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作者对瓦尔登湖的感情是什么(瓦尔登湖作者感情语言特点),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作者对瓦尔登湖的感情是什么(瓦尔登湖作者感情语言特点)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作者对瓦尔登湖的感情是什么(瓦尔登湖作者感情语言特点)

梭罗作为美国著名作家,其思想深受爱默生的影响,他倡导亲近自然,回归生活,回归本真。他28岁的时候选择在距离自己家乡两英里的瓦尔登湖隐居两年,在这个湖边自己搭建房子、自己辛勤耕耘满心收获,真正体验了一把自然的生活。

而《瓦尔登湖》就是梭罗在隐居期间对自己生活的记录,两年来四季轮回,让梭罗忍住了寂寞,克制了欲望,挑战了自我。以至于,梭罗历时9年,创作这部长篇散文,并感叹“生活中湖边,就是幸福。”

忍受了寂寞

梭罗秉承和平的理念,反对战争,并倡导人人平等,废除奴隶制,所以他一直很同情农民的艰辛。

而在《瓦尔登湖》中,梭罗回归生活,体会做农民的生活。他向邻里学习播种、洒水、除草、收获等一系列农活,在这个过程中,梭罗都亲力亲为,甚至开始学会农民的交换,即把自己种植的农作物收获之后以物易物,或者把物换成金钱,再买其他的东西。在这个过程中,作者体验到了劳动所带来的人生喜悦和自尊。正如文中写到:“这就是唯一的生活方式,既然从一个中心可以画出好多好多半径来,生活方式一样也有好多好多的,一切变革都是奇迹,值得思考。”

梭罗只身一人在湖边生活,忍受了白天与土地陪伴的寂寞,忍受了夜晚一个人听风吹的寂寞。

而梭罗笔下的幸福,正是这种清净的内心。

克制了欲望

梭罗说:“绝大多数的奢侈品,以及许多所谓使生活舒适的物品,不仅不是必不可缺的,而且还极大有碍于人类的进步。”

正如我们常常为自己置备衣服一样,很多时候我们往往不是因为衣服破了才会换新的,而是因为衣服出了新的款式,新的潮流,才会花费大量的金钱购买喜欢的衣服,往往是过于注重别人的看法,外在的风貌,而忽视了衣服的实用性。梭罗相信即使是那些穿补丁衣服的人,在他心中也不低人一等,反而是那些总想着自己衣着的人,是否拥有健全的良心,是社会所关注的问题。

无论在任何时候,人们选择一种生活,体验一种生活,都是由心而生。

梭罗计算了1845年7月至1846年3月的全部生活费,只用了61.99美元,他在选择自己生活的旅途中只希望能够自给自足,无欲无求,这种极简主义的生活方式是幸福的,是梭罗的心所追求的。

挑战了自我

梭罗在瓦尔登湖与禽兽为邻,与阅读为伴儿,他认为“多余的财富只能购买多余的东西,而灵魂的必需品,是用钱也买不到的。”

正如梭罗批判上流社会交往的虚伪一般,他渴望生活给他的是真理,而不是爱情、金钱、名声。他宁愿坐在湖边静静地思考,忍受饥肠辘辘,也不愿意坐在一张摆满珍馐美酒的餐桌前,受到阿谀奉承的招待。

在19世纪的美国,资本主义工业迅猛发展,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思想在人们的脑海里泛滥,每个人都在为过上更好的物质生活而努力着,却难以再静下来听虫鸣鸟叫,更难以坐下来安安静静的读一本书,追求精神生活。

而梭罗在瓦尔登湖边看透了一些琐事,不断地开始自己的新生活,这种新生活不是去一个新的地方,而是在一个新的地方想通一些事情之后,再回归到原本的生活,改改自己的心情,在看看这些旧的生活,就会拥有不一样的心境。

在《结束语》中,作者向所有人宣读了自己的生活方式:“不必给我爱,不必给我钱,不必给我荣誉,给我真理吧!”

在梭罗看来,只有真理能够支撑自己在未来的生活中坚持,坚持极简的生活方式,慢慢就会走向幸福!

作者:cat

更多作者对瓦尔登湖的感情是什么(瓦尔登湖作者感情语言特点)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