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说凤阳,道凤阳
凤阳本是个好地方,
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
这首民歌是一种花鼓词,现在叫凤阳花鼓,入选了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花鼓很好,唱调唱腔也很好,但内容是错的。
凤阳本不是个好地方
凤阳这个名字是太祖皇帝朱元璋称帝后命名的,之前的名字叫做钟离和濠州。洪武六年太祖改临濠府为中立府,洪武七年,更名凤阳府,而后一直沿用至今。
凤阳是不是个好地方,先不说元末时期百姓苦不堪言,频频饿死,就据记载来说,凤阳也是天灾水祸不断,地势也比较封闭。
凤阳的主要范围是皖东,我们以皖东七县来看,低处江淮之间,北靠淮河,南临长江,西北为大泽所隔,其经济主要以农业为主。按说有江有河是利于农业生产的,但淮河是一条“害河”,经常闹出水患,《盱眙县志》中也记载了许多次水患事件,有些甚至是大雨酿成的。就 自然条件来讲,凤阳实在算不上个好地方。
而地势方面,皖东地区又因其前江后淮的位置,成了个天然的军事缓冲地带,只要战争年底,这里往往就成为两军对垒之处,所以人烟稀少、土地荒芜。从三国时期魏吴鼎力就有记载:“其间不居者各数百里,此诸县并在江淮南北,虚此地,无复民户”
“其后中原乱,胡寇屡南侵,淮南民多南渡”
一直到元末时期,凤阳大体上一直如此没什么改变,“百姓稀少,田野荒芜.....骨肉离散,生业荡尽”
屡次遭灾,百姓就逃难,百姓少,经济就更差,这一直是一个怪圈,一旦陷进去,就很难跳的出来。
凤阳的发展
明朝是罕见的有三个首都的王朝,一个首都北京,一个陪都南京,另一个就是中都凤阳。
为了符合帝王故里的身份,太祖建立大明后是没忘了家乡的父老的,甚至一度想建都在凤阳,是刘伯温的一句:“凤阳虽帝乡,然非天子所都之地,虽已置中都,不宜居。”让朱元璋再三考量,而后最终放弃了这个想法。
但为了改变家乡土地荒芜、人烟稀少,百姓普遍贫困的现状,他开始大规模的组织移民到凤阳以此扩充人力。《定远县志》记载:“洪武十四年迁江南八府民居之,名曰“填实”。故县三十三里,十九里为土民,十四里为迁民。”此后在十几年的时间里,大规模移民有六七次之多,移民人数达20万之众。
移民后就是开垦荒田,在此留守士兵,让驻守此地的军士也参与屯种,并且对凤阳、临淮两地百姓大规模减免税粮。据《明实录》记载,太祖执政31年,除了迁居百姓开垦荒田外还对此共免了21年的税粮。并在洪武十六年还免了这里的劳役。
在一系列政策下,可以说充分调动了人民生产和扎根此地的积极性。
那么民歌是怎么回事呢?
据说最早的《凤阳歌》唱词是:
“说凤阳,道凤阳,
手打花鼓咚咚响。
凤阳真是好地方,赤龙升天金凤翔。
数数天上多少星,点点凤阳多少将。
说凤阳,道凤阳,
手打花鼓咚咚响。
凤阳真是好地方,皇恩四季都浩荡。
不服徭役不纳粮,淮河两岸喜洋洋。”
据说原始版的凤阳歌形成于明代初期,是朱元璋回凤阳探亲时老乡们为了迎接他而创作的。可以看出,歌词中年的内容与太祖朱元璋的政策是相互辉映、有迹可循的。
谣言的出处
本文中大部分内容都是引用学者的考证,骂朱元璋版本的凤阳歌是什么时候形成的呢?这个无从考证,但直接见诸于文字,是在清乾隆年间编纂的戏曲集《缀白裘》。
其中唱词:“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大户人家卖田地,小户人家卖儿郎。唯有我家没得卖,身背花鼓走四方……”
同时期的赵翼写的《凤阳丐者》中也有记载:“江南诸郡,每岁冬,必有凤阳人来,老 *** 妇,成行逐队,散入村落中乞食。”
那么请问,乾隆年间的事,可以怪罪到早已作古并且在世时对凤阳多方照顾的朱皇帝头上吗?
其实从这首歌的流传去分析,凤阳歌只是一种乞讨的手段而已,以知名度比较高的太祖皇帝朱元璋老乡身份来乞讨,可以更大程度的引起施舍者的注意罢了。
另一方面,是不可以说清朝坏话的,因为这可能会要了百姓的性命,所以骂明朝就成了一种全民共识,并且永远不会错。首先因为他是前朝,没有人管,别说这时候没人管了,就是明朝时候去骂都没什么人管。其次就是有什么不满你只能往前朝去撒,因为当朝是不会惯着你的。
但朱元璋把凤阳从土地荒芜的贫穷之地变成了“好地方”,而后从明中叶开始凤阳就开始走下坡路,到了清朝时期彻底从“好地方”变成了“十年九荒”,这个责任,是不应该算到朱元璋头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