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对深海的探索(我心中藏有深海),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对深海的探索(我心中藏有深海)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对深海的探索(我心中藏有深海)

作者 / Dear Co *** os

编辑 / Pel

“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深海》都为中国动画电影市场做出了极其重要的探索,为中国动画电影艺术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在今年的春节档,我们迎来了一部气质非常独特的国产动画电影,它并没有走时下最流行的神话改编模式,人物和故事都是完全原创;它也并没有伟大传奇的故事,聚焦的是一个普通小女孩的心灵之旅;它似乎也完全不符合春节档阖家欢乐的调性,本该在去年上映的它经历了风波,但是它的预告片却早已用瑰丽绝美的画面牵动了万千观众的心。

这就是田晓鹏执导的彩条屋原创动画新作:《深海》。

七年前,是他用《大圣归来》为中国动画电影开辟了道路,七年后,他想在《深海》里用更加精深的技术、更加精美的画面、更加精心的故事为观众带来新的震撼。

田晓鹏

然而在影片上映之后,观众口碑很快出现了两极分化的现象,支离破碎的叙事节奏、莫名其妙的人物关系以及难以名状的最终目标,似乎都阻碍了观众进入银幕与人物共情,《深海》是不是也要加入“编剧给美术磕头”系列电影的行列呢?导演在《深海》究竟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想要表达什么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拨开浓墨重彩的瑰奇梦幻,探寻《深海》深处的秘密。

【剧透预警】

01 聚沙成海的粒子水墨

在《大圣归来》大获成功之后,田晓鹏并没有像人们所想的那样继续深入开发这个IP,而是立刻投入到了《深海》的项目开发之中,这是一个在他心中深埋已久的故事,他想要用最前沿的技术、最独特的风格去实现它。对于深受《海底两万里》影响的田晓鹏而言,“深海”承载着人类最广袤、最曼妙、最神秘的想象,无相无形的水总是处在最丰富、最深远的变化之中,其中蕴藏着生命的自由和暗流的涌动。

田晓鹏的另一个执念,则是将中国传统水墨画用3D动画技术进行创造性转换,从而实现对中国动画特色的深刻探索。水墨的写意与水体的灵动一拍即合,这两个想法一起促动了田晓鹏用3D水墨风格制作《深海》动画,这才有了那些摇曳心神的壮丽画面。

田晓鹏谈创作初衷

然而,要在3D动画中实现水墨风格绝非易事,如何将平面的、写意的水墨画转换成纵深的、写实的3D动画,同时又不失去那飘逸灵动的质感,是田晓鹏和他的团队耗时数年一直想要攻克的难题。尽管我们已经在不少动画作品中见到过对传统水墨元素的应用,但是这些画面始终会被还原到卷轴纸面之上,而《深海》需要完成的任务是用水墨风格呈现整个无边无际的海洋世界,需要用水墨去再造整个空间。水墨的独特质感在于它是浸染的、流动的、交融的、消弭边界的,追求写实的、轮廓分明的3D动画模型,相形之下就显得僵硬和局限。田晓鹏深知想要做到真正的创新,就没有任何前人的经验可供借鉴,必须独自摸索,在观察了上百次的流体混合实验之后,最终他选择了用粒子堆积的方式来实现水墨风格。

数十亿形状、颜色各异的细微粒子在上百层的画面合成中堆积成水墨的形态,打破了3D动画模型边界分明的轮廓,赋予了《深海》世界前所未有的纵深感和空气感,画面的色彩层次与丰富度将溢满观众的眼眶。那些空气中悬浮的微粒、阳光穿过水面形成的光斑,也都因为粒子水墨技术而变得更加真实可感,水雾和气泡也都用粒子的形式以更加细密的方式呈现在观众面前,足以唤起观众对海洋的各种感官经验。

《深海》剧照

这种级别的制作,其难度与工期可想而知。让影片的第一张概念图动起来,就耗费了工作室整整两年的时间,这样的导演、这样的项目,放眼全世界都是屈指可数的。不仅如此,田晓鹏对相机拟真的追求,对生物皮肤、毛发毛孔的雕琢,包括对人物表演的生动合理程度都做了非常严格精细的把控。这些极致的精益求精背后,是1478名动画人7年来的艰辛付出。田晓鹏的野心不只是做出一部国产动画电影佳作,更是要将具有独特风格的中国动画推向全世界,他是向吉卜力和皮克斯看齐的。《深海》的技术总监刘鲁在采访中引用了皮克斯的运营哲学:“艺术挑战技术,技术启发艺术”(The art challenges the technology, and the technology inspires the art.),称参与《深海》项目,让他第一次体会到了这种精神的实践。《深海》也不负众望地在上映前夕入围了第73届柏林电影节的新生代单元,走出国门,面向世界。

《深海》入围柏林电影节新生代单元

当然,一部动画电影只有画面好看是不行的,田晓鹏也深知这一点。他十分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开发粒子水墨技术,不是单纯地为了某种工业执念,而是为了更好地讲故事,去为世界观和人物服务,技术开发不过是这一过程的副产品。粒子水墨只是为这幅大作提供了最重要的颜料,至于如何挥毫泼墨,还要看故事的发挥。

02 映射现实的深海幻梦

《深海》的故事聚焦的是一个有着严重抑郁倾向的小女孩参宿,她的原生家庭遭遇变故,母亲抛弃了她,父亲再娶生了儿子,她从此备受冷落。参宿是一个典型的讨好型人格,有心事她更愿意埋在心底而不是向别人诉说,对他人总是笑脸相迎,对自己则满是自责内疚,她无法释怀母亲离她而去,认为都是自己不好才会如此,负面情绪在她心中找不到出口,不断淤积。

在一次七天六晚的游轮全家游当中,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独自出门的参宿坠入了神秘的深海世界,在那里,她得到了海精灵的启示,要去深海的最深处寻找母亲的下落。在这期间,参宿偶遇了经营着“深海大饭店”的中年大叔南河,两人共同踏上了寻找“深海之眼”的奇幻旅程。

女主角参宿

影片的主体故事便是如此,这也是大多数观众在看完预告片之后对《深海》故事的预想,我们期待着看到一个《千与千寻》式偶遇神隐的奇幻故事,来一场浪漫而又治愈的奇幻历险。然而,《深海》的正片从一开始就定下了一个十分灰暗的基调,它十分仓促地交代了参宿与目前家庭的紧张关系,以及参宿对亲生母亲的切切思念、对自己的深深自责,不久暴风雨就袭击了游轮,我们只得带着囫囵吞下的有关女主的信息,和她一同坠入到这个如梦似幻又深不可测的深海世界之中。

深海大饭店

在异世界醒来的参宿听到了海精灵的呼唤,那是她母亲曾为她哼过的曲子,她猜想海精灵能够带她找到母亲的下落——然而被唤作海精灵的东西是一团包裹着许多个眼球的头发丝,比起精灵,也许怪物这个词更适合她。但是参宿愿意相信它,在追寻海精灵的过程中,参宿误入了一艘名为“深海大饭店”的潜艇,饭店老板抓住了海精灵,并要求参宿为他打工,作为报答,他就带着参宿一起去深海深处找妈妈。

作为整个剧情发展的核心场景,“深海大饭店”肩负着引导观众了解深海世界观的任务,然而,在整个交代“深海大饭店”具体情况的过程中,导演大量使用小女孩个人视角的长镜头,主要以她移步换景的节奏去呈现整个大饭店的内景,由于缺乏真正的建构镜头(establish shot),观众几乎完全没有办法对大饭店的整体构造有一个大致的印象。尤其是老板南河的出场,场景转换之突兀让人无法相信这是一艘大船的内部,他一出场就将发狂的海精灵收伏囊中,也是一点解释也没有。世界观与人物的塑造,从一开始就出现了非常大的疏漏,观众很容易看得莫名其妙。

男主角南河

在南河与参宿第一次不愉快的见面之后,参宿被逐出了大饭店,在海中她招来了红色黏液怪物“丧气鬼”,它会阻滞生物的呼吸和航船的行进,南河成功地带参宿逃出生天,并与她达成了合作。随后,导演便用了一段歌曲MV蒙太奇段落,迅速地交代了两人的关系进展,观众还没来得及考虑丧气鬼和参宿是什么关系,就又被这突飞猛进的人物关系拽着往前走,重点是南河与参宿之间的互动实在是很少,这些薄弱的情感基础,就导致之后两人的深刻羁绊很难令人信服。

总之,《深海》故事的前半部分充斥着各种各样的破碎与割裂,明明是一个主线明确的冒险故事,却被讲述得如此磕绊,很多东西和概念就像是凭空而来,全靠观众自行领悟,加之诡异的克系元素和令人尴尬的烂俗笑点——主要发生在南河身上的,这也让他的形象变得不太讨喜——真的非常挑战观众的承受能力,几乎全程都得依赖极致优秀的画面来留住观众。

然而,在影片的 *** 部分,田晓鹏导演用半个小时的时间揭露了整个深海世界的真相,同时也从根本上回答了前半部分所有那些没有解答的问题。在参宿历经千难万险终于抵达深海之眼之后,我们突然听见了生命体征监护仪的滴滴声以及家人们的啜泣声——原来这一切都是参宿濒死时的幻想。

抵达梦境边缘的参宿

在那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参宿失足跌落海中,船上的小丑发现了她,跳入海中将她救起。此前我们所看到的并非一个客观外在的物理世界,而是参宿主观内在的心理世界,我们一直处在参宿的幻想之中,以她的视角去想象这个世界,将现实中的所见所闻所想进行分析、综合、变形,幻化成混沌而又瑰奇的梦境。这次冒险其实是参宿的心灵之旅,甚至可以称得上是一场心灵搏斗,见义勇为的好心人为万念俱灰的她保留了生的希望,同时也为她植入了生的意念——南河,其实就是得到拯救之后,参宿内心对抗抑郁倾向的自救意识。

于是,导演给出了能让观众原谅前半部分那些破碎与混乱的理由:这一切都是参宿的梦境,是主观意识对现实的映射与加工,这就是为什么要采取参宿的限定视角,为什么要加入无来由的奇怪概念和元素,为什么人物的表演都那么夸张,对参宿怀着莫须有的恶意等等。在主观的心理世界里,情感与想象是远胜于正常的逻辑的。由此,梦境是一个十分方便的概念,它可以将一切不合理一笔勾销,不同于那些不能出现真鬼的国产恐怖片,《深海》故事中的梦境与现实,其关系是十分明确且密切的,有许多对应关系都已经被官方发布了出来,这就是导演想要努力实现的方向:表现一个抑郁倾向的孩子,内心的挣扎与自救。

03 爱与救赎的理想信念

到此,我们已经发现了《深海》故事的特异性,我们不必再说它模仿《千与千寻》等宫崎骏的作品,因为建构世界观在这里并不重要,《深海》故事的核心任务反倒是证明这个世界的虚假,最终冲破这个幻想世界对自己拥抱现实的束缚与阻碍。

海精灵与深海之眼与妈妈绑定在一起,是因为离她而去的母亲是参宿最难以接受的现实,而海精灵与深海之眼都是这执念的具象化,当这种执念放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变成折磨人的梦魇;直到影片最后,我们都没有见到妈妈的真面目,妈妈已经被运作成了一个“麦高芬*”,她出现与否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参宿已经从自己的执念中走了出来。

*指电影中可以推展剧情,但自身不一定重要的物件、人物、或目标。

《深海》官方对海精灵的解释

对我而言,《深海》最出彩的地方在于它揭露了斑斓夺目的梦幻世界与令人窒息的灰暗现实之间的复杂关系。田晓鹏曾经看到过自闭症儿童的画集,那些灿烂的色彩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自己也曾有过抑郁情绪严重的时期,他亲身体会到了,正是因为眼中的现实世界变得昏沉黯然,极致绚烂的色彩才全部去到了梦幻世界之中,为自己筑成一个可供逃离的乌托邦世界,一个可以沉溺其中的庇护所,它既是在安抚你,也是在麻痹你,最终可能会让你彻底抛弃世间的一切。参宿的内心世界,其实也是田晓鹏自己心理的剖白。

《深海》世界绚烂色彩的成因

患有抑郁症的人们,他们最缺乏的不是快乐或精力,而是活下去的意义与动力,像参宿这样一直为他人而活,无法表达自己真实诉求的人,往往就会陷入人生无意义的虚无感之中。深海世界里的丧气鬼,其实是由参宿的红外套幻化而来,参宿用它把自己紧紧裹住,以此来获得安全感,却也因此放弃了与外界沟通的机会。只有真心的、不顾一切的、不计代价的爱与信任,才能够为他们紧紧包裹住的心灵带来一丝微光,才能让他们重拾继续生活下去的勇气。就这点而言,《深海》的主题其实和《心灵奇旅》《瞬息全宇宙》等影片是非常相近的。

或许对于一些有亲身经历的观众而言,《深海》中物理拯救的情节并不能给抑郁情绪的人带来希望,反而会加剧他们的歉疚与自责,这些问题应该是导演在构思故事概念的时候所做的牺牲,在一次观影会映后谈当中,田晓鹏十分坦诚地告诉了观众自己在剧本创作中所遇到的根本问题:作为参宿自救意识的南河,他的动机究竟是什么?到最后这个问题都没有能解决,这个戏剧钩子的缺失是十分致命的,也是导致口碑两极分化的重要原因。虽然在梦境中情感和想象是先于逻辑,但这并不代表二者不能共存,能兼顾逻辑性的才是好故事,显然《深海》是没有达到这一标准的,对此,田晓鹏导演也心知肚明。

但是最终,导演选择将这样一个故事搬上大银幕,在他心目中,这个满是缺漏的故事一定会为人们带来共情与感动。无论如何,导演本人将抑郁情绪者的精神世界以一种非常美的方式剖析给了所有观众,他也从虚无主义的泥潭中重新回归了现实,支撑他这么做的就是一种关于爱与救赎的理想信念。《深海》的核心主题其实是相当正能量的,它告诉我们真心的、矢志不渝的爱与付出,将会换来真心的回应。如果你愿意接受这样的理想信念,你从电影中看到了导演与主创团队的真心,那么这次小女孩的心灵旅程,将会为你带来真心的感动。

参宿为何最终决定醒来

这份感动,或许不如《心灵奇旅》美味、不如《瞬息全宇宙》博大,但一定更加深情、更加细腻、更加令人感同身受。当参宿终于突破了幻想世界对她的束缚,对南河的离开感到释然之时,之前唯恐避之不及的生活,也终于向她敞开了温柔的怀抱。

星空中的参宿四与南河三

参宿四和南河三,它们同天狼星一起组成了冬季大三角,是冬季天空中最亮的三颗星星,热爱星空与海洋的田晓鹏,将它们变成了坠入深海的星辰,写进了自己的故事里,让他们在深海中闪烁着微光。

面对这样一部作品,或许我们需要一些宽容和耐心,去体会导演最终想要传达的,他对生活之意义的思考。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深海》都为中国动画电影市场做出了极其重要的探索,为中国动画电影艺术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或许最重要的贡献还是,它为我们论证了这个世界依旧有真正的爱与温柔存在,依旧有人相信真正的爱与温柔存在,只要有人相信,我们就能继续收获真心的感动。

更多对深海的探索(我心中藏有深海)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