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人物名单(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获奖名单),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人物名单(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获奖名单)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人物名单(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获奖名单)

303名!

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出炉啦!

四川有10人上榜

快来为他们打call

四川助人为乐模范候选人(2名)

傅艳

傅艳,女,汉族

1971年4月生

*** 党员

四川省成都市志愿服务联合会会长

多年来,傅艳致力于保护救助困境儿童和发展社会公益事业。无论是做医生、记者,还是专职公益人,她一直走在公益助人的路上。她设立专项基金关爱患病儿童,用真心和行动帮助着身边每一位需要帮助的人。

傅艳曾经在四川地质医院担任过8年临床医生,在成都晚报等媒体单位担任过10年新闻记者。2001年开始,她用手中的笔不断推动四川省骨髓库的启动壮大;2003年,她组织举办“艾滋.剧团成都公演”,呼吁消除歧视、共同预防艾滋病;2005年,她的系列新闻报道为推动成都在全国率先启动少儿医保发挥了重要作用,同年设立的“傅艳工作室专项救助贫困白血病儿童基金”,至今已支出善款400余万元,挽救300多名白血病儿童的生命。

2013年,为提供“专业、有效、有序”的志愿服务,傅艳开始全职从事公益事业。作为成都云公益发展促进会和成都市志愿服务联合会负责人,她带领团队探索如何有效促进专业社会力量有序参与城乡困境儿童保护体系建设,并参与推动少年儿童司法、医务等专业领域社会工作发展。连续多年执行成都市有关部门委托的困境儿童保护等专业志愿服务项目,发动20多支专业志愿者队伍开展服务100万余人次,累计服务儿童10万余人次、特殊群体儿童500余例,为少年儿童健康成长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傅艳广泛调研,积极建言献策,呼吁社会共同关注困境儿童保护救助和公益事业。她提议定期举办“成都儿童保护周”,已写入《成都市人民 *** 关于推动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她倡导成年人加入“儿童守护使”志愿行动,联合专业社工等专业志愿服务队与检察机关共同开展相关活动。发起“守护娃娃,守护未来”等主题活动,吸引更多公众人物参加。带领云公益团队与法学专家共同完成的《关于未成年人监护失职(疏忽)行为“入刑”的建议》,由14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合提交至全国两会。

傅艳荣获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工作者等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被授予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章。

陈国辅

陈国辅,男,汉族

1930年12月生

*** 党员

四川省宜宾市兴文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顾问

入党66年,陈国辅始终如一践行“只要有益于人民的事就要一直做下去”的庄严承诺。退休后,他把晚年无私奉献给了扶贫济困和关心下一代事业,挽救失足青少年,帮扶孤残儿童,组建宣讲团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被誉为当代“活雷锋”。

陈国辅是雷锋的战友,始终以雷锋为榜样。1950年参军的陈国辅,曾和雷锋一起工作、学习。雷锋每天天不亮就去炊事班帮忙,发着高烧奋战在抗洪抢险一线……这些事迹深深影响着他,也激励着他一定要把雷锋精神传承下去。

他生活清贫,却情系后代,无私奉献。陈国辅至今居住在80年代修建的县委宿舍楼里,两室一厅里,家居陈设还是上世纪的样子,老两口没有一点存款。但是,他节衣缩食,从退休金中挤、从生活费中挪、从各个方面凑,积极助学、助困、助残、助孤,圆了无数孩子的读书梦,先后挽救了46名失足青少年,帮扶52名孤残儿童生活、学习。最多同时资助8个贫困生,每月要花上千元。20多年来,究竟花了多少钱,陈老自己也没有数:“每次都是摸出钱就给了,也没有记个账,也不用记嘛。”

陈老的事迹感动了兴文人,更赢得了尊敬和信任。在他的感召和影响下,更多的人加入到了扶贫济困的行列中来,全县300多名企业老板自愿帮扶546名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顺利圆梦大学,254名老党员、老干部结对帮扶闲散青少年171名。

他以史育人,让民族精神代代相传。陈国辅从部队转业后在家乡兴文县委党史研究室工作,他也被人们称为“兴文活党史”“爱国主义教育的活教材”。1990年退休后,他全身心投入到爱国主义教育宣讲,主编《抗美援朝故事选编》《红色记忆》等爱国主义乡土教材,组建宣讲团,跋山涉水到全县中小学校开展“民族精神代代传”宣讲活动。20多年来,深深影响了十几万学生。

陈国辅荣获全国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四川省道德模范等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四川见义勇为模范候选人(2名)

何华云

何华云,男,汉族

1966年5月生

四川省南充市南部县河东镇个体经营户

何华云不顾自身安危,跳进湍急江中救人,拼尽全力救起3名溺水儿童,被誉为“见义勇为英雄”。

2015年6月20日下午3时许,何华云与妻子、女儿像往常一样来到江边钓鱼。此时,几名没有家长陪伴的儿童,不听劝阻,跳进江中嬉戏。大约半小时后,何华云隐约听见呼救声,他立即丢下鱼竿跑近一看,几个孩子正在江中挣扎。何华云来不及多想,便一头扎进江中。

何华云下水后,快速游向距离最近的孩子,拖到浅水区交给前来帮忙的妻子。然后又转身向第二个孩子游去,抓住这名孩子的衣领,将其带向浅水区,妻子再次下水将孩子带上岸。这时候,第三个孩子已被江水冲到距离岸边20余米的地方。此处水流最为湍急,孩子也基本没了意识,生命危在旦夕。何华云在体力透支的情况下没有放弃,最终将这个孩子救上岸。而另外3个孩子,已不见了踪影。

当他把第三个孩子救上岸后,孩子因呛水时间过长已陷入昏迷。何华云立即对孩子进行抢救,孩子终于慢慢苏醒了过来。何华云歇息片刻后,又与赶来的打捞队一起搜救,一直持续到第二天凌晨。最终,另外3个孩子因溺水时间过长,不幸身亡。

这已不是何华云第一次跳水救人,他曾在1993年和2014年分别成功救起1名溺水者。对接踵而来的荣誉,他看得很平淡,将所得奖金加上自己另外添上的3000块钱,全都送给了当地8个贫困户。何华云说:“救人不图名利,只为良心过得去。”

何华云荣登“中国好人榜”。

龚志敏

龚志敏,男,汉族

1968年12月生

*** 党员

川煤集团芙蓉公司叙永煤矿党群工作部副部长

危急关头他奋不顾身,与持刀歹徒殊死搏斗,为警方抓捕赢得时间、创造时机,自己却被连刺数刀,因失血过多而休克。龚志敏用赤诚和鲜血维护企业利益和社会稳定,被誉为企业的“忠诚卫士”。

龚志敏于1990年退伍后长期在煤矿公安科从事保卫、 *** 、维稳工作,为维护企业及周边治安秩序,预防和打击违法犯罪行为做出积极贡献。2010年底,叙永煤矿3枚生产用雷管,落入犯罪分子手中。犯罪分子以此为要挟,妄图敲诈勒索叙永煤矿6万元现金。2011年1月6日,犯罪分子决定进行交易。矿方与派出所经过反复研究,决定在交易过程中择机抓捕。在确定与犯罪分子交易人选时,龚志 *** 动请缨。犯罪分子异常狡猾,多次临时变更地点。交易过程中,龚志敏只身一人与犯罪分子不断周旋。在通过耳机接到干警发来立即抓捕的指令后,他一把夺过雷管,随即从背后擒住企图逃跑的犯罪分子颈部。犯罪分子急于脱身,抽出藏在身上约30厘米长的匕首,向身后的龚志敏刺去。龚志敏躲闪不及,左肩被刺中,顿时鲜血直流,但他没有松手,拼命将犯罪分子摁倒在地。犯罪分子穷凶极恶,对着龚志敏的后腰部又刺一刀。这时,同行的另外2名同事也冲上前与犯罪分子扭打在一起,并与迅速赶到的公安干警共同将犯罪分子制服。龚志敏却因失血过多陷入休克,后经全力抢救,才脱离生命危险。

龚志敏被授予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章。

四川诚实守信模范候选人(1名)

罗万森

罗万森,男,汉族

1940年12月生

四川省乐山市市中区关庙乡苏坪村村民

罗万森坚持34年定期收购高位截瘫的李佰洲编织的竹编,只为一句“只要你继续编,我就继续收”的承诺,即便年近八旬,依然不改初衷,诚信成就了两位老人终身的友谊。

34年前,做竹编生意的罗万森在收竹编时偶然认识了李佰洲。李佰洲年轻时因意外高位截瘫,独自带着女儿,生活非常艰难,只能靠编织竹编勉强度日。当时,罗万森看他趴着辛苦地编织竹编,被深深震撼,当即对李佰洲说:“你的竹编我全要了,你编多少,我就收多少!”从那以后,为了这句承诺,罗万森常年收购李佰洲的所有竹编。每次来收,他宁愿自己不赚钱,甚至是亏钱,还会多给些钱。李佰洲编了34年,罗万森就收了34年,无论寒冬酷暑,风雨无阻。

几十年过去了,罗万森总说:“老李,你的竹编卖得不错,我又赚了一笔。”在善意的谎言下,李佰洲很长一段时间,只知道自己的竹编好卖,编多少就能卖多少。但实际情况是如今竹编不好卖了,罗万森从李佰洲这收购的竹编因为滞销已堆了半间屋子,一些竹编也开始发霉。

罗万森家离李佰洲家有10多公里,年轻的时候,都是走路上门收购。后来他年纪大了,就买了一辆电动三轮车,骑着车到李佰洲家里去收。有一次,在去收竹编的路上,罗万森骑车摔了一跤,伤得不轻。在医院养病期间,罗万森就安排儿子去收。

罗万森从李佰洲那里共收了价值50多万元的竹编。卖竹编的钱成了李佰洲和女儿的主要生活收入来源。2016年,李佰洲一家顺利脱贫。如今,两人成了多年的老朋友,不收货的时候,罗万森会买上糖果饼干,专门去看望李佰洲。随着罗万森年纪大了,儿子罗高权义无反顾地接过了父亲的接力棒,父亲一诺千金的精神,已铭记在他心中,罗高权说:“李大爷编多少年,我就收多少年,一直收下去。”

罗万森入选“四川好人”。

四川敬业奉献模范候选人(3名)

刘传健

刘传健,男,汉族

1972年11月生

*** 党员

四川航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飞行员、A320机型B类教员。

刘传健工作27年来,以过硬的飞行技术、严谨的工作作风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面对执行航班突发的极端险情,他在座舱瞬间失压、驾驶舱温度达到零下40摄氏度的生死关头,临危不乱,果断应对,带领机组成员正确处置,完成“史诗级”备降,确保了119名旅客和9名机组人员的生命安全,被誉为“英雄机长”。

2018年5月14日7时08分,刘传健驾驶3U8633航班飞行在9800米的成都上空,驾驶舱右风挡玻璃突然出现裂纹。刘传健发现后立即向地面管制部门发出备降信息,并让副驾驶发出7700遇险信号。此时,玻璃碎裂向外四散,驾驶舱门自动打开,座舱失压,自动驾驶设备故障,飞机剧烈抖动,情况万分危急。刘传健忍受着极端低温、缺氧、强风和巨大噪音的恶劣条件,实施全手动操作飞机。他左手紧握操纵杆,尽力控制飞机状态,右手竭力去拉位于左侧的氧气面罩,飞机迅速左转飞向成都双流机场,并开始紧急下降。由于设备损坏和风噪,他无法得知飞行数据,无法通过耳机与地面建立正常双向联系。刘传健凭借精湛技术和丰富经验,在充分考虑地形和安全高度前提下控制航速和航迹,凭手动和目视,靠毅力掌握方向杆,操控飞机艰难下降。7点46分,刘传健操纵飞机以近乎完美的曲线安全降落成都双流机场。面对34分钟的极限考验,刘传健以无一失误的手动操作,与机组有序配合,无惧生死,力挽狂澜,确保了119名旅客和9名机组人员的生命安全,创造了航空史上的奇迹。

刘传健热爱飞行事业,多年来苦练过硬技术,坚守严谨作风,以平凡成就非凡。2006年,刘传健从空军退役,成为一名民航飞行员。他以“敬畏生命,敬畏规章,敬畏责任”为内心坚守,工作中努力做到精益求精。他坚持学习和总结,十余年如一日,临睡前翻看学习航空书籍,对历史上发生的特殊飞行事故,他都思考如果是自己该如何处理。每次碰到问题和疑惑,他总是千方百计学懂弄通。每次飞行结束,他都要总结进步和不足。多年来,他飞行川藏线百余次,练就了过硬的飞行技术和严谨的工作作风,积累了高原飞行的宝贵经验。

刘传健荣获“最美退役军人”、中国民航英雄机长等称号,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当选“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

其美多吉

其美多吉,男,藏族

1963年9月生

*** 预备党员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四川省甘孜县分公司驾驶员

其美多吉三十年如一日,驾驶邮车在平均海拔3500米的雪线邮路上运送邮件,在时刻面临着雪崩、滑坡、泥石流及歹徒抢劫等危险情况下,行程140多万公里,从未发生过一起责任事故。他以螺丝钉精神紧紧钉在川藏线上,将来自党中央的声音、祖国四面八方的邮件送往雪域的各个角落,被群众誉为“雪线邮路的幸福使者”。

1989年,其美多吉成功应聘当地邮局邮车驾驶员,实现了儿时的“邮车梦”。他长年往返的康定—德格邮路是全国最危险的邮路之一,沿途要翻越17座海拔4500米以上的大山,被人们称为“雪线邮路”。邮路从四川甘孜县城向西行进,便是海拔6168米、有着“川藏第一险”之称的雀儿山。这里的道路几乎开凿在绝壁上,曲折险峻,危险重重,最窄处仅有4米。道路一面是碎石悬挂,一面是万丈深渊,路面随着海拔攀升不断收窄并越发颠簸。其美多吉每次经过这里,就仿佛在与死神博弈。这样的线路,其美多吉坚守了30年。“只要有邮件,邮车就得走;只要有人在,邮件就会抵达。”抱着这样的信念,其美多吉6000多次往返于甘孜与德格之间,行程140多万公里,相当于绕赤道35圈。

30年坚守初心,其美多吉不仅要面对恶劣天气的危险,还要随时应对突发事件,但他从不向危险和困难低头。2000年2月,其美多吉和同事在雀儿山遭遇雪崩。为确保邮件安全,他们死守邮车,一点点铲雪,一公里路硬是走了两天两夜。2012年7月,其美多吉驾驶邮车返回甘孜,遭遇12名歹徒持刀抢劫。他身中17刀,肋骨被打断4根,头盖骨被掀掉一块,昏迷了三天三夜,在重症监护室被抢救一周后,才保住性命。出院后,因左手断裂的肌腱无法合拢,其美多吉不得不暂别岗位。为尽快重返邮路,他四处求医,强忍疼痛坚持两个月的康复训练,左手才基本复原。

30年艰苦付出,其美多吉亏欠家人很多,但从没想过放弃。自从开始跑邮车,其美多吉只在家里过了5个除夕。两个孩子出生时,他都在邮路上。就连大儿子突发心肌梗死撒手人寰,90岁的老父亲去世,他都因为奔忙在邮路上没有见到最后一面。即便如此,家人对其美多吉也是非常理解。受父亲影响,小儿子如今也选择这个行业,是甘孜县邮政分公司网运调度员,与父亲一起成了邮路上的“父子兵”。

其美多吉荣获“时代楷模”、全国邮政系统先进个人等称号,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当选“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荣登“中国好人榜”。

张信威

张信威,男,汉族

1938年1月生

*** 党员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九所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

张信威在近60年的工作生涯中,根据国家需要,不断转换研究领域,几十年如一日,殚精竭虑地埋首于核武器、高技术研究、国家攀登计划、基础研究等不同领域的每一项研究,哪里需要去哪里,干一项精一项,为我国核武器研制和科学技术发展作出突出贡献。

1960年,张信威从北京大学物理系毕业后,被分配到我国唯一的核武器研制单位从事核武器研究工作。他靠着扎实的专业基础和“拼命三郎”的工作精神脱颖而出,不久便独立承担科研任务。在担任科研组长时,他经常24小时倒班连轴转。在大量的理论模拟基础之上,张信威探索出一种全新的、具有强抗干扰能力的核武器小型化理论原理和结构设计方案。这一方案被确定为核试验的工作模型,奠定我国核武器小型化物理原理研究和结构设计的基石。

1986年,根据组织安排,张信威转向高技术研究,从事国家高技术某主题总体研究和论证。他的研究对象从地面延伸到太空,一系列新知识需要学习和补充。为了更快更好地学习,张信威总带着一大包资料,方便随时随地翻看。通过不懈努力,张信威率先在全球该研究领域提出“瑞利信标”概念,并且对信标的建立做了大量重要基础性工作。

1996年,他再次转换研究领域,参加国家攀登计划中“计算材料科学的物理基础及应用”研究工作。他创新性地率先使用计算代替实验手段,以第一性原理计算方式对材料性质进行研究。与他人合作,开展贮氢金属与氢及氢同位素的相互作用、氢的吸放动力学、碳60及其掺杂第一性原理等研究,在国际上较早完成有关系列理论计算。

近十几年来,张信威又开始致力于没有传统理论支撑的异常核聚变实验和理论研究。他广泛调研,亲自上加速器做实验,首先推出小氢原子的能级公式,并在国内外异常核聚变国际会议上发表文章,明确表述小氢原子模型。目前,此项研究在张信威的努力下已取得重大进展。

如今,他虽然已经81岁高龄,但每天提着一个塞满资料的包搭乘上班班车,一头扎入办公室,晚上过了10点才返家,除了过年休息一两天之外,从来不休节假日。

张信威荣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称号,被授予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四川孝老爱亲模范候选人(2名)

陈光英

陈光英,女,汉族

1953年10月生

四川省广元经济技术开发区盘龙镇红光村村民

10多年来,陈光英悉心照料高位截瘫的儿媳,独自一人料理家务、侍弄庄稼,她用年迈身躯撑起命运多舛的家庭,是十里八乡公认的“好婆婆”。

2007年,陈光英的老伴因耳聋和患直肠癌,成为三级残疾,丧失劳动能力,为给老伴治病花去家中6万多元积蓄。2008年,因汶川地震,家中房屋倒塌。2009年,儿媳在重建震后房屋时从高处摔下致高位截瘫,让这个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面对生活不能自理的儿媳、需要照顾的老伴及年幼的孙女,以及儿媳每年近万元的医药费、震后重建房屋借下的外债,陈光英愁得夜不能寐。为了家庭生计,陈光英让儿子外出打工,自己默默承担起照顾“一瘫、一残、一幼”,操持家务,侍弄庄稼的全部重担。

每天,她总是天不亮就起床。照料儿媳喝水、翻身,打理好一切后,便匆匆赶到地里劳作。到了早饭时间,回到家里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看看儿媳。做好早饭照料儿媳吃完后,又给儿媳 *** 肢体、清理卫生。把儿媳都安置妥当,再返回田里劳作。晚上,忙碌一天的陈光英无论多累,也要坚持给儿媳洗澡擦身、 *** 梳头、换洗衣服。每当天气好的时候,陈光英就把儿媳抱上轮椅,推到外面让儿媳串串门、透透气。邻居们看到都竖起大拇指:“陈大姐对儿媳真好,再苦再累从不抱怨,真是打心眼里佩服。”10年来,儿媳一日三餐从来没有耽误过,也从来没有生过褥疮。

生活的重担,留给她的是一头华发、满脸皱纹和长满厚茧的双手。可她依旧笑容满面、精神抖擞地撑起这个家。她的精神影响着儿女,打动着儿媳,感动着十里八乡。儿媳常说:“多亏有个这样好的妈,不然我早就不在人世了。要是有来世,我还要做她的儿媳,我愿意侍奉她一辈子!”

陈光英入选“四川好人”。

钟惠芝

钟惠芝,女,汉族

1949年12月生

*** 党员

四川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退休职工

丈夫去世后,钟惠芝独自挑起生活重担,40多年任劳任怨,悉心照料年迈多病的公婆,抚养年 *** 儿,支撑起风雨飘摇的家,用坚韧诠释着孝贤美德。

钟惠芝结婚仅一年,丈夫便患鼻癌去世,留 *** 弱多病的养父母和出生仅40天的女儿。

一年后,女儿又患重病,生命垂危。一边是失去养子的双亲,一边是病重的女儿。面对生活不幸,钟惠芝把失去丈夫的悲痛藏在心里,以弱小的身躯顽强挑起家庭重担,医治年幼的孩子,照顾伤痛未愈的老人。

1990年,钟惠芝的公公被诊断为口腔淋巴癌。为了让老人得到更好的治疗,她把老人接到成都医治。老人病重期间,大小便不能自理,她都悉心照料,为公公清洗身体,换洗衣物。老人行动不便,经常倒地不起,她每次都拼尽全力拉起扶到床上。

后来,公公在老家病危,她与婆婆一起无微不至地照顾直至去世。

考虑到婆婆在老家没有亲人,独自一人生活不便,为了能更好地照料婆婆,钟惠芝把婆婆的户口迁到成都,让老人看病有了保障。2001年和2004年,婆婆经历头部摔伤、股骨粉碎性骨折、肩胛骨骨折脱位等伤病。2013年和2018年,婆婆因脑梗和肺炎住院两次,又检查出患有糖尿病,后因脑梗加重,导致全身瘫痪,卧床不起。钟惠芝整日在身边陪护,给婆婆清洗伤口、抹身洗澡、喂药喂饭,每天两次对骨折处进行热疗。婆婆的双脚蜂窝组织炎每年都会复发,钟惠芝坚持每天用药水给婆婆泡洗2次,直到患处好转。

家庭的不顺并没有影响钟惠芝对孩子的教育。虽然钟惠芝没能给孩子提供富裕的物质生活,但她一直要求孩子要养成良好精神品质,并以自己孝老爱亲、勤劳质朴的精神默默感染着孩子。在家庭坎坷中成长的女儿非常懂事,如今已是一名光荣的小学教师。

这个历经磨难的家庭,靠着钟惠芝的努力付出,虽然艰苦,但十分温馨幸福。

钟惠芝被授予四川省敬老儿女金榜奖。

来源 | 四川文明网

编辑 | 孟孃

点个“在看”哟~

更多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人物名单(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获奖名单)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