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农村太需要医生了,丈夫干脆叫我去卫校系统学医,再回来帮他。”11月8日,在钦南区沙埠镇大石古村卫生室,村医梁雪娟说,自己2003年从久隆镇嫁到大石古村时并不是医生,仅是一名普通的村妇,从医完全是不忍心看到当村医的丈夫因缺人手而太辛苦。
1980年出生的她经过到钦州卫校“人生再造”三年,2010年从该校的卫生保健专业毕业,回村成了爱人的“左右手”,目前负责大石古村300多户群众的公共卫生服务和常见病的诊治工作。
“2009年,在村一级实施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是9项,2011年增加到11项,2016年上升到12项,2017年又增到14项……”梁雪娟说,亲眼看到国家对老百姓的健康保健投入持续增加,内心对继续当好一名村医更是信心满满,因为自己的身后是不断强大的国家。
从“二马路”到“蓬莱大道”
提起老钦州,人们熟悉的就是人民路为中轴线的一马路到五马路。其中的二马路在1960年就诞生了钦州地区中医院,也就是今年9月5日刚搬迁至蓬莱大道的钦州市中医医院的前身。
“那时才有10多个人。”钦州市中医医院副院长张亮说,医院刚开办时只开办针炙、骨科、推拿等几个诊室,而如今的医院新址已能开办80项治疗专科,甚至治疗范围也突破了中医药领域的煮煮中药、把把脉、接接骨的“老行当”,肿瘤科、妇产科、脑病科等原属西医的接诊内容也纳入服务群众的领域。
“当时院里骨外科最值钱的设备就是那台10多万元的手术床。”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脊髓脊柱外科主任仇继任说,1978年出生的他2002年到骨科参加工作时,全医院做手术需要拍片时,还要透视部的同事把笨重的X光机搬到手术室拍,定影、洗片、送片、看片上下楼就要跑好几遍。
而如今,一套300多万元的手术床,让他和同事不出手术室就能做完手术部位的彩色影像,免去了跑动之苦,也节约了宝贵的手术时间。
“在我们乡镇一级的医院,如今也能开展阑尾切除等多类型手术。”在钦北区那蒙镇中心卫生院,1971年出生的院长陈杏武告诉记者,自己1996年在那蒙卫生院参加工作时,院里最贵的就是一台一万多元的X光机和两万多元的黑白B超机,如今仅一套“计算机数据化X光摄影机”造价就达130多万元。时代的发展,让当地群众就近享受医疗科技进步带来的福利变得举手可得。该院的全年收入已从1996年60多万元发展到2017年的800多万元,员工也从20多名发展到105名,全身心服务于全镇的5万多群众。
从“木制听筒”到“急症干预”
“我一直就在妇幼保健院工作,我喜欢天天看到新生命的诞生。”钦州市妇幼保健院大产科护长陈萍虞说,1972年出生的她参加工作时才19岁,那时单位还叫“钦州地区妇幼保健院”,诊疗地址还在如今的市第一幼儿园旁。当时自己还没有结婚,但职业使然,也和老护士一样手拿着木制的喇叭形听筒为孕产妇听胎心。
“在1998年有了进口的胎心监护仪,终于能直观监测孩子在妈妈肚子里是否缺氧、宫内压是否正常。”谈到如今已成为全国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的医院,陈萍虞说,国家是否强大,光看医院里的设备就可以很直观感觉到。
作为钦州市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该院配置有危重孕产妇监护病房,对各种妊娠合并症以及各种产科大出血、羊水栓塞等合并内科并发症都有成功的抢救经验,保障了孕产妇生命安全,全市孕产妇死亡率逐年下降。
药医身,情愈病。在市中医医院,医者仁心的大夫们还开展了中药代煎业务,并把药剂制成袋状,最大化使药性得以保存,又方便病人服用。如今,该院的560多种中药饮片都提供了这项服务,群众再也不用自己支个炉、架个罐地辛苦熬制中药汤剂了。
从“轻轻的来”到“此生永驻”
今天的钦州卫生事业,已从当年的“土法上马”发展到拥有众多自治区、市级重点专科,拥有3家三甲医院、多家县级医院及庞大乡村医疗机构的可喜局面。
而作为医疗事业中不可或缺的医务工作人员,从来都是其中最为积极的因素,用青春演绎着属于自己也属于公众的荣光。
“能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获得居民的信赖,靠的是热情的服务和不断增多的‘几把刷子’。”钦南区向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人王立苍说,虽说中心就距离大医院几百米,但居民在一来二往的卫生公共服务项目开展中成了朋友,对中心的医护人员产生了不小的依赖感。
“每到一段时间,我就和同事们到小区里走访,看看居民们的身体保健状况如何。”该中心的影像技士黄燕燕说,在这里工作,前来就诊的群众更像自己的亲戚。
“刚入职时,现任大骨科陆茂德主任就带我们三四个新手。”仇继任说,在二医院“老带新”的做法造就了如今院内多个科室的学科带头人。现在他由于技术精湛,最多一天就要连续做四五台手术。
“不想让家属们久等,想尽力给病人更多希望。”这是接受采访时众多医护人员们的心声。
“轻轻地的来,就没想过离开,只想,在这白衣与洁墙间让事业永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