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端午粽我知道了什么(我想知道端午节吃粽子),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端午粽我知道了什么(我想知道端午节吃粽子)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端午粽我知道了什么(我想知道端午节吃粽子)

不知不觉又到了粽子飘香的时候,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是中国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和习俗。随着时代的发展,各地端午节的习俗不断变化,越来越丰富多彩,但是在端午吃粽子这一习俗在各地都未改变,被一直流传了下来。那么,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小小的粽子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影响力,传承了千百年呢?

根据民间的传说,吃粽子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最后遭遇陷害被贬黜。在流放期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据悉,在屈原死后,楚国的老百姓都悲痛万分,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官人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官人。后来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粽子。

图片来源:重庆晨报

此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又渐渐的赋予了粽子越来越多的新寓意。“粽子”谐音“宗子”,吃粽子就是祈求传宗接代,后来在粽子里包栗子,以及用彩线串成“九子粽”等都是这一说法的延伸。以红枣作馅,称为枣粽,谐音“早中”,将粽子做成笔的形状,寓意“必中”,明朝参加科考的学子们都会在考前吃上几个这样的粽子,讨个吉利。时至今日,这个习惯仍然兴盛不衰,中高考前,家长们还是愿意给孩子吃几颗粽子,讨个“高中”的好兆头。

图片来源:六图网

在端午节吃粽子,不但寄托着人们辟邪除灾的传统理念,更有着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2020年的端午节马上就要到了,今年我们更愿意通过吃粽子这种传承传统文化的方式,为我们的祖国祈福,企盼祖国早日战胜疫情,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2020年的全国高考也马上就要到了,在端午吃几颗粽子,享受美味的同时,又收获“高中”的 *** 头,有助于放松一下考生紧张的心情。

粽子制作技艺于2010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代表着汉族传统点心制作技艺被大家所认可,其精髓在全国各地世代传承,展现着中国人饮食文化的至简之道。而且,端午节吃粽子本是我们必不可少的风俗习惯,我们也应该将这种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更多端午粽我知道了什么(我想知道端午节吃粽子)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