坛,难道还在娱乐圈里让杂七杂八的人左右他的艺术品位?

张国荣曾在访谈中说:「若我不干这行(唱歌)的时候,是我自己光荣地走,任何人也不可以逼走我!」——其实这才是他「退出歌坛」的真正态度:曾经有过名利心,也曾经隐忍、拼搏,甚至害怕失败,当这一切过去、已无所求的时候,他便不会挣扎在其中。

至于梅艳芳,虽然「退出」时才 27 岁,可对她来说,从童年开始就已经没了「生活」,这是位年龄和阅历根本不相称的人,年龄让她知道作为女人最需要什么,阅历让她知道作为名利圈中人要放弃什么。

这 3 位巨星的「隐退」,实际上代表了正常人选择放弃的 3 种类型:事业成就、精神追求以及人生观念——功成名就的人不会再争,有更高追求的人不会在乎名利浮云,知足常乐的平常心才会明晰人生的价值取向。

但问题是,没有人希望他们做「正常人」。

香港流行乐坛进入 20 世纪 90 年代,每个人都是娱乐工业上的一只蚂蚁,除了少数几位「隐者」,几乎没有人可以左右自己的命运。

这样的环境本就够糟糕的,但每一位艺人还得学会对付乐坛外的「盘外招」,这就是无良媒体的挑事儿。

媒体的挑事儿有三种:

第一是下作,无中生有、胡编乱造、恶意诽谤,对这种东西我们实在没法儿说什么了;

第二种是我们常见的,信息快餐、捕风捉影,说白了就是炒作,听到点儿来历不明的信息就闻风而动,不大点儿个破事儿在狗仔的笔下就发酵成爆炸性新闻。客观地说,商业化运营下的新闻媒体要抢市场,抢时效性,有很多新闻确实存在「没时间」证实、只能匆忙排版印刷的情况。但很不好的风气是,媒体们对这类新闻的态度逐渐就变成既然「无法」证实,那也就「不必」证实,先发为快,大不了第二天再辟谣;

第三种也许并无恶意,但新闻传播有条「定律」:不同的群体对某条新闻的解读是完全不同的。在娱乐圈中,哪怕是陈述事实的信息表述,歌迷们的理解都会跑偏。在这种情况中,媒体不是有心「挑事儿」,但受众群体却不受媒体控制。

当然,我们也必须承认一个客观事实:任何媒体都是有倾向性和立场的,新闻终归是要靠「人」来表述,「表述」本身就是一种带有主观倾向的行为,从理论上说,好的记者只能尽量抹去报道者的痕迹,但做到这一点确实很难。

有关「谭张争霸」的媒体报道中,以上三种新闻就都出现过。

在 1986 年的「香港十大劲歌金曲」颁奖礼上,张国荣的《当年情》先拿了个「金曲」,之后谭咏麟的《朋友》《无言感觉》反超,紧接着张国荣的《有谁共鸣》又获奖。给张国荣颁奖的嘉宾是电影巨星林翠,她是曾江的妹妹、陈山河与王馨平的母亲。不知是有意无意,林翠念出获奖歌名的时候说成「有谁共荣」,这几个字在谭咏麟和张国荣的两派歌迷中,就会产生不同的理解。

就在张国荣上台领奖的时候,俞  又火上浇油地添了一句:「二比二打成平手。」

俞  这句话乍一听,纯粹就是挑事儿。

但她说的有错吗?本来就是打平手了嘛,她就是在讲述一个客观事实嘛,没说张国荣好,也没说谭咏麟好。不过,这话让两方歌迷听了,就各自划出阵营来了,谁看对方都不顺眼。

俞  的话若是报道起来,就是第三种新闻。她未必真在挑事儿,她的话也未必真正指向「谭张争霸」,现在很多人都知道了,这句话是有背景的。

背景是什么呢?要看第二种新闻:炒作。

香港《明报》在颁奖后报道说,张国荣拿「最受欢迎男歌星」奖的呼声很高,但后来归了谭咏麟,原定「金曲金奖」给罗文的《几许风雨》,最后却给了张国荣的《有谁共鸣》。后来张国荣也回忆说,当时歌手是提前一个星期知道奖项结果的:谭咏麟有三首「金曲」,自己只有一首——综合《明报》的报道和张国荣的回忆,我们可以肯定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而且可能性很大,那就是:获奖名单提前「外泄」。至于是谁泄露的,那就没法儿猜了,也许是唱片公司,也许是「无线」的「舞美师」 。

「名单外泄」是件很麻烦的事儿,媒体节目没了神秘感和新鲜感,让观众看着像作秀。但这还不要紧,真正难为人的是任何事情都有突 *** 况和特殊情况。

「无线」就遇到了。

当时「无线」做「劲歌金曲」节目是有规矩的,那就是歌手不出席的话就没奖拿。

这公平吗?当然不公平,但是,我们却得说,它很合理。

制作方是「无线」,制定规则是「无线」的权利,这根本无从指责。客观地说,从节目制作的角度看,这种规定也是有道理的。假设谭咏麟真的有 3 首「金曲」,可他都不出席表演,3/10 的「金曲」没人唱,这档节目肯定是失败的。这就等于一部电视剧中有好几集男主角消失了,观众肯定会骂这导演有毛病、这剧太侮辱观众智商。

可是,以谭咏麟当时的地位和影响力,不获奖又说不过去,而「无线」方面也不好把事儿做绝。这下,「无线」的脸色就难看了,既不能黑脸,又不能红脸,所以只能给自己找脸,解决办法是中国人最擅长的方法:折中——原定谭咏麟的 3 首「金曲」减为两首,既保证了节目结构的完整和整体质量不下滑,又不得罪歌迷和谭咏麟这块娱乐圈的金字招牌。

这个办法确实是无奈,可从制作机构角度来说,已经是不得已的、唯一正确的选择。

不过,「无线」很快会发现,自己给自己找脸,很可能搞不好会打肿脸充胖子,它要立即解决的一个问题是:空出来的一首「金曲」奖给谁?

梅艳芳已经有两首了,罗文、林子祥各一首,张学友拿一首也符合他的「新人」身份,数来数去,符合拿两首「金曲」的地位和影响的人选,只能是张国荣。

有人会问,给其他人不可以吗?思路正确,但不可行。1986 年香港比较好的歌曲还有林忆莲的《放纵》、陈美玲的《欲断难断》、叶蒨文的《Cha Cha Cha》,另外刘美君、林姗姗、邝美云、何嘉丽、蒋丽萍等也有不错的作品。

可是,陈慧娴的《跳舞街》也只能拿到一个「最受欢迎 Disco 歌曲」奖,这种情况下,制作单位怎么可能把宝贵的「金曲」名额给其他人呢?

更多香港音乐专业的大学排名情况如何?(香港音乐学院排行)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