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 :大哥,甘肃浓缩版工业城市
酒泉:市民世俗社会大缩影
嘉峪关:等待没落de贵族
玉门:工业的活化石
敦煌:前途无量的14岁少女
你在背井离乡吗?玉门的衰老和敦煌逆袭
原创: 我的 一个人美术馆
但凡有生路,背井离乡总是最后的选择
自汉唐以来河西四郡,
武威郡、张掖郡、酒泉郡、敦煌郡
一直在中央 *** 治理下,
而且是沟通东西方重要通道,
甘肃就是一个管道,
连接中国和中亚,欧洲,印度,
交换着商品和文化信息。
洪武5年,明代扫荡蒙元残余,收复了敦煌。筑造嘉峪关城。
但是1516年,东察哈台汗国攻破敦煌。
意外的是,嘉靖三年,明朝 *** 决定放弃敦煌
将关外的居民和定居点都迁到嘉峪关以内。
老少相扶,边民迁入关内那一刻的哭号,
历史没有记录。
经营了一千年的佛国敦煌被彻底放弃了。
信仰的城市(每个佛洞都需要大量金钱,几代人的努力,工匠只能在光线尚好的几小时里绘制壁画,捏制造像,往往需要一代代的接力才能完成)文明的光暗淡了下去。
等敦煌下一次复兴,是百年后的晚清屯兵。
而另一个即将被放弃的现代城市,
经历半个世纪的经营,
这个城市叫“玉门”,
迁出的居民至今对这个城市有深深的记忆和情感温度。
这里至少承载了2代石油人的生命之重。
古代
敦煌被放弃的一个原因是资源(缺水),
另一个原因通向西域的道路从嘉峪关直接出哈密,敦煌作为支线被放弃。
今天
玉门被放弃的原因也是资源(石油被开采枯竭),通向新疆的高速公路和铁路也不经过老玉门市区。
我这次甘肃之行:途经 *** 酒泉 嘉峪关 玉门市 敦煌市
同是甘肃西部城市,玉门和敦煌是如此的不同,但都是(曾是)资源枯竭的城市。
历史有趣之处就是,敦煌居然在明代废弃之后咸鱼翻身,从无人区一跃成为一座有文化旅游目的地。而从玉门发现石油,繁荣了几十年,突然因为石油枯竭导致人口塌陷,加速成为废弃城市。
我在甘肃的旅行,让这个感触尤为明显,从我一个远方来客的角度看,几十年的时间标尺历历在目感。
不严格的说,每个城市就是一个IP,
甚至从产品经理角度看,就是一款产品。
如何打造好一个城市,某种程度上和打造一款爆款有几分相似之处。
问甘肃最有名的城市是哪个,
大多数人会回答:“ *** ”。
如果再思考几秒,
很多非甘肃的人会蹦出“敦煌”
问老外,比如问一个日本学者,
那么更大概率上敦煌胜出。
而敦煌在哪里?一般的行政地图上甚至不标注,甘肃地图像哑铃,而西侧大端的行政区叫“酒泉”。
敦煌其实只是隶属于酒泉的下的小县城(地级市)。
但是因为莫高窟,鸣沙山而名满天下
我在一个甘肃地图上用红点标出敦煌(如上图)
古代甘肃地名,甘州,凉州,肃州,嘉峪关,酒泉,背后各个有典故,汉代征战,唐代塞外意象缭绕。
最远的瓜州古代名叫安西,安西之名,起始于康熙帝在安西布隆吉(现有个高速休息区,我特地下车逛了一圈)大败葛尔丹部属3000余人,始称“安西”。而其西南边就是敦煌了。榆林窟,莫高窟都在周围。
从酒泉肃州区出发去敦煌
祁连山始终在铁路线和公路线的左侧,若隐若现出自己的雪顶。而残雪还在半戈壁滩的景色中苍凉。
“车牌甘A是 *** ,甘B是什么城市?”
B居然是嘉峪关市
见排名:
甘A *** ,
甘B 嘉峪关,
甘C 金昌,
甘D 白银,
甘E 天水,
甘F 酒泉,
甘G 张掖,
甘H 武威,
基本上是一个GDP导向的排位,谁的工业强大谁就靠前
套用现在的话,“家里有矿”的城市比较靠前。但敦煌没有!
车开出酒泉肃州区,很快到达了因为酒钢而有名的嘉峪关市
嘉峪关长城,乌雷从这里出发步行见从山海关出发的阿布拉莫维奇。
又从嘉峪关市出发,西行几小时,会路过一个城市“玉门”
几小时千篇一律的景色之下,突然在地平线上升起一个飘着白烟的钢铁怪物,仔细看照片,就是公路右前方那一坨铁疙瘩。
而靠近这个城市,会有零星的戈壁滩墓地证明人丁以这里为归宿(照片右侧)
而玉门是当年甘肃最富裕繁荣的城市,石油产量占全国的90%,中国当年第一大油田啊,立马成了宝,玉门人也活得昂扬。独立成市。现在随着石油的枯竭,人口也下撤到了酒泉市和新玉门。
当年有多繁荣举几个例子吧:
会为了石油子弟孩子的英语教育,去请来外国教师授课。
医院,学校都自己建造,工人的一切生活需求都可以得到满足
各地厨子带来了最丰富的美食,川菜大行其道。也交融出不少“融合菜系”
因为收入高,在省内外的生意都闻风而动赶来,导致玉门一度各行业都丰富多彩。
而我看到的不少景象也暗示着当年的辉煌
这个是在玉门市郊区的已经半废弃的果园,据说每年苹果树依然如约结出大大的苹果,但是来消费的人早已没有了。这个地方占地规模极大,当时看是大手笔。
红柱头围墙里都是苹果,园林大到没边。景致极好,然而花开花落已无人欣赏了。
只有看门的狗看到久违的人类,表现出非常兴奋的雀跃
整齐清洁但废弃的楼房,除了铲雪工人,并没有人在行走。
城市的尽头,是叫做老君庙的峡谷,谷底风很大,中国最早的油井就是这里。所以这里也是一个纪念石油工人和石油业的人文地标,全国的油田人都是从这里出发到达东北,新疆,青海,山东等各个油田。
谷底有大铁桥,桥对面有很多窑洞,当年最艰苦的时候,工人就将就住在窑洞里。
公园门口的房子,还是可以给人回想起商业繁华的感觉
在正午的阳光下,医院白而宁静,所有的门窗用一种白色瓦楞材料封死了。
远处有部分房子被拆毁推倒,但是为了不至于太显得凋零,现在基本上不再拆除住房,只是停止供应暖气和电。
城市的发展是累积上升的,但是下滑往往比人预料的更快:
早在2001年,全玉门市66个居委会就已经缩减成33个,2004年又缩减至12个。到2009年统计表明,留守老市区的人口已不超过3万人。也就是每7个玉门人,有6个主动或者被迫的离开了。
21世纪初,玉门市和玉门油田据说闹的不愉快,并作出迁移决定,石油人员撤退到酒泉市肃州。
工厂倒闭,人心散失,大多数建筑如同切尔诺贝利遗址一样原地封存,为了不至于太难看,房子大多不拆,而是封死门窗,就好像时间凝固,因石油而聚的人们开始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在此,为什么留下。
目前,除还在这里工作的一小部分石油工人之外,尚有部分居民聚居在北坪、三台两个安置区的廉租房里,大多是无力外迁,他们每月领取几十至上百元的低保费,面对新市区仅1000元/平米的房价,也表示够不着。
好乐迪也曾经繁华,而今设备老化,供暖停止,羊群占领了原来人类的娱乐场所。最近听说野兽也开始出没
主干道上有hiphop涂鸦,不知道来自哪里(有人告诉我吗?)
经济结构单一的城市,最后的命运是加速被周围多元发展的城市虹吸,而这个加速度越来越快。孩子要有好的教育,家庭要有娱乐需求。许多解决这些软性需要的,都只在多元化的大中型城市才有。
需要娱乐只好去临近的城市,做生意需要基础人口,人口塌陷下,连开个面馆都困难。许多做出口碑的砂锅店,川菜店,随着迁移人口搬迁而去。当最后一个电影院都停止播放电影,那么每个难熬都日夜都是枯燥无味的。
因为没有游客,铁桥也是一把铁锁关闭,估计只有领导来视察才偶然开放吧。
油城公园还是优雅,铁人雕像依然耸立,但只有我的鞋走在雪里的咔嚓咔嚓声在回荡
公园中的铁人雕像
城市有活力,有文旅价值,主要是四要素:
园区、街区、景区、社区 齐备
玉门的景区是老君庙石油旅游点,仅仅靠石油工人的缅怀,打造老君庙纪念地,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有各类园区,街道,丰富多样的人。社区塌陷了,压垮了园区,街区,社区,景区也因为没有足够的人流,也常年保持关闭。
玉门市老城区这个负反馈可以逆转吗?
先按下不表(可以和我后台互动)
越过玉门市,到达敦煌市。
如果把“资源”看成广义的,那么敦煌从来不是资源匮乏的。
作为文创标杆,敦煌的四要素齐备:
园区、街区、景区、社区 都发展出了丰满的层次
在敦煌看到接踵而至的中外游客,很难想象,其实它也曾因水资源枯竭在明朝被彻底的放弃,人口全部迁入嘉峪关内。而那个叫敦煌的地方成了无人区,任由风沙在地图上抹去。到了清朝后期,为了平叛才建县,从甘肃中部引入人口。
而今天,旅游业导致敦煌成为了甘肃的网红目的地城市。
新兴的建筑拔地而起,资金和人才在聚集
沙漠边耸立的敦煌文博园,体量非常大。
甚至看到有新的资本在模仿沙洲夜市在敦煌市区造“敦煌小镇”把文创,美食揉在一起。
虽然暂时没有游客身影,但是商家也还是入驻了很多,静静等待旅游旺季。
最有意思的是,在真古迹周围,往往有大资本打造“人造景观城”,虽然有点铜臭,并不令人愉快,但是也证明了,敦煌在旅游资源上不光不匮乏,而且相当之旺盛。
这是在莫高窟对面的山边,有趣的几何形态的建筑
莫高窟一角,游客未到之地往往很美
看到沙漠中连绵的文博园区,敦煌沙洲夜市的市井活力,百姓日常生活的柴米油盐,青海油田的职工家属区,甚至蹭热度的各种人造乐园。更不用说散布周围的历代景点,千佛洞,月牙泉。
(下次我可以单独说一说月牙泉小镇,这是我2年时间去过2次考察的地方)
莫高窟的复制窟里的壁画
有人会说,因为王道士发现了藏经洞,让敦煌走向世界;但玉门除了石油啥也没有,但,同样的沙漠,同样的废墟,为什么在不同的情景下感受会不同?其实这完全取决于你以什么心境怎么看待。
风雨变迁,会以决绝的坚硬抹去所有人的根基,除非你去保护,不然只留下乡愁在第三代还有模糊的远方,而后子孙的颠沛流离将彻底抹去记忆。
唯一可以保留记忆的,就是尊重时间的痕迹,把废墟也看成人类神迹。
古长城即使只剩一个土疙瘩,也能体悟沧桑
甘肃坐拥中国汉代以来,如此多的文化IP和文化目的地,却把自己打造成傻大黑粗的重工业省份,有点可惜。
要知道中国西北缺水,而许多重工业的基础命脉就是需要水才能生产。若将原本依赖于工业的产出,分出一份压力给予文化创意和旅游,那么,这种将是永续且低碳的持续产出。
人类的工业历史,可看成人类和自然互动的痕迹
当我走在玉门,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去做一个工业遗址公园,将城市的记忆和细节,封存在2000年。
如果我是玉门市的市长,我能做的,是利用住房租金和价格低廉的优势,打造一个景观目的地,让电影拍摄,网红打卡,猎奇摄影,甚至是巨大的装置艺术季,都可以在这个地方落地。
要知道 日本越后妻有大地艺术祭,也是在人口塌陷的地区。越后妻有是包括日本新潟县南部的十日町市和津南町在内的760平方公里的土地,200多个村庄散布于760平方公里的土地。随着日本城市化进程发展,这里逐渐变得人口稀少,老龄化现象严重。
大量全世界的游客,和东京的白领,因为有大地艺术季,纷纷涌入这个曾经放弃的山野,给沉寂的大地注入了活力
在将工业基础设施转变成公园绿地的方面,纽约的高线公园可谓是最著名的案例
原来是1930年修建的一条连接肉类加工区和三十四街的哈德逊港口的铁路货运专用线,后于1980年功成身退,面临拆迁,但是设计师独具慧眼,保留了其空中走廊和铁轨的特征码。现成了纽约旧物重建的工业废墟典范。
伦敦,废弃的印刷厂Printworks就迅速成为了伦敦最赤手可热的地标
虽然火灾洗礼了它,值得注意的是,所有工业设施被完全诚实的保留了。
这个大家伙在柏林:
这个地方在柏林叫Kraftwerk(和电子乐队同名)位于柏林市中心的Kraftwerk由冷战期间的发电厂Mitte改装而成。2006年, Dimitri Hegemann接手了废弃多年Mitte, 将它打造成了独特的展览活动中心Kraftwerk,赋予了它全新的活力。成为柏林不错都techo电子舞曲俱乐部。
如果说这些工业废墟在大都市,你表示不服,看一个远离大城市的案例:
著名的工业废墟:恩格尔斯堡
其以恩格尔斯铁矿工场而闻名,该区域1993年入选世界遗产目录,是典型的工业废墟风格代表。位于瑞典中东部,距离斯德哥尔摩一百多公里。
上图,拾掇拾掇后极美:
周围的环境也逐渐野化,露出了大自然的底色。
我在上几期推的玉门市的游记,最多人给我的反馈就是,人类退去后,工业废墟之美。有导演想去拍摄,有设计师希望我再多上传一些图片,觉得这些照片沧桑而美丽。有兴趣和我再去一次的,在后台可以找我,我们组团再去一次深度游。
想回看点这里:
曾经甘肃最富的城市,现在部分房价低于一千,去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