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2021科学跨年夜回放,2023年跨年文案,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2021科学跨年夜回放,2023年跨年文案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2021科学跨年夜回放,2023年跨年文案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市委十三届二次全会精神,助力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中国科协学会服务中心和北京市科协于1月10日共同主办“2023科学跨年——首都学术专场活动”。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张桂华线上致辞,中国科协学会服务中心党委书记、科技社团党委副书记王婷,中国科协科技创新部副部长许光洪,中国通信学会副秘书长欧阳武,北京市科协党组书记沈洁,常务副主席司马红,党组成员、副主席刘晓勘出席活动。活动由北京市科协副主席郭鲁钢主持。

张桂华致辞强调,科协组织是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学术交流是发挥科协“一体两翼”组织优势,孕育创新思想、激发创造活力的重要服务形式,是科协组织策源科技创新的重要体现,承担着推进科技创新传播科技文化的重要使命。北京市科协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团结广大科技工作者永攀世界科技高峰;要加强汇聚创新资源要素,建设高水平科创服务机制网络;要发挥科协系统广泛协同优势,扎实推进“科创中国”北京试点建设;要坚持开放包容,凝聚壮大高素质科技人才队伍。

沈洁致辞指出,2023年是市科协贯彻二十大精神上台阶、上水平的开局之年,是奋力描绘科协事业发展宏伟蓝图的关键之年,是充分展现科协组织“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的奠基之年。一是要坚定不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旗帜鲜明讲政治,毫不动摇同中央、市委保持高度一致,充分发挥科协组织政治引领作用。二是要聚焦中国式现代化的使命任务,融入首都大局,服务“国之大者”,准确把握科协作为先进性组织的新方位、新使命。三是要牢牢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始终把握科技群团的群众性功能属性,守牢联系服务科技工作者生命线,坚持“科技为民”的核心价值。

司马红对北京市科协学术科创工作进行介绍,回顾了过去一年学术科创工作开展情况,部署了新一年的学术科创任务。她强调,2023年,市科协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工作,强化学术引领,优化科创服务;聚焦科技自立自强,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搭建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繁荣学术氛围;创新科创工作机制,助力区域和重点产业发展;紧跟科技体制改革,服务市委市 *** 科学决策;开展国际科技交流,拓展全球合作网络;加强科协组织建设,服务科技人才成长成才;深化数字科协建设,打造线上科技工作者之家。

活动上发布了市科协2022十佳影响力学术会议名单,2022北京脑科学国际学术大会等十场优秀学术会议脱颖而出。北京神经科学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张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研究员、科研诚信研究中心副主任袁军鹏,中国联通科技创新部科技管理室总监王靖宇分别围绕参加中关村论坛及开展国际学术交流工作、开展首都前沿学术成果遴选工作和企业科协如何组织学术交流进行了经验分享。

活动上还发布了首批北京特色一流学会创建名单。围绕新时代学会组织使命和职责,中国通信学会副秘书长欧阳武、北京公路学会秘书长王平原、北京技术市场协会秘书长王素英分别介绍了参与“科创中国”试点工作、中关村新一轮先行先试改革工作和“千人进千企”服务团的经验。

同期启动科协频道线上社群。2023年,科协频道社群将会推出更多贴近科技人才成长和科技创新需求的公共服务,构建“全员参与、共建共享”的社群生态,建设一个有温度、可信赖、有活力、见实效的“线上科技工作者之家”。北京电子学会副理事长张莹作为入驻机构代表发言。

“首都学术专场活动”得到了中国科协的指导,以及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北京市经信局,北京市国际服务贸易事务中心等单位的大力支持。来自全国学会、市属学会、基金会、高校、企业的科技工作者代表近200人现场参会。活动通过北京市科协新媒体矩阵、新京报等平台同步直播,并得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科技日报、北京日报、北京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宣传报道。

来源:北京市科协科学技术创新部

更多2021科学跨年夜回放,2023年跨年文案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