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近些年来,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迅速,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内的有钱人也越来越多。提起中国的富豪,大家耳熟能详的有“王健林、马云、马化腾、刘强东等人。
但我们今天所说的这位富豪,他却坐拥全球20多座矿山,年收入6919亿,他的名字却鲜为人知,因此他也被称为中国最低调的富豪。
这位富豪落魄时,身上只有十块钱,居无定所、被迫深夜露宿街头。他辉煌时,登上过2018年的胡润百富榜,与小米董事长雷军并列位于该榜单的第十名。他就是王文银,他是如何完成人生的大逆转的,他的身上又有哪些励志的故事呢?
不甘平庸,穷小子10 块钱闯荡深圳
王文银,1968年出生于安徽省潜山市的一个小村庄里,家中世世代代都是农民。他的父母希望这个孩子以后不仅有文凭还能赚大钱,遂给孩子取名“文银”。
因为家中条件实在艰苦,王文银从小就得帮家里干活。每天下学之后,别的孩子都在漫天遍野地玩耍,而王文银却要急忙赶回家中,帮忙割草、喂猪、做家务,干完活就立刻跑去饭桌旁写作业。
因为经常出入猪圈,王文银身上总有一股猪粪的臭味,班里的同学都嫌弃他,不愿意跟他一起玩。虽然被人疏远,但是王文银并不在乎,他觉得这样自己反倒可以做自己的事情。于是他每天只做两件事情:干活和学习,十多年如一日,自律程度可见一般。
生活不会辜负每一个努力的人,1989年,王文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南京大学,那是他21年来第一次走出家乡这座大山,他终于可以好好看看这个世界了。
大学期间,王文银依然努力学习,他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他坚信只有通过学习,自己才能远离山沟沟,留在大城市。
1993年,本科毕业的王文银被分配去了上海高桥石油化工公司,这是一家国有企业,待遇很不错,当时给王文银开出每月400元的薪资,远超于当时上海平均薪资水平。
许多人都认为世界的尽头是编制,只要进了体制这一辈子就吃喝不愁了,可王文银不这么觉得。干了一段时间之后,王文银觉得这份工作太过单调,无法给自己带来成就感。
九十年代的中国正处在经济转型时期,有着诸多的机遇。王文银觉得自己属于这个时代,于是他毅然选择辞职,怀揣着梦想只身一人前往经济特区——深圳,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旅。
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王文银来到深圳之后日子并不好过,他每天不是在求职就是在求职的路上,即使是南京大学毕业生,在找工作时也是屡屡碰壁。
从上海到深圳的路费已经花光了他大部分的积蓄,加上深圳的高消费,王文银很快就囊中羞涩了。最艰难的时候,他身上只有十块钱,为了第二天能坐公交车继续找工作,他晚上只能住在桥洞底下。
如此艰辛的深漂生活让王文银意识到自己不过也只是一个平凡的打工仔,在这座城市里,人才济济,想要生存就得放下姿态,最后他找到了一份仓库管理员的工作。
从上海国企的正式员工到基层打工人,这种落差一般人确实无法接受。但王文银也知道,自己的梦想还未实现,不能就此放弃,为了将来,自己也要坚持下去。
虽然专业知识没有用武之地,但作为名校毕业生的学习能力一直都在。仓库内大大小小的货物,无论是名称还是物料编码,他都能一字不落地记住。过人的业务能力让他在客户圈里名声大噪,许多大客户跟公司签合同时都指定要王文银跟进物流信息,公司的领导也对他赞誉有加。
不久,王文银凭借出色的工作能力和高情商,一路晋升,从一名不起眼的仓库管理员成为物料部部门经理,不仅收获了丰富的工作经验还攒下了一大笔钱。
此时的王文银是众人眼里的有为青年,若是换做一般人,碰到这么好的薪资待遇一定会留下来继续发光发热。可王文银不是一般人,他觉得在这个公司里职位再高赚得再多,也不过是在替别人打工罢了,他不想把自己的命运交给别人,他要自己创业做老板。
1995年,王文银不忘初心,再次辞职,创办了自己的第一家公司——携威实业,正式进军电源线生产领域。
三次豪赌、胆大心细,富贵险中求
万事开头难,创业初期的王文银就像热锅上的蚂蚁,忙得团团转。每天凌晨三点起床,亲自开车奔波于客户和供应商之间,货送完了天也黑了,回家草草收拾一下就准备睡觉。这种在外人眼里看似高强度的工作,对于从小开始干活的王文银来说早已司空见惯。
正所谓无利不起早,王文银虽然每天起早贪黑,但利润还不是很高,因此如何让利润最大化成为他下一阶段需要思考的问题。
1997年,属于王文银的机会终于来了。因为受金融风暴的影响,亚洲地区许多供应商货物滞销、库存积压,纷纷低价向外抛售库存。
王文银敏锐的嗅觉告诉他,这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于是,他主动出击,与供应商们展开了“快、准、狠”的谈判。起初这些供应商是拒绝的,他们嫌王文银的报价太低,但时间一天天过去,眼看着其他商家仓库陆续清空、库存的货物回收价格越来越低、仓储的成本每天都在增加,这些供应商终于坐不住了,与王文银签了合同。
最终,王文银以分歧低价的方式成功为自己公司引进了上百台设备,还拿下了深圳最大的厂房,为公司日后扩大生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99年,由王文银把手底下电缆厂、塑胶厂、铜料加工厂整合到一起,创办了正威集团。正威集团的产品凭借物美价廉的优势,畅销于海内外,名声大噪。
正威集团越做越大,仅仅过了四年就成为中国最大的电源线生产厂家。
就在王文银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一场危机也悄悄降临。
2003年,非典席卷了神州大地,大量资本外撤造成了国内市场的空缺。许多企业面临倒闭的风险,企业家们都束手无策。正威集团也深受此次疫情的影响,产品没了销路,资金难以回流。
正当所有人认为正威集团会跟那些大企业一样倒闭的时候,王文银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将公司转型,从电源线的生产转向矿产的冶炼。
他不顾集团董事们的强烈反对,逆流而上,一口气从国内外购入了好几座铜钨矿山。
2005 年,王文银想要参加一个 30 万吨的铜线杆项目。这一想法再次遭到了股东们的反对。这个项目需要的资金量太大,仅一期预算就要 10亿元现金,正威集团一年的总销售额也不过只有50多亿,一旦投资失败,就意味着正威集团将会从世界上彻底消失。
王文银不肯放弃,他每天给股东做思想工作,最后成功说服了几个大股东,拿下了这个项目。为了筹集资金,王文银被迫变卖了几家工厂,但还是不够,他又向银行贷款。这些举动彻底激怒了另外几个股东,他们觉得王文银已经丧失理智,无可救药,便纷纷转让了自己的股份,转身离去。就连一直在公司担任财务的妻子看到丈夫的这番举动,也无法理解,拒绝给他转账。
众叛亲离的王文银只能独自承受下这一切,每天愁容满面,一头浓密的黑发很快也掉光了,再也没有长出来。
或许是上天不忍心看着一个商业奇才就此陨落,再次向他伸出了援手。项目完工后,正威集团不断盈利 ,年收入成倍增长,王文银也证明了自己。不到十年,正威集团就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铜业公司之一,王文银也证明了自己。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在世界各大企业纷纷停滞不前的时候,王文银再次做了一个令人震惊的决定:
他先是斥巨资收购了多家市值大跌的企业,接着又以每吨2万元的价格购入了几十万吨黄铜。
金融危机过后,经济逐渐复苏,铜价也有所回升,单价翻了好几倍,王文银因此获得了几百个亿的利润。
自此之后,王文银便多了一个外号“铜王”,之前所有质疑他的人现在无不佩服他的远见和胆识。
2011 年,正威集团营收突破千亿大关。2013 年营收破 2000 亿,正威集团进入《财富》世界500强。2014 年,正威集团营收达到 3400 多亿元。
2020年,正威集团营业额达到6919亿元,平均每天收入超过十个亿。
民营实体经济能做到正威集团这一步的,真是少之又少。经过二十几年的发展,正威国际集团旗下员工数量超过3万,俨然是目前全球最大的铜产业公司,除此之外,正威还掌控了全国10%的铜矿产能。
在国外等多个国家拥有20多座矿山,铜矿储存量占世界的5%,所拥有的矿产资源价值总量高达数十万亿。国内外都有他们的分部,真正实现了从单一到整体、从国内到全世界的发展格局。
三次常人难以想象的“豪赌”成就了王文银。投资时他就是别人眼中的疯子,成功后他又变成大家口中的幸运儿。
只有一路摸爬滚打过来的王文银自己知道,哪有那么多运气,不过是不断收集资料、了解市场过后,顶住压力做出正确的决策罢了。那些辗转反侧、彻夜难眠的夜晚是别人不曾经历过的,他的成功绝非“运气”二字就可以简单定义的。
高调做事、低调做人,追求长远发展
王文银曾说:
“没有一家企业能永远存在,所有生命的归宿都是死亡。只不过不同时期的死亡也不一样,我们的企业一直在不断创新,不需要外界对我们进行革命,我们自己来革自己的命。 我刚创办正威时浑身上家只有四百块钱,但去年一年我们就做出了500亿美金的好成绩。成功没有捷径,所有的成功是从零开始。
商业之美,美在自己否定自己,取得一些成绩时先不要骄傲自满,你要想着自己现在走的这条路以后很可能会走不通,要多想几条路出来。只有你把自己否定了,自己对自己进行革命,才可能会有下一个未来。
当你没有钱的时候,你要想办法赚钱,你付出了辛劳和汗水换来的钱,这叫天道酬勤。 你赚到了钱,把钱分出去,集结来了人,这叫财散人聚。有了钱和人以后,你把爱分享给大家,你的事业就获得了成功。 当你成功了之后,再进一步就是要把智慧播撒出去,之后你就拥有了成就,这个阶段叫做德行天下。
当你到了德行天下的时候,拥有了这样的事业,你要把禅道播散出去,之后就可以达到老子 讲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境界。不得不说王文银的境界并非一般人所能企及的,这就是他能成功的原因。
在一次粤商大会上,王文银在演讲中说:
“追求一个小时回报的是小时工,追求一天回报的是钟点工,追求一个月回报的是上班族,追求一年回报的是职业经理人,追求三年回报的是企业家, 追求三十年回报的是实业家,追求一百年回报的 是教育家,追求一千年回报的是哲学家!”
的确,你的追求高低决定着你将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20多年来,王文银办企业都遵循一个原则:高调做事、低调做人。这也是王文银虽然贵为杰出企业家,但他的名字却鲜为人知的原因。
受他的影响,虽然正威集团是世界500强企业,但从不张扬,在其内部一直奉行低调隐忍的企业文化。当取得一点成绩时,大家不会因此不会沾沾自喜,也不追求鲜花和掌声,失败时,决不轻言放弃。每个人都一直坚守着自己的岗位,默默地努力着,就像杂草那样“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除了做企业,王文银还是一个热衷公益的慈善家。他曾以正威集团的名义多次向贵阳、青海等灾区捐赠物资,他也曾向南方科技大学无偿捐赠4个亿的教育基金,而他做了这么多后,我们在报纸、电视上也几乎看不到关于他的报道。
他在回馈社会之后,依然没有借此宣传自己和企业,再次印证了他的人生格言:高调做事、低调做人!
结语
从大山里的农村娃娃到身家935 亿的企业老总,王文银走得并不快,但他的每一步都是如此的坚定。不论贫穷或富有、不论职位高与低,王文银总是怀揣着一颗赤诚的创业之心,他永远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未来的路该往哪里走。
他有着中国人低调内敛的性格,也有着敏锐的判断能力和十足的勇气,他前进的路上总是布满了荆棘,但他却毫不畏惧,砥砺前行。
这些优秀品质相结合,造就了一位手握20多座矿山、年收入近7000亿的“世界铜王”,他的创业经历很难不让人折服。
从古至今,只见火光烧润屋,不闻风浪覆虚舟。物朴乃存,器工乃损。只有隐忍的文化,才可以让企业智慧生长。
所以,在中国我们每一位做企业家的要懂得隐忍文化,在选择金钱、权力和名誉的时候,我们企业家赚取的是财富,名誉让教授去赚,权力让 *** 去赚。希望国内出现越来越多这样的企业家,为祖国发展做贡献,为民生事业做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