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一、摄政让位
鲁隐公,姬姓,名息姑,鲁惠公之庶子。其弟公子允是鲁惠公之嫡子,允生母受宠于惠公,被立为鲁国夫人。
鲁惠公在位46年病逝,嫡子允年幼,尚无力处理国政,群臣建议立庶子息姑为国君。公子息姑为人谦让宽柔,认为这样做违背父亲意愿,且于礼不符,拒不接受。群臣再三劝说,才答应摄政。
在隐公的精心治理下,没过多久,鲁国就呈现出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的景象,他也因此受到鲁国人的拥护和爱戴。这时的隐公并没有沾沾自喜,他一直认为自己是在替弟弟处理国政,并多次对大臣说“国乃允之国也,因其年幼,寡人暂时居摄耳”。
二、崇尚和平
鲁惠公在位期间,鲁曾在黄地打败过宋,两国由此交恶多年。鲁隐公摄政后,不计前嫌,主动示好。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九月,鲁隐公邀请宋国国君在宿地会盟,并订立盟约。此后,两国来往密切。
鲁隐公还注重与少数民族的交往,隐公二年(公元前722年)秋天,与戎人在棠(今山东鱼台)会盟,签订和约。隐公在位期间,鲁国还与周边许多国家订立了盟约,使鲁国进入前所未有的和平时期。
三、棠邑观鱼
鲁隐公五年(公元前718年)夏天,隐公风尘仆仆来到棠邑(今鱼台县)体察民情,他发现这里民风淳朴,百姓富裕,荷花娇艳,水清鱼美,风景秀丽,甚感欣慰。
鲁隐公在众人的簇拥下,登上事先筑好的观鱼台,他放眼望去,只见水天一色,满目美景,顿感赏心悦目,车马劳顿全无踪影。因此地是赏荷观鱼的绝佳去处,后人亦纷纷慕名前来。秦统一天下后,棠邑改成“方与”。唐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因境内有鲁隐公观鱼台,始称“鱼台”,这就是“鱼台”县名的由来。
四、齐赞棠邑
棠邑近湖,丰水,百姓多以捕鱼为业。鲁隐公带领大臣乘船入湖。只见水清荷秀,游鱼成群,草色青翠,大小船只往来如梭,少女在荷丛中采莲,菱芡在湖面上漂浮,棠邑美景使隐公流连忘返。
日过中天,饭菜已经备齐,他们返回棠邑住地,把酒高歌,尽情享用当地美味佳肴。心情舒畅的鲁隐公席间高举酒杯,赞曰:“棠邑水清荷美,盛产鱼虾,百姓生活富足,实在是鲁国最美的地方!”众大臣齐声称赞。
五、芦衣顺母
闵子骞,名损,字子骞,春秋末期鲁国(今山东省济宁市鱼台县大闵村)人,孔子高徒,在孔门中德行与颜回媲美,孝行与曾子并称,为七十二贤中人,十二哲之首。尤为人称道的是他的孝行,是在孝行方面唯一受到孔子称赞的人。明朝编撰的《二十四孝图》,闵子骞位列第三,是中华民族文化史上著名的孝贤人物。
闵子骞年幼丧母,闵父再娶,又生二子。后母用芦花给他做“棉衣”,用棉花给他的两个弟弟做棉衣。冬季的一天,他与父亲赶车,由于寒冷手没牵住牛缰绳,父亲举鞭抽之,打中后母为他做的“棉衣”,芦花飘散,父亲惊悟,非常生气,决定休妻。骞跪父力劝:“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
闵子骞一片孝心感动了后母,她痛悔不已,从此视子骞如亲生,悉心养育。子骞不仅聪慧,而且好学,学业进步很快,对父母也愈加孝敬,终致一家和睦。有诗赞曰:闵氏有贤郎,何曾怨后娘;车前留母在,三子免风霜。
六、拒修长府
鲁国有仓库名曰长府,修建时间虽久,但尚能使用。执政大夫为了谋取私利,主张拆了另修,众臣附和。闵子骞看到国力匮乏,大兴土木与民无益,就直言不讳地说:“原库房还能用,为什么非要劳民伤财另修呢?”
国君接受了闵子骞的建议,没有另修长府。孔子得知此事后说:“闵损平时不多说话,但他只要一开口就很中肯、正确。”(“夫人不言,言必有中”)。闵子骞提倡节俭的优秀品质,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七、出任费宰
闵子骞有治国之才,鲁国权臣季氏向鲁君推荐他去做费邑的长官。闵子骞看不惯季氏的骄横,不愿出任,对来人说:“如果非叫我去,我就隐居到汶水之上。”孔子闻听此事,劝子骞为国效力,闵子骞听从师言才出任了费宰。
闵子骞在费邑行仁政,施德治,不出一年,政通人和,物阜民丰。是年秋天,庄稼刚开始收获,季氏家臣阳虎便赶来催缴赋税,闵子骞告诉他等收齐后亲自上交国库。阳虎却说费邑是季氏的私邑,赋税应直接送到季家。闵子骞闻此,气愤地说:“我原以为是为国效力,却不知是在为私人卖命!”愤而辞官。孔子听说后,赞其刚直不阿:“不仕大夫,不食污君之禄。”
八、驱车报国
樊子迟,名须,字子迟。春秋末年鲁国人。击齐有功,是孔子晚年的得意门生,七十二贤弟子中较有影响力的一位。樊子迟勤学好问,孔武有力,悯农重农。后同闵子骞和宓子贱一起到棠邑设坛办学。鲁悼公十四年(公元前454年)卒,葬于故居西南一里许的济水北岸,即今山东省济宁市鱼台县武台村。
鲁哀公十一年(公元前484年),齐攻鲁,鲁国当权者季康子不主张抵抗。经冉求再三劝说,才勉强抵御。冉求率左师御敌,樊子迟为副将。面对强大的齐军,樊子迟毫不畏惧,奋勇杀敌,大破齐军。
这年秋天,孔子周游列国回到鲁国,听到樊子迟的作战事迹,表示赞赏。樊子迟对孔子也仰慕已久,就带着礼物拜访孔子,孔子欣然收樊子迟为弟子。从此,樊子迟跟随孔子,并经常为他驾车,成为孔子晚年得意弟子之一。
九、樊迟问孝
一天,孟懿子与孔子交谈,问他什么是“孝”,孔子回答孟懿子说:“‘孝’就是不要违背‘礼’。”后来,孔子把这件事告诉了正在赶车的樊子迟,樊子迟问:“不要违背‘礼’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父母活着,要按规定的礼节侍奉他们。父母死后,要按规定的礼节埋葬他们、祭祀他们。”
樊子迟明白了什么是“孝”,时刻牢记尊师教诲,一有时间,就回家探望父母。他按照当时的礼节,尽心地侍奉父母,尽心照顾好老人的衣食起居。两位老人在樊子迟的精心照顾下,衣食无忧,尽享天伦之乐。
十、问仁问智
樊子迟入孔门后,勤学好问,经常向孔子提出一些问题,孔子见樊子迟求知欲强,越发喜爱,用心培养。樊子迟曾先后向孔子问“仁”“智”等一系列问题。
孔子听了樊子迟的提问,喜形于色,释曰:“仁”就是“爱人”;“智”就是“善于鉴别人才”。孔子还告诉樊子迟:“知人”就是“选拔重用正直的人,罢免、远离有邪恶言行的人,这样就能够使邪恶的人改邪归正。”
十一、
舞雩从游
樊子迟陪孔子散步,行至城南舞雩台下,见一老农在菜地劳作,樊子迟问孔子如何种菜,孔子曰:“吾不如老圃。”樊子迟就一边用心观察老农种菜,一边询问老农种菜的方法。
樊子迟跟着孔子登上舞雩台,问如何能提高一个人的品德、怎样改正一个人心中的邪念,孔子说:“付出劳动,才有收获,不是提高品德了吗?经常反省自己的错误,不去攻击别人的缺点,不就能改正心中的邪念了吗?由于自己一时的气愤或冲动,就忘记了自身的安危,以至于连累亲友,这不是迷惑吗?”樊子迟在陪孔子散步时,也常学到一些学问。
十二、宓子纳言
宓子贱姓宓,名不齐,字子贱,鲁国人,生于公元前521年,“孔门七十二贤”之一。孔子认为他尊君、守礼、有孝悌之德,遵守天命,能以德服人,可以称为君子。他志趣高雅,精于六艺,为单父宰时,留下了“琴治”佳话。治理单父期间不仅赋役较轻,而且在灾年能发仓粟、赈困穷、补不足。能举能、招贤、退不肖。以实际行动提倡“孝亲敬长”。反对不干实事的人,尊重敦厚持重的长者,以礼乐治世民。后和闵子骞、樊子迟在棠邑(今山东省济宁市鱼台县)设坛讲学。
宓子贱任单父宰前,向他的朋友渔者阳昼讨教治国治民方略,阳昼说:“我把带有鱼饵的钓绳放到水里,常有一种鱼很快就上来吃鱼饵,这种鱼叫阳桥鱼,肉少且难吃。而另一种鱼,面对鱼饵有些犹豫,像是想上来吃,又像是不想吃,这种鱼叫鲂鱼,肉多而味美。”阳昼说到这里,宓子贱心领神会,不禁称赞道:“说得好!”
宓子贱上任那天,车马还没有走到单父,早有一群衣冠楚楚的官吏富豪毕恭毕敬排列在道旁迎接,宓子贱见到这些人如见瘟神,赶紧命令赶车人:“快走,快走!‘阳桥鱼’来了!”在任内,他牢记朋友的教诲,遇到阿谀奉承者就绕道走,专门到年长者、有贤能和威望者家中登门拜访,虚心请教,与他们共商治理单父大计。
十三、任单父宰
宓子贱道德高尚,政治才能尤为突出。在他的治理下,单父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连一些外地百姓也想投奔单父。有人疑惑此人常常于公堂之上悠闲地弹琴,却能将单父治理得这么好,宓子贱解释说:为政之要重在用人,务求人尽其能,做到这些,为官就自然轻松了。“身不下堂而单父治”后成为古代治政典范。
十四、不计得失
宓子贱治单父,施德行,重教化,百姓安居乐业。曾有一老妪,携一幼童,前往单父,冒充宓子贱远亲。宓子贱佯装不知,将其视如亲人善待。老妪感激涕零,道出真相。宓子贱仍善待祖孙二人如初。
孔子到单父,问宓子贱:“自到任以来,你有什么得失?”宓子贱答道:“我自到单父以来,并未失去什么,收获倒有三点:原来学习的知识得到了实践,学问益精;俸禄虽不多但也能照顾亲人,亲朋益亲;公事虽多也能兼以吊死问疾,朋友之情益笃。”孔子听后,笑容满面地说:“你可称得上君子了!”
十五、放鲰知德
宓子贱做单父宰时,有一天走到鱼市,看到一条大肚子鱼,嘴一张一合,尾巴不停地拍打着地面,卖鱼人夸说大鱼肉嫩味鲜,肚子里的鱼籽更是鲜美。宓子贱便把大鱼买下。旁边卖小鱼者说这小鱼也十分鲜活,他又把小鱼买下来,提着鱼篓走出集市。
有人认出了宓子贱,更有好奇之人在后面跟着宓子贱,看他买这么多活鱼作何用途。宓子贱走到河边把所有的鱼都放掉了,人们惊异于他的做法。宓子贱说:“大鱼有孕,正是产籽期,小鱼还没有长大,如果把这两种鱼吃了,河里的鱼不就越来越少吗?”人们皆被感化,从此单父商贩至诚待客,农民勤劳耕种,妇女知织守节,名流自遵礼仪,成为鲁国最好的地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