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白族歌曲歌词(白族原唱曲),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白族歌曲歌词(白族原唱曲)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白族歌曲歌词(白族原唱曲)

本文目录一览:

白族经典的少数民族歌曲!

白族经典的少数民族歌曲如下:

白族歌手(组诗) 苏金鸿〔白族〕

《知音者》

在遥远而古老的南诏部落

奉圣乐曾名动京城长安

而一千二百多年后的白乡

一个初夏凉风习习的夜晚

一只美丽的彩凤

在我的视线之上

鸣唱来自天堂的歌谣

谁给予我如此真诚的祝福

又是谁点亮我心灵深处的烛灯

来自南天瑰宝腹地的彩凤

在我的心空飘飞

哦 彩凤 彩凤

一个令人心旌摇动的传奇

歌唱着属于天空和大地的爱情

歌唱着属于历史和现实的故事

如果让我倾听一次歌谣

我能是一个寻寻觅觅的过客吗

如果一次让我沉醉

也不会留下任何遗撼

与其在寂寞中等待

不如在狂想中追寻

哦 彩凤 彩凤

我的诗歌也许是飘散的赞语

可我孕育许久的情感之雨

正飘落耀眼的珍珠

哦 彩凤 彩凤

哦 彩凤 彩凤

请不要带着歌谣远走他乡

在我春天永驻的心地

已经开遍鲜花与掌声

在我彩云飞扬的旅程

已经弹响三弦与心曲

当歌唱美丽的那一刻到来

拥有的人生必将灿烂辉煌

[img]

白族民歌有那些

白族民歌根据地区差异可以分为:大理白族民歌调,剑川白族民歌调,洱源西山白族民歌调。

大理白族民歌调。流传于洱海周围地区,可对唱,亦可独唱,分男腔和女腔。男腔是五声徵调式;女腔是五声宫调式。男女对唱中,女腔转男腔时,前调do=后调sol,形成同主音转调,个别村寨男女同唱一调。用真假嗓结合的唱法。女腔第1、第5句唱词最后一字的行腔往往落在la的颤音上。除此特定颤音外, 其他声音均较平直,乡土气息浓郁。

剑川白族民歌调。流传于剑川、洱源地区。曲调质朴、流畅,兼有叙事和抒情的特点,亦可作为说唱曲调使用。以真嗓演唱,用龙头三弦伴奏,自弹自唱。音乐是六声羽调式,旋律起伏较大,常有六度、八度的跳进。剑川白族民歌调的结尾常先终止于骨架音mi上,随后,三弦弹奏尾声式的结束句,才终止于主音。

洱源西山白族民歌调。流行于洱源县西山地区及云龙县相邻的山区。音乐多为五声音阶羽调式,也是乐段的变化反复结构。男女声均以真声演唱。

大本曲的简介

白族大本曲是流传于中国境内的一种白族民间特有的说唱艺术,白族大本曲也叫“唱大本子曲”、“大本子”,有长篇故事含义,故唱大曲可以解释为唱长篇故事的曲子。下面就让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大本曲的相关信息吧!

大本曲的概述

大本曲又称本子曲,是白族特有的一种民间说唱曲艺,是在民歌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广泛流行于洱海周围白族地区。

白族人民喜爱大本曲,在传统的民族节日期间,如春节、火把节、本主节、 中元节,村子里都要请民间歌手来演唱。一般人家在办喜事、做生日、建盖新房时也要唱大本曲,人们群集静听,常常为故事情节所吸引而不愿离去。白族曲种。流行于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以民歌为基础发展形成,历史悠久。现存明代诗人杨桂楼在“山花碑”上的题诗即为大本曲体裁。白族人民每逢年节或举办婚丧礼仪时都要演唱大本曲。如丧礼中安葬的前夕要通宵唱大本曲,叫作“堂祭”。大本曲原为一人说唱,一人弹三弦伴奏。以白族语言演唱为主,也有用汉语演唱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断革新,有了对唱、合唱,增添了二胡、月琴等伴奏乐器。演唱者有醒木、扇子和手帕等道具。大本曲可以随地演唱,或搭一花台(也叫彩台),登台演唱。

大本曲的唱词句式以3个七字句、1个五字句组成一节的“山花体”最为常用。此外,还有 5句、6句、7句和 3个十字句为一节的几种格式。大本曲有南腔、北腔两种流派。南腔比较委婉,唱腔有〔平板〕、〔黑净〕、〔螃蟹调〕、〔老麻雀调〕等“九板十八调”;北腔比较质朴,唱腔有〔正板〕、〔脆板〕、〔螃蟹调〕、〔麻雀调〕等“九板十三腔”。它的传统曲目有根据白族的民间故事改编的《火烧松明楼》、《白王的故事》等,现代曲目有《社会主义门》、《大理是个好地方》、《恩仇难忘》等。

大本曲的表演形式

大本曲又称本子曲,是白族特有的一种民间说唱曲艺,广泛流行于洱海周围白族地区。

大本曲是以唱词为主,辅之以道白的说唱艺术。唱词遵循白族诗歌“三七一五”的格律,由一人手执花扇或手绢演唱,一人弹三弦伴奏。一张桌子、两条凳子即构成表演场面。本曲能演唱具有各种不同人物、情节为内容的长篇故事,唱词全用白族语,中间的夹白和韵诗多用汉语。

曲本的结构以表演者一人演唱多种角色的自述方式演绎一个个完整的故事。大本曲在音乐和表演艺术方面发展较为成熟,形成了完整的声腔系统,号称“三腔、九板、十八调”。三腔一般指南腔、北腔、海东腔三种流派;南腔音乐九板十八调,委婉、柔和;北腔九板;十三腔,高亢、粗犷。九板是用来表现喜、怒、哀、乐、惊、恐、怨等各种情感的曲牌,如高腔、脆板、正板、平板、小哭板、大哭板、阴阳板、边板、赶板等;十八调则是用以穿插情绪辅助各种曲牌的小调,如祭奠调、麻雀调、花谱调、道情调、放羊调、花子调、阴阳调等等。

大本曲的特点

大本曲的演唱形式为坐唱表演,一般是一人演唱,一人以三弦伴奏,演唱者仅用一柄摺扇、 一幅手巾做简单道具,有时也有由一人、自弹自唱的。大本曲能演唱具有各种不同人物、情节为内容的长篇故事,唱词全用白族语,中间的夹白和韵诗多用汉语。

演唱者有醒木、扇子、手帕等道具,可随地演唱,亦可登台表演。大本曲唱腔分南腔、北腔两个流派,南腔重委婉,有“平板”、“黑净”、“老麻雀调”等九板十八调;北腔尚质朴,有“正板”、“脆板”、“螃蟹调”等九板十三腔。句式以3个7字句、1个5字句组成一节的山花体最为常用,还有5句、6句、7句和3个10字句为一节的几种格式[1] 。

大本曲的唱腔有三腔、九板、十八调,三腔即:南腔、北腔、海东腔。南腔音乐九板十八调,委婉、柔和;北腔九板;十三腔, 高亢、粗犷。唱腔已形成了成套的职能作用和组合稳定的腔调系列,其中有咏叹性腔调系列,表现喜、怒、哀、乐;有宣叙性系列,表现叙、诉、数、说。此外,还有一大批独立的曲牌和小调。

大本曲的韵式主要有“花上花”、“捞里捞”、“油勒油”、“翠茵茵”四大韵,每个大韵又根据白族语音的特点,分出若干小韵。大本曲的句式,基本上是“三七一五句”[2] 。

大本曲是白族民族民间曲艺中,具有音乐、一定人物和情节故事结构的长篇故事演唱。每本说唱一次完成,长约二至四小时,

大本曲源于白族《绕三灵》所祭祀之爱民皇帝段宗榜。《南诏野史》载:“凡七十一村,村各奉其本主,各为一队,自成行列,领队为二男子,共扶杨柳一大枝,婆娑前进,载歌载舞,一入主唱,一人打诨,自有曲本,如《叹五更》、《摇钱树》等”。

大本曲演唱时、通常由一人说唱,一人操三弦伴奏,分坐于高台之上的方桌旁边,表演时面向听众,使用道具是一把折扇、一方手帕、一块醒木。因表现内容丰富,故事情节曲折的长篇故

白族大本曲

白族大本曲 大理白族大本曲是用汉文记录白族语言的唱本,因有一定人物、情节,所以又称为本子曲。它是大理白族特有的一种古老的民间益艺,每逢节日,一人说唱,一人三弦伴奏,其唱词中大理白语、汉语混用,以大理白语为主,汉字白读,多为“三七一五”或“三五二七”、“七七一六”的格式。

《五代会要》中有《南诏上大唐皇帝舅书》附有转韵诗一章,诗3韵,共10联,类似“击筑词”。这是我们今天能看到的最早记录大理白族大本曲的史料。明代有杨黼《词记山花咏苍洱境》(俗称“山花碑”,现存大理古城杜文秀兵马大元帅府,即古城博物馆)。

大理白族大本曲其唱腔有3腔、9板、18调。3腔一般指大理南腔、北腔、海东腔3个艺术流派。9板是基本唱腔,南北两派有所不同,一般指平板、高腔、黑净、提水、阴阳、大哭、小哭、边板、路路板。“18调”(或13腔)是辅助唱腔,分别为螃蟹、老麻雀、新麻雀、花谱、家谱、起经大会、蜂采蜜、放羊、上坟、道情、祭奠、阴阳、琵琶、花子、拜佛、问魂、思乡岭、血湖池调等等。

资料来源:

更多白族歌曲歌词(白族原唱曲)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