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2021年中国十大ic设计公司,2021年十大中国ic设计公司,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2021年中国十大ic设计公司,2021年十大中国ic设计公司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2021年中国十大ic设计公司,2021年十大中国ic设计公司

2020年12月10日,“中国集成电路设计业2020年会(ICCAD)暨重庆集成电路产业创新发展高峰论坛”在重庆悦来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召开。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集成电路设计分会理事长魏少军教授为大会作了题为《抓住机遇,实现跨越》的主旨报告,并公布了2020年国内十大IC设计企业。

一、2020年国内芯片企业已达2218家,产值约3819.4亿元

在报告中,魏少军教授统计的数据显示,2020年国内的芯片设计企业达到了2218家,比去年的1780家多了438家,数量增长了24.6%。除了北京、上海、深圳等传统设计企业聚集地外,无锡、杭州、西安、成都、南京武汉、苏州、合肥、厦门等城市的设计企业数量都超过100家。

从国内芯片设计产业的销售额来看,2020年国内整个芯片设计行业的销售额预计为3819.4亿元,相比2019年的3084.9亿元增长23.8%,增速比上年的19.7%提升了4.1个百分点。按照美元与人民币1:6.8的兑换率,全年销售约为561.7亿美元,预计在全球集成电路产品销售收入中的占比将接近13%。

从各个区域的发展情况来看,长三角的芯片设计企业贡献的销售额占比最高,达到了39%,同比平均增速也最快,达到了46.3%;其次是珠三角地区,占比37%,同比平均增速17.7%;京津环渤海地区排名第三,占比14%,但是同比平均增速下滑了11.1%;中西部地区占比10%,不过同比平均增速却达到了41.7%。

除了北京和香港之外,2020年芯片设计产业增速最高的十个城市分别为重庆(206.1%)、南京(123.1%)、杭州(60.9%)、西安(50.0%)、无锡(49.4%)、上海(39.7%)、长沙(37.6%)、天津(35.5%)、武汉(33.9%)、无锡(33.3%)。

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到,芯片设计产业前十大增速最快的城市的增速均大幅超过了往年,所有进入前十的城市的芯片设计业增速都超过了33%。

从产值规模来看,2020年芯片设计产业规模最大的十个城市分别为:深圳,销售额1300亿元;上海,销售额950亿元;北京,494.3亿元;杭州,212.8亿元;无锡,180.0亿元;西安,151.5亿元;南京,147.9亿元;武汉,91.1亿元;珠海,86.6亿元;苏州,75.0亿元。

从上面的数据来看,深圳、上海、北京继续牢牢占据前三位。在杭州、无锡和西安的设计业销售规模超过100亿元人民币之后,南京今年的产业规模首次超过100亿元,达到147.9亿元。这10个城市的产业规模之和达到3689亿元,占全行业的比重为96.6%,比2019年的95%提升了1.6百分点。进入前10大城市的门槛提高到75亿元,比2019年提升了8.71亿元。

结合前面的增速来看,今年国内的芯片设计产业不论是在产值还是增速上,同比都有很大的增长。而这个成绩还是在今年新冠疫情及美国针对中国科技产业持续打压的影响之下所取得的,实属不易。

二、2020年销售额超亿元企业将有289家,同比增长21.4%

虽然,2020年国内的芯片设计企业达到了2218家,但是销售额超过1亿元的企业占比却并不高。根据魏少军教授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预计有289家企业的销售超过1亿元,虽然比2019年的238家增加51家,增长了21.4%,但是在总体的2218家企业当中的占比也只有13%左右。而2020年销售额低于1000万元的芯片设计公司则高达1164家,占比高达52.5%。显然,虽然IC设计企业的数量增长很快,但是大部分营收仍处于较低水平。

在这289家销售额过亿元的IC设计企业当中,企业销售总和达到3050.4亿元,比上年的2337.6亿元增加了712.8亿元,占全行业销售总和的比例为79.9%,与上年的75.8%相比提升了4.1个百分点。

从销售额过亿元的IC设计企业的区域分布来看,长三角地区占比最高达42.9%,随后是珠三角地区(22.1%)、京津环渤海地区(18.3%)、中西部地区(16.6%)。从城市分布来看,北京、深圳、杭州、上海、无锡、成都等城市的过亿元IC设计企业最多。

从产品领域分布来看,这2218家芯片设计企业当中,消费类领域的芯片设计企业数量最多,高达966家,占比也高达43.6%。其次通信芯片领域的企业有498家,占比达22.5%,虽然数量比消费类领域的芯片设计企业少,但是销售额总额却是最高的,达到了1647.1亿元,同比增长46%。其他企业数量占比较高的领域则分别是计算机、多媒体、模拟、智能卡、功率和导航等。

从企业的员工数量来看,在2218家IC设计企业当中,人员数量超过1000人的共有29家,比去年增加了1家;人员规模为500-1000人的有42家企业的,比去年增加9家;人员规模为100-500人的有185家,比上年增加32家。但占总数87.9%的企业是人数少于100人的小微企业,共1862家,比去年多了286家。

2020年我国芯片设计业的从业人员规模大约为20万人,人均产值为191万元人民币,约合28.1美元,人均劳动生产率与上年持平。

三、2020年十大IC设计企业

每年的ICCAD年会上,魏少军教授都会公布年度十大IC设计企业,只不过,公布的是各家的销售额,但是具体的企业名单却都是不公布的,这也使得很多人都会来玩“猜一猜”。

根据魏少军教授透露的信息显示,2020年中国十大集成电路设计企业的分布是,珠江三角洲地区有3家,长江三角洲地区有6家,京津环渤海地区有1家。进入十大设计企业榜单的门槛维持在去年的48亿元。十大企业的销售之和为

1868.9亿元,占全行业产业规模的比例为48.9%,比上年的50.1%降低了1.2个百分点。十大设计企业整体增长率为20%,比全行业平均增长率低3.8个百分点。

下面芯智讯也根据魏少军教授公布信息,以及已有的相关资料来猜一猜。

排名第一的无疑是华为旗下的海思半导体,魏少军教授给出的销售额预估是963亿元,相比2019年高出了120.3亿元。

虽然受美国制裁的影响,自今年9月15日之后,台积电、中芯国际等晶圆代工厂已经无法为海思芯片代工,但是这个主要是对其四季度的销售额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不过考虑到之前华为就已经进行了大量的备货,所以就2020年年内,对于海思的销售额的影响并不会太大。再加上海思中高端芯片整体成本(更多的采用先进制程)的提升,整体的销售规模确实是有望在去年基础上进一步增长。

第二名则大概率是收购了豪威科技的韦尔股份。魏少军教授给出的销售额预估是203.5亿元。而根据韦尔股份公布三季度财报显示,其前三季度营业收入140亿元,同比增长48.51%。结合2020年中报显示,其上半年营业收入为80.4亿元。简单计算得出,其三季度营收达到了59.6亿元。考虑到四季度本就是半导体行业的旺季,四季度的营收有望突破60亿。那么全年营收就有望达到魏教授给出的203.5亿元的预估。

第三名可能是比特大陆,虽然比特大陆并不是一家纯粹的芯片设计公司,其主要营收来源也是搭载了其芯片的“矿机”。不过,由于其芯片贡献的业绩占比相对较大,所以也可以算作是一家芯片设计公司。在此前的一些活动上,魏少军教授也多次将比特大陆列为芯片设计企业,不过其公布的营收应该是刨去非芯片设计相关的营收。比如魏少军教授之前公布的比特大陆2018年的芯片设计营收为143亿元,而比特大陆招股书显示,其2018年上半年营收就超过了28.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86亿元)。

考虑到近两年来矿机市场已没有了以往那么火爆,再加上矿机市场竞争加剧(嘉楠科技成功上市,比特微电子的强势出击),以及比特大陆两大创始人的内斗,比特大陆今年的业绩恐怕也确实不会比2018年好多少,确实可能会落在魏少军教授预估的145.6亿元左右。

魏少军教授给出的第四名至第六名的销售额分别为99亿元、98亿元、94亿元。由于这三个数据较为相近,确实很难确定具体的企业,不过可以推测落入这个区间的相关IC设计企业。

首先,最为可能在这个区间的是紫光展锐。去年5月,紫光展锐宣布已启动科创板上市准备。而根据大华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报告显示,紫光展锐2018年实现营收73.03亿元,净利润2.55亿元。这也是展锐官方数据的首次曝光。考虑到为上市做准备,展锐有积极做高近两年的业绩的动力,以及近两年展锐积极开拓国内市场,并取得了不错的成效,芯智讯预估展锐2020年营收可能会落在魏教授给出的94-99亿元的这个区间。

除了展锐之外,另一家企业则应该是中兴微电子。根据此前中兴通讯收购中兴微电子100%股份时所发布的公告显示,中兴微电子2018年和2019年营收分别为51.84亿元和50亿元,但是在2020年上半年的营收就达到了60.2亿元,超过了2019年全年。这个同比增长确实有些吓人,这其中可能存在一些意外因素,应该是受华为被美国制裁影响,中兴通讯向中兴微电子大量采购了相关芯片,进行备货。不过,即便下半年营收同比增速只有上半年同比增速的一半左右,中兴微电子今年的营收也有望达到94-99亿元这个区间。

至于剩下的一家营收可能会在94-99亿元这个区间IC设计企业,芯智讯暂时并未想到。

不过,如果按照极为乐观的数据来预计的话,北京智芯微和华大半导体都有可能。

按照赛迪顾问此前公布的2017年中国十大IC设计企业榜单数据来看,智芯微2017年的营收为44.9亿元左右。而此前魏少军教授公布的一份报告,北京智芯微电子2018年的营收为60亿元。另外根据此前TrendForce的数据显示,2018年华大半导体的营收也为60亿元。如果这两家企业当中的一家能够连续两年维持25%左右的增长,那么今年营收就有望达到94亿元。

不过,芯智讯还是倾向于,北京智芯微和华大半导体这两家企业当中,能够连续两年维持15%左右的增速(以2018年60亿元营收为基数)的将排名第七(魏少军教授给出的营收预估为79.5亿元),另一家则将排名第八或第九位。

对于排名第八和第九的IC企业,魏少军教授给出的营收预估分别为69亿元和68.8亿元(魏少军教授公布的图表中出现错误,第八和第九的营收预估数据标反了),由于数字非常接近,因此也难以确定具体的企业。

不过,芯智讯认为,排名第八的可能是汇顶科技。根据汇顶科技公布的2020年三季报显示,其前三季度营业收入51.3亿,同比增长9.62%;根据半年报,今年上半年汇顶营业收入为30.6亿元,三季度营收大约20.7亿元。受新冠疫情影响,今年上半年智能手机出货同比出现了下滑,带动了指纹识别出货的下滑,虽然自下半年以来,市场也在快速恢复,不过由于汇顶的大客户华为的手机业务因美国制裁,自四季度以来越来越难以继续开展,再加上超薄光学指纹客户接受度不高,因此即便是按照乐观的估计,汇顶今年的营收可能也不会超过75亿元,保守的话,可能也就在70亿元左右,与魏少军教授预估的69亿元非常接近。

至于排名第九的企业,如果北京智芯微和华大半导体这两家企业当中,有一家近两年营收的平均增速仅为7%的话(以2018年60亿元营收为基数),那么就有就接近68.8亿元这个数字。

排名第十的企业大概率是格科微。根据格科微提交的招股书显示,2017年至2019年,格科微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19.67亿元、21.93亿元、36.90亿元。而2020年一季度的营收则高达12.48亿元,如果今年的后个三季度在一季度业绩的基础上能够维持一定的增长,那么格科微2020年的营收将有望达到50亿元左右。这与魏少军教授给出的48亿元的预估非常接近。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兆易创新2020年前三季度营收约31.74亿元,虽然平均单季营收10亿多,看上去全年营收是难以达到48亿元。但是,2020年中报显示,兆易创新上半年营收16.58亿元,也就是说三季度营收大概在15.16亿元,通常半导体行业企业四季度的业绩会比三季度要好一些,如果按16亿元算,兆易创新今年营收确实有可能会达到48亿元的门槛。

小结:芯智讯基于已有的公开数据及上市公司财报分析,目前有可能达到48亿元这个门槛之上的大陆芯片设计企业大致如下:

京津冀环渤海:比特大陆、智芯微、兆易创新

珠三角:华为海思、中兴微电子、汇顶科技

长三角:韦尔股份(豪威科技)、紫光展锐、华大半导体、格科微

而这与魏少军教授透露的信息(2020年中国十大集成电路设计企业的分布是,珠江三角洲地区有3家,长江三角洲地区有6家,京津环渤海地区有1家)还是存在一些差异。欢迎大家补充。

四、“十三五”中国芯片设计业发展小结

在ICCAD 2020会议上,魏少军教授还从五个方面,对“十三五”中国芯片设计业发展进行了总结。

1、产业总体发展情况:

“十三五”期间,中国芯片设计的规模从1325亿元增长到3819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23.6%,是同期全球半导体产业年均复合增长率的将近6倍。设计业的销售规模直接体现了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在全球的位置。2015年我们在全球芯片市场的市场占有率只有6.1%,今年比例预计提升到13%左右。芯片设计的进步充分展示了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活力。

2、高端芯片取得长足进展:

国产通用CPU尽管与世界最先进水平相比仍有-些差距,但是已经从十年前的“基本不可用"到今天的“完全可用”,国产CPU的应用开始从专用领域转向公开市场领域,走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一步。

国产嵌入式CPU已经实现了与国外产品同台竞争,从之前的专用为主发展到今天的通用为主,年销售达到数亿颗。

国产半导体存储器实现零的突破,三维闪存和动态随机存储器进入量产,技术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国产FPGA芯片全面进入通信和整机市场,在关键时刻起到了决定性的支撑作用。

国产EDA工具领域,继模拟全流程设计工具进入市场参与竞争后,在数字电路流程上也形成了一系列重要的单点工具。再经过几年的努力,相信我们也可以拥有自己的数字电路全流程设计工具。

魏少军教授表示,中国集成电路设计是在竞争和合作中发展起来的,既不怕竞争,也不拒绝合作,永远拥有开放合作的态度。经过20年的努力,中国芯片设计业的产品覆盖面大大拓宽,使中国成为芯片产品体系最完整的国家之一。这两年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全球电子元器件供应链发生重大变化,中国芯片设计业既面临挑战,更面临机遇。令人自豪的是,我们的企业家们拥有崇高的责任感,更具有高度敏感的商业嗅觉。在这次元器件的供应处理中,中国芯片设计业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3、生态环境不断改善

建设“芯火创新基地”是工信部在“十三五”期间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中心目的是推进我国集成电路设计核心关键技术的自主创新,通过“芯火创新基地”的建设,着力提升重点产品自给率,探索以国家薪火创新平台为依托,以高校科研院所和各类企业协同支撑,“芯机联动”的集成电路设计产业技术创新机制。“十三五”期间,工信部先后在深圳、南京、上海、北京、杭州、无锡、合肥、厦门、西安和成都等十个城市,批准建立了10家芯火创新基地,并从服务创新创业单位质量和数量,吸引人才数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创新成果推广和产品市场占有,模式创新产业产业链协同效果等四个方面对建设单位进行考核。目前,已经有深圳芯火创新基地通过工信部的验收。

4、研发水平持续提升

“十三五”期间,我国芯片设计业的研发水平不断提高,在产业持续进步的同时,芯片设计水技术的提升也可圈可点。之前在芯片领域的奥林匹克国际学术会议ISSCC上很少看到中国人的论文,在“十三五”期间出现了积极的变化。根据最新消息,在明年召开的ISSCC会议上,中国,包括香港澳门的录用论文超过日本和中国台湾,中国大陆的论文数量达到21篇,比2020年增长40%。虽然与全球排名第一的美国相比,在论文总数、产业界投稿比例和实际录用比例等方面仍存在比较大的差距,但与过去相比已经有了重大进步。从2016年起,论文收录数量年均增长114%,第一作者单位数量年均增长78%,涵盖技术领域从5个增加到10个,受邀的技术评委专家也从4位增加到10位,充分展现了我国在芯片设计领域科研投入取得的显著成果。

5、挑战依然严峻

尽管中国集成电路设计业在十三五期间取得重要成绩,但我们必须对自身存在的问题保持清醒的头脑。“我们仍然没有摆脱整体技术水平不高,核心产品创新不力,企业竞争实力不强,野蛮生长痕迹明显的局面。”魏少军教授表示,今天看来还没有出现根本的改观,影响世界发展的深层次问题依然存在,深层次矛盾还没有遇到根本的环境。

第一,中国芯片设计的发展与需求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尽管我们进步很快,但需求旺盛,供给不足,仍将是我国集成电路面积的长期挑战。2020年尽管设计的全行业销售达到3819.4亿元,折合美元也只有561.7亿美元。根据wsts的统计,2019年我们进口集成电路3041亿美元,中国市场消费了1446亿美元,这意味着我们按照今年的销售,也只是去年我国消费集成电路的1/3多一点,差距非常明显。

第二,产业长期持续发展的根基不牢。2020年设计也取得了耀眼成绩的背后,有其特殊性。首先是供应链重组给予的机会,由于地缘政治的影响,造成全球元器件供应链受到冲击,打造安全的稳定的供应链,已成为电子整机企业的首要任务,尤其是我们国家企业的首要任务,自然而然的我们的设计业被给予厚望。我们进入了之前难以进入的市场,产品获得认可并被采用,设计业拥有前所未有的良好生态环境。其次为了防止黑天鹅,甚至是灰犀牛的事件再次发生,企业无一例外选择了加大备货量,这是整个芯片产业在疫情情况下没有出现衰退的根本原因。但也就是企业的库存增加,产能紧张,因此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促成今年产业快速成长的缘由并不会一直存在,不可以盲目的乐观。

第三,产品的创新严重不足。前几年我们曾反复讲,中国芯片设计企业主要依靠工艺和EDA工具的进步,实现产品升级换代的现象尚无改观。今年我们欣喜的看到,已经有小部分企业掌握了核心技术,不仅可以通过自己的设计,最大限度的发挥工艺的潜力,而且具备了和工艺厂商共同定义和开发工艺流程的能力,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我们也毫无例外的看到,凡是具备这种能力的,并采取这样做法的企业,都在产品竞争力上获得了别人无法比拟的优势。设计技术的进步固然可喜可贺,但在产品创新上的建树依然不多,总体上尚未摆脱跟随和模仿,大多数情况下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产品创新能力不强,竞争力薄弱,这些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对待。

第四,研发投入严重不足。集成电路从诞生起就是创新驱动的产业,而高强度研发是必要条件。美国波士顿集团咨询集团为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所做的咨询报告中明确指出,美国半导体产业的强大竞争力来自其高额的研发投入。2018年美国半导体产业占有全球市场的48%,其产品毛利高达62%,比世界其他国家高了11个百分点,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达到17%,也是其他国家的两倍。正是高强度的研发,使得美国半导体企业拥有先进的技术,领先的技术,从而产出净利高的产品,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和更高的毛利,反过来又支持企业投入更多的研发。这种高度重视研发,推动企业发展进入良性循环的做法,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第五,人才短缺养成难。近年来随着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崛起,对人才的需求量大幅提升,但我国集成电路培养体系并没有人才培养体系,并没有随着产业的需求提升而做出快速反应,直接的影响就是人才短缺现象愈演愈烈,开始的时候还是缺少领军人才,后来出现骨干人才短缺,最近则出现普通技术人才的短缺,在以人才密集为特征的芯片设计,企业间相互挖人已经成为常态,人力成本飙升,企业家叫苦连天。今年国务院决定设立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为后续集成电路人才的培养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得到产业界的大力赞扬。但是人才培养需要时间,加上集成电路人才培养,需要强有力的实训和实践。因此短期内我们还无法指望高校培养的人才能够大批量进入社会,人才紧缺的现象还会持续一段时间。如何克服人力资源紧张的困难,也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一个挑战。

五、几点思考

首先,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对集体电路设计业提出的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芯片设计业的销售总额达到3500亿人民币。根据去年的预测,今年我们实现3.5%增长,就可以达到全产业3500亿元的销售目标。而现在我们实现了3819.4亿元的销售,可以说超额完成了规划纲要,为我们确定了发展目标,值得我们很好的庆贺。

其次要抓住全球供应链重组重要机遇,积极拓展市场空间,夯实客户基础。我们必须认识到现在的情况对设计业十分有利,不仅反映在市场的准入上,而且给了产业难得的试错机会。之前没有试错机会,曾经是我们最为苦恼的事情,现在这个机会给我们,我们能否抓住?

“希望各位企业家朋友们在这个时候不要计较小利,要看大局,抓紧时间进行迭代,以最短的时间提升我们产品的质量,让客户满意,把事情做牢靠做实在。”魏少军教授说到。

第三,推动设计发展要遵循产业发展规律。集成电路还会再成长100年,这是因为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出现能够替代集成电路的其他技术,即便出现了需要数10年的时间,花费巨额资金才能改变现行的基础设施。因此我们必须下定决心,坚定不移的发展集成电路事业,但是集成电路需要长时间的积累,不可能一蹴而就,任何急功近利,对这个产业都是有害的。各地希望发展集成电路就务必尊重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认真分析产业的现状,避免与历史的冲突。

第四,集成电路产业不是露在地面的金花,而需要长期的耕耘,更需要包括资本在内的不断的浇水和呵护。我们希望投资者能够真正理解这个产业,与产业共同成长,既分享我们成功的喜悦和利益,也与我们共同扛起发展的重任。当前设计业十分盼望能有真正风险意识的风险投资,来给这个行业的未来播种,而不是那些不愿意承担风险,想挣快钱的资本。

第五,我们现在拥有最好的发展条件,也处在最坏的外部环境。之所以说我们用最好的发展条件,是因为经过20年的发展,我们已经有了比较扎实的基础,无论是知识、技术、产品,还是人才市场都不可同日而语,国家实力雄厚,经济快速增长,人民生活富裕,为集成电路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特别是中央提出的双循环发展理念,契合当前的国内外发展形势,全球供应链重组带来的机遇更是不可多得。

我们必须抓住当前的有利时机,快速推进芯片设计的升级,努力打造自己的知名品牌,向产品高端迈进。之所以说我们处在最坏的外部环境中,是因为西方对中国的发展充满疑虑,偏见,特别是一些国家采取冷战思维处理与中国的关系,打压、遏制、禁运、封锁,也势必对我们的发展造成干扰。我们对此要保持高度警惕,既不要低估外界的压力,也不能高估自己的能力,承认我们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找准自身的短板,认真规划我们的发展路线,在战略上藐视,在战术上重视,沉下心来再干10年。中国集成电路设计业一定能够取得丰硕的成果。

“开放合作是中国集成电路设计业从小到大蓬勃发展的关键,设计业最需要开放合作。我们今天的发展确实受到一定的干扰,但这不是因为开放而造成的,我们反而担心的是在打破境遇旗号下的自我封闭,在保证安全口号下的关门发展。如果这样的话,我们的产业将永远走不出那些专用市场防空洞,我们的企业永远走不出国门,成为能够在国际市场上市场竞争的强者。”

“各位企业家朋友们,中国集成电路设计业2020年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重大结果,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到2035年,我们要实现将中国初步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集成电路产业担负着伟大而艰巨的任务,尤其是我们芯片设计业,是集成电路产品研发的主力军,责任更是重大。因此我们在庆祝今年取得成绩的同时,更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旺盛的斗志,抓住机遇,实现跨越。通过不断满足客户需求和持续为客户创造价值来提升我们设计企业的整体价值。”魏少军教授最后总结说到。

编辑:芯智讯-浪客剑

注:部分内容为ICCAD2020年会魏少军教授演讲实录,文中PPT图片源自“ICCA

更多2021年中国十大ic设计公司,2021年十大中国ic设计公司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