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头条中国史#
东晋十六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分裂割据的时代。北方先后建立了16个割据政权,也就是十六个国家,国家之间进行了长达130多年的混战,出现了70多位君主。在这其中也出现了很多文治武功卓越的、出色的皇帝。
那么接下来小编就来盘点一下,中国东晋十六国时期十大明君,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注:本排名为非正式的排名,仅供参考。
十、东晋明帝司马绍(299年-325年10月18日),字道畿,晋元帝司马睿长子 ,晋简文帝司马昱异母兄,母宫人荀氏,东晋第二位皇帝,322年-325年间在位。
司马绍于322年即位,太宁二年(324年)平定王敦的叛乱,停止对于王敦党羽的追究,为安定皇帝的权威全力重用王导,并且与江东大族保持和谐的态度,成功对“王敦之乱”作出善后,稳定东晋王朝的局势。太宁三年(325年),司马绍病逝,终年二十七岁,谥号明皇帝,庙号肃祖 ,葬于武平陵(今南京市玄武区鸡笼山北)。
司马绍聪慧善断,明于事理。东晋政权初建之时,兵荒马乱,生民涂炭,国力空虚疲弊,权臣王敦等作威作福,东晋政权随时面临着覆灭的危险。司马绍在位期间,凭借弱势之中央,成功做到对权臣的制衡。他还在一定程度上调和南渡侨姓与吴姓士族之间的矛盾,稳定时局,使社会呈现向安定发展的趋势。虽在位时间短暂,但对安定国家大局的影响却非常深远。
九、南燕献武帝慕容德(336年-405年11月17日),后改名慕容备德,字玄明,十六国时期南燕皇帝,鲜卑人,是前燕文明帝慕容皝之幼子,前燕景昭帝慕容儁、后燕成武帝慕容垂皆为其兄。《晋书》载其“年未弱冠,身长八尺二寸,姿貌雄伟”。又“博观群书,性清慎,多才艺”。
前燕时期慕容儁在位时,慕容德被封为梁公。后来慕容儁之子慕容继帝位,再被改封为范阳王。369年,曾与慕容垂一同大败东晋桓温的进攻。370年,前燕为前秦所灭后,一度被前秦帝苻坚任命为张掖(今中国甘肃省张掖市)太守,数年后被免职。
后来苻坚欲南征东晋,慕容德被任命为奋威将军随军,留下金刀拜别母亲公孙氏及胞兄原北海王慕容纳而去。383年,前秦于淝水之战败北,苻坚宠妃张夫人走失投靠慕容,慕容送她回京,慕容德阻止并劝他趁乱复国,未果。
后来慕容垂趁机起兵建后燕,慕容德响应之,被命为车骑大将军,重新受封为范阳王,然其诸子及慕容纳皆因留在后方而被前秦所杀。
396年,慕容垂临终,遗命太子慕容宝将邺城(今中国河南省临漳县)委由慕容德镇守。慕容宝继位后,即以慕容德为使持节、都督冀、兖、青、徐、荆、豫六州诸军事、特进、车骑大将军、冀州牧,领南蛮校尉,镇守邺城。
397年,北魏攻击后燕,后燕兵败如山倒,皇帝慕容宝向北方故地逃亡,后燕国土被截为南北二部,位在南方的慕容德被慕容宝任命为丞相,领冀州牧。不久,慕容垂另一子赵王慕容麟来逃至邺城,以邺城难守,建议慕容德南迁滑台(今中国河南省滑县)。
398年正月,慕容德又受慕容麟建议先称燕王,称燕王元年,史称此一政权为南燕。次年(399年),再迁广固(今中国山东省青州市),以为都城。
400年,慕容德正式称帝,改元建平,并在此时把自己名字改为慕容备德,以便臣民避讳。慕容德时年已65岁,是中国历史上即位时年龄第二大的皇帝(第一名为唐朝的武则天,登基时67岁)。
慕容备德不知道母亲公孙夫人和胞兄慕容纳都已经不在人世,曾于建平二年(401年)十月派平原人杜弘去长安寻访。杜弘说:“臣至长安,若不能得知太后动止,当西往张掖,以死效力。”并为自己年逾六十的父亲杜雄乞求本县县令之职。慕容备德不顾中书令张华反对,认为杜弘“为君迎母,为父求禄,忠孝备矣,何罪之有!”以杜雄为平原令。杜弘到张掖为盗贼所杀。四年(403年),慕容备德旧部赵融从长安前来,告知公孙夫人和慕容纳的死讯,慕容备德放声痛哭以至于吐血,因而卧病不起,从此健康恶化。
慕容备德有女儿无儿子,为继承人心焦,慕容纳之子慕容超持当年慕容德拜别母亲的金刀来归,慕容备德遂以慕容超袭封北海王,后立为太子。
建平六年九月戊午(405年11月17日),慕容备德去世,慕容超继位。去世当晚从四方城门抬出十余口棺木,秘密埋葬在山谷之中,因此实际上他并未葬于其陵寝“东阳陵”,后人遂不知其安葬之处。慕容德后来被谥为献武皇帝,庙号世宗。
八、李暠(351年—417年),字玄盛,小字长生,陇西成纪(今秦安)人,是其父李昶的遗复子,十六国时西凉国的建立者。自称是西汉将领李广之后,为唐朝皇室认定的先祖。
北凉神玺元年(397年),段业自称凉州牧,以李暠为谷县令,后又升敦煌太守。北凉天玺二年(400年),李暠自称大将军,护羌校尉,秦凉二州牧,凉公,改元庚子,以敦煌为都城,疆域广及西域,405年改元建初,遣使奉表于晋,并迁都酒泉,与北凉长期争战。
李暠好读书,因此在位时注重文化教育,境内文风颇盛。初建十三年(417年),李暠去世,谥武昭王,庙号太祖,李歆继位。李暠是西汉前将军李广的第十六世孙,《晋书·凉武昭王玄盛传》称他“性沉敏宽和,美器度,通涉经史,尤善文义。及长,颇习武艺,诵孙兵法。”
晋隆安四年(公元400年),北凉晋昌,郡治冥安,(今甘肃安西县东南),太守唐瑶向敦煌、酒泉、晋昌、凉兴、建康、祁连六郡发出倡议,推举北凉敦煌太守李暠任冠军大将军,凉公,领秦凉二州牧,护羌校尉。同年,李暠在敦煌建立西凉国,疆域东自建康,西至鄯善。
他建立西凉政权以后,鉴于境内数经战乱,州郡地广人稀,急需恢复生产,发展经济,因此他大力召集逃亡百姓重返故里,从事农耕,以前逃亡在武威张掖一带的流民有两千余户返回敦煌,接着他又在阳关、玉门关一带屯田,采取“寓兵于农”的措施,“广田积谷,为东伐之资”。
李暠执政后广开言路,兴文施教,在他统治的境内,许多文人名流,皆投靠于他,而被他重用,一时群英济集敦煌,在学术上做出了突出的成就,形成了以敦煌为中心“五凉文化”的兴盛时期。他曾著有《述志赋》、《槐树赋》、《大酒容赋》等多篇,除《述志赋》外,其余都没有流传下来。
西凉国自建康西到鄯善。但时有北凉王沮渠蒙逊,对西凉的骚扰。迁都酒泉后李暠积极整修武,励精图治,北、西凉多次交兵,均未得逞。双方从此只好订立盟约宣布罢兵。从此以后西凉国暂时出现安定时期。
李暠于义熙十三年(417年)卒,享年67岁,死后谥为“凉武昭王”。之后二子李歆继位。
天宝二年(743年),李暠十一世孙唐玄宗李隆基追尊其为兴圣皇帝。
七、前秦景明帝苻健(317年~355年),初名苻罴,字建业(一作世建),略阳郡临渭县(今甘肃省秦安县)人,氐族。前秦开国皇帝、政治家、军事家,惠武帝苻洪之子。
苻健雄才大略,乐善好施,勇猛果敢,擅长骑射。后赵时期,深受石虎父子的亲近,起家翼军校尉,加号镇军将军。永和六年(350年),统兵进入关中,击败杜洪,定都长安。永和七年(351年),自称天王,建立前秦,设置百官,年号皇始。
皇始二年(352年),自称皇帝。开通关市,勤于政务,减赋缓刑,抚恤孤寡,崇尚节俭,大兴儒学,废除后赵暴政,使关右恢复生机,促进关中地区胡人汉化进程。平定叛乱势力,打败前凉军队,击退桓温、司马勋北伐。
皇始五年(355年),苻健驾崩,年仅三十九岁,谥号明皇帝,庙号世宗。苻坚即位,改谥景明皇帝,庙号高祖,葬于原陵。
个人作品:苻健现存《下书求贤》、《指河誓弟雄及兄子菁》等作品。《下书求贤》类似于曹操的《求贤令》,苻健主张人才“勿拘贵贱”,与曹操“唯才是举”如出一辙。《指河誓弟雄及兄子菁》文风言简意赅,不事雕饰,短短十余字,表达出苻健果决的态度,提现其英勇果断,与苻朗等新一代家族成员的玄谈之风截然不同。
六、姚苌(330年~393年),羌族,字景茂,南安郡赤亭县(今甘肃省陇西县)人,生于京兆郡长安县(今陕西省西安市)。十六国时期后秦开国皇帝,景元帝姚弋仲第二十四子,并州刺史姚襄之弟。
寿光三年(357年),跟随姚襄抵抗前秦,兵败被俘,投降前秦。苻坚继位后,出任扬武将军,多次出战,屡建大功。淝水之战后,随同苻睿征讨慕容泓,战败逃亡。得到古羌和西州豪族的推戴,自称大将军、大单于、万年秦王,建立后秦政权,年号白雀。联合西燕对抗前秦。
白雀二年(385年),派兵围擒苻坚,缢杀于新平寺,于新平大败西燕,收降尚书高盖。
白雀三年(386年),入据长安,正式称帝,定都长安,改元建初。之后前秦宗室苻登在关中氐族残余力量支持下继续与姚苌作战,姚苌一度处于不利形势,但终大败苻登,渐处优势,但在消灭前秦势力前去世,至其子姚兴即位后才完全消灭前秦势力。
姚苌在位期间提倡节俭,大兴儒学,广建学校,礼遇儒生,击败西燕皇帝慕容永、东晋名将杨佺期。
建初八年(393年)十二月,去世,享年六十四岁,谥号武昭,庙号太祖。
虽然姚苌为人也是朝秦暮楚的,在和前秦打仗时,先杀害了苻坚,后又在打仗时虚伪的不敢面对苻坚的牌位;但是姚苌本人对于后秦政权来说确实算是一位明君。
五、慕容垂(326年-396年),字道明(一字叔仁),鲜卑族,昌黎棘城人,十六国时期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被誉为一代“战神”。前燕文明帝慕容皝第五子,景昭帝慕容儁异母弟。生母兰淑仪。后建立后燕,称帝,死后谥号“成武”,是为后燕成武帝。
慕容垂原名慕容霸,字道业,小字阿六敦。因其聪明有器度,慕容皝本想立他作世子,因遭群臣劝谏而作罢,这也引来慕容儁对他的忌恨。慕容儁在位时赐名<垂夬>(以此奚落他“坠马折齿”糗事),后慕容<垂夬>根据谶文而省“夬”改为“垂”。
咸康五年(前燕六年,339),慕容霸13岁。慕容皝击高句丽,兵及新城,高句丽王钊乞盟,乃还。慕容皝又使授予慕容霸为骑都尉,令其跟随其兄长慕容恪(慕容皝第四子)击宇文别部。时慕容霸年仅十三岁,却勇冠三军。
建元二年(344),讨伐宇文逸豆归,导致宇文部散亡。永和五年(349),献策攻打后赵,夺取幽州,册封吴王。建熙六年(365),配合攻破洛阳,拜征南大将军、荆州牧。建熙十年(369),击败东晋大司马桓温,重挫了桓温篡晋的步伐。太宰慕容恪去世后,受到太傅慕容评、太后可足浑氏联手迫害,投奔前秦天王苻坚,担任冠军将军,册封宾都侯,协助苻丕攻陷襄阳。
太元七年(382),力劝苻坚进攻东晋。淝水之战后,护送苻坚返回洛阳。返回邺城,筹划复国,挫败前秦皇帝苻丕,击溃东晋名将刘牢之,大胜丁零、高句丽。建兴元年(386),正式称帝,后灭亡翟魏、西燕,几乎恢复前燕鼎盛时期版图。恢复胡汉分治制度,以太子慕容宝为大单于。
建兴十一年(395),得知太子慕容宝失利于参合陂,抱病出征,挫败北魏道武帝拓跋珪。病逝于班师途中,享年七十岁,谥号成武,庙号世祖。
四、北燕文成帝冯跋(4世纪?-430年),十六国时期北燕君主,字文起,小名乞直伐,是胡化的汉族人,长乐信都(今河北省衡水市冀州区)人。
冯跋是冯和之孙,其父冯安曾任西燕将军。西燕亡,冯跋东迁后燕,于后燕帝慕容宝在位时被任命为中卫将军。
冯跋与其弟冯素弗先前曾因事获罪于后燕帝慕容熙,因此慕容熙有杀冯跋兄弟之意,冯跋兄弟遂逃匿深山。冯跋兄弟商量说:“熙今昏虐,兼忌吾兄弟,既还首无路,不可坐受诛灭。当及时而起,立公侯之业。事若不成,死其晚乎!”于是与从兄万泥等二十二人合谋。后燕建始元年(407年)冯跋兄弟乘车,由妇人驾车,潜入都城和龙(今辽宁朝阳),匿于北部司马孙护家。趁慕容熙送葬苻后之际起事,推高云(慕容云)为燕王,改元正始,不久擒杀慕容熙。高云登位后以冯跋为侍中、征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封武邑公,政事皆决于冯跋兄弟。
正始三年(409年),高云为宠臣离班、桃仁所杀,乱事平定后,众人推冯跋为主,冯跋遂即天王位,改元太平。冯跋勤于政事,奖励农桑,轻薄徭役,因此人民喜悦,虽外有强大的北魏相逼,也维持20余年的安定。
北燕太平二十二年(430年),冯跋病重,命太子冯翼摄理国家大事,未料宋夫人有为其子冯受居图谋王位之意,冯跋之弟冯弘于是带兵进宫平变,仓促间冯跋于惊惧中去世。后被谥文成皇帝,庙号太祖。冯弘篡位,将包括冯翼在内的冯跋之子一百余人一并杀死。
三、前秦世祖宣昭皇帝苻坚(338年——385年10月16日),字永固,又字文玉,小名坚头,氐族,略阳临渭(今甘肃秦安)人,十六国时期前秦的君主,公元357——385年在位。苻坚,苻雄之子,前秦奠基者苻洪之孙,前秦开国君主苻健之侄,中国古代著名政治家、改革家,前秦第三位君王。
祖籍略阳临渭(今甘肃秦安东南)。其祖先世代为西戎酋长。在后赵石虎进攻关中时,苻洪率族归服,并迁徙到现今的河北临漳一带。后又投靠东晋,被任为征北大将军,不久自称秦王。
苻坚当时亦博学多才艺,更有经略大志,广交豪杰。苻坚在做东海王时,就痛感时弊误国害民,因而即位后决心开创清明的政治局面,整顿吏治,惩处不法豪强,平息内乱,实行与民休养生息的政策。
他深知一个国家要得到壮大,以得人为本的道理,所以广招贤才,提拔重用了一批精明廉洁的汉族士人参与朝政,其中最有影响的就是寒门出身的王猛。
在位时期,先是诛杀暴君苻生,后励精图治,开凿泾水渠,重用王猛、邓羌、苻雅、杨安、朱肜、苻融等人,实行汉化改革,得以集权中央,国势大盛,史称“关陇清晏,百姓丰乐”,促进文教发展与民族融合,推动五胡汉化进程,对汉文化的延续有所贡献。
心怀“混一 *** ,以济苍生”之志,广施仁政,打压豪强,减刑免租,抚恤鳏寡,从谏如流,毕生以消除民族矛盾为己任,各族百姓对苻坚十分地爱戴。随着国力日渐强盛,以军事力量消灭北方诸国,降服化外蛮夷,使饱受战乱的华北再度恢复生机,攻占东晋的川蜀、襄阳等地,形成南北对峙局面,又遣吕光征服西域诸国,开拓五胡疆域最辽阔的时期。在南征北战的过程中,苻坚未有一次屠城暴行。
建元十九年,发动淝水之战,意图消灭东晋,结束乱世。最终败给东晋谢玄率领的北府兵,导致社会矛盾激化,陷入混乱局面。
建元二十一年,为后秦主姚苌所害,临死前面不改色,姚苌逼迫其交出传国玉玺,苻坚言已将玉玺送晋国,誓死不让玉玺落入羌人之手,最终被姚苌缢死于新平寺,终年四十八岁。身后被三个国家共同追封谥号,尊上谥宣昭皇帝、文昭皇帝、壮烈天王,庙号世祖。
二、石勒(274年~333年8月17日),本名㔨勒,字世龙,上党郡武乡县(今山西省武乡县)人,羯族。十六国时期后赵开国皇帝。
石勒壮健雄武,善于骑射。永安年间,跟随流民帅汲桑,投靠成都王司马颖部将公师藩。八王之乱后,投靠汉光文帝刘渊,平定河北和江汉地区,累迁幽并二州刺史,册封汲郡公。重用谋臣张宾,以襄国为根据地,消灭王弥、幽州王浚、并州刘琨、冀州邵续、辽西段匹磾,占据幽并冀三州之地。得知靳准发动平阳政变后,正式与汉赵决裂。
光初二年(319年),自称大赵天王,建立后赵,定都襄国,平定关中地区,擒杀苟晞和曹嶷,灭亡前赵,南掠晋土,北侵代国,推动后赵成为北方地区最强的国家。
石勒喜欢儒家文化,减租缓刑,开办学校,核定户籍,重新制定度量衡,促进北方经济发展。
建平四年七月戊辰日(333年8月17日),逝世,享年六十岁,谥号明皇帝,庙号高祖,葬于高平陵。
石勒是非常了不起的一位君主,因为他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奴隶皇帝。他的性格其实很像曹操,是一代枭雄,曾经有这样一段记载:
《晋书》卷一○五《石勒载记下》:“勒因飨高句丽、宇文屋孤使,酒酣,谓徐光曰:‘朕方自古开基何等主也?’对曰:‘陛下神武筹略迈于高皇,雄艺卓荦超绝魏祖,自三王已来无可比也,其轩辕之亚乎!’勒笑曰:‘人岂不自知,卿言亦以太过。朕若逢高皇,当北面而事之,与韩彭竞鞭而争先耳。脱遇光武,当并驱于中原,未知鹿死谁手。’”
可见,在他自己心中,他可以跟光武帝刘秀比一比,但实际上,石勒的为人更像曹操,比如做事情方面都不太地道,会滥杀无辜,上面这一段对话也像极了《三国演义》中的曹操的为人,石勒能任用张宾做谋主,并广纳贤能,才能在乱世之中几乎统一北方,可以说石勒为中国历史进入到东晋做好了极大的贡献,并最终会使得北方再无晋朝的势力。
一、刘渊(?-310年),字元海,新兴(今山西忻州北)人,匈奴族,匈奴首领冒顿单于之后 ,南匈奴单于于夫罗之孙,左贤王刘豹之子,母呼延氏,十六国时期前赵政权开国皇帝,304年-310年在位。
刘渊在父亲死后接掌其部属,八王之乱时诸王互相攻伐,刘渊乘朝廷内乱而在并州自立,称汉王,建立汉国(后改为赵,泛称前赵,亦作汉赵)。
永嘉二年(308年),刘渊正式称帝,大赦境内囚犯,改年号为永凤。任命大将军刘和为大司马,封梁王,尚书令刘欢乐为大司徒,封陈留王,御史大夫呼延翼为大司空,封雁门郡公,宗室中以亲疏为等级,皆封郡县王,异姓中以功劳、谋略为等级,皆封郡县公侯。太史令宣于修之对刘渊进言道:"陛下您虽然如龙腾起,如凤翱翔,接受大任,然而,晋朝余部尚未消灭,皇族居室窄陋,紫宫星座的变化,还指向晋氏,不出三年,必定能够攻克洛阳。蒲子地域崎岖狭小,不可长久安身。平阳有天子之气,又兼是陶唐的旧都,希望陛下您上合天象之变,下合地理之祥。"于是迁都平阳。310年,刘渊病死,在位六年,谥号光文皇帝,庙号高祖。
刘渊是西晋王朝的掘墓人,也是十六国的开创者,至少这是一个枭雄式的人物。汉赵的开国皇帝刘渊虽然是匈奴人,但并不能完全将其简单地归为外族政权。其实,后面的五胡十六国的发展类似。虽然魏晋南北朝被称为中国历史的至暗时刻,但也是中华文明一次扩大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