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多图预警
中国上下五千年,多少城市兴盛又湮灭,从城市的变迁感受民族的兴衰,文明的传承。地图均出自《中国历史地图集》。
鞍山,简称“鞍”,别称钢都、玉都,是辽宁省地级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重要的钢铁工业基地、辽中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鞍山因市区南部一座形似马鞍的山峰而得名,因盛产岫玉,故而又有“中国玉都”之称,拥有世界第一玉佛、亚洲著名温泉、国家名胜千山、中华宝玉之都和祖国钢铁之都五大旅游品牌。鞍山地处中国东北地区、辽宁省中部、辽东半岛中部、环渤海经济区腹地,是东北地区最大的钢铁工业城市、中国第一钢铁工业城市,有着“共和国钢都”、“中国钢铁工业摇篮”的美誉。
新石器时代
鞍山地区有多处古人类文化遗址,规模最大时间最久远者乃是海城小孤山古人类文化遗址(小孤山遗址)。经1981年和1993年中国著名考古专家的两次发掘考证,小孤山古人类文化遗址距今有一万年到十万年左右,即旧石器时期的古人类洞穴遗址。最引人注目的是发现一批制作精美的骨角器,它们在风格上与欧洲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同类制品十分相似。这表明,在二三万年以前,北半球高纬度地区的远古猎人们可能存在交流。此外,在海城境内的析木、牌楼、岔沟、腾鳌等地都发现有新石器时代的石棚、石器。辽东半岛上石棚形成的年代,大约在新石器时代的晚期,即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阶段。当石棚普遍建立的时候,人类社会已进入到了金石并用或青铜时代了。海城石棚,是中国古代建筑史上的奇迹。石棚规模宏伟壮观,被称作巨石文化。它的壁石或盖石重达几吨或几十吨,它的开采、搬运和架设,每一步都凝聚着古代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是中国古代较早的一种建筑物,它为研究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原始社会的状态具有很重要的价值。
战国
在鞍山千山区发现有战国晚期的青铜戈、铜镞等,进一步证明,在这里同中原一样,很早就进入了人类文明的行列,构成了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战国时,属于燕国辽东郡。
秦
秦灭六国,沿袭燕国划分,仍属辽东郡,郡治襄平县,今辽阳市。
西汉
西汉时,属于幽州辽东郡,置险渎、辽队、新昌、安市等县。《汉书.地理志》中记述“县依水险,故曰‘险渎’”。
东汉
东汉时,辽队、新昌、安市等县仍属幽州辽东郡,郡治襄平;险渎县改属辽东属国,置昌黎县。辽队县东汉初废,建安中公孙度复置。
三国-魏
三国属魏,幽州辽东郡襄平县、新昌县、安市县,昌黎郡昌黎县。改辽队县作辽隧县。
西晋
西晋于咸宁二年十月,分昌黎、辽东、玄菟、带方、乐浪等郡国置平州,治所在襄平(今辽宁辽阳市)。大部分地区属平州辽东国(后改辽东郡),险渎属昌黎郡。
高句丽
东晋后历属前燕、前秦、后燕等。慕容氏诸燕占据占据时期,因慕容鲜卑采取胡汉分治,辽东 *** 反抗慕容鲜卑失败后投奔高句丽,高句丽逐渐强盛。313年,我国北方少数民族高句丽攻陷辽东。后燕光始四年(404年)高句丽割据辽东郡。
隋
隋朝时,今鞍山市城区和海城市境域及台安县部分境域为高句丽所割据。今台安县境域辽河以西部分为隋朝直接管辖,属燕郡怀远镇。
唐
唐朝时,今鞍山市大部境域,唐初为高句丽所割,唐高宗总章元年(668年)收归唐朝统割。在今东北地区实行道、府、州制。分属河北道安东都护府辽城州都督府、安市州和河北道燕州辽两县,巫闾守捉城。
辽
辽时,属东京道辽阳府。辽天庆五年(1115年)在境内设大宁镇(在今岫岩镇内北部),属上京路曷苏馆路建安县。
金
金时,隶属于东京路、北京路、易苏馆路。改海州为澄州,辖临溟、析木二县,受东京路管辖。,金明昌四年(1119年)升大宁镇为秀岩县。
元
元朝时,属于辽阳路辽阳县,台安县境域隶属于广宁府路望平县。岫岩满族自治县隶属盖州路。1297年海州州县俱废,“置巡检司镇”,受辽阳路管辖。
明
明朝时,隶属山东省辽东都指挥使司辽中卫、海州卫、广宁卫、盖州卫。1379年(明洪武十二年)置鞍山驿,重修于明万历,为传递所。驿内车马繁多,商贾极盛。据《辽阳县志》载:“鞍山驿堡,城西南六十里,有西南,东北二门,明时曾设驿站于此,驻巡检一员,相传为明初所建。西南站外旧有‘鞍山驿堡’四个大字,今颓毁,字迹无存”。台安区域在辽河套以北。
清
清朝时,分别隶属于奉天府辽阳州、海城县、锦州府镇安县和盖平县、奉天行省东边道。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设岫岩厅,光绪二年(1876年)岫岩厅降为岫岩州,隶凤凰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