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人们都说“宽容是一种品德,也是一种气质”,宽容他人,你就是仁者;宽容自己,你就是知者。只有学会宽容,你的人生才会更加从容且潇洒,一切都会得以升华。
生活之中我们难免会和他人发生摩擦,拥挤的道路上有人不小心踩到了你的鞋,慌忙地向你道歉,你说没关系,这是宽容;乱七八糟的房间里有人不小心拿错了你的东西,不好意思地跟你解释,你付之一笑,这也是宽容。但你有听说过一个词叫“中国式宽容”吗?这种所谓的宽容似乎慢慢变成了枷锁……
什么是“中国式八大宽容”?
它们分别是为了你好、习惯就好、都不容易、还是孩子、岁数大了、来都来了、大过年的、人都死了。这些典型的中国式宽容的潜台词是什么?无非是“原谅他”,还是一种被迫的原谅,一种“圣人式”原谅。
都不容易
就拿拾味君不久之前有关“外卖小哥”的推送来说,社会上很多外卖小哥已经被舆论“宠坏了”,不按时将外卖送到顾客的手里也不解释、道歉,恶意多接单不守时,服务态度十分恶劣的事件常有发生。
如果你给了差评,还将这件事发到互联网上会有什么反响呢?你相信吗,你会看到很多这样的话:“外卖小哥多不容易啊,宽容点好,你真的狭隘。”“给外卖小哥差评,害他罚款扣工资,怎么这么坏。”……这就是典型的道德绑架,以“都不容易”要求他人必须宽容。
还是孩子
你是否关注过微博上讨论过的一个话题:A同学有收集手办的爱好,手办的价格大多不菲,A同学将这些自己攒钱买下来的手办放在橱柜里,有一日家里来了亲戚带着几岁的孩子,熊孩子进了房间把手办都摔了摔拆了拆。A同学很生气,想要找个亲戚要个说法,却反被亲戚教育“不就是几个破玩具吗?弟弟是个小孩子,你还跟小孩子计较?”
熊大人往往和熊孩子是一起出现的,正是因为熊孩子没有被好好管教,才会变得越来越坏。而那些因为孩子没有侵害他的利益,所以站在道德制高点就劝受害者“别和孩子计较”的人同样“圣人”。
上海交大的窦教授是这么说的“现在人和人之间的矛盾,主要来源于有那么一拨人,惯于用圣人的标准衡量别人,用 *** 的标准要求自己。”正如论语里说的: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些“中国式宽容”其实是一种无底线无原则的宽容,一种“伪宽容”。
“为了你好、习惯就好、都不容易、还是孩子、岁数大了、来都来了、大过年的、人都死了。”这些中国式宽容,你最反感哪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