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广东各大学图书馆(广东最美图书馆排名),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广东各大学图书馆(广东最美图书馆排名)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广东各大学图书馆(广东最美图书馆排名)

“如果有天堂,那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这句话出自前阿根廷国家图书馆馆长、诗人博尔赫斯之口。对于一所大学而言,图书馆在其中担任了举足轻重的角色,被誉为“一所大学的心脏”。大学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殿堂,图书馆则是其中最重要的知识宝库,应当有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料和馆藏、广阔充足的空间、涵养精神的文化氛围。接下来我们就跟着记者一起,一睹广东高校图书馆的风采。

中山大学图书馆

中山大学图书馆创办于1924年,是中山大学的知识中心、学习中心和文化中心。中山大学图书馆拥有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截至2020年12月31日,中山大学图书馆纸质馆藏总量达953万余册(件),其中古籍35万余册,碑帖3.8万余件,徽州民间历史文献39万余件,民国时期文献约14万册。数字资源收藏丰富,居于国内高校前列。其中网络数据库1084个,电子图书254.7万册,中外文电子期刊14.7万种,音视频资源15.4万小时。

中山大学图书馆系统现由广州校区南校园图书馆、北校园图书馆、东校园图书馆、经济与管理学科馆、珠海校区图书馆和深圳校区图书馆组成。馆舍总建筑面积达18万余平方米,设有阅览座位9978个,检索和服务终端400台。全馆使用统一的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建立了无缝联结,形成了便利的分布式数字化信息服务网络,实现了数据资源的共建、共知与共享,及图书资料通借通还。

华南农业大学图书馆

华南农业大学图书馆起源于1909年广东公立农业专门学校图书室,馆舍建筑面积3.37万平方米,有17个书刊阅览室,2469个阅览座位。教职工94人,内设资源建设部、特色资源部、流通阅览部、信息咨询部、阅读推广部、系统部和馆办公室。馆藏总量979.9万册(纸本文献272.6万册,电子资源折合馆藏707.3万册)。文献信息资源覆盖学校全部学科,已形成多学科、多载体,以热带、南亚热带农业科学、生命科学文献为特色和优势的文献保障体系。

周开馆时间104小时,提供书刊借阅、参考咨询、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信息素养教育、阅读推广服务以及学科服务、科技查新、定题情报分析、学科竞争力分析、决策支持服务和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等特色服务。2011年获批“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2020年获批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未来将致力于构建文献信息中心、知识服务中心、学习支持中心。

华南理工大学图书馆

华南理工大学图书馆奠基于1936年11月,由我国著名图书馆学家杜定友筹建,1951年由岭南近现代著名建筑设计师夏昌世设计改建,1954年建成使用。华南理工大学图书馆现有一校三馆,分别是五山校区图书馆、大学城校区图书馆和广州国际校区图书馆,总面积达12.2万平方米,阅览座位约6500席,年均接待读者超过200万人次,是一座研究型的双一流大学智慧图书馆。华南理工大学图书馆馆藏文献总量870万册,其中纸质文献381万册、电子文献489万册、各类数据库167个,建立了涵盖清末、民国、近现代各个学科、较为全面系统的文献资源体系,围绕学校百年办校脉络及“求真理 探真源 养真性 达真知”办馆理念,为学校高水平“双一流”大学建设提供支撑,为学校教学科研、文化建设和师生读者提供最优质资源和最优秀的服务。

暨南大学图书馆

暨南大学图书馆创建于1918年,现由校本部(石牌校区)、番禺校区、珠海校区、深圳校区、华文学院5个馆组成,馆舍总面积80099平方米,设有阅览座位约9650个。

图书馆文献资源内容丰富,种类齐全,结构合理。截至2021年底,全校有各类印刷型文献474万余册,其中校本部和番禺校区有约374万册,现有中外文数据库180个,中外文电子书262.6万种,电子期刊5.2万种。校本部图书馆与各校区图书馆统筹规划,各有侧重,形成了共建、共知、共享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

图书馆环境优美,设备先进,功能齐全,设置“自习空间”与“智慧空间”,通过不断深化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构建灵活开放的服务格局,突出信息化、智能化特点。馆内除了设置“自习空间”与“智慧空间”外,还设置了教师专区、博士论文撰写区、独立研修室、学术讨论室等专门区域,配置了自助还书机、自助借还书机、自助复印机、自助杀菌机、电子存包柜、朗读亭等设备设施。图书馆以其丰富的馆藏资源和优秀的人文底蕴,成为莘莘学子博览群书、获取知识、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孕育人才的第二课堂。

■采写:新快报记者 王娟 实习生 陈治吏 通讯员 卢庆雷 李伟苗 陈芃辰 王少薇 黄瑶 肖建喜 杨柳青 朱戈 王若琳 韩文嘉 李倩彤

更多广东各大学图书馆(广东最美图书馆排名)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