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初夏时节,大田县迎来了美人茶开采季。位于闽中山区的大田,是中国美人茶核心产区,当地有四分之一的人口从事茶产业。走进石牌镇龙坑村的美人茶园,采茶工人在葱茏的茶园中穿梭,手指轻快娴熟地在茶树间飞舞。
这片茶园是福建逢元茶业有限公司的原料基地之一。“去年公司一共卖出3000公斤美人茶,销售额超过500万元。今年看这情况,茶叶长势不错,我们的目标是卖出5000公斤。”公司总经理陈春梅说。
抗日战争时期,大田县是闽西北抗日救亡和反顽斗争的中心。集美水产航海、商业、农林三所职业学校迁往大田,学生们在大田“第二集美学村”学习生活,唱响了闽中抗日救亡的不辍弦歌。
当年,大田用漫山苍翠守护了红色火种,如今继续以绿水青山馈赠这里的人民。大田县90%以上的茶园在海拔800米至1200米,特殊的地理条件滋养出美人茶独特的韵味。近年来,大田县立足高山生态优势,将茶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发展,打造“大田美人茶”特色生态品牌,促进老区百姓增收致富。
“什么样的茶树品种适合在大田种植?哪些茶园管理方法更加科学高效?”毕业于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的陈春梅,瞅准了美人茶的发展优势,2016年毅然返乡,成立大田县敬天茶业专业合作社,还成为大田县科技特派员,致力于美人茶品种改良、茶叶加工等相关技术研究。
随着美人茶品牌逐渐“走出深闺”,走向全国,陈春梅公司旗下的多家茶叶店目前已开到济南、泉州等地。
针对美人茶需要小绿叶蝉叮咬吸食茶叶的特性,去年起,陈春梅在自己的茶园里探索春季茶园不作修剪,实现错峰冒芽的茶园管理模式来提升茶叶品质,已有初步成效,目前进入验证阶段,若成功将向茶农全面推广。
陈春梅的探索是大田县以科技兴茶的缩影。近年来,大田县聘请选派多位科技特派员,并与浙江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等科研院校对接合作,加强对美人茶生产、加工、仓储等关键环节的技术攻关,提升茶叶品质。
在各方合力下,大田县全力推动培育美人茶品种库、种苗库和美人茶实验基地,每年新植改造茶园5000亩以上,建设“数字茶园”面积上万亩。同时,牵头制定福建省级《美人茶》团体标准,参与制定《国家茶叶公园标准及评定》。
一片叶子成长为一个产业。目前,大田全县茶叶种植面积已达10万亩,涉茶人员10万人,共有茶叶加工厂1310个,年加工毛茶1.43万吨,全产业链产值38亿元。2021年,全县共有适制大田美人茶面积7万亩,全县产美人茶4000吨,占全国美人茶产量七成以上,“中国美人茶之乡”的称号实至名归。
更多的茶农在家门口鼓起腰包。龙坑村村民乐成权世代制茶,经营着近100亩的茶园。过去他主要制作红茶,但由于技术过时,茶叶收入并不稳定。“我和逢元公司合作后改制美人茶,制茶技术在指导下有了极大提升。茶叶不愁销路,生产出来后公司全部收购,一年能有20多万元的收入。”乐成权笑着说。
“作为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大田将继续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大田县农业农村局局长涂东明说,“接下来,我们着力选优品种,加快茶叶生产全过程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提升,建设智慧茶园,进一步提高茶叶品质。同时,通过参与国家茶叶公园建设、培育美人茶特色小镇、开发茶园体验游、挖掘茶马古道等方式,推进茶产业三产融合发展,让美人茶等茶叶成为老区人民增收的金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