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题图:Photo by João Silas on Unsplash
说 Roam Research 是一款笔记应用,可能是低估它了。
疑惑
最近,我看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
Roam Research 这款软件,数周前突然宣布暂停免费公测,让大家排队等。并且还扬言很快就要开始收费。
收费的标准为15美金,教育优惠打5折,也就是7.5美金一个月。
很多人骂开发者赚钱没够。然后纷纷转投并推荐各种功能类似的免费替代工具。例如 Obsidian, org-roam 等。
这没有什么稀奇。定价问题导致用户流失,历史上又不是第一次发生。
奇怪的是,另一方面,排队人数已经有好几万了。
这些排队的听说要收费,不但不肯走,更有上千人表示愿意一次性趸交 500 美金,买 5 年的使用权限。
更有甚者,等的不耐烦的人,甚至搞起了黑市交易,竞相从现有用户手中收购账号。要知道,之前用户注册使用,可都是免费的。
这些卖了账号拿到钱的用户,发了帖子炫耀。还被人骂,说目光太短浅。
这就不得不让人疑惑了: Roam Research 到底是不是一款可被替代的工具呢?
如果是,那么人们干嘛放着免费的替代品不去用,非得在它这里排队苦等,耗费时间和金钱?
如果不是,那么 Roam Reserach 到底好在哪儿呢?
误解
有人说, Roam Research 比较厉害的地方就是实现了双向链接。
这使得我们在做笔记的时候,如果从笔记 a 链接到了笔记 b,那么将来不但可以按图索骥,从 a 找到 b,也可以从 b 反向回溯到 a 。这种双向链接的好处,是提供了丰富的上下文。
关于这种特性,我专门为你做了一个视频教程。如果你印象不深,建议复习一下。
卡片式笔记工具 Roam Research 介绍2.8 万播放 · 71 赞同视频在众多的 Zettelkasten 应用中,这种双向链接早已不新鲜了。 How to take *** art notes 的作者 Sönke Ahrens 在书中推荐的免费工具,也就是Daniel Lüdecke 开发的数字版本 zettelkasten,原本就支持该功能。
图片来源:http://dwz.date/aSGX
所以,如果我们把 Roam Research 的特点,单独归结为双向链接,那么自然可以得出结论——这个功能,别人免费就能实现。凭啥用你的收费工具?
但是, Conor White-Sullivan,也就是 Roam Research 的作者认为,双向链接,只是该工具非常浅层的特点。
这是否意味着,在 Roam Research 的「深层」特点中,目前还存在着明显的优势和不可替代性?
如果是那样,这么多理性人做出了似乎完全不理性的举动,也就不足为奇了。
这些特性究竟是什么?
下面咱们就来一一谈谈。
粒度
Roam Research 提供的第一个特性,就是不止可以把链接指向一则笔记,更可以指向笔记中的一个「块」(block)。
你可能嗤之以鼻。这算什么高级特性?
也就是别人跑了 50 步,你跑了 100 步而已嘛。
别忙着下结论。
因为至少在目前,这个功能还真不是哪一家全都有的。
说说这个功能的好处。
我们知道卡片式笔记,或者叫做网状笔记里面,每一张卡片(节点)的记录实际上是有原则的。
这个原则,就是聚焦。
所谓聚焦,是你在写一张卡片的时候,就应该专拣一个事儿说,别唠叨其他问题。
只有每一个最小单元都是独立主题,我们通过它们的拼接和排布,才能整合形成更丰富的对话。这样,每一个基础单元(卡片)的利用率,才能更高。
如果一张卡片里,你写了一大堆主题,洋洋洒洒几千字。那后面你找到其中多种不同类的内容,就会变得麻烦。毕竟,根据全文去浏览太耽误时间。而若是根据标题来揣度,尽管简单省事儿,但因为标题高度概括,且总结时有取舍,容易丢弃掉它没有总结出的重要内容。
有人会说,这简单,打标签不就好了?!
对,打标签可以把某一则笔记中的全部主题都提炼出来。但是一来,同一个标签下的笔记可能过多,导致将来找起来依然很麻烦。二来你真的这么有耐心,对每一则笔记,都做好充足的标记吗?
如果你行,我佩服。反正我做不到。
因为太麻烦了。
无论是保持卡片上的主题单一性,还是用完善标签来描述内容,都是一门技艺,有学习的门槛。在执行的时候需要你付出注意力,且还得有足够的毅力来支持。
这就使得你记笔记的成本,变得很高。
而且如果一开始记笔记的时候,你还没有接受到「正确的」训练,那么可能会不知不觉以「不正确」的方法记录了大量笔记。将来你幡然醒悟的时候,即便打算进行调整,也是很不方便的。大多数人会选择放弃。
你记了,没错。但是这些笔记既没有跟其他笔记产生有效关联,也没有发挥足够的作用。甚至干脆被永远丢弃到「归档」一栏,俗称「笔记的坟场」。
那你当初这么认真记录它,还有意义吗?
这时候,能够在链接指向上把粒度搞得更为精准,作用就凸显了。
你依然可以随心所欲记录。一则笔记页面上,别说洋洋千言,就是万言也没关系。
一句话,或者一段话,会放在一个块(block)里面。这在 Roam Research 里面是标准模式,不需要你额外操心。
而链接的时候,你输入((...))这样的标记,就能把一则笔记链接到某一个块上。这个过程, Roam Research 还为你提供了自动化检索和输入建议。你不用管那个块究竟是被包含在哪一则笔记中,反正将来你能精准定位跳转到这个位置。
如此一来,你就不需要刻意去要求自己,写每一则笔记的时候去「聚焦」。而且你也不需要手工建立完备的标签。
一个 block 会因为相关笔记的写作,被你用自然语言自动完成了上下文的详细而清晰的勾勒。
而链接关系使得你可以把所有相关的内容都勾连起来,即所谓「纲举目张」。
即便是你那一则啰啰嗦嗦、包含了多个主题的笔记,也给这个最小的组块,提供了另外一种自然的上下文。当你记录的笔记条目足够多的时候,你绝不会嫌弃上下文太多。
更何况,每一个笔记页面上的大纲模式,还可以用简单的缩进层级,就把你的某一个块(block)和这些上下文之间的关系直接反映出来。连你后期的整理,都变得简单容易许多。
原本「唯一正确」记笔记方法,现在变得无关紧要。你只需要把注意力,集中在思考和输出就好。
人负责创造性工作,机器负责重复枯燥的琐碎事务。这本来就是人机协同的应有方式。
开放
Roam Research 目前只有在线版本。这遭到了不少诟病。
只有在线版本,就意味着数据要储存在云端。而人们一般都觉得,只有数据储存在本地,才是安全的。
其实,这只是一个发展过程的问题。从历史上看,不少笔记应用,一开始也都是先只有 Web 版本,然后才逐渐向着桌面版和移动版扩展。例如 Milanote 等。
未来,根据 Roam Research 的发展路线图,这些不同平台的客户端,都会有的。
只说当下,Web 版本优先发展也带来了不小的开放性。
不少同学平时喜欢用平板电脑来记笔记。如果一款笔记工具优先发展桌面端。那么可能你得等上好久,才能迎来平板电脑上的移动客户端。
毕竟专业化应用,还是首先提供给信息生产设备,受众群更大。开发者的选择可以理解。
而因为有了在线版本,你随手打开一个浏览器,就可以在自己的 iPad 上愉快地使用 Roam Research 了。
在不同设备之间切换工作,成本极低。于是你就可以充分利用各种碎片化的时间,来给自己的笔记网络添砖加瓦。
另外,开放性意味着可定制。
例如,大伙儿对于 Roam Research 的默认界面,纷纷吐槽难看。
但这不要紧。只要你自己会 CSS,就能随意对主题进行调整。
即便你不会 CSS,有这么多现成的可以选用,也很不错。例如这是我现在的选用的主题。来自于 Maggie Appleton 。
不仅如此,最近很多朋友都比较喜欢 Digital Garden 的概念。希望把自己的 Roam Research 界面,也能打造得如同 Andy Matuschak 的 digital garden 一样。
于是,很快就有人给 Roam Research 弄出来了这样的样式。
我们在收集资料的时候,总会希望把上下文一并采集,这样整理时可以免去很多手动输入。于是就有人开发了各种 Chrome 插件,只需要点几下鼠标,你就能把页面里的多处高亮,连同采集页面的元数据一起搜集起来,甚至还能自动进行缩进的判断,然后直接挪到 Roam Research 里面,就可以了。
随着人们不断往 Roam Research 里面添加笔记,资料会越来越多。那么如果我现在看好了其他一款更便宜、甚至免费的工具,打算转换过去,容易吗?
对于某些工具,不怎么容易。因为在输出格式上会有各种限制。通过这种让用户「感觉麻烦」的方法,尽力做到挽留客户。
Roam Research 恰恰相反。现在进来困难重重,但是想出去畅通无阻。你可以一键完全导出所有笔记 Markdown 格式压缩包。甚至,连构成图数据库的 JSON 格式,也允许你立即导出。
当然,这个导出功能,并不是只有「弃用」 Roam Research 的时候才能用。更常用的,是数据的备份。
很多人对数据存储在云上不放心,所以经常得手动备份。这是个好习惯。
不过,多长时间进行一次?这个过程看似轻点两下鼠标就能完成,但是还总得记挂在心上,挺让人不舒服的。
有人做了一个 Github 项目,让导出自动化。这个小工具默认每隔一个小时(你可以自行调整时间间隔),就把你的 Roam Research 笔记全部备份一遍,存到你自己的 Github 私有仓库上。而且还增量生成新的浏览格式,让你在 Github 上就能直接看到笔记之间的跳转效果。
然而,该工具目前还没有支持图片的备份。
好在,这个工具,我已经帮你做了。你可以点击这个链接查看。
协作
打开 Roam Research 导出的 JSON 文件看看,你会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每一则笔记里面,都含有一个字段,是邮件名称,也就是你目前的账户名。
从系统开发的角度来看,这么存储是很浪费空间的。而且似乎也没什么意义。你自己的笔记库,为什么要把自己的账号重复这么多遍?
但是,转念一想,你就能明白这样做的目的——为了协作。
只有精确到每一则笔记,甚至每一则笔记中的每一个块(block),都允许多人协作的时候,这种存储方式才是自然的。
这就意味着,尽管现在主要被当成了个人的「第二大脑」,但 Roam Research 的野心显然不止于此。它的目标,是做一个连通每个人第二大脑的超级知识网络。
我这么说,不是简单地猜测。而是已经有了端倪。
最近,已经有不少内容发布在了 Roam Research 的公共空间。
它们都已经按照 Roam Research 的组织方式进行了加工。这些内容,你可以一键导入到自己的知识库中。
有了这些内容的分享机制之后,你就不需要自己去从头寻找文本,然后在上面进行提炼加工,做「逆向工程」了。
对,你没听错,就是逆向工程。
我们习惯了读书和文章。但是根据 Andy Matuschak 的看法,书根本就不是一种好的思想传播方式。
这种见解,你可能觉得有些过于激进。但别忘了史蒂芬平克《风格感觉》中的话:
写作之难,在于把网状的思考,用树状的语法结构,转换成线性字符串。("The Web, the Tree, and the String")。风格感觉:21世纪写作指南京东¥94.10去购买我们看到的书,不能直接反映作者的思维网络,而只是一种经过「编译」之后的结果。
如果你平时在不同平台上使用软件的话。应该有这样的体会:一个只给 Windows 平台开发的应用,你即便把它拷贝到了其他桌面端或者移动端,也是用不了的。因为没有运行环境。
同样,别人写成的书,这种线性编译的结果,即便你每个字都认识,也未必能够理解和体悟。除非你拥有了符合要求的思维运行环境。
我们今天读古人的文章,会常有这种感觉。他当时的历史环境,他阅读过的内容,他参与过的辩论……因为年代久远,在我们读者这里,都消失了。
我们必须借助辅助者,例如教师或者讲述者,才能更好理解。
而且,即便你拥有了背景知识甚至是专业知识。阅读别人的线性编译结果(书或者文章),也不一定是轻松愉快的事儿。许多人做的「拆书」,其实就是我们所说的「逆向工程」。这些活动包括但不限于高亮文字、圈画重点、组织知识点,构建思维导图等。
这种工作,即便付出了劳动,也真的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好的。特别是初始阶段。
你没有足够的知识点,就没法读得足够快。你没有足够快的阅读速度,就不会读得足够多,以便掌握足够的上下文。那就会被局限在某个阶段,无法有效提升。
更有甚者,如果你身处信息闭塞的地方,缺乏足够多的见识,也无法理解别人「秒懂的常识」。你有学习的愿望,但是却连最基本的门槛都难以跨越。上网提出这些问题,还会遭到嘲笑,甚至有人还直接把《提问的艺术》甩到你脸上……
这或许就能解释,为什么某些地方,尽管有了图书馆,有了基础通讯设施(例如网络和公用机房等),却依然会产生「信息贫困」与「数字鸿沟」。
人们因为长久生活在这种环境中,对学习的困难与失败司空见惯,觉得学习本该就是这么一件困苦的事儿。
真的吗?
我们必须接受这个事实吗?
Conor 不信这个邪。
他的目标,是让人们都能直接获得别人的思维之网,而不是最后编译出来的线性文字。这样,那些大卸八块的批注、划重点和重组结构,就不必在每一个人那儿,都重复一次了。
你拿到的,是思维的源代码,而不是编译结果。你所做的,是基于别人的源代码,做自己好奇、想做的事儿。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句话,终于可以变得离我们普通人更接近了。
Conor 认为这种信息和知识组织方式的变革,会彻底地降低人们受教育的门槛。因为这种网络链接,将可以帮助任何一个具有基本识字能力的人,更容易地学会自己想要学会的任何知识和技能,而不必依赖学校教育的质量。
知识源码的交流与融会,会充分激发更多人的创造欲和好奇心。而如果创造的结果可以反哺社区,那么这个正反馈循环就能持续下去。
野心着实不小啊!
激励
所以你看,当别人试图为大家提供一款包含最新「双向链接」特色的笔记工具的时候, Roam Research 所做的,却是一种将信息重新网络化组织,提升社会知识生产协作效率的事儿。
只不过,刚巧在早期阶段,它呈现出一种「更好用的笔记工具」形态而已。
这是因为,要想让人们更多分享知识,你就得做点儿什么。
例如说对分享行为给予回报,也就是所谓的「知识变现」。各种付费社区的出现,证明这条路是可行的。其实,另一种隐性的激励因素,也早已在知识界流行。发表论文、出书,都可以成为名利双收的激励因素。不是吗?
但是,我们同样不应忽视。除了增大收益之外,你还可以通过降低成本起到激励人们更多分享的作用。
在《如何用卡片法写论文?》一文里,我给你介绍过卢曼的生平。
卢曼……用他的卡片大法,创作论文和专著。30 年间,他出版了 58 部著作、数以百计的学术论文,这还不包含他的翻译作品……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就连去世后,卢曼还出版了好几本著作。显然,依靠卡片式笔记法,他产出知识产品的成本,要显著低于同时代的其他学者。
而那依然是个大体上依靠纸和笔来记载和处理信息的时代。在今天我们拥有了更多的数字科技成果后,能否进一步降低成本呢?
Roam Research 就是在试图找出这样的一种答案。
不少人都表示,自从用了 Roam Research,自己写了更多的笔记。
如果这个事儿能做成,那就意味着会有更多的人参与到知识组织、生产与分享的行列。对这个社会来说,是一种显著的正外部性。
而且,实话实说。当人们因为成本降低,而不是收益增长而分享知识,我们可能会收获更多高质量的新知。至少,在这里抄袭没有意义,篡改数据以求发表缺乏足够的激励。
同样是生产电动汽车。有人是冲着新能源汽车补贴去的,而有的人是为了移民外太空。
造出来的车,若是售价一样,品质能相同吗?
我想你通过自己的观察,一定能有准确的答案。
更何况,我们看的,不应仅是当下。
小结
我们从一个「让人生疑的奇怪现象」出发,分析了 Roam Research 现阶段的一些特性。
简单总结一下,包括:
第一,细粒度。因为可以链接到任意大纲笔记下的某个组块(block),你记载的时候,可以不必顾虑任何「正确」的笔记规则,却也能得到很好的笔记组织效果,快速定位并且获得精准完备的上下文。
第二,开放性。开放性带来社区的活跃度。社区里的积极分子们已经改进了主题和信息的呈现方式等。更方便的信息摘取和自动化备份,也都已实现。而这还只是非常早期的效果。
第三,协作性。Conor 的野心,是让每一个学生不需要通过高质量的学校教育,就能自行从 Roam Research 组建的全社会协作知识网络中,学会任何自己想学会的知识和技能,并且能够更容易探索与创造知识。
第四,激励性。为了促进人们生产和分享知识,Roam Research 想方设法降低知识采集和生产的成本,激发人们的创造、分享和协作行为。
做个利益相关性说明。我是个 Roam Research 活跃用户,每天都在用它记笔记。通过 Roam Research 图片备份工具的开发,也算是个边缘的贡献者。
推广 Roam Research 没有我的商业利益。我只是希望能让更多和你一样的读者有机会了解它,并且能够从使用中得到实实在在的益处。
这种益处,对于学生来讲,可能是在做文献回顾的时候,可以更加行云流水,减少一些痛苦。就如同我在这篇教程里展示的。
这种益处,有时候甚至可以帮助你在顶级金融机构找到一份工作。就像我在知识星球里给你介绍过的那位 MBA 的故事一样。
以上是我的一些观察和思考。欢迎你的评论、批评和建议。
祝近安!
喜欢别忘了点赞,并及时写下你的感受与评论。
也欢迎你转发给亲朋好友,让他们也加入咱们的讨论中来。
延伸阅读
你可能也会对以下话题感兴趣。点击链接就可以查看。
如何快速写作论文初稿?如何用卡片法写论文?如何高效实践卡片式写作?如何用人工智能帮你找论文?如何选研究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