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南靖土楼,田螺坑土楼,俗称“四菜一汤”。
按照我自己的理解,因为身处山深处,交通极其不方便(我们开车都是绕着山形七拐十八弯,翻了一座山又一座山),外界很难进来,里面也很费时间与体力才能走出去,于是,完整保留当年居住的土楼。
现在,占据路口设置关卡,收费买门票参观,简称“靠山吃山”。实质是不是那种: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想此路过,留下买路财。现代文明表达方式:发展旅游第三产业。
你品,细细品,是不是就是这么一回事?
土楼依然居住有人,真实鸡毛蒜皮的日常居家烟火气:大门口摆着晾晒食物、茶饼;土楼里的每扇门上贴着春联,被风吹雨淋褪了几份颜色;土楼大院里有各屋所属的水龙头与厨房,用的都是电磁炉,未用煤气明火;养着盆栽花草,甚至还有渔缸;楼道上晾晒着衣物。邻里一边干活一边聊天。
一楼通常被改造为小餐馆、小卖部,毕竟迎来客往的外来人口频繁,一楼连着院子的空间足够大。
每幢土楼都有公示楼长姓名与联系方式,这点挺民主,有事找楼长。
12月的中旬,离过年也就一个半月的时间,温度合适,阳光正好,腊肠菜叶晒起来。这里特产之一是梅干菜,从镇上转进盘山公路,一路都可看见晒着的大菜叶,到底是芥菜叶子还是白萝卜叶,我分不清楚。
不同观景台看到田螺坑土楼的不同角度。
特意等到天未黑灯已亮的时候,与白天不一样的气质。
还有一件特别有意思的事情:一群拿着长枪短炮的老法师,以数量之多完全霸占观景台的最好视野,人手一只三角架矗立着,长枪短炮架着,配合手机拍摄延时视频,场面比下面的风景更震撼。
我勇敢地举着手机,在这群老法师中咔咔两张风景照片后,迅速撤退。
观景台分两层,下面站满了,上面一排还有,中间据说是所有这些人的摄影指导老师,说着一些相机拍摄参数,让诸位摄影学生进行调整。哎呀呀,我贫嘴地问一句:你们这一车的设备资产要不要好多万呐。其中一位回答:别说这全部人,单一人的设备至少十万起。我只能说自己见识太少,毫无眼力见识。
观景台上卖晒干的柿饼、山楂、油炸花生米,两位大婶守着,见着游客来,就问一句“要不要试试,自家种的”,我婉拒后,她们继续接着刚才她们聊的家长里短,自由自在地生活,没给自己太多生意KPI或者利润变现,随意就好。
田螺坑土楼跟后面去的“云水瑶”比较,前者更原汁原味,后者商业气息太重。仍然居住在土楼里的原住民,前者更质朴,后者更市侩。
田螺坑,没那么多人盯着进入土楼的游客看,愿意买土特产就推荐,不会强行推荐。
午餐是在田螺坑里解决,店家招呼着喝茶聊天,也不会嫌弃2人只点2道菜,吃完饭继续喝茶聊天。
这是中午吃饭地方,店主养的盆栽,有些闲情逸致,有些风花雪月。
云水瑶只要进入土楼,就有人盯着,告诉你楼上拍照才好看,怂恿你上楼,然后掏出二维码要求扫码5块才能上去。云水瑶里面还有一个博物馆,需要额外购买门票才能参观,打着各种名义额外收费。
按照个人经历,参观土楼,更倾向于田螺坑的“四菜一汤”。都是要花90块门票参观的地方,选其一就好。
错峰旅游,自驾出行,时间自由,随意随心。
没具体期待能看到什么样的风景,于是,任何惊奇都会变成惊喜,反正,最好的安排,都交给缘分的天空,看到什么,遇见什么,不可预见。
在很短的时间内,拥有各种稀奇古怪的新鲜感受,增加有用没用的各种见识,不同于日常生活的平淡反复,短时间的五彩缤纷,是彼此最好的调剂与映衬。
带着未知去旅行,揣着好奇走路上,保持热情在前行,开放态度有持续。
不只用眼,更多用心,好好感受。
在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