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西安后庙街,西安庙后街属于哪个街道,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西安后庙街,西安庙后街属于哪个街道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西安后庙街,西安庙后街属于哪个街道

报恩寺街是西安城含光门里边甜水井街和小南门里边的四府街之间的一条东西巷子,东起太阳庙门西口,西到甜水井。

这条街因报恩寺而得名,但这个得名比较复杂。现在有些人认为报恩寺街有寺名而无寺,一些当地老住户回忆:最早是为了表彰唐初大将秦琼在临潼山救驾有功,被特准在皇城里面修建报恩寺的。

另外,根据史料,报恩寺街在唐朝时期皇城里面鸿胪寺、鸿胪客馆的位置,唐末缩建新城以后才逐渐形成居民街巷,到了元代这里已经是“巷陌委曲”,还设有养济院,清代雍正年编的《陕西通志祠祀》记载:“元至元中赐平章也先捏夫人也鲁为花圃,尝见白石像放光,因舍为寺。”,也就是说元朝时期这里先是也先捏夫人的花圃,后来改成了寺庙。最初敕额 “大兴国报恩寺”后来据说到了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儿子秦王朱樉从门口经过时去掉了石碑上的前三个字,成了报恩寺。清朝时是长安县领卫水池坊,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重修来报恩寺,报恩寺街幼儿园的地方就是报恩寺遗址。至于报恩寺到底是建于唐代还是元代,我们不得而知。

报恩寺街路南边的院子后门开在顺城巷(现在叫顺城南路西段),再早当地人叫“马道子”。

含光门门里在唐朝唐末韩建缩城以前,曾是“鸿胪寺”和“鸿胪客馆”所在地。“鸿胪寺”不是报恩寺那样的宗教寺院,而是唐朝时期的官署名,当时的光禄寺、太仆寺、大理寺等九寺之一,主要负责外事接待、民族事务活动及凶丧之仪,相当于现在的外交部。“鸿胪寺”下属的有司仪署、典客署、礼宾院等。

“鸿胪客馆”是用以接待各少数民族使者与国外来宾的馆舍,相当于现在的国宾馆,在 “鸿胪寺”西边。唐德宗时,一次外国使者来到长安城,4000多人就住在鸿胪寺旁,膳食、供养均由鸿胪寺负责,可见“鸿胪客馆”有多大。

现在的报恩寺街小学的前身是陕西省立第一实验小学校,简称“一实”,在报恩寺街23号。1962年以后,“甜水井小学”成了报恩寺街小学的分校。

光绪二十二年(公元1908年),四川尹昌龄先生在城墙下南教场西(即现校园内西侧)创立的客籍学校——公立客籍中学堂。省城西安外地官员很多,这所学校起初专收官家的少爷公子,相当于专收公务员子弟的贵族学校。1914年改成了省立单级师范学校并设了附属小学,后来改了几次名字,1933年改为陕西省立第一实验小学。

报恩寺街小学算不上出名,但歌剧《阿诗玛》、《白毛女》,歌曲《我的祖国》、《当我们荡起双桨》、《英雄赞歌》、《新疆好》、《祖国颂》等都是报恩寺街小学毕业的音乐家刘炽创作出来的。

清朝时期西安城南边只有一座南门,其他城门都是抗日战争时期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整修城墙的时候才开通的,现在的湘子庙街—五岳庙门—太阳庙门—报恩寺街到二府街火药局巷是西安城里南边第一条东西街道,相比北边的南院门街道偏僻一些,因此过去要从这一带出城,一般都要西东走到南门或者向西走到西门。抗战期间东边四府街南端的城墙上开辟了防空便门也就是后来的小南门以后这里的交通才好了起来。

在抗战时期,这一带城墙下边都挖的有二三米宽、一人高的七八个防空洞,有的还能通到城墙外边面,实验小学大门口的防空洞东西长约百十米,一旦敌日本飞机轰炸,全校学生很快就可进去躲避。夏天附近居民还可以下去乘凉。那些防空洞在1949年以后到整修城墙的时候基本上陆续都被填埋了,所以现在了解的人并不多。

报恩寺街南边各院都有后门通向马道子(现在的顺城南路)。抗日战争时期躲防空警报的时候,西大街南边的居民一知道空袭预警都到这边的防空洞来躲避。靠西边的防空洞还有一个驻军保安班驻守,专为躲警报的百姓用红绿灯预警,原来报恩寺街东口南边小南门也有专门为这一带街巷老百姓升降红绿灯的警杆,一旦遇到空袭人们大老远看到信号就明白要不要进防空洞躲避。

上世纪二十年代中期,报恩寺街小学校门是“洋式门楼”,临街一排铁栅栏,进中间铁栅门走下一小段慢坡路,正中是学校大门。”到了“文革”时六十年代中期,学校一进大门有一座很大的照壁墙。学校操场北墙东边过去曾经开有一个小后门,门外是冰窖巷,对面就是陕西省高等法院。1927年上半年,杨明轩任教育厅长时,把原来的模范小学改为省立第一模范小学校。1931年,这所小学校划归省立高级中学(20中前身)的附属实验小学。可能由于当时已经有了西安师范实验小学,所以将这个实验小学定名为‘第一实验小学’。”简称“一实”,当年学校的校歌是:“一实校,一实校,绿枝短墙四面绕。热心学,苦心教,师生忘辛劳。忙过一年一年到,养成健儿把国保;一实校,一实校,礼义廉耻是目标。”

听老人们说,上世纪三十年代,报恩寺街全街有结构不同、门楼大小不一的四合院六十三个。各院都有水井,吃水不花钱,水不甜也不苦。那时没有电灯,大户人家点的是带罩的煤油灯,穷人们几乎不点灯。全街从外表看有砖砌结构的大门,也有土房,一砖到顶的都是特别有钱的人家,那些青砖铺地的就更加有钱了。

上世纪六十年代宣扬工人阶级必须领导一切!工人阶级占领上层建筑!1968年前后,报恩寺街小学被火药局与四知村之间的西安砂轮机厂接管,改名为“西安砂轮机厂五•七学校”。

报恩寺街中段在清朝是“镇标校场”相对于莲湖公园东边的“北教场”,俗称“南教场”。

报恩寺街中段实验小学以东、 *** 巷以西,是当时军队的训练场叫南教场 (现省财政厅所在地) 。1945年前后,南教场有 *** 部队操练,这里后来被军需部门盖了营房,南教场也就消失了。1949年5月西安解放后第一野战军后勤监护大队接收了这里并驻扎下来。

南教场存在时,附近居民早晨在此跑步,傍晚年轻人踢足球,偶尔有放无声电影、耍马戏和耍猴的,孩子们滚铁环放风筝,算是报恩寺街热闹的地方。

教场东边的报恩寺东段在清朝是义精营。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报恩寺街,下中国象棋的人很多。十字路口有个露天象棋摊远近闻名,报恩寺街7号院的张增华是 *** 大学高材生,大学时曾被错划为右派,回西安后到莲湖区运输队拉架子车。他二十多岁就活跃在西安棋坛,也是当年陕西棋坛的佼佼者,国家1级棋士。“文革”前曾和王羽屏代表西北地区参加全国象棋比赛获得第十七名。在省、市象棋比赛中都曾获得第一名。

报恩寺街小学的西面,民国年间是军官李士隆家的大院和花园,大院子非常阔气,前院是青砖砌成的洋房,有地下两层,后院是菜园。他家当时还有黄包车,有佣人和奶妈子。解放后他家成为“陕西省广播器材厂”,靠东头路南的12号院就是当时器材厂的家属院。

报恩寺街38号还曾有个陕西音像出版社,邵华当时任编辑部主任。后他调到陕西省广播电视民族乐团任编创室主任、首任专职指挥,后来还成为国家二级曲作家。

过去街上还有几个恬静的四合院,房屋都是一砖到顶,里边都是青砖铺地,有前后两院,有上房有过厅,有的院庭非常雅致,大门左右有石狮守门,一般都紧闭,外人很难进入。26号院临近的几个院子都住着有钱人,平时门户紧闭,从不接触左邻右舍。这些大户人家办红白喜事,都有抬轿的,吹喇叭的,还算热闹。

报恩寺街21号院曾经住过一位留学德国的名医李蔚潭。当时院子有三进,面积一亩二,是李蔚潭1954年用行医的积蓄购置的。前院有桃树、苹果树和苜蓿地,后院种着香槐树、石榴树和两棵高大的梧桐树,丝毫不亚于现在的一般别墅。

1937年杨虎城将军在欧洲宣传抗日时,李蔚潭大夫受杨将军抗日宣传的感召,1938年回国后任李宗仁部队军医,他还随军参加了过台儿庄战役。 接着,应时任陕西省立医院(陕西省人民医院前身)院长、西北医学院院长张乃华邀请,到西安就任陕西省立医院医务长,兼任西北医学院教授。

解放后,李蔚潭大夫任儿童妇幼保健指导所所长,负责西安市妇幼保健工作。1958年任西安市中心医院儿科主任。

街东路北有一个半截巷子叫 *** 巷,据说是过去巷子里面有六位山西富商修建的六所深宅大院。这六所大院,门楼子很高,砖墙砌得很厚,绝对算得上是高墙大院的富户,让普通百姓望而生畏。

其中一个院子是《秦风日报•工商日报联合版》办公地址,这个联合版,是由原《秦风日报》《工商日报》两报联合而成。《秦风日报》是西安事变后成柏仁创办,《工商日报》是西安事变前刘文伯创办的。《秦风日报•工商日报联合版》是西北地区进步舆论的一面旗帜,是由民盟西北支部掌握的主要宣传阵地。民盟西北支部从1946年2月建立,杜斌丞就任主任委员。另外,杜斌丞1930年还担任过 *** 第十七路军杨虎城部队的总参议。1936年西安事变后,任陕西省 *** 秘书长。而《秦风日报•工商日报联合版》董事长就是杜斌丞。

过去在报恩寺街东口的东南角,有一块青色的大石头,旁边曾经是一家卖茶水的铺子,两间门面, 上世纪八十年代改成了“天发芽”葫芦头泡馍馆。听说掌勺大厨请的是南院门“春发生”的厨子,泡馍做的正宗,口碑不错。门口经常排着长队,耐不住饿的人只有放弃去其他人少的地方了。如今天发芽的生意也是非常不错,听说好像还开了几家分店。

1966年报恩寺街改名为东升街西段,1972年又改名为东升街,1981年又恢复原名报恩寺街。

现在的报恩寺街可以说是一条美食街,惠记粉汤羊血、天发芽何记葫芦头、小南门老北京爆肚赵涮肉、周老大梆梆肉葫芦头、老兰家等等都是西安非常有名的馆子。

老兰家曾经接待过很多社会各界名流和 *** 官员,在他家大厅里的一面墙上有很多相框,里面全都是接待过的顾客照片。

惠记粉汤羊血在前段时间(2020年)央视热播的电视剧《装台》里面多次出现,窦老师跟顺子就是在他家吃的辣子蒜羊血。

另外,报恩寺街还是小南门夜市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宵都有餐饮店铺营业,直到早市出摊才关门,所以全天无论什么时候你饿了都可以去报恩寺街。

如果要到报恩寺街,6路、35路、224路、701路、608路、800路等公交车坐到含光门站下车步行几分钟,或者6路、35路、229路、618、800路公交车坐到朱雀门下车往前走几分钟进小南门在第一个十字路口也就是老兰家旁边的路口向西的街道就是。

有文献描述“唐中宗时辟鸿胪寺一角在皇城第七横街修懿德寺。我对“辟鸿胪寺一角在皇城第七横街修懿德寺”存有疑惑。因为《唐代长安词典》中明确指出:长安外郭城坊里之一的延寿坊“南门之西,有中宗时为懿德太子追福所立的懿德寺”。 延寿坊在今西安城外西南西北大学新村及西边的一片。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什么都在变,但是不论报恩寺和报恩寺街如何演变,已经过去的就是历史,我相信这里的将来会变得更好。

我是黄昆,一个土生土长的西安人,《黄昆说西安》说的都是我个人对西安的了解和认识,作为一个生在西安长在西安的西安人,我计划以《黄昆说西安》为主题,通过视频和图文两种形式介绍西安的历史文化和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人了解西安、更全面深入的认识西安!

如果你想了解西安哪里、对西安哪些方面比较感兴趣或者有疑问都可以私信、留言给我。

《黄昆说西安》欢迎大家点赞、转发、加关注!

更多西安后庙街,西安庙后街属于哪个街道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