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一张照片可以记录一个时代印迹
亦可以讲述一个风景名胜区发展历程
为挖掘我国丰富的文化内涵,传承历史,创新未来,保护弥足珍贵的自然与文化资源,重视和留存久已失落的历史见证,中国风景名胜区协会收集风景名胜区的照片作品,分期分批进行公益宣传展播。
北京的西南有个地方叫房山
旧的童年
北京西南的房山区
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痕迹和鬼斧神工的自然景观
是“北京人之家”(北京猿人)
亦是“北京城之源”(西周燕都)
云居寺
云居寺位于北京房山区大石窝镇水头村,占地面积70000多平方米。由云居寺、石经山藏经洞、唐辽塔群构成,是一处拥有1300多年历史的佛教圣地。
云居寺始建于唐贞观五年(631),由僧人静琬创建。
至辽圣宗时期(公元983—1011年) 形成五大院落、六进殿宇, 金、元、明、清各代都有修葺。
1942年遭到日本侵略军轰炸毁环。
20世纪50年代末,利用三年时间对石经进行发掘整理,并组织专家对房山石经进行研究。出版了《房山石经影印本》和《房山石经题纪汇编》等一批研究著作。
1974年房山区 *** 建立云居寺文管所(1988年扩编成云居寺文物管理处)
1987年10月,云居寺作为社会历史类专题遗址博物馆对国内外游人开放。
1995年12月正式注册登记为云居寺石经陈列馆。
选自《东方学报》 时间:1918年至1934年间
拍摄:网友(奥古斯都) 时间:2018年
俯瞰云居寺
拍摄:邓之诚*(历史学家)
时间:1925年至1931年间
拍摄:网友(一切随缘) 时间:2014年
云居寺山门
选自《中国文化史迹》 时间:1918年至1920年间
拍摄:网友(lantin) 时间:2008年
罗汉塔(北塔)
始建于辽代天庆年间(1111~1120年),是辽代砖砌舍利塔。
塔身集楼阁式、覆钵式和金刚宝座三种形式为一体,造型极为特殊。塔的下部为八角形须弥座,上面建楼阁式砖塔两层,再上置覆钵和“十三天”塔刹。
拍摄:普意雅(法) 时间:1901年至1923年间
拍摄:网友(胡杨林) 时间:2017年
藏经塔(南塔)
1942年,原南塔毁于侵华日军的炮火。
2014年9月,经过8次方案修改和5年艰苦的时间,云居寺“南塔”复建完工,恢复了民国时旧貌。
拍摄:普意雅(法) 时间:1901年至1923年间
拍摄:网友(胡杨林) 时间:2017年
嘉庆御碑亭
《嘉庆御碑》是清代嘉庆皇帝两次来云居寺所题的瞻礼词,所以又称这块碑刻为卧龙碑。碑阴、碑阳两面均刻有嘉庆皇帝的御制诗:碑阳的诗为嘉庆皇帝在嘉庆十四年第一次来云居寺时写下的《瞻礼二十韵》;碑阴的诗瞻礼词为嘉庆皇帝在嘉庆十八年留下的《再游云居寺》。
拍摄:邓之诚*(历史学家)
时间:1925年至1931年间
来源:网络 时间:2016年
石经山藏经洞第一、二洞
房山石经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石刻佛教大藏经”。
石经始刻于公元605年,创始人为隋末高僧静琬,随后历经隋、唐、辽、金、元、明六个朝代,绵延 1039年。现发现完整的大小经版共14278块,其中有4196块存放在石经山九个藏经洞内。
拍摄:邓之诚*(历史学家)
时间:1925年至1931年间
拍摄:网友(京西白三奶奶) 时间:2016年
石经山雷音洞
雷音洞内宽广如殿,四壁镶嵌经板大都是静琬早期所刻。洞中有四根石柱,石柱上雕佛像1056尊,故称千佛柱。
拍摄:赫达·莫里逊(德) 时间:1933年至1946年间
拍摄:网友(老陈八六) 时间:2010年
天王殿 弥勒佛
石花洞
石花洞位于北京市房山区河北镇南车营村,为上下高差150米的七层溶洞(现一、二层全部和三层、四层部分已对外开放)。是我国发现的岩溶洞穴中集规模大、洞层多、沉积类型全、次生化学沉积物数量大的洞穴,其美学价值和科研价值可居世界洞穴前列,是中国四大岩溶洞穴之一。
明朝正统十一年(公元1446年),圆广和尚云游时发现石花洞,命名“潜真洞”,并在洞口对面的石崖上镌刻“地藏十王”像。
明景泰七年(公元1456年),圆广和尚又命石匠雕刻十王教主“地藏王菩萨”佛像,安座第一洞室,则又称为“十佛洞”(石佛洞)。
因洞内石花集锦,千姿百态,在开发期间被北京市 *** 定名为“北京石花洞”。
但是!!
2012年7月12日,北京遭受百年不遇的暴雨袭击,房山地区山洪暴发,石花洞风景名胜区也收到影响!
道路中断、停车场多处塌陷、供电供水设施损坏、洞内四层严重积水,大部旅游基础服务设施损毁,景区被迫停业。
灾情发生后,花洞风景名胜区精心规划"五大建设项目",对遭暴雨破坏的景区进行维护和改造。
时间:2005年
时间:2017年
石花洞 洞口
时间:2010年
时间:2017年
长廊
时间:2010年
时间:2015年
售票处
时间:2012年
时间:2017年
景区卫生间
时间:2012年
时间:2017年
洞外步道
更多精彩关注头条号:老北京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