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七里坪红军广场,七里坪红军洞,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七里坪红军广场,七里坪红军洞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七里坪红军广场,七里坪红军洞

我父亲刘少芳,1922年出生在湖北黄冈大别山中的一户贫穷人家,到今年11月就是百岁老人了,他离休前在上海广电局(现文旅局)工作。前不久他在“2021感动上海年度人物”中获得了“光荣之师——上海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百岁老战士群体”的荣誉。

去年我去湖北老家,特地到黄冈下辖的麻城和红安两地,除了参观 *** 故居和黄麻起义纪念馆外,主要去红安七里坪探访我父亲在85年前踏上革命征程的故乡。七里坪,位于红安北部,地处湖北与河南交界地区,为大别山南麓。“籍籍无名的七里坪,因为一次黄麻暴动,走出143位共和国将军和省部级高级干部,据不完全统计,七里坪当时总计有8万多人,其中一半人参加了革命。在血与火的洗礼中,有3.9万人在战争中牺牲,成为家家有烈士、村村有将军的天下第一坪”。七里坪也是红军第四方面军的诞生地。现在的七里坪已经成为国家红色传统教育基地。我从古旧石砌的“长胜街”门头进入,走在长长的“杨殷街”,脚下铺设的石板路、沿街修旧的砖瓦木屋,处处遗留着历史的印痕。我们看着“七里坪工会”“列宁市经济公社”“苏维埃合作饭堂”以及“红四方面军指挥部”旧址……听着讲解员的介绍,仿佛回到了那个如火如荼的革命年代,更加全面了解了卾豫皖革命根据地的艰苦创建和红四方面军的战斗历史……浮想联翩,感慨万千!

我从父亲写的回忆录《从大山里走出的战士》中得知,我爷爷去世很早,奶奶拖着我父亲和叔叔生活艰辛。为了生计不得已再嫁,但对方只准带一个小的,叔叔年幼,奶奶只得带上,留下我父亲一人在老家,靠讨饭、打零工度日,饥寒交迫、孤苦伶仃。1937年,红军早已创建了鄂豫皖根据地,当时红四方面军大部队转战至陕北,红28军高敬亭部在大别山脉一带坚持游击活动,当地老百姓都把红军当作自家人。一天,红军便衣队长刘洪顺(革命烈士)途经奶奶住处,知道了父亲生活艰辛,就对奶奶讲,我介绍少芳参加红军吧。奶奶慎重考虑后表示同意,第二天就叫人把父亲找下山来,父亲听了很是高兴。当晚奶奶把父亲的双脚抱在胸口捂着,一边流泪一边与父亲说,到了部队要听话,不要任性,做一个有用的人……母子俩就这样挨着诉说了一夜。过了几日,按照红军联络员的约定,当地有11名青少年深夜 *** ,一起向七里坪出发。这中间还有一个插曲,一名青年的父母知道儿子去当兵,舍不得,追着喊着,寒冬腊月,儿子与大伙一起蹚过带冰碴的河水,义无反顾向前方跑去,可见参加革命的决心。

为了躲避 *** 反动派武装的搜索盘查,大家翻山越岭,不走大路,忍着饥饿,秘密绕道行走了两天,一路奔波,终于到达了红军驻地——红安七里坪。见到大部队,大家既兴奋又激动,也第一次吃到了油水厚的饭菜。休息后的第二天,参军的11位青年被分配到各部队。

当时国共两党已经合作,南方各省的红军已整编为新四军,我父亲被分到新四军四支队司令部特务营营部当小鬼,当我父亲接过发下的棉军装,看着帽子上 *** 帽徽,不禁犯嘀咕,我们不是来参加红军的吗,怎么发 *** 军服?营首长看到后开导父亲,现在是全国民族统一战线,国共合作一起打日本鬼子。父亲当时虽还不太明白,但参加革命打鬼子是坚定不移的。就这样,父亲随红军经七里坪改编新四军东进抗日,从此踏上了革命征程!(刘挺林)

更多七里坪红军广场,七里坪红军洞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