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10年,415例,他们是桂林的骄傲,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10年,415例,他们是桂林的骄傲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10年,415例,他们是桂林的骄傲

器官捐献是指自然人生前自愿表示在死亡后,由其执行人将遗体的部分捐献给医学科学事业;或生前未表示是否捐献意愿的自然人死亡后,由其直系亲属将遗体的全部或部分捐献给医学科学事业的行为。遗体器官捐献者是一个令人尊敬的群体,他们的生命虽然结束了,但却用一种令人钦佩的方式,为社会做出最后的贡献,让自己的生命更有意义。这种突破传统思想的勇敢行为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值得人们永远感谢和铭记。

2011年到2021年,是桂林器官捐献走过的10年。日前,记者从桂林市红十字会等部门了解到一组数据,展示了桂林器官捐献事业的发展情况。

全市累计完成415例器官捐献

桂林首例人体器官捐献始于2011年。当年6月,临桂茶洞乡的梁六三因病医治无效,家人代他作出将肝脏等器官捐出的决定,成为我市器官捐献第一人。这也是广西第一例人体器官捐献。

此后,感人的故事接二连三发生。

2012年4月,阳朔女孩何玥不幸被查出患有高度恶性小脑胶质瘤,住院进行了第一次手术。5个月后,她的病情突然复发,肿瘤已扩散至脑部组织。当听说自己的生命只剩三个月时,她毅然决定将自己的器官捐献给需要的人。同年11月17日,何玥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生命永远定格在11岁,她的家人根据她的遗愿,将她的两个肾和一个肝捐给了三位患重病的患者。何玥的生命,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得以延续。她的精神感动了无数人,也让她获得了2012年度央视《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等荣誉。

在桂林,何玥的事迹家喻户晓,许多人被她深深感动。何玥交出的爱心“接力棒”也在她的家乡阳朔金宝乡里传递,在她之后,金宝乡又有6人成功捐献了自己的器官。金宝乡也成为全市捐献器官最多的地区。

2014年5月2日,一场激动人心的“爱心接力”在桂林、北京两地上演。21岁的叶劲因脑肿瘤晚期进入脑死亡状态,在原 *** 181医院,他的家人同意捐出他的心脏等多个器官。在北京一家医院,患有心脏病的12岁男孩小包生命垂危,亟待心脏移植挽救生命。当天,多方人员与时间赛跑,为延续叶劲的“爱心”争分夺秒。用时4个多小时,跨越1800多公里,叶劲的心脏成功送达。移植手术成功,叶劲的“爱心”让小包重获新生。

2021年3月15日,桂林市公安局临桂分局的工勤人员张毅突患自发性脑干出血,经全力抢救无效,初步判定处于脑死亡状态。生前,张毅反复向家人表示,如果自己去世了,就捐献器官,帮助别人延续生命。家人强忍悲痛,遵从他生前意愿,作出了自愿捐献器官挽救他人生命的决定。同年4月,张毅捐献出的1个肝脏、2个肾脏成功挽救了3位器官功能衰竭患者的生命。张毅生前护佑一方百姓,死后大爱无疆延续多人生命,心系人民的他,成为人们学习的榜样。

像这样的感人故事还有很多很多。桂林市红十字会的数据显示,截止到2021年12月31日,全市累计完成415例1261个器官捐献,其中肾脏794个、肝脏355个、心脏88个、肺脏24个。

肾脏捐献数占器官捐献总数的六成以上

中国人民 *** 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四医院器官获取组织主任陈怀周介绍,肾脏捐献数量最多,占器官捐献总数的六成以上,原因是肾脏基本按对捐献的,数量也相对多一些。此外,在各类器官移植手术中,肾脏移植在全球范围内都是最早开展的。“这项手术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了,加上尿毒症的患者基数大,对肾脏的需求也相对更大。相比之下,心、肺的捐献要求更高,心、肺的移植难度也更大。”

据他介绍,当脑出血、脑梗塞、脑外伤等脑部疾病的患者达到或接近达到脑死亡状态,失去救治希望时,患者的主管医生会向患者家属介绍病情,并征求家属是否有器官捐献的意愿。若患者生前未表示不同意捐献的,且家属有意向,医生就会对患者及器官状态等进行评估。如果达到捐献要求,且患者父母、配偶及成年子女均同意捐献,家属即可在红十字会的见证下签署器官捐献的法律文书。

“同时,我们也会把患者转移到专门的重症监护病房,进行器官功能维护、治疗及脑死亡判定。”陈怀周说,患者被判定为脑死亡后,医院就会将相关的器官信息录入到“中国人体器官分配与共享计算机系统”中。他表示,器官的需求情况同样也会录在另一个系统中,两个系统中的信息会互相匹配,地域越近、病情越重的,会优先匹配。

“这十年来,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更加规范了,器官分配是有监管、可追溯的,器官捐献更加公平公正,也更有利于救助。”他告诉记者,2021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施行后,其中也有器官捐献的相关条文,器官捐献有了法律支撑。

不计其数的桂林人因获赠器官重生

十年间,从桂林捐出的一千多个器官,给了一千多人重生的机会。在桂林,也有不计其数的人因为获捐器官得到新生。

2010年,当时20多岁的杨铭(化名)因身体不适而前往医院检查,没想到却被诊断为肾衰竭。看到诊断结果的他一时难以接受,又前往了南宁、长沙等城市看病,但还是得到了同样的结果。

回到桂林后,他选择了血透的治疗方法,每周都要透析两次。“透析对身体的损害很大,透析一年多之后,我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常常感到没力气,还被医院下了几次病危通知书。”看到这样的情况,家人决定给他转院,他也进行了肾移植配型登记。杨铭回忆,2012年的某个下午,他被告知有了合适的肾源,可以进行移植手术。如今,手术已经过去了将近十年的时间,他的身体恢复得不错,生活、工作逐步回归正轨,还有了自己的小家庭。

在杨铭看来,自己的确非常幸运。“从我做配型登记到进行手术,只等待了几个月,现在的生活品质比起手术前已经大大提高,非常感谢捐献者,他们给很多病人带来了生的希望。”

上个月底,市民张先生也在九二四医院接受了肾移植手术。一年半前,他被查出患上了尿毒症,透析了两三个月之后,他在医院做了配型。“透析是一件很遭罪的事,生活质量大大下降,因为每周都要透析,我的活动空间也受到很大限制。”由于尿毒症可能会引发严重并发症,因此他很希望能做移植手术。

等待了一年多之后,他终于收到了可以进行移植手术的消息。随着手术的顺利完成,张先生目前正在逐渐康复中。“接到手术通知时特别激动,觉得好像‘重生’了,我觉得自己很幸运,现在一切都在慢慢变好,相信我的生活也会重新回到生病前的样子,器官捐献者太伟大了。”

上千市民成为器官捐献志愿者

近年来,越来越多人开始关注器官捐献这件事,也有不少人进行了捐献志愿登记。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官方网站上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月11日,全国志愿登记人数已经达到4352680人;截至2022年1月7日,全国实现捐献37939例,捐献器官113618个。

陈怀周告诉记者,随着人们观念的转变,如今公众对于器官捐献的关注度不断提高,除了医疗卫生行业的从业者之外,整个社会对器官捐献的认知度也在提高,有些患者甚至会主动提出捐献器官。“以前一些逝者即使捐献了器官,家属也不太愿意提及,但现在越来越多人开始觉得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有捐献器官意向的人也在增多。”

桂林市红十字会赈济救护部部长夏庆伟介绍,根据估算,目前桂林有上千人进行了器官捐献志愿登记,其中30-40岁的群体居多。廖继忠就是其中一员。

“我一直比较关注器官捐献方面的消息,之前何玥的事也深深感动了我,如果有一天我不在了,能用我的器官去救助别人,真的是一件很好的事。”廖继忠说,在三四年前,他听说了可以进行器官捐献的志愿登记,便萌生了这样的想法。“考虑了一段时间后,我就决定要登记了,现在登记很方便,在网上就能完成。”

他告诉记者,他身边也有朋友进行了志愿登记。“其实不少人都有这种想法的,大家都觉得这是有意义的事。”

了志愿登记。

“以前我也在网上看过很多器官捐献的新闻报道,三年前成为红十字会的志愿者之后,我对这一块也有了更深的了解。”在她看来,进行器官捐献是一件伟大的事,也是让生命延续的一种方式,家人对她的行为也非常支持。“平时我们开展志愿服务时,也有不少人来咨询器官捐献的事。”

无数双手推动桂林器官捐献事业发展

记者从桂林市红十字会了解到,桂林器官捐献例数约占全区总例数的六分之一,桂林每年的每百万人口器官捐献率均位于全区前列,许多组织和单位共同推动着我市器官捐献事业的发展。

2019年4月,广西遗体器官捐献者纪念园(桂林)在桂林凤凰山陵园落成启用,为桂林市以及周边地区捐献者家属提供了更加良好的缅怀纪念场所,对提升民众对遗体器官捐献的认知、尊重和参与发挥积极作用。经遗体器官捐献者家属同意并授权,捐献者姓名将镌刻在纪念墙上,以此铭记他们的无私奉献。市红十字会每年都会组织器官捐献者家属、志愿者等来到纪念园开展缅怀纪念活动。

2021年5月,桂林市遗体(器官)捐献宣传共建基地在桂林市殡仪馆揭牌成立,由桂林市红十字会、桂林医学院、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 *** 924医院、桂林市殡仪馆五方共建,将通过一系列宣传活动让更多群众了解遗体(器官)捐献流程,方便更多爱心人士及时找到捐献渠道,加大对医学和医学教育事业的支持力度。市殡仪馆作为共建单位之一,将对桂林市区内的器官捐献者提供免费火化政策。

夏庆伟介绍说,人体器官成功捐献者大多都是65岁以下且没有捐献禁忌症的,许多都是家里的主要劳动力和顶梁柱,他们的离去对一个家庭的打击可想而知。为帮助这些困难家庭渡过难关,市红十字会向他们发放了救助金,10年共发放350余万元。

2021年5月,桂林市红十字会还发起了“托付接力”关爱器官捐献者子女行动,联合爱心组织及爱心志愿者对器官捐献者未成年子女设立专项爱心助学基金,对考上大学的捐献者困难家庭孩子给以资助。2021年,共有6名获得资助资格,每人每年将受助5000元。大学生志愿者和市红十字会心理救援队队员等还组成小组,对口帮扶器官捐献者未成年子女,开展经常性亲情陪伴、心理疏导、助学帮教等活动。

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器官捐献事业起步较晚,老百姓对器官捐献的知晓率还不高、参与度也不强。“虽然现在器官捐献的案例变多了,但总体来说,器官捐献还是远远供小于求的,器官捐献事业的发展任重而道远。”陈怀周说。

夏庆伟说,下一步,市红十字会将继续加大器官捐献的宣传力度,进一步提高民众对于器官捐献的知晓率、普及度和参与度。

来源丨记者莫俊 唐霁云

桂林日报社新媒体运营部出品

更多10年,415例,他们是桂林的骄傲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