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余杭区警察,余杭公安郭警官,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余杭区警察,余杭公安郭警官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余杭区警察,余杭公安郭警官

2014年8月,有两个外地来的飞车贼在余杭街头抢了包,撒腿就跑。没想到,跑了40分钟,前方出现了闪烁的警灯,全副武装的PTU和派出所民警就在那儿等着。

两个飞车贼都傻眼了:我们都不知道往哪跑,你们怎么知道的?现场抓捕的民警们相视而笑,别问怎么知道的,我们这里有“大神”坐镇,会告诉你?

同事们说的“大神”叫王秋,今年38岁,现任余杭公安分局交通警察大队政治教导员。2003年他进入余杭公安分局,先在运河派出所做了两年社区民警,也就是常说的片警。运河派出所辖区30多平方公里,6万多人口,民警却只有六七个,电脑只有户籍室有,报案笔录都还是民警手写的。

王秋一个人就管了5个村(社区),经常要带着笔记本逐户走访,根本忙不过来。尤其是遇上清查行动,他得先打着电筒把信息记在纸上,等回到派出所,再一个个录入公安网系统。 “要是走访的时候能一边采集一边录入,效率就完全不一样了。”这个问题一直在王秋脑子里转。

王秋处理事情的视角有种工程师特有的风格,简单清晰,干净利落,任何复杂的情况都能被他拧到一个轨道里,直指目标。遇到事了怎么办?解决它。怎么解决?不靠天,不靠人,靠自己。不花时间找捷径,电子信息工程本科毕业的他用了最笨也是最踏实的方法,自费去复旦大学进修。当时他只想解决问题,并不知道踏出了通往“大神”的第一步。

犯罪分子都不知道自己会往哪里逃,警察却好整以暇地等在了前方,这种类似电视剧的情节屡屡真实发生,奠定了王秋在同事心里大神的地位。

大神当然不是一天炼成的,在复旦进修之后,王秋形容自己就像走出大漠草原的郭靖(暴露了他金庸迷弟的属性),视野骤然开朗。

余杭区地形复杂,有很多标识不清楚的城乡结合部村道和郊外,怎么快速定位?王秋想了一个“土气”却有效的法子——给余杭的每一个监控摄像头挂上号牌。

这个发明其实不只是一个数字号牌,而是模糊搜索、地图定位与监控视频数据的整合,余杭警方重大案事件视频的同步率也因此提高到了98%。

这就能解释,为什么警察的速度总比罪犯快,因为根据编过号的摄像头传回的图像数据,民警对犯罪嫌疑人逃跑的路线掌握得一清二楚。王秋用科技手段表达了余杭警方的态度——既然敢来做坏事,就不要想跑了。到了余杭交警大队,如何利用科技数据提升交通秩序管理效果、进行事故防控,成了王秋的新目标。

他交出了一份自己不是很满意(但别人看起来很厉害)的成绩单。

成绩单

牵头开发了智库系统,不仅能对交通事故快速留痕处理、进行自动研判分析,还提升了执法水平和老百姓满意度,被评为全国样板示范移动应用。

开发了队伍法制预警平台,打通了11个系统平台,实现了114项工作风险的提醒和预警,队伍和执法水平大幅提升。

牵头交通肇事案件网上一体化办案试点工作,利用跨网视频证据调取辅助模块,解决了视频证据刻盘送达调取方面的问题,大大提高了案件办理效率。

开发了重点车辆管控平台,通过卡口、闯禁、视频分析、数据碰撞等科技手段集成,对工程车等重点车辆实现全时空管控,今年第一季度,工程车亡人事故相比2018年同期下降了48%。

有天分,有能力,却依然愿意下笨功夫,愿意脚踏实地选择最困难的方向和目标,都是对自己有要求的人。王秋就是这样的人,从来不说什么豪言壮语,只是默默耕耘着,不断对自己提出要求,然后超越,再提出要求,再超越,一步步接近心底的那个方向。勤恳努力必有回报。

五年前,王秋成为高级工程师,是浙江警方最年轻的一位“高工”;2017年,获得公安部颁发的“全国优秀人民警察”荣誉;2019年和世界冠军孙杨肩并肩,一起被评为“新时代杭州十大杰出青年”。

获得那么多荣誉,王秋依然保持平常心,不浮躁也没有膨胀。“科技是为人服务的,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给兄弟们提高效率、减轻负担。”他绝不承认自己是大神。

这位被警察事业推着在科技道路上狂奔的“科技控”,除了为一线民警办案提供科技支撑之外,平时还热衷于帮同事们修电脑、修手机、修设备、各种修修修……非但不嫌麻烦,反而乐在其中,“用数据和互联网意识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碰到的难题,其实蛮有意思的。”

属于公安科技民警的抱负并不怎么高大上,对他们来说,用科技解决生活工作中切实的问题,哪怕是很小的问题,带来的成就感更为丰盛。如果一定要找到什么执着的,不能放下的“野心”,也有。“把城市大脑警务装备做好,作为交警,我希望通过科技强警,让交通事故少一点,再少一点。”王秋说。

编 辑 | 虞佳杰

责 编 | 徐 冏 核 发 | 胡早玲

来 源 | 余杭公安 通讯员丨周德峰

更多余杭区警察,余杭公安郭警官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