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政治话语特点(政治一句话),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政治话语特点(政治一句话)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政治话语特点(政治一句话)

亚里士多德说:“人天生是政治的动物。”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政治,但是我们往往很难说出,究竟什么是政治?

不慌,当你再遇到这个问题时,不妨用下面这句话回答:

“政治是对社会价值的权威分配。”

戴维·伊斯顿这一对“政治”概念的定义,是二十世纪中期以来学界最为流行的观点。

在人们的生活中,“政治”字眼及其出现的场合太多,比如政治人物、政治立场、讲政治、玩政治、搞政治、政治秀等等。人们对这些字眼的理解也是庞杂分歧,莫衷一是,是一种“天女散花式”的理解,而不是科学、严谨的定义。那么,如何给出“政治”一个较为合理的定义?

有关“政治”的传统定义纷繁复杂且角度多样,有的用“国家”给“政治”下定义,有的则用“权力”给政治下定义。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无论从国内政治看还是从国外政治看,政治行为体都日趋多元化,国家并不是唯一或者是主要的行为体。除此以外,当时科学行为主义大行其道,整个政治学领域都受到科学行为主义的影响,关注个人及组织的行为,研究重点从权力逐步转向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过程。

伊斯顿在他的著作《政治体系》中详细论证了用“国家”和“权力”来定义“政治”都不是最为概括的。为了建立一个高度概括性的“政治”的定义,他对传统的政治学概念进行了改造,试图采用一些高度抽象的概念那些只能说明个别政治现象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高层次的政治系统理论,从分配的角度将“政治”定义为“对于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

下面先介绍伊斯顿的“政治系统理论”,再解读伊斯顿对“政治”那句著名的定义。

如上图所示,伊斯顿的政治系统主要包括环境、输入(支持与要求)、输出、反馈四个要素。

1 输入

输入包括支持和要求。支持是指环境对政治系统施加的压力,以便让它继续运作。而要求是指环境对政治系统的希望和要求,如选举权、社会福利等。支持和要求(需要)相对应,个人根据系统可能满足自己要求和期望值的程度而向系统做出是支持还是不支持的选择。

支持

“支持”通常代表个体对政治体制、政策和政治家的行动意向和行动选择。在伊斯顿政治系统理论中,支持是一个核心概念。他认为“最低限度的支持对政治系统的维持是必需的”,因为支持不仅反映个人对系统的意向,也是系统从环境中获得资源“输入”的重要途径。

支持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它包括积极支持(有利于减轻系统压力,促进系统自我维持的支持,如纳税、服役、遵纪守法、投票等)和消极支持(增加系统压力,促使系统崩溃的支持,如 *** 、 *** 、动乱等);又可分为显性支持(用行动来支持)和隐性支持(用态度或情绪来支持)。

需求

需求是输入环节另一个环节,它为政治系统提供原料、信息和动力,并驱使政治系统运行。需求由欲望转化而成,欲望包括期待、舆论、动机、意识形态、兴趣、偏好等。但欲望并不等同于需求,因为并非所有欲望都能转化成需求。欲望要转化成需求必须经过两大关卡,一是结构机制,一是文化机制。结构机制就是诸如政党和利益团体这些政治结构,文化机制主要是指政治文化,包括政治信仰、政治价值和政治态度。只有那些经过结构机制和文化机制这些“守门员”的过滤,并进而通过政治系统的沟通媒介和约简过程而达到当局的欲望,才能转化成需求。

2 输出

输出是政治系统以某种方式影响环境的活动,主要有权威性的决定、法令或政策等,常表现为决策的制定与实行。

输出从性质上可区分为:权威性输出(具有法定约束力的输出,包括当局的决议和行动)和相关性输出(那些以某种方式与权威性输出有关的输出,如意识形态);从内容上可区别分:内部输出(行政法规)和外部输出(赋税法规)。

3 反馈

输出给环境带来的变化反过来又影响输入,使要求和支持在质和量上发生变化,这一过程即为“反馈”。政治系统的反馈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各种各样的反馈过程组成了一个错综复杂的反馈网络。政治系统分析家认为,通过这个反馈网络,政治系统不断进行输入、输出、再输入、再输出,从而使自已生生不息,无限延续。良性通畅的反馈可以帮助 *** 掌握有关支持的状况和输出结果的信息,以便达到某种目标和消除各种系统内外的压力,从而维持系统的生存和正常运作。

4 环境

环境分为社会内部环境和社会外部环境。社会内部环境是指与政治系统属于相同的社会。而不在政治系统范围之内的社会和物理环境,包括生态系统、生物系统(侧重于生理因素)、个人系统(侧重于心理和人格因素)与社会系统,这些内在社会环境一旦有所变动,常常会影响到政治系统的 *** 运作。 社会外部环境是指与政治体系属于不同社会的国际社会。这些社会外部环境,有任何一部分变动时,或多或少,直接、间接的会影响到国内政治体系( *** )的运作。

伊斯顿认为,政治系统是与社会性价值的权威性分配有关的一系列互动行为,是一个由环境包裹着的行为系统,这个行为系统在环境的影响一下产生并反转过来影响环境。政治系统的维持取决于两个基本的条件:其一,能够持续地对社会价值进行权威性的分配;其二,设法使社会的大多数成员服从这种权威性价值分配并把服从当作义务。一旦政治系统不能够有效的进行决策,或者不能使这些决策按照确定的规则为社会大多数所接受,政治系统就将面临崩溃。也就是说,当政治系统不能采取合适的措施对付即将形成或业已形成的社会压力或政治替代力量时,它就不可能继续维持下去。

简单解读了政治系统四要素后,不妨回到伊斯顿对“政治”那句著名的定义:“政治就是对于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我们从这句话中可以分析出伊斯顿对“政治”的定义包含三层意思:

(1)政治活动的基本对象是社会价值,包括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

(2)政治活动的内容和方式是分配社会价值的决策活动。

(3)分配是权威性即合法强制性的分配。

社会价值包含实体价值(物质)和抽象价值(精神)。民主选举(如人大代表选举)、财政预算(如参与式预算)、规则制定(如 *** 婚权)、规则执行(如环保标准)等都是社会价值。其中,上述的“人大代表政治职位”、“财政预算”属于实体价值,“ *** 婚权”、“环保”属于抽象价值。无论是实体价值还是抽象价值,都是有形的或无形的社会价值。

通过制定法律、政策制定、司法裁决等权力的运行,政治对有形与无形的社会价值进行权威性分配。权威性体现在其具有合法强制性。这一分配活动及过程,就构成了我们所看到的各种政治现象与事件,也是“政治学”常常涉及之处:

国家论:讨论在国家范围内进行价值的权威性分配。

*** 论:讨论由 *** 进行权威性分配,涉及 *** 组织和国家权力的分配方式。

意识形态论:讨论由社会主义、自由主义等意识形态影响价值的权威分配。

政体论:讨论由政体影响到 *** 权力运作的方式。

政党与利益团体论:讨论每个利益团体都想都想将自己的利益透过 *** 而转变为政策、法律,等同于获得价值分配。

政治社会化:讨论分配主体进行权威性分配时,会顾及人民的意见而决定如何分配。人民对于 *** 的态度也会影响分配主体进行权威性分配的方式。

由此可见,“政治是对社会价值的权威分配”是着眼于“政治系统”给出的一个具有高度概括性的定义,既是对“政治”概念界定的创新与突破,也是西方政治学革命的重大贡献。

参考文献

戴维·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 [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戴维·伊斯顿.政治体系.政治学状况研究[M].商务印书馆,1993.徐银花.戴维·伊斯顿权威的价值分配理论存在背景及其内核[J].知识经济,2013(02):26-27.胡杰.戴维·伊斯顿和“西方政治学革命”[J].政治学研究,1985(01):56-58.王杰,张文萍.戴维·伊斯顿权威的价值分配理论评析[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5(17):140-141.

更多政治话语特点(政治一句话)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