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欧美音乐重节奏 日本重旋律(中国歌曲降调变成了日本歌曲),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欧美音乐重节奏 日本重旋律(中国歌曲降调变成了日本歌曲)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欧美音乐重节奏 日本重旋律(中国歌曲降调变成了日本歌曲)

业余音乐人,也喜欢研究历史和语言,我说说我的看法。

中国人重歌词,这是没错的,而且这是汉语语言本质所决定的,在中文歌里,歌词和旋律是共存的,歌词自带了音乐性。汉语是声调语言,中国人说话本身就带有一定的旋律性,虽然语音调值跨度比起音乐差很多,但是一定程度上已经决定了旋律的走向。比如粤语一共有9个声调,所以合格的粤语词就会写得和旋律线保持协和,有一种“念出来和唱出来差不多”的感觉。普通话也可以写出来这种感觉,如李宗盛的词,草东的词。同时也有弊端,汉语的上声(三声)和入声(非官话方言存在,普通话已丢失)都是停顿感非常强烈的,因此会限制音乐节奏的自由度,在强节奏型音乐如Rap中就难以发挥。不过也有特例,西南官话(贵川湘渝和滇北桂北)弱化上声(常简化为半上,发阳平和去声),入声并入平声,调值也很稳定,所以语调平顺,很适合唱Rap。

欧洲人重视和声(和声即为一组音的组合,既可以是同时发出的,也可以是在一段时间内依次发出的,因此旋律也属于和声的一部分),是因为现代和声体系就是欧洲人总结出来的,并且通过巴洛克—古典时期的规范化,欧洲音乐已经全部套进这一套体系里去了。而且欧洲人教会传统歌咏多为多人合唱,并且宗教在基础教育中有一席之地,欧洲小孩从小可能就会接触类似合唱团,唱诗班的合唱环境。我以前和几个欧洲人喝嗨了唱歌,他们两三个张口就能和一起。

不仅是,黑人重节奏,美州原住民,南岛人都重节奏,甚至可以说,除亚欧大陆核心文明圈外的民族都重节奏。音乐伴随舞蹈而生,其实原始人类音乐本身就重节奏,只不过大文明圈因为各自原因弱化了节奏。东亚是语言,欧洲是中世纪限制+古典音乐规范化,使得音律成果尤其突出,其实欧洲人并没有不重视节奏,很多舞曲(波尔卡,圆舞曲等等)节奏感还是很强的。

美国是种族大熔炉,音乐很有广度,因此没什么“特点”,最大特点就是流行。

日本现代文化继承自美国,但广度远不及美国,所以在深度上挖掘得很深。日本音乐即使是偏俗偏流行的音乐,和声都是仔细推敲过的,自然旋律多有巧思。

更多欧美音乐重节奏 日本重旋律(中国歌曲降调变成了日本歌曲)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