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墨家的非攻,实际上主张的是“义”,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争,支持防御战。比如,止楚攻宋中的墨子为阻止楚王攻打宋国,从鲁国出发,走了十天十夜去到楚国劝谏楚王。
墨子不仅是思想家,还是军事家,科学家,所以墨家在战国时代不仅有阻止非正义的战争的态度,也有使正义战争成功的实力。
下面是《墨子﹒非攻》里的一个浅显易懂的小故事:
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众闻则非之,上为政者得则罚之。此何也?以亏人自利也。至攘人犬豕鸡豚者,其不义,又甚入人园圃窃桃李。是何故也?以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至入人栏厩、取人牛马者,其不仁义,又甚攘人犬豕鸡豚。此何故也?以其亏人愈多。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至杀不辜人也,扡其衣裘、取戈剑者,其不义,又甚入人栏厩,取人牛马。此何故也?以其亏人愈多。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矣!罪益厚。当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今至大为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别乎?
译文
有一个人,潜入别人家种植蔬菜、花果的园地偷窃了桃李,人们听说后都谴责他,执政的官吏知道后惩罚了他。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的行为使别人遭受了损失而使自己获得了利益。偷窃别人家的鸡、狗、猪的人,他的损人利己的不道义的行为 ,比入园窃桃李的行为更为严重。为什么呢?因为使别人的损失更大了,不仁义的程度更深了,罪行也更重了。
潜入别人家养家畜的圈,偷窃别人家牛马的人,他的不道义的行为比偷窃别人家的鸡、狗、猪的人又更严重了。为什么呢?因为使别人的损失又更多了。所以使别人损失得愈多,不仁爱的程度就越深,罪也就越重。
如果是杀了无罪的人,且把他的毛皮衣服、刀剑顺走,这一行为又比偷窃别人家牛马更为不义。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使别人损失得更多了。使别人损失的愈多,不仁义的程度更深,罪行也更加严重了。
这种行为天下的君子们都是反对和谴责的,都知道是不义的。可是现在要去攻打别人的国家,夺取别国的利益,就没有人反对和谴责了,还要称赞是正义的。这是真的知道义和不义的差别了吗?
这个故事里墨子使用了一个从小到大的类比的修辞手法,层层推进和加深,随着不仁不义的加深,罪行也随之加重,最后落到了最大的不义“攻国”上。
故事中的偷桃李、偷鸡摸狗、偷牛马、“杀不辜人”并拿走不辜人的裘衣和刀剑都是不“义”的行为,这是人们都明白的,到了“攻国”这件事上就有点糊涂了, 这个问题2000多年前的君子们可能也很困惑。
比如说楚国要去攻打宋国,原因是宋国的国君昏庸残暴、鱼肉百姓,所以楚国就要去把宋国国君推翻,把宋国的民众从水深火热中解救出来,这个理由是否站得住脚?
有一个小故事是这样的:有一人家有一个很调皮的小孩,一天把他的父亲给惹恼了,父亲正准备收拾自家小孩时,隔壁家的人自告奋勇过来要帮这位父亲收拾他家小孩,这时父亲会觉得隔壁之人别有用心,多管闲事;隔壁之人这时就是一个施暴者、另有所图者。
楚国打着“宋国无道,解救宋国民众”的口号攻打宋国,实则想获得宋国的利益,这与隔壁家的人帮父亲打孩子是相同的道理,都是另有所图、亏人自利,是不义的行为。
对于战争而言,无论是打着正义的旗号进行的,还是直接采取侵略形势进行的,受苦受难的都是社会底层的民众,也就是说对于社会底层而言没有一场战争是正义的。
故事里没有涉及“法”,在墨家思想里判断一件事对与否的标准不是“法”而是”义“。损人利己,亏人以自利,就是不仁不义。
象“止楚伐宋”这样的事情当时的墨子做过很多,如果一件事是不公正合宜的但不违法,墨家人不会去做,反过来如果是公正合宜的但违法,墨家人会去做。
春秋战国时代是一个乱世,就如孟老夫子所言“春秋无义战”,处于这样的一个乱世,公平正义是稀缺品,而处于社会底层的人们是“无义战”中受伤害最深的人,对他们而言最重要的是要维护和遵守社会的公平合宜,这样才不会发生战争,这时“义”的坚守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战国时代墨家成为显学和追随人数众多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