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纪实报告文学的特点(纪实报告是什么意思),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纪实报告文学的特点(纪实报告是什么意思)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纪实报告文学的特点(纪实报告是什么意思)

生死抉择

西河柳

生命在闪光中现出绚烂,在平凡中现出真实。

——伯 克

行唐位于太行山东麓,地处平原与山区结合部,山势低缓,主峰突兀,郜、沙、磁、曲四条河流纵贯全境。千百年来性情豪洒、淳朴善良、刚柔相济的行唐人,就像产枣区的那些老枣树一样常年栖息在这里。他们体魄强壮,天生喜欢吃那些土得掉渣的缸炉烧饼,喜欢嚼那些嘎嘣脆的大红枣,习惯于山区艰苦的生活。

行唐是革命老区,行唐人民有着光荣的革命斗争传统,同时也有着淳朴、善良的民风。时值今日,行唐的天空已经没有了昔日的战争硝烟,然而,那些从祖先的骨子里遗传下来的豪放朴实、见义勇为的鲜明个性,深深潜藏于他们内心,那弥漫着枣香的枣杠子酒,那红彤彤、滴溜圆的大红枣依旧醉人。

一位哲人说过:“伟大往往是在平凡的夹缝中闪光。”平凡的每个人,完全可以因为平凡的小事,而让生活更美丽,让生命更精彩。在行唐,有这样一位普普通通的个体汽车司机——他年仅31岁, *** 员,是名复员军人,在生死攸关的关键时刻,为了挽救更多的人不受生命威胁,做出了感天地、泣鬼神的生死抉择,把生的希望让给了那么多的人,自己选择了牺牲。

诚然,我的这个主人公,不是董存瑞、不是黄继光、不是邱少云;自然也不是焦玉禄、不是郑培民、不是牛玉儒、不是任长霞……这个时代造就了无数的英雄人物形象,赵旭光也仅是行唐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然而,当我在充分了解到他的一些事迹后,时常有种心痛的感觉: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农村退伍军人;一个靠给别人开车挣钱养家的地道农民;一个身强力壮、血气方刚、正当壮年的年轻人。在生死攸关的时刻,义无反顾地献出自己年轻的生命。在现在这样的社会里,要有怎样的精神境界才能做出这样的抉择?要有怎样勇气才能在最后时刻慷慨赴死?这又是一种什么样的行为?我想,几乎所有的司机都会和赵旭光一样,在汽车彻底失控前,绝不会放弃最后的努力,无论如何不让失控货车冲向人,即使前面只有一个人。

一个普普通通的司机,在自救和司机职业道德底线相冲突的时候,在自己和别人的生命之间毅然决然地选择了舍生取义,把生的机会留给了那些素不相识的陌生人——这也正是赵旭光最让人敬重的地方!

赵旭光生前照片

“艰苦的新兵训练,辛勤的汗水浸泡着赵旭光的“优秀”成绩,也见证着他由一名普通百姓到一名合格军人的历练过程。”——战友赵平均

“箕山颍水郜河流,顺着郜河到口头”。歌谣里所说的口头,是位于行唐县西北部口头镇的一个以红枣和歌谣著称的村子。

口头村地处平原与山地的结合部,西倚太行群峰,南接华北平原,扼冀晋咽喉,守塞外通道,雄踞太行山关口之头,“口头”大概就得名于此。在这里,几百户人家几乎家家有枣树,村外的山上更是枣林成片。到了秋天,红红的大枣挂满树梢,甚是美丽。口头村北,波光潋滟的孔雀湖如明珠碧玉般,镶嵌在山壑之中。孔雀湖得名于湖东南的孔雀山。如果登上孔雀山远眺,你会发现自己正好站在一只大孔雀的顶冠,碧波千顷的湖水恰似孔雀开屏,飘然欲飞。

赵旭光是口头村的一位普通村民,排行老大,是整个家庭中主要劳动力。在朴实的村民眼中,他老实、本分、顾家,没有不良嗜好,从不惹事,与人和善,不太爱说话。

赵旭光初中毕业后,曾在驻山西原平的51375部队三中队营直服役,以前在有线班、后来自愿转到炊事班任班长,一干就是两年。在行唐籍的这些战友中,赵旭光是唯一分到营直的。虽然因为不同专业,最终没能分在一起,但是他们的营房都在一处,整日低头不见抬头见,同吃、同住、同学习、同训练了三年。在这三年里,他们建立起了深厚的兄弟般的情谊。

当过兵的人都知道,新兵连的要求是非常严格、训练是异常艰苦的。部队上有军令如山的纪律,军人就是要以铁的纪律严格要求自己,整理内务要整齐划一,物品摆放要规范整齐,步调一致,令行禁止,甘愿吃苦耐劳,不怕流血牺牲。

新兵连刚开始是队列训练,队列训练是军人的基本功,是一名军人站、坐、行,仪表仪容的重要体现,每一个动作要求非常严格。当他们做错了一个动作,班长都会 *** 地惩罚——做错动作的同志要趴下做50个伏卧撑。一个小时的“不准动”,脚跟发麻便没有了知觉。几天下来,他们个个累得腰酸腿疼,浑身发软,走起路来两条腿如同灌了铅,吃饭时手中的筷子都在颤抖。

那个时候,正是冬天,天气特别的冷,队列训练,齐步、正步、踢腿,常常一练就是几个小时。大家的手和脚训练得失去了知觉,感觉自己变成了机器人,只是按照命令和程序执行动作。更要命的是来新兵连半个月后进行的体能训练。每天早晚一次五公里越野,还有数不清的俯卧撑、蛙跳、百米冲刺等项目。像他们这些从来没有经过训练的人,那能经得起这样的折腾,没过三五天,一个个就哭爹喊娘,叫天喊地为什么要来当兵。虽说班长在生活上对他们很照顾,但在训练中却铁面无私,说什么“流血流汗不流泪,掉皮掉肉不掉队”,再苦再累也要坚持下去,坚持不住就是孬种。

有个外省的新兵战士对班长有了抵抗思想,经常背后暗骂班长不近人情,不是人。赵旭光却私下里对他说,咱们都是新兵,现在可能根本不懂班长的一片苦心,慢慢我们就会明白,就像班长说的“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练为战,不为看”,练兵要从实战出发,不能摆花架子,班长这样做也是为咱们好啊!

经过三个月的艰苦训练和学习生活,赵旭光熟练掌握了所学的整理内务、队列式、分列式,军人姿态及各项军事技能,思想从根本上得到了提高,顺利完成了一名地方百姓到合格军人的转变。

赵旭光部队训练照

“这些在平时看来很残酷的事情,赵旭光却从不觉得苦。相反,他觉得很兴奋也很满足,他说过,正是因为这样训练,才真正有一点儿当兵的滋味!”——战友吴保同

当时,51375部队三中队营直有三个班,侦察班、有线班和炊事班。三个月的新兵训练结束后,赵旭光因政治合格、军事过硬分到了有线班,做了一名有线兵。

“苦侦查,累有线”,在通信兵中,有线兵是最苦最累的。若是在战场上,只要炮弹一落,十有八九有线电话线就会被炸断,这时,有线兵就得去冒着炮火查线、接线。

在炮兵部队,有线兵训练可以说是最累的,每天都要爬电线杆,手上常常是血泡,时间久了就结成了厚厚的茧子。对赵旭光来说,作为一名有线兵还意味着将要面对的是身处炼狱般的魔鬼训练。8公里负重体能强化训练是他每天的必训科目。训练时,要背上3至4个骡车(部队收放电话线的一种专用工具)的重型被复线,外加一部电话单机,总负重大约在40公斤左右。奔跑时,挂在胸前的电话单机匣不停地撞击着抬起的膝盖,发出“哐啷、哐啷”的声音;沉重的骡车线盘坠在身后,钢制的支架垫板,随着步幅的节奏“啪嗒、啪嗒”地拍打着腰和臀部,身前的“哐啷”声和身后的“啪嗒”声,前后呼应为他们的训练打着拍子。以至于后来这些部位肿得不敢用手碰,好几个战友甚至养成了趴着睡觉的习惯。

有线兵训练又是最苦的,尤其练习攀登、固定科目。在地方,电工们都是用工具上电线杆的,而部队有线兵则要求,手持电线奔跑至线杆前,脚踩线杆3步到达线杆中上部,并迅速将线固定。

在县计生局工作的战友尚猛,不无感慨地说:“当兵那些年,我经常看到旭光和那群有线兵们在训练场上埋了几个电线木杆,猴子般的爬上爬下,把电话线扯来扯去的。那么高的杆子,很光滑,看着都害怕,也不知道怎么就爬上去了。”

在有线班,有个战士的身体素质比较好,可是他常常觉得有线兵训练太苦,整天不是跑就是爬,成天跟被复线打交道,训练太单调了,除了能练出一副好身板外,别的没多大出息,不像其他战士在火炮上又是驾驶又是射击,有意思也有出息。当时,赵旭光在有线班的军事训练中也算是训练尖兵了,当他从侧面了解到这个战士不爱训练的思想症结后,私下里一边跟他讲部队的军事专业没有好坏之分,训练什么专业是连队根据每个人的自身素质特点决定的;另一方面,又跟他讲小专业也有大作为的道理,虽然有线兵编制小、训练也很单调,但训练好了同样也可以取得优异成绩。想在部队取得优异成绩、立功受奖肯定不容易,但关键是看你主观上想不想去争取、愿不愿意付出辛苦,只要努力了就一定会有收获。这个战士听了赵旭光的话觉得很有道理,于是,又把精力重新投入到了训练当中。

在部队,战友们都知道,赵旭光还有一个“500米收放线”的拿手绝活儿。“500米收放线”是有线兵最简单、也是最艰苦的训练,要求快速放出去布线,然后再快速收回来缠好,这个科目是体力和耐力的考验。每次一个来回就是1000米的快速奔跑,同时还要注意电话线的整齐收放。一上午一般要来回跑个10来趟,听起来不多,10趟也不过是10000米,骡车也不过10多斤而已,但真正干过的人心里都清楚一句古话“远途无轻担”!

赵旭光和战友们在野外训练,体力消耗太大,每次完成体能强化训练组合,汗水都会自上而下一路汇聚,在前胸、肚皮和后背汇集成数道暖流,一直淌到下面。他们身上的迷彩服除了袖口、下摆和膝盖以下的裤腿部分外,其余的地方都被汗水浸得能拧出水来。

“这‘500米收放线’的拿手绝活儿,赵旭光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就练出来了,他甚至还挑战过1000、1500、2000米乃至5000、10000米的收放线!”战友吴保同竖起大拇指,倍感钦佩地说。

赵旭光和女儿在口头村北孔雀湖

“赵旭光自身军事素质过硬,作风优良,平时对工作态度积极,连续两年被部队上评为“优秀士兵”,第三年便光荣地加入了中国 *** 。”——战友张志勇

第二年,随着老兵复员,营直的炊事班里缺了人手。

在部队有一句俗话:“紧步兵,松炮兵,稀稀拉拉工程兵,油渍麻花炊事兵”说得虽然夸张了点儿,但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和有线兵相比,炊事兵虽然不用每天早晨出操,但是炊事班的时间观念很强,起早贪黑,每天5点钟准时起床做饭,没有节假日,四五个人整天跟饭菜打交道,围着灶台转,身上常常是油渍麻花的,又脏又累,好多战友都不愿去。经过慎重考虑,赵旭光最终还是放弃了在有线班学习专业技术和驾驶的机会,站了出来,主动要求去锻炼, *** 去了炊事班。

赵旭光到了炊事班,两年来一直担任班长,直到退伍复员,他还坚持站完了最后一班岗。

炊事班连同班长也就四五个人,而营直平时大约有二三十个人吃饭。作为班长,赵旭光干一行、爱一行,以身作则,常常挑着最苦、最累的活干,想方设法改善伙食,提高饭菜质量。

按部队的规定,炊事兵本来是不用出操的,而赵旭光平时只要有空闲时间,却经常参加出操训练。记得有一次,天刚蒙蒙亮,部队进行野外拉练。他背着一口很大的行军锅紧跟在连队的后面,行军锅虽说是铝制的,但是直径很大,足足有二三十斤重。不长时间,赵旭光那黑黝黝的脸上淌出了豆大的汗珠,“呼哧、呼哧”不停地喘着粗气。这时,战友们就劝他换其炊事员背。他却说:“再让我背一会儿,身为炊事班长,连这点儿罪也受不了,说出去了还不让人笑话啊!”

不知过了多久,赵旭光才将行军锅传给了另外一名炊事员。此时,他背后的棉衣已被汗水湿透了!

也许风华正茂,青春的热血永远是沸腾的;也许军营种植的革命乐观主义,“以苦为荣,以苦为乐”的教育像播下的一粒种子,已深深扎根在赵旭光的心田。

两年多的炊事班长,赵旭光恪尽职守,公私分明,严格要求自己,做事讲究原则。三中队六分队的吴保同既是他的战友,又是同乡,两人的老家离的也不远,他们的关系一直都很不错。有一天,吴保同见炊事班没人,想进去拿一些油来改善改善伙食,后来被赵旭光发现了,毫不顾及同乡之情, *** 批评他说:“只要有我在,公家的东西你少拿!”

炊事班属于后勤,后勤也负责养猪,部队也有专职的养猪人员。赵旭光常常利用闲暇时间帮别人去喂猪,他常说,自己的老家在农村,家里也养猪,看见圈里的小猪崽,常常想起母亲在老家喂猪的情形。

一有空闲,赵旭光常不用领导督促,主动就去清扫院落卫生。故而炊事班的院落经常保持的干净整洁,看不到丝毫杂物。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老兵退伍的日子到了,战友们经过三年摸爬滚打的军营生活,终于可以和家人团圆了。一想到这些,他们每个人心里都很高兴。可是,这也意味着这些在一起生活了三年的战友们就要各奔东西,也许有的以后还能有机会见到,而有的则可能永远都天各一方,没什么见面的机会了,这让他们在高兴之余又平添了些许伤感。

上火车前,战友们约好了都不许哭。可是,当火车鸣笛启动的那一刻,赵旭光一再压抑着的泪水不争气地流了下来。他哭着把手伸出窗外和战友的手紧紧相握,什么话也说不出来,只有尽情地流泪。

赵旭光夫妇和女儿合影

“旭光的人品非常好,他跟别人开车多年了,不管是我们村的还是外村的,车主和货主都信任他,有很多时候都不押车,把钱交给他,让他自己去。”——车主杨面糊

在部队这座大熔炉的培养锻炼下,赵旭光养成了一种坚韧、刚毅、顽强的军人品质。无论处于什么境地,他始终保持着高昂饱满的革命热情和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

脱去军装的赵旭光,还是一个勤俭持家、淳朴厚道的好丈夫。

在他的床头,常年摆放着《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实施条例》《汽车使用与维修》等几十本书刊。他的妻子杨京华说:“旭光是个好学上进的人,每次培训学习回来,他总是说,今天教师讲得太好了,他们懂得太多了。”杨京华还从自己的私房钱中给旭光200元,用于购买汽车驾驶业务书籍。从这些书中,赵旭光提高了驾驶技术,学到了更多的交通法律知识,懂得了司机的职业道德。经过县驾驶培训学习、市交管考核,赵旭光以优异成绩取得了机动车驾驶证、道路运输证、驾驶员从业资格证。2004年,赵旭光又被市、县驾驶员协会发展为会员。

行唐交警大队教导员严立平说:“为了提高驾驶技术,更多地学到道路交通法律知识,赵旭光积极参加县交警大队组织的司机培训班,认真聆听交通民警的讲课。还经常把出车遇到的不明白的问题向交警请教,开车十多年,旭光没有挨过一次罚、没有被扣过一次分。”

赵旭光退伍后,凭着学会的驾驶技术,给别人开车跑运输来养家糊口。他有两个女儿,大女儿8岁,小女儿才刚刚两个月。小女儿的降生,着实让刚刚步入而立之年的赵旭光,高兴了好一阵子。只要是在家,他都舍不得离开小女儿一步。赵旭光原来有辆运输车的,后来卖掉了,一直在家中照顾小女儿。

杨面糊,口头村人,多年来一直从事运输木材生意。杨面糊没有驾驶证,眼睛也不太好使,只能常年雇佣司机跑个体运输,从山西忻州拉木材,到行唐销售,中间挣个差价。后来,为偿还以前所欠的20万元的债务,杨面糊把房子抵押出去,贷款十几万元买了一辆解放“巨鼎王”货车。

眼看春节快要到了,在得知杨面糊需要一名大车司机后,赵旭光对父亲赵五七说:“爹,我再去跑俩月车,咱一家老小过个宽裕年。”禁不住他的软磨硬泡,父亲最终勉强同意了。

就这样,赵旭光留下刚刚满月的孩子,天天给杨面糊忙活起运输生意。

开车虽然很辛苦,但面临每月2200元的收入,赵旭光还是早出晚归,从不叫苦。通常,赵旭光晚上回到家都已不早了,他会过问一下大女儿的学习,然后就从媳妇怀中接过小女儿抱一抱,这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一家老小过得知足、幸福。

自从赵旭光开上杨面糊的“巨鼎王”,每隔几天就到山西往河北运输一次原木。此时,刚过完2007年的元旦,赵旭光就匆匆离开了家。

北方的一月,天气变化无常,赵旭光离开家的那天早晨,下着雪,天气有点儿冷。

“旭光,记着穿上棉衣,路上开车要多加小心!”在父亲的叮嘱下,赵旭光穿上棉衣,紧了紧外套,急匆匆钻进了那个自以为能给他带来安全感的车厢。这一刻,赵旭光只想做一条活在真空里面的沙丁鱼,他一路上竭力安慰自己不要再想家,不要再想念家中的妻子和小女儿,就让这些温馨而甜蜜的家事,暂时随风飘走,就让牵肠挂肚的思念追随窗外枯黄的茅草远去,最终消失在他的视线里。可是,这一切努力都成了徒劳,思绪稍一松懈,妻子的叮咛嘱咐、小女儿的哭笑嬉闹……就像吸足了养分飞快生长的紫藤花,一下子又把他的脑海开得满满。

“巨鼎王”从山西返回时,刚刚进入河北境内的阜平县,就坏在了山路上。后来,杨面糊请来3名维修工才把车修好。

张泽,行唐县口头镇一汽修厂的修理工。“巨鼎王”半路上抛锚的事儿,他一直记忆犹新。“当时我们一连修了3天,第3天又是一直加班到了深夜。站在一旁的光子(赵旭光)看着大家实在冻得不行,也都饿坏了,就说,我兜里还有点钱,我们去吃顿饭吧。吃着热气腾腾的面条,大家都感动极了。吃完饭,光子用身上仅剩下的二三十元把大家安排到了一个马车店住下,他却在驾驶室里冻了一夜。”

“巨鼎王”修好后,赵旭光继续驾驶上路。驾驶室里除了他和车主杨面糊外,还有3名维修工和1名副驾驶员。由于修了几天的车,大家都有一些疲惫,好几个人迷迷糊糊地睡了起来。

这段山路,赵旭光跑了好多趟了,都是缓缓下坡的弯路。他一路格外小心,非常谨慎地驾驶着……

该路段的警示牌

“山西方向的长城岭,坡度更大,上坡下坡有20多公里,路边就是深渊,还伴随着一道又一道的急转弯。在上世纪80年代,曾有一辆汽车刹车失灵后翻了下去,后来搜救人员只找到了汽车的残骸,司机根本就没有找到。”——阜平交警大队教导员张新臣

“巨鼎王”行驶至203省道河龙线阜平县境内黄土梁段时,已是下午3时左右,距离此行目的地口头镇也只有50多公里了。

河龙线黄土梁段连续陡坡加上多个拐弯,是事故多发路段。为了提醒司机时刻注意,交警部门在两公里的路段内设置了四个警示牌。

“巨鼎王”在一路下坡的山路上转过了一个弯,又转过一个弯,且需要不断踩刹车制动。赵旭光精神高度集中,不敢有丝毫分心。他非常清楚,再转过一道急转弯,坡度变小,险情应该就快结束了。然而,拐过最后一个弯后,赵旭光突然发现,前面停了很长的车辆,他本能地去踩刹车,因为连续刹车,刹车片过烫,刹车失灵,满载原木的“巨鼎王”失控了……

“不好,没有刹车了!” 赵旭光突然说道。

赵旭光拼命鸣喇叭。可是,路的一侧被车辆堵得死死的,另一侧是低于路面的沟地,惊慌失措的人群根本没有躲闪的地方。

不好,要追尾!如果撞上停在前面的汽车,一定会引起停在坡路上的汽车连环相撞,而紧靠右侧的几丈深的山崖下就是居民区,后果将极其严重。赵旭光脑海中闪过这个念头,急忙把车开到了逆行车道上。

“巨鼎王”继续向前以每小时40公里的速度滑行。

杨面糊和赵旭光都能够清楚地意识到,山区爬坡路逆行是相当危险的,一旦货车追尾或在逆行车道上与其他车辆相撞,车上的原木在巨大惯性下将冲向驾驶室,后果可能会更严重,不仅仅是连环相撞的问题,车上6个人的生命都会有危险。

修理工张泽,见证了赵旭光牺牲的整个过程。

“在车祸即将发生的危险关头,光子始终紧紧握住方向盘,脚使劲踩在刹车上,脸色铁青,牙关紧闭,斩钉截铁地大声喊,‘你们快跳车,车弄不住了。’这时,正在车里迷糊着睡觉的几名伙伴惊醒了,先跳了下去。我紧挨着光子,对他说‘光子,不行你也跳吧!’光子却坚定地说:‘不行,前面有人,不用管我,你们跳吧!’说话间车离人群只有20来米了,这时,我也想不了那么多,跳了下去。还没等我站起来,货车冲过路边的排水沟,冲下一米多高的土崖……我知道,那是光子用自己的性命换来了几十人的平安!”张泽眼中噙着泪花,越说越激动。

修理工贾彦鲁,神情凝重地说:“旭光不给我们说,我还不知道刹不住车了。我看副驾驶把门一开,往下跳的时候,我挺紧张,我说司机这样危险啊!为什么往下跳车呀?车没有停,为啥下来啊?旭光说你跳吧,这车刹不住了。我也没有多想,一看刹不住了,他就叫我跳,我就把门一开往下跳……”

就这样,车上除赵旭光和杨面糊外,3个维修工和副驾驶员迅速从副驾驶右侧的车门跳了下去。而此时此刻,失控的车辆离惊慌的人群只有大约30米的距离了。

失控的“巨鼎王”像一批脱僵的野马,向人群直冲而来……

情况万分危急,赵旭光和杨面糊都清楚地意识到,一旦货车冲过去,前面的人群不知要造成多大的灾难。

“旭光,咱也跳吧!”

“不行,前面有人!”

杨面糊心想,我年岁大,也有开车经验,出现这种意外,我得在车上给旭光壮胆。我要是也跳下去了,只剩下旭光一个人,万一他乱了阵脚怎么办!再说,我是车主,我雇人家开车,在危险时候我能逃跑?现在我捡了一条命,旭光却遇难了,但这命如果是靠跳车捡来的,我以后在村里还怎么出门?要是那样,我回家就上吊了,活着有什么意思?

“你不跳,我就陪着你。”

赵旭光不再说什么了,紧紧地握住方向盘,全神贯注盯着前方。他一面鸣笛,一面寻找办法。

货车右面是一辆紧挨一辆的汽车,前面不远处就是惊慌失措的人群……

出事货车就是从这里冲下去

“我在现场就和我的同事说过,如果司机弃车或将车开下来,后果将无法想象。赵旭光的行为,是一种职业司机的本能,他以一名司机的基本职业和道德准则,做出了他的选择。”——阜平县交警大队副大队长赵生

2007年1月5日下午3时许,河龙线阜平县阜平镇黄土梁段发生重大交通事故,5辆车发生连环撞,因为事故重大,赵生副大队长带领其他5名民警前去处理。

五车相撞,堵塞了河龙线,加上附近围观村民和前来救治的医护人员,60多人围拢着事故现场。

人群中有人发现呼啸而来的货车,失声喊着:“有大车冲过来了,快跑!”

转过身来的围观者几乎同时发现了冲过来的大货车,大家相互喊着“快跑”,同时向公路两边可能躲避的地方快速疏散。此时,受到惊吓的人有的已选择从陡峭的山坡上跳下,但更多的人则无处可逃,只能睁大眼睛看着货车迎面驶来。

跳还是不跳,生死一闪念。跳车,赵旭光将安然无恙,但他可能成为一个罪人,但他选择了不跳,用无声无息的辞世制止了一场重大死伤事故。

“不行,不行,闭眼吧!”赵旭光猛地把车开往道路左侧的路边沟地,“巨鼎王”顺势冲出去路基。

“轰——”一声巨响,危险戛然而止。

四散的人们停下了脚步。前面惊慌失措的人们睁大眼睛看到,这辆突如其来的大货车没有直冲下来,而是沿着路边沟地滑行了10来米,在离他们20米远的地方,栽向了路边面的农家院子。

车上的原木冲出车体,巨大的惯性将驾驶室推平了,木材滚落了整个院子。

杨面糊的头深凹进副驾驶前的仪表盘面板中,满脸是血;赵旭光的双手紧紧地握着方向盘,胸部重重地压在上面。

“旭光!旭光!”杨面糊大声地喊着。

“快,不行了!快,不行了……”赵旭光微弱地连说了两遍,就再也没有声音了。

人们的注意力马上集中到了新的事故点。在场的很多人都留下了泪水,是惊吓?是感激?是惋惜?谁也说不清楚。

“赶快去救人!”正在现场处理事故的阜平县民警赵生等人,顾不得手头未处理完的事情,带领人们向事故车跑过去。

先前跳下车的同伴哭喊着跑过来了,赵生赶忙跑过去问:“车上还有几个人?”

“我是第二个跳下的,不太清楚!”

一听着话,赵生的头马上就大了——里面到底有几个人还不清楚,要马上施救啊!原木需要赶紧搬开,而这时人手不够,围观的人并不积极。人命关天,情急之下,赵生开口骂了娘。在赵生骂了几声后,更多的人加入了营救的行列。

搬开原木后,抢救人员先试探了一下,杨面糊的手还在动,而司机赵旭光的手一点儿反应也没有了。驾驶室已经严重变形,人根本就救不出来。在经过观察后,他们迅速用处理交通事故专用的破拆机剪开了车门。

五分钟过去了,满脸是血的杨面糊首先被救了出来,他的头撞进了副驾驶前的仪表盘,侥幸躲过一劫,只是鼻子受了点儿伤,并无大碍。

“你们快去救司机!”杨面糊冲医护人员大声说着。

“还是先把你送到救护车里吧!”

“我不去,我要在现场看着把他救出来!”

很快,救援人员将方向盘绞断,救出了已经没有意识的赵旭光。随后,赵旭光和杨面糊被抬上了救护车,直接送到阜平县城。

在这个过程中,虽然医护人员一直在采取措施抢救,但最终还是没能挽回赵旭光的生命。

出事货车停放在废品收购站

“在关键时刻,赵旭光的表现无愧于一个 *** 员的身份,这个农民 *** 员令人敬佩。赵旭光出殡的那天,村里自发来了几百上千的乡亲,他生前的战友也来了20多人,把赵家门前的小街道都挤满了,很多人都流着泪送他。”——口头村委会主任孙保堂

赵旭光的父亲赵五七是个热心人。旭光出事儿那天,口头村正有两户村民同时在办喜事,赵五七忙着奔走在两家之间。

杨面糊的爱人此时正在家里收拾家务,突然接到杨面糊打来的电话。

“你快去赵五七家,出车祸了,旭光不行了!” 杨面糊在电话里焦急地说着。

杨面糊的爱人慌里慌张来到赵五七家,看到只有旭光的爱人在,怕她接受不了这个现实,没有说什么,赶紧又来到办喜事的村民家,找到了赵五七。

赵五七当时正为乡亲的喜事忙碌。听到儿子出车祸的消息,他怔了一下,但没想到有多严重,杨面糊的媳妇张了张嘴,还想说什么,最终没说出口。

有邻居开始张罗车,准备拉上赵五七往阜平走。直到上车的时候,赵五七还在想,儿子这下是不是伤到哪了?他边上车边喊爱人:“天冷,把我的棉袄拿过来。”

“还穿什么棉袄,快走吧你!”赵五七的爱人焦急地催促着。

赵五七没来得及说什么,车就发动了。

车径直把赵五七拉到了阜平县中医院。一下车,赵五七就赶紧往急诊室里跑,一看人不见了,回头看到车主杨面糊在楼道里,满脸是血。

“旭光呢,他在哪个病房?”赵五七着急地问。

“旭光他……送太平间了!”杨面糊把赵五七拉到一旁,摇了摇头,悲戚地说道。

赵五七顿时觉得天旋地转。他没有这个心理准备,千思万想也没想到,一个大活人走出家门,回来的时候,却成了一具冰冷的毫无知觉的尸体。

老年丧子,赵五七一直沉浸在这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痛之中,不能自拔。然而,当他得知儿子的死使那么多人免于悲剧的消息后,他却默默地对爱人说:“当初,我把他送到部队锻炼,现在看来,这几年兵没白当,咱小子死的值啊!”

在赵旭光最后短短的十几秒里,他只说了三句话:前面有人、快跳车、闭上眼睛。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甚至没来得及给妻子和孩子们留下一句话。

“小光撇下我走了,我也不想活了,我也走呀!当时就是那样的一种想法。当时,我就有点怨他……为什么你不留下这条命呢?也挺怨他,等他们跟我讲了……小光是怎么着为了救别人……把这个经过都告诉我的时候……我可以说是又得到了一丝的安慰吧!对他的这种行为……我打心眼里佩服!”杨京华抱着小女儿,哭得泣不成声。

提起赵旭光,口头村80多岁的烈属王江兰总是泪水涟涟,她说:“要不是旭光这孩子,我这条老命早就没了。”

2006年的一个傍晚,王江兰在门口坐着,忽然一阵难受,没来得及吭声就栽倒在地。旭光刚巧出车回来,看到后,二话没说,背起王江兰就往医院跑。到医院后,他一直陪着老人,直到老人脱离危险,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以后,每次出车回来,他都要先到老人家里看一看,问一问缺什么,用不用捎东西。老人没事的时候,就搬着凳子坐在门口,她说看到旭光回来心里才踏实。

赵旭光家有一个邻居叫杨慧芳,60多岁了。杨慧芳天生腿有残疾,生活不能自理,70多岁的老伴耳朵又聋,老两口又没有孩子。赵旭光在家的时候,经常过去看看,给他们打水、磨面,帮助他们耕地、收割,像亲儿子一样照顾着他们。得知旭光去世的消息,老两口哭得死去活来。

按照当地风俗,赵旭光的葬礼在全村人的伤心和泪水中举行。

赵旭光下葬那天,全村1000多人全挤到街道的两旁,静静地站在那里为他送行。

老烈属王江兰不顾别人的劝阻,拄着拐棍来了,颤颤巍巍地站在灵前,泪水不断地往下流;杨慧芳老两口也互相搀扶着来了,他们一次次扑到跟前,想要再看一眼赵旭光,看看那个照顾了他们多年的好孩子……

车主杨面糊讲述当时情景

“旭光是咱们军人的光荣,他不愧当了几年兵,在最关键时刻做到了舍己救人。我们今后的聚会,这个位置都要给他留着!”——战友尚猛

人的一生中,有许多事情随着时间的流逝,可能渐渐地淡忘了;有些事情却是挥之不去的,它在时时撞击着你的心灵。

就拿当过兵的来说,他们复员后,可能会有很多的战友失去联系,但彼此间都在互相寻找着。有很多的战友事业有成,官运亨通,也有任劳任怨,默默工作的,还有涉足各行各业的,但只要他们在一起,就忘了彼此身份,还就只认战友!

赵旭光常在电话中对战友张志勇说:“志勇啊!我忘不了一起训练中摸爬滚打的战友们;忘不了吃饭前比哪个班的歌声洪亮整齐,就先进饭厅的场景;忘不了紧急 *** 时裤子穿反和背包跑散、鞋跑掉的笑话;忘不了一个班刚打扫完厕所而另一个班又去打扫的举动;我总是忘不了咱们老兵复员时,那离别的眼泪和哭泣……”

掐指算算,战友们离开部队已经整整10年了,但每年八一建军节这天,这些一起生活了三年的战友,都要抽出时间聚会一次,叙叙旧情。

2006年的八一建军节,他们几个战友在行唐县城的“惠民餐厅”聚会。当时他们就说好了,明年的“八一”就去赵旭光家聚会。然而,命运作弄人,谁曾想到赵旭光会在2007年1月5日这天,做出如此英勇的壮举——为了他人的幸福,放弃自己的生命,离他们而去!

人们常说,赵旭光在部队的时候就是一个好兵,也是一名 *** 员,对于他舍己救人的选择,了解他的人并不意外。战友们同样也能理解赵旭光所做的这一切。因为,他首先是一名军人、是一个退伍的老兵,然后才是一个父亲、一个货车司机!

军人的色彩在于本质。钢的意志、金的品质、钻的精神,这就是中国军人!

军人的忠诚写在脸上,刻在心上,印证在行动上;军人的肩膀是一个平衡的支点,一边担的是和平与幸福,一边担的是牺牲与奉献……

在赵旭光的葬礼上,前来吊唁的23个战友,整整齐齐站在灵前,深深地鞠了四个躬。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可面对着战友的遗体,想起以前他们在一起的情形,在场的几个大小伙子无不落泪,有的甚至椎胸顿足、扶棺嚎啕!

“旭光,我的好兄弟啊!你就这么撇下嫂子和孩子们走了……今年的八一,你让我们这些弟兄们到哪里去聚会啊!还去你家吗?你可知道……今年八一,你让嫂子一个人在家……我们这些活蹦乱跳的战友们,又怎么忍心去打扰她……去揭起她内心的伤疤啊!”尚猛哭得声泪俱下。

战友们总算又聚在一起了,是提前的八一聚会吗?是实现了到口头赵旭光家聚会的承诺了吗?不是,都不是!这餐桌上少了那个脾气好、安稳、爱助人的赵旭光啊!

战友们落座后泣不成声,看着饭菜难以下咽。他们把正座空了出来,摆上餐具和酒杯。在以前的战友聚会时,赵旭光可是从来都不肯坐这个位置的。

“旭光是咱们军人的光荣,他不愧当了几年兵,在最关键时刻做到了舍己救人。我们今后的聚会,这个位置都要给他留着!”尚猛给赵旭光的酒杯斟满了酒,轻轻撒在地上,泣不成声……

随着春节的到来,村里村外过年的气氛越来越浓。可失去了赵旭光,这个家的春节,又该怎么过呢?

女儿赵阳低下头,喃喃地说:“晚上想着爸爸就睡着了,睡着做梦就梦见爸爸了!”

“闺女,穿上这新衣裳过年,咱们今年还上水库(去玩)吧!往年有你爸爸,咱们年年去……今年没有爸爸了,咱们还去……对吧!咱们还继续去……”

杨京华哽噎着,红着眼圈儿,给女儿整理着过年的新衣服。话还没说完,她便背过身去,泪水早已夺眶而出……

赵旭光的母亲抱着他的小女儿

“赵旭光同志在生死攸关的关键时刻,表现出了良好的政治素质、强烈的责任意识和舍生忘死的英雄气概,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树立了新时期 *** 员的高大形象,他是行唐人的骄傲,也是我们党的骄傲,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是一名当之无愧的优秀 *** 员!”—— *** 行唐县委书记李旭阳

赵旭光在生命最后一刻的一个决定,避免了一场不堪设想的灾难,同时也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永远地离开了六旬老父母、结发十年的妻子和两个女儿……他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燕赵悲歌。

在获悉赵旭光的事迹后,县委书记李旭阳马上作了批示,要求相关部门详细了解赵旭光的事迹,同时号召全县学习他舍生取义的大无畏精神。

1月19日,县委书记李旭阳、县长李震国等领导来到口头镇口头村,代表县委、县 *** 看望了赵旭光的家人,将10000元慰问金送到了赵旭光的妻子杨京华手中。河北工艺美术工业总公司和石家庄软包装彩印厂的负责人,来到行唐县口头村赵旭光家中,分别捐助了10000元现金。同时, *** 行唐县委授予他“优秀 *** 员”荣誉称号,县综治办、文明办、团县委共同授予他“舍生忘已好公民”荣誉称号,省会文明委授予他“石家庄市文明标兵”荣誉称号。

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华社、中国青年报等中央、省、市新闻媒体,都详细追踪报道了赵旭光的事迹……

赵旭光舍身赴死的英勇事迹,一时间迅速传遍了大江南北。那些曾经对赵旭光的事迹采访过的新闻媒体,无不为他的事迹所震撼。由当地多家媒体联合举办的“危机中的司机职业精神——旭光网络追思会”,开通不到2个小时,就被点击近5万次。

2007年10月底,河北省人民 *** 批准赵旭光同志为革命烈士。

2008年1月6日晚,由省委宣传部、河北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的2007年度河北十大新闻、十大新闻人物和燕赵都市报卓达杯2007“感动河北”十大年度人物颁奖典礼,在石家庄河北会堂隆重举行。赵旭光成了这次颁奖典礼上的“双料”获奖者,正如主持人在颁奖词中所赞誉的,“赵旭光,这个闪光的名字深深地铭刻在人们的心中。生死刹那,惊心动魄,他可以从容地让4名同伴跳车活命,自己却没有弃车逃生,为避免失控车辆冲入人群,他毅然把车驶下公路。一名普通的复员军人,用死亡证明了人性的力量和高尚。”

当杨京华和8岁的女儿赵阳走上领奖台时,台下观众早已按捺不住动情的泪水。泪水里既有对英雄的缅怀,更有对英雄家人的崇高敬意。“我们可以诅咒命运的残酷、不公,但面对一个普通司机的生死抉择,我们只有尊敬和感动!”观众张女士动情地说……

赵旭光的妻子和大女儿在看亲人照片

人生真是一个大舞台,每个人都在那里演绎着自己的故事。

因为和平,我们平凡,无法去成为一名战斗的英雄; 因为昌盛,我们平凡,无法去成为一名革命的先驱。其实,生命本身并不特别,是价值赋予了她灵气与色彩。而生命的价值是由每个人自己创造的,任何人都作不得假,只有依靠自我的执著与努力,才能为生命挥洒绚丽。一如赵旭光生前常说的,在部队的日子让我永生难忘,当过兵的人生,才算是完整的人生,掉过汗、吃过苦、流过血,不过我不后悔……

旭光啊!倘若泉下有知,你一定该欣慰了。你用生死瞬间的抉择证实了自己,你已经做到了这一点,你无愧于军人的神圣职责!

英雄,到关键的时刻方显本色。古代史学家司马迁的一句:“燕赵自古多悲歌慷慨之士”,让我百感交集。行唐乃燕赵腹地,自古多豪侠义士,慷慨赴悲歌!自己舍身赴死,把生的希望留给他人。

悲哉,英雄赵旭光;

壮哉,好人赵旭光!

(原载《太行文学》2007年第2期;2018年8月入选《筑梦者之歌—石家庄报告文学荟萃》主编:周喜俊、康志刚,花山文艺出版社;本文部分图片资料来源于网络)

更多纪实报告文学的特点(纪实报告是什么意思)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