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人勤春早,节后上班第一天,山东激活全年发展关键词——“创新”。
2月7日上午,山东省2022年工作动员大会在济南举行。会议提出,创新引领走在前,聚力实现新突破,要重点抓好加强科技研发创新、人才引育创新、营商环境创新、数字变革创新、产业生态创新、要素保障创新、民生改善创新、风险防控创新、文化宣传创新、推进落实创新等“十大创新”。
在此前召开的2022山东省“两会”上,省委书记李干杰在参加政协经济界和香港委员联组讨论时就曾提出十个方面创新的要求。
两次发声,环环相扣,目标笃定。
以实干著称的山东,为何今年特别强调创新?
在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 创新对山东又意味着什么?
细细思之,“十大创新”已然成为山东高质量发展的新热词、新方法论,闪耀着战略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
“十大创新”闪耀着战略思维。
2021年10月, *** 总书记再次亲临山东,“三个走在前”总遵循、总定位、总航标为山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科学指引,注入了强大动力。其中,“在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上走在前”,是总书记对山东的殷切期望,是实现“稳中求进”的有力抓手,也是推动山东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有了强大的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就有了充沛动力和活力,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就有了坚实基础和支撑。抓住了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就抓住了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的“牛鼻子”。
“十大创新”闪耀着辩证思维。
从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的出发点和思维导图上看,“十大创新”上接天线,是对“三个走在前”总遵循、总定位、总航标的方法论、施工图、总抓手;“十大创新”下接地气,是对山东省情熟稔于胸之后的创造性实践。从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的切入点和突破口角度看,发力“十大创新”,既要基于山东九大比较优势,强化创新寻求突破,塑造发展的“新风口”;还要着眼补齐短板弱项,强化创新寻求突破,短板就意味着潜力和空间。
“十大创新”闪耀着系统思维。
“十大创新”内涵丰富,个个具体,又相互联系、有机结合,既有科技、人才、营商环境创新,也有要素保障、文化宣传、推进落实创新,层次分明,重点突出,系统完善,成为一套完整的工作法。与此同时,“十大创新”又纲举目张,牵一发而全身动,首先抓住“创新”这个牛鼻子,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动力、活力问题,可谓关键一招;其次创新又抓住了“企业”这个牛鼻子,开春就大力表彰优秀企业家,就是要突出依靠社会和市场力量,依靠人民群众这个创新创造的源泉,激发全社会蕴藏着的无穷的创新力量,挖掘市场作为创新活动价值实现的载体作用。
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十四五”规划实施的关键之年,也是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五年取得突破”的决战之年。对于多重战略叠加的山东而言,“创新”从来都不是选择题,而是寻求最优解、开创“新打法”的必答题。当前,山东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既面临难得发展机遇,也面临不少风险挑战,决不能坐拥优势走老路。
只要想办法,就会有办法。山东的办法,就是创新!
齐鲁儿女素有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优良传统,困难当前,没有条件就创造条件,没有办法就闯出新路。事争一流、唯旗是夺,就必须在一次次创新和突破中赢得主动权,将发展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
附:
山东的创新打法具体应该怎么“打”——
请看“十大创新”详细施工图
“十大创新”,首重科技研发创新。科技创新是全面创新的核心,关乎山东高质量发展全局。如果科技创新搞不上去,发展动力就不可能实现转换,就难以赢得竞争新优势。山东经济工作的主线是“新旧动能转换”,让“旧”的优化,让“新”的生根、健长,归根到底就是抓科技创新。
在争取一批国家实验室、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在山东布局的同时,还要进一步激活山东已有的平台。让“大平台有大作为,老平台有新作为”,让平台成为科技创新各种资源要素互动耦合的舞台,推动优质创新资源集聚发展,打造自主创新的重要源头和原始创新的主要策源地。
强省之道,首在得人。北大、清华的优选生选择到山东工作的比例大幅提高,正是山东的新旧动能转换如火如荼的一个生动写照。人的“窗口期”就是事业的“窗口期”,可以预见的是,山东将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重视人才,通过切实加强人才引育创新,进一步做好人才的大文章,以海纳百川的胸怀筑巢引凤,让千里马在齐鲁大地纵横驰骋。
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竞争力、创新力。山东的营商环境创新在全国分类榜单中的位次持续提升,各种创新创造在山东这片沃土生出硕果。山东还将进一步与先进的省市对标,努力营造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保障有力的要素环境、和谐稳定的人文环境、公平透明的法治环境、优质温馨的服务环境,在全国第一方阵中持续争先进位,从环境中要活力,从环境中要动力,让企业轻装上阵、安心发展。
加快数字化变革,是催生新动能、增创新优势的关键之举,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也是大势所趋。坦白说,数字经济不是山东的长板,但却是山东的潜力板。山东加强数字变革创新,以数字 *** 的建设为引领,带动数字经济、数字社会建设。珠玉在前,就要加快脚步去追赶。
山东雄厚的产业基础为数字经济提高了广阔、丰富的场景,早一日插上数字的翅膀,就早一日风鹏万里、垂直崛起。
产业跨界融合的大背景下,经济发展更需生态思维。山东以“链长制”明确发力方向,高效协同各方资源,强化要素保障,搭建起产业大生态。提升产业链完整性、供应链稳定性、产业集群协同性,通过产业生态的再创新,进行再思考、再发力。守住底线思维,把自主可控的供应链牢牢抓在手里。强化生态思维,让产业链成网、成群、成势。
从个体到平台,从产业到生态,要素保障都是基础。要素趋紧是诸多省份的共性难题,只有创新才能找到绿色的办法。山东提出加强要素保障创新,以新思路新举措,打破要素“天花板”,换来发展“一片天”。例如在土地上的“一市一策”,就有效化解了历史问题,这样的创思维、新点子还要更多、更实用,助力山东从存量中去做新文章,从存量中去掏出新金矿。
抓发展要创新,惠民生同样要创新。面对共同富裕这个新课题,就更不能总用老一套,要勇于出新招、出大招。心中装着人民,创新力能“炸开泉眼”。
在“创新”这一必答题面前,山东的党员干部是答题人。事业成败,关键靠人,山东的各项事业气势如虹,关键是有一支敢扛大旗、能挑大梁的干部队伍。有了高超的战术、灵活的打法,就更能战无不胜、攻无不克。风险管控创新、文化宣传创新、落实手段创新,更需要从工作方法上改造,从思维模式上突破,从战术打法上去创新。
先来看风险防控。安全是最硬的基石,基础打不牢、守不住,再良好的态势都可能得而复失。变革防控观念,就要立足于“有”,没事当成有事、小事当成大事、简单事当成复杂事,前移关口、保持警惕,加强动态分析研判,趋利避害、防患未然。
再来看文化。山东的优势在文化,山东的未来更在文化。举办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建设世界儒学中心,推进全球汉籍合璧工程,实施“儒学大家”计划……拥有厚重文化历史底蕴的山东,正在用创新力量讲好中国故事的“山东篇章”。但这还远远不够,山东的党员干部,还要学会新方式、新语境下的文化新能力,既要当好指挥员、战斗员,还要当好宣传员、引导员,不论是线上还是线下,不论是田间地头还是国际舞台,都要会干会说,这样才能凝聚各方力量,营造更好的发展环境。
最后说落实。山东实行“四进攻坚”,派出152个“四进”工作组,一竿子插到底,把情况搞真实、把工作抓落实、把作风练扎实,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去解决,一个困难一个困难去克服。这是山东党员干部的传统优势,但面对新征程,这些优势还远远不够,要胸怀大局大势,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要督帮并举,善于“找刺”还要“拔刺”,问题不除决不收兵。有了这些加持,以前能砸实一个点,以后就能夯实一条线,就能闯出一片天。
击鼓催征,创新逐梦。“十个创新”汇聚成合力,定能助力山东走在前!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单青 梁开文 策划 兰传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