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福州城,最开始是叫“冶城”,汉初,无诸时期始建,在屏山东南麓冶山一带。冶城的面积不大,城内的居民主要是王族、官吏和守城士兵。
随着时间的推移,福州城慢慢扩大。扩大的总趋势自北向南延伸,再向东南方向发展。
五一广场以前是沼泽
现在的五一广场算是福州的一个地标,但有谁知道这里以前四周是一片沼泽、湖泊池塘。
到了唐末五代,闽王王审知在于山脚下筑起了“月城”,后来又有了“南门”,南门城外留有一片空阔地,便是现在的五一广场,但那时它还叫“南校场”。
南门兜在唐五代的时候成为福州南门。这时候,三山被包入城内,这才有了福州著名的“三山”。
1957年的南门兜可是时髦青年的汇集地,不少青年男女都会选择在那儿约会。
画面大门里面的那棵榕树就是现在南门十字路口的那棵,据说当年想把它砍掉,在原地开耕地种水稻。但不知因为什么原因,最后被保留下来了。
现在的南门兜只剩下路中间的大榕树了,因为修建地铁,四周都被围挡起来,只留下人们匆匆过马路的背影了,没有人驻足,更不会有人去那里约会了。
于山、乌山、屏山以前都是小岛
根据资料显示,在6000~5000年间,福州还只是一个海湾。距今2600年起,海平面逐渐下降,到今天的位置,福州盆地内沉积了几米甚至十几米厚的淤泥层,所以福州有很多用“屿”来命名的地名,如前屿、后屿、台屿等等。
到了商周至汉初时期,福州市区还是一片内海和沼泽地,于山、乌山、屏山等还只是岛屿。那个时候的福州可以用“福州湾”来形容了。
于山、乌山、屏山
南后街以前由三个铺组成
很早以前,南后街是由三个铺组成的;并且这三个铺,在现有所有的史料中,都无记载。
这三个铺的排列顺序从北至南,依次为朝宗铺、文儒铺、泔液铺。根据“朝宗”有“水汇集一起流向海洋”之意,可以推测出它的位置大概靠近如今的双抛桥。而文儒铺与泔液铺,则就在现在的文儒坊和泔液境附近。店铺多了,商业发展起来了,就形成了街。
福州城台图
民国初年(约1919年),由当时“福建陆军测量局”印制的福州城台地图,从这幅地图可以发现福州城内的道路发展比城外台江区快。城内的道路地名已从“铺”名改为“街”名,地契和石碑上所记载的“朝宗铺”、“文儒铺”、“泔液铺”已改为了南后街。
△以前‘朝宗铺’是南后街最繁华地带,这里有聚成堂等20多家书店。董家地契上有写到‘朝宗铺’。
民国以前福州没有马路
民国以前,福州连马路也没有。最好的街道仅是狭窄的石板路,供行人和轿马行走。
民国三年(1914年),福建巡抚使许世英议建福州马路,把地处水部的城楼拆掉,开辟了“福新街”。
马路从水部城楼开始,经水涧殿(火巷附近)、河塍(河塍巷附近)、泮洋、连宅、王庄、下甲、金墩(南公园附近)、红舍、中选,直达坞尾(玉环路)新码头,全长6公里左右。
从白塔上俯瞰的福州城
第一条马路经过城内14段内河,故建了14座桥。现在只剩下国货路上现代化的12桥,和五一路上还留有一个“14桥”的公交站名外,其他的都在百年来城市建设的大潮中被淹没了。
茶亭以前只是细长的一条街
这是民国三十年地图,图上可以看到有王庄飞机场。从这张图开始一直到五十年代,茶亭就像一条细长的脖子,顶着鼓楼这个大头。茶亭街实际上只是两排房子联系着台江和鼓楼。一直到七十年代,茶亭街的后面仍是一片菜园和池塘。
北宋以前台江码头还在闽江中
北宋之前,还没有台江区域,大庙山以南区域都还在闽江中。
北宋元祐年间(1086—1093年),楞岩洲(今中亭街)从闽江水域外拓。随后,瀛洲、苍霞洲、义洲、帮洲亦相继由于大批泥沙冲积连为一片陆地。沿江一带多以滩、坡或石级作为供船只停靠的简易道头,台江港才逐渐形成。
解放大桥前身是12只木船架设的浮桥
宋代闽江的江水涛涛,十分开阔,阻碍了南北的交通,那时的人们只能利用船只往来南北。宋代元祜崇宁年间,宋朝福州人王祖道担任福州太守,为了解决交通问题,他用120只木船,架设起浮桥,船上铺厚木板,宽一丈一尺,两边设扶栏,并在南、北、中建3个亭子,供行人憩息。台江水急,每船皆用粗大藤缆分别紧固于江中所植的石柱上。终于实现了第一次跨越闽江。
由于江阔流急,风大浪高,浮桥被冲垮。宋崇宁二年(1103年),王祖道再任福州知州时,又发起募集建石桥,绍兴十一年〔1141年〕将浮桥改为石墩桥。
元朝大德七年(1303年),万寿寺的陀王王法助立志改建为石桥。大桥前后建造共花了十九年时间,于元至治二年〔1322雪年〕才告全部竣工,后人为了纪念万寿寺和尚王法助的功绩,便把这条大桥命名为万寿桥。
南台以前是指台江,并不是仓山
现在福州人所说的南台是指闽江之中的南台岛,也就是仓山区。但在福州古代文献中,古人所说的“南台”却是指台江区的一座小山,它的原名是钓龙台,海拔不到40 米,今为福州第四中学所在地。
《三山志》中记载:“南台,城南有越王钓龙台,故名。”南宋名相赵汝愚也曾在钓龙台下的潭尾街留下题刻:“古南台”。
中平路旧时是有名的“风月街”
民国时期,福州的风月场所达到了一定的规模,尤其是在台江汛、田垱(即今天的中平路)一带,妓院林立,开设妓院者多是有背景靠山之人,只要缴纳花捐、卫生捐、警察捐等捐税,即可公开营业。
△民国时期的 *** 陪客人打麻
中平路是旧时福州的“青楼一条街”,各种大名鼎鼎的青楼妓院以及青楼女子都出自中平路。到了晚上,这里灯火通明,瓜子、果品纷纷摆的琳琅满目,有客人点歌唱曲、有呎唱、闽剧,灯红酒香,轻歌曼舞,是巨商大贾、游人骚客、军政官吏寻欢作乐场所。
△民国时期的 *** 执照
几十年过后,当年鳞次栉比、纸醉金迷的各色妓院早已人去楼空,曾被称为福州“十里洋场”的中平路也在繁华之后归于平静。
福州以前有一个东湖,比西湖还大
根据《闽都记》记载:“晋太康三年设郡……坊城外凿东西二湖,周逥各二十里,引东北诸山溪水注于东湖。东湖隔龙腰诸山,在西湖东北,故名。东北诸乡俱名湖堘。浮仓山之西有亭,尚呼湖前亭云。”
晋太康三年,即公元282年,郡守严高修筑子城时,开凿东西湖,将东西北诸山的溪流聚此,用于灌溉周围农田。宋庆历中,东湖渐淤。到了淳熙年间,这里都成了民田。
△晋代以前,东湖可是城外东北处一个大湖
在晋代,东湖比西湖的面积还大,东湖的分界大约在今天的龙腰、温泉支路,从现在的琴亭湖周围延伸至东湖宾馆周围的位置,连今天的屏山公园、温泉公园都被覆盖在内。只不过当时的东湖还是在城外。
东湖的范围从晋代以后就不断缩小,积淤成了平陆。到了清代,随着城区的扩大,东湖已成了城内一泓小湖泊了。
△到清代东湖就成了城内的一泓小湖泊
古福州城内河纵横的原因
福州内河纵横,城外(台江)的多因历史上低洼地带逐渐浮出水面后留下的;城里(鼓楼)的多为多次建城留下的护城河;许多池塘则是当年建城取土时留下的。
△看看当年环绕着福州的池塘和河流吧,城市中还有纵横的河流贯穿着。
△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福州地理最大的变化时增加了工业路和福马路。
福州城是一个太极
明代福州古城修建后,福州城被四座大山围绕:东有鼓山,西有旗山,南有方山(五虎山),北有莲花山,形成一个较为封闭的格局。
中间又有闽江自北向南穿流而过,闽江支流又环绕着福州城,形成了水绕格局。
古人便把这种山环水绕的相对封闭式环境称为太极,认为“既有天地,天一太极,地亦一太极,所生万物又名一太极。故地理太祖,一龙之终始,所占之疆域,所收之山水,合成一圈,此一太极也。”
福州的地理环境符合太极的地理要求,山环水绕的地理位置十分适合人们生产生活,繁衍生息。
福州曾五度为都
福州一直以来都是八闽受郡,是福建省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从民国期间到现在一直福建省的省会城市,在历史上,福州城曾五度为都。
汉高祖五年(前202年),汉朝廷封无诸为闽越王。“王闽中故地,都东冶”,福州成为闽越国的都城,时间长达92年之久。
唐末,河南光州固始王氏三兄弟(王潮、王审邽、王审知)率兵攻闽,占领福建全省,创立了闽国,为五代十国中的一国,定都福州,福州又一次成为国都,时间达53年。
宋末景炎元年(1276年)五月,年仅11岁的益王赵昰在今福州城门的林浦设临时行都登极,称端宗,升福州为福安府。十一月,元兵占领福州,南宋末的临时行都撤出福州,历时仅半年多。
清顺治二年(1645年)闰六月,明唐王朱聿键在福州称帝,建立临时的抗清 *** 。改福州为天兴府,号福京。这是唯一次称福州为“京”的历史。两个月后的八月,朱聿键在汀州被捕,后死于福州。
民国22年(1933年)11月20日,十九路军将领陈铭枢、蒋光鼐、蔡廷锴等,联合 *** 内李济深等一部分反蒋(介石)势力,发动“福建事变”(简称闽变),在福州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 *** ”。但在蒋介石组织几路大军的镇压下,十九路军于次年1月13日退出福州,“人民革命 *** ”停止办公,闽变失败。
虽然时间不及两个月,但福州第五次经历“国都”的事实却是不可否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